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F-1α、COX-2在疣状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县斌 苏东星 +3 位作者 潘志刚 陆才金 陈庆洲 战廷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5680-5683,共4页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 se-2,COX-2)在疣状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HIF-1α、C O X-2在成熟型疣状胃炎标本,...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 se-2,COX-2)在疣状胃炎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HIF-1α、C O X-2在成熟型疣状胃炎标本,未成熟型疣状胃炎标本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未成熟型疣状胃炎及成熟型疣状胃炎标本中的HIF-1α和COX-2阳性表达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疣状胃炎标本中HIF-1α、COX-2阳性表达率显著性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标本(42.5%vs18.2%,χ2=12.777,P<0.05;46.4%vs 13.0%,χ2=23.991,P<0.05).结论:HIF-1α与COX-2在疣状胃炎标本中呈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胃炎 低氧诱导因子-1Α 环氧化酶-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BISAP、APACHEⅡ、Ranson评分在预测急性胰腺炎预后中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县斌 苏东星 +2 位作者 潘志刚 陆才金 梁肖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2期294-29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床边指数(BISAP)、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II)及Ranson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P)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及时行BISAP、APACHEⅡ及Ranson评分,比较三... 目的对比分析床边指数(BISAP)、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II)及Ranson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P)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及时行BISAP、APACHEⅡ及Ranson评分,比较三种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轻度、重度AP患者BISAP评分[(1.48±0.76)vs(2.72±1.81)]分、APACHEⅡ评分[(2.82±2.18)vs(10.71±2.87)]分、Ranson评分[(1.68±0.35)vs(4.56±2.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8例AP患者中预后不良8例,预后良好50例,两组三种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BISAP评分对AP严重程度、持续器官功能不全、死亡预测敏感度分别为0.76、0.65、0.64;APACHEⅡ评分对AP严重程度、持续器官功能不全、死亡患者预测敏感度分别为0.72、0.78、0.94;Ranson评分对AP严重程度、持续器官功能不全、死亡患者预测敏感度分别为0.70、0.71、0.72。结论三种评分标准在预测AP严重程度上类似,但在持续器官功能不全、死亡上APACHEⅡ评分预测价值最大,临床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指数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 RANSON评分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基质金属蛋白酶7、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县斌 苏东星 +3 位作者 潘志刚 陆才金 庞丽兴 梁梓宇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OJ)患者胆汁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从OJ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导致OJ恶性病因80例,导致OJ良性病因120例,分析不同时期(入院时及...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OJ)患者胆汁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从OJ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导致OJ恶性病因80例,导致OJ良性病因120例,分析不同时期(入院时及术后2周)OJ患者胆汁肿瘤标记物及MMP-7水平变化情况,评估CA19-9、CEA及MMP-7指标对OJ恶性肿瘤的诊断效果。结果恶性病因患者胆汁CA19-9及CEA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因患者(F=4.542,P=0.030)。恶性病因组内CA19-9及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59,P=0.063),恶性病因组内术后2周的CA19-9及CEA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入院时的水平,(均P<0.05)。恶性病因患者组内的MMP-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33,P=0.123),但恶性病因组内术后2周MMP-7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入院时的水平(均P<0.05)。胆汁CA19-9、CEA及MMP-7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均最高。结论 OJ患者胆汁MMP-7及肿瘤标记物CA19-9及CEA水平的变化对临床病情具有较大的显示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胆汁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肿瘤标记物
下载PDF
治疗性内镜辅助下ERCP术对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陆才金 苏东星 +1 位作者 吴县斌 石海英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辅助下ERCP术对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7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59例)患者采用治疗性内镜辅助下逆行胰胆管造...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辅助下ERCP术对胆源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7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59例)患者采用治疗性内镜辅助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P<0.05),观察组并发症(胆瘘、胆道出血、肝肾衰竭、假性囊肿、肠梗阻和胰周脓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内镜辅助下ERCP术在改善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的同时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源性胰腺炎 并发症
下载PDF
逆行胰胆管造影对华支睾吸虫感染并胆管梗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韦柳萍 覃山羽 +4 位作者 姜海行 唐国都 黄杰安 吴县斌 郑华银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重度华支睾吸虫感染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重度华支睾吸虫病患者28例(观察组),非华支睾吸虫病胆胰疾病患者73例(对照组),均行ERCP术,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弥漫性肝内胆管末端...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重度华支睾吸虫感染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重度华支睾吸虫病患者28例(观察组),非华支睾吸虫病胆胰疾病患者73例(对照组),均行ERCP术,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弥漫性肝内胆管末端囊性扩张42.9%(12/28)、肝内胆管局部囊性扩张28.6%(8/28)、胆管内椭圆型充盈缺损32.1%(9/28)及胆汁内可见大量呈"荞麦"样絮状物21.4%(6/28);对照组呈弥漫性肝内胆管末端囊性扩张2.7%(2/73)、肝内胆管局部囊性扩张1.4%(1/73),未见有胆管内椭圆型充盈缺损及胆汁内"荞麦"样絮状物。观察组术后症状缓解,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弥漫性肝内胆管末端囊性扩张、胆管内椭圆型充盈缺损、肝内胆管局部囊性扩张及胆汁内"荞麦"样絮状物为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征象。ERCP是治疗重度华支睾吸虫感染有效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感染 梗阻性黄疸 逆行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单人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的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世奇 刘丽清 +1 位作者 吴县斌 曾甫东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33-634,共2页
目的探讨单人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人肠镜操作法,尼龙绳套扎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17枚。结果 17枚粗蒂息肉都一次性治疗成功,残端整齐、干净、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 目的探讨单人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人肠镜操作法,尼龙绳套扎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17枚。结果 17枚粗蒂息肉都一次性治疗成功,残端整齐、干净、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创面愈合好。结论采用单人肠镜操作法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人肠镜 尼龙绳 高频电凝电切 大肠 息肉
下载PDF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6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苏东星 吴县斌 庞丽兴 《内科》 2013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在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3月至2012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132例,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抗肝昏迷治疗,观察组68例...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在治疗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3月至2012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132例,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抗肝昏迷治疗,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转氨酶、血氨、总胆红素水平及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血清转氨酶、血氨、总胆红素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显著改善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患者的生化指标,疗效确切,值得在肝硬化伴发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鸟氨酸 肝硬化 肝性脑病
下载PDF
疣状胃炎组织p16、VEGF表达及其与Hp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陆才金 苏东星 +1 位作者 吴县斌 石海英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探讨p16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疣状胃炎(VG)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9月我院胃镜室收集并经胃镜确诊为VG的胃黏膜活检标本60例和正常胃黏膜活检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G... 目的探讨p16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疣状胃炎(VG)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9月我院胃镜室收集并经胃镜确诊为VG的胃黏膜活检标本60例和正常胃黏膜活检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G组织中p16、VEGF的表达,并判断有无Hp感染。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p16、VEGF在VG组织中的表达与Hp的相关性。结果 VG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VG组织中p16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而VG组织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Hp感染与VG组织中p16、VEGF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p16=0.261,r VEGF=0.268,P均〈0.05)。结论 p16、VEGF的表达及Hp感染均参与了VG的形成发展过程,p16、VEGF表达与Hp感染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胃炎 P16 VEGF HP感染
下载PDF
导丝辅助提高三腔二囊管插管成功率的初步探讨
9
作者 苏东星 吴县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762-763,共2页
目的:探讨导丝辅助提高三腔二囊管插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取9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进行气囊压迫止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蓝斑马导丝辅助三腔二囊管插入法(观察组)及常规插管法(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插... 目的:探讨导丝辅助提高三腔二囊管插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取9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进行气囊压迫止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蓝斑马导丝辅助三腔二囊管插入法(观察组)及常规插管法(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插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分别为82.2%,91.1%,对照组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分别为51.1%,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13例插管失败患者改用蓝斑马导丝辅助插管后有8例插管成功,而观察组4例插管失败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插管仍不成功。结论:使用蓝斑马导丝辅助插管可以提高三腔二囊管插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马导丝 三腔二囊管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下载PDF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存伟 冯洁 吴县斌 《北方药学》 2015年第7期160-161,共2页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本文旨在观察分析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了于2014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本文旨在观察分析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了于2014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100m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片处理,连续服用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消化不良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组消化系统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各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对缓解消化系统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东旭 王云 +1 位作者 吴县斌 莫乐君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12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探究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入组患者被实施分组研究,其中多烯磷脂酰胆碱组(67例)给予单纯... 目的:探究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入组患者被实施分组研究,其中多烯磷脂酰胆碱组(67例)给予单纯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联合治疗组(67例)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肝功能进行检测,实施疗效判定,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肝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下降,但联合治疗组的下降效果更为明显,治疗后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明显(均P<0.05)。经疗效判定,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89.55%vs 77.61%,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总体较为轻微,不影响治疗进度,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方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较之单纯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多烯磷脂酰胆碱 维生素E 肝功能 血脂 安全性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伴糖尿病患者铁负荷与病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县斌 苏东星 +6 位作者 梁艺 庞丽兴 梁肖兰 陆才金 陈庆洲 韦羽娟 战廷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4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其铁负荷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募集的不伴糖尿病的NAFLD患者15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80名...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其铁负荷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募集的不伴糖尿病的NAFLD患者15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80名为对照组。记录或检测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血清铁调素(HEPC)水平,并通过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测定肝脏脂肪含量(LFC);分析铁负荷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SF、SI明显高于对照组,HEP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校正年龄、性别后,SF、SI均与LFC呈正相关(r=0.461,P <0.001;r=0.275,P=0.001),HEPC与LFC呈显著负相关(r=-0.479,P <0.001)。SI升高是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4,P <0.05,95%CI:1.022~1.130)。SF、SI及HEPC与NAFLD活动度积分呈弱相关(r=0.172,P=0.036;r=0.192,P=0.019;r=-0.236,P=0.004),但上述相关系数均较低,缺乏临床实际意义。结论非糖尿病患者铁负荷水平上升与LFC增加、肝功能损伤有关,但其与患者肝脏炎症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铁负荷 肝功能 铁蛋白质类
下载PDF
边缘热消融对减少结肠腺瘤EMR后复发的影响
13
作者 曹海丹 黄寅 +1 位作者 罗晓蓉 吴县斌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1854-1857,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经内窥镜黏膜切除术(EMR)后边缘热消融对减少腺瘤复发方面的效果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门诊/住院行结肠镜检查并行EMR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经内窥镜黏膜切除术(EMR)后边缘热消融对减少腺瘤复发方面的效果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门诊/住院行结肠镜检查并行EMR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消融组和对照组,各44例。热消融组在EMR后通过小鞘尖端软凝固对腺瘤边缘进行热消融处理;对照组仅做EMR。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腺瘤复发情况及各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1年后复查,热消融组腺瘤复发率[6.82%(3/44)]低于对照组[22.73%(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5)。2组EMR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级别腺瘤、腺瘤直径大于或等于40mm、零星切除及边缘热消融是影响腺瘤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腺瘤直径大于或等于40mm是导致EMR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2.033,P<0.05];边缘热消融是腺瘤复发的保护性因素(OR=0.733,P<0.05)。结论EMR后黏膜缺损边缘的热消融显著减少了首次复查结肠镜时的腺瘤复发,这种简单且安全的技术的常规实施可以提高EMR的效用,减少结肠镜监测负担,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 热消融 内窥镜黏膜切除术 复发
下载PDF
卡维地洛与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照研究
14
作者 曹海丹 黄寅 +1 位作者 罗晓蓉 吴县斌 《北方药学》 2019年第11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与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口服治疗,疗程30...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与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口服治疗,疗程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肝肾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肝门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应答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门静脉内径(PVD)、门静脉血流量(PVF)、肝静脉楔入压(WHVP)、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而游离肝静脉压(FHVP)未见明显改变(P>0.05);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且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应答率70.69%,对照组治疗后的应答率4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普萘洛尔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IL33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吴县斌 苏东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0002-0003,共2页
探讨IL-33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构建小鼠纤维化模型及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通过qPCR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的a-SMA和IL-33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肝纤维化全部构建成功,对照组无肝纤维;两组的a-SMA和IL-33的mRNA相对表达与... 探讨IL-33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构建小鼠纤维化模型及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通过qPCR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的a-SMA和IL-33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肝纤维化全部构建成功,对照组无肝纤维;两组的a-SMA和IL-33的mRNA相对表达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更高,且a-SMA与IL-33的升高存在相关性。肝星状细胞实验中实验组经TGF-β1刺激后a-SMA和IL-33的mRNA相对表达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更高,且a-SMA与IL-33的升高存在相关性。结论:IL-33与肝纤维化存在相关性,为探讨肝纤维化的机制提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3 A-SMA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合并肝吸虫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吴县斌 苏东星 +2 位作者 战廷正 庞丽兴 梁肖兰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0-590,共1页
肝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疾病。研究指出,肝吸虫感染和胆管上皮癌及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是通过观察血清细胞因子在合并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变化,探讨其在肝吸虫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 血清细胞因子 梗阻性黄疸 肝吸虫病 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变化 患者 华支睾吸虫感染 寄生虫疾病
原文传递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性腹水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一例
17
作者 吴县斌 姜海行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80-781,共2页
患者女,34岁,因腹胀10余天于2009年6月20日入院.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呈进行性加重,伴尿少,每天排尿2~3次,每次量少,呈浓茶样,伴低热、盗汗、乏力、纳差.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HBV标志物阴性,肺部CT未见异常... 患者女,34岁,因腹胀10余天于2009年6月20日入院.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呈进行性加重,伴尿少,每天排尿2~3次,每次量少,呈浓茶样,伴低热、盗汗、乏力、纳差.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HBV标志物阴性,肺部CT未见异常,腹部CT示腹水,子宫附件超声未见异常,考虑结核性腹膜炎可能.腹水常规示黄色混浊液,潘氏试验(++),有核细胞(++++),中性分叶核细胞为80×104,单个核细胞为20×104.腹水生物化学检查:葡萄糖为0.10 mol/L,乳酸脱氢酶为2 811 U/L,总蛋白为40.5 g/L,腺苷脱氨酶为51.3 U/L,腹水细胞学未见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细胞学 结核性腹膜炎 急性单核细胞 中性分叶核细胞 误诊 病性 白血 HBV标志物
原文传递
胃镜检查致心跳骤停165分钟复苏成功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覃山羽 姜海行 +3 位作者 赵晓琴 吴县斌 覃小芬 李晓敏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6-346,共1页
患者男,53岁,因上腹部不适伴胸骨后烧灼感2年余来我院就诊。患者否认高血压及心脏病史。术前检查心电图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常规胃镜检查。术中常规进境至球后开始退镜,于胃窦小弯侧发现浅溃疡1处,大小约0.6cm×0.6cm,... 患者男,53岁,因上腹部不适伴胸骨后烧灼感2年余来我院就诊。患者否认高血压及心脏病史。术前检查心电图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常规胃镜检查。术中常规进境至球后开始退镜,于胃窦小弯侧发现浅溃疡1处,大小约0.6cm×0.6cm,表面有薄苔,周围黏膜轻度肿胀,于溃疡处活检4块,退镜过程中突然发现患者意识丧失、面色紫绀、呼之不应,颈动脉及心脏均无搏动,心电图示心电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胃镜检查 心跳骤停 复苏 心电图示 上腹部不适 知情同意书 术前检查 意识丧失
原文传递
胆管内超声联合ERCP、KL-6粘蛋白检测对良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才金 苏东星 +1 位作者 吴县斌 石海英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745-746,共2页
目的探讨胆管内超声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KL-6粘蛋白检测在良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诊治的16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胆管狭窄患者和48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的... 目的探讨胆管内超声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KL-6粘蛋白检测在良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诊治的16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胆管狭窄患者和48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胆管内超声、ERCP、KL-6粘蛋白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三种方法联合诊断对良恶性胆管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三种方法联合诊断胆管良恶性狭窄的阳性率分别为95.8%、93.8%。胆管内超声对良性狭窄诊断有优势,ERCP对恶性狭窄病因诊断较敏感。三种方法联合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95.83%,明显高于任一方法单独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胆管内超声对良性狭窄诊断有优势,ERCP对恶性狭窄病因诊断较敏感,三种方法联合诊断能提高对胆管良恶性狭窄病因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内超声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KL-6粘蛋白 胆管狭窄 诊断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指标、TIMP-1在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中的诊断效能及与肝硬化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曹海丹 罗晓蓉 吴县斌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在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中的诊断效能及与肝硬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患者119例设为研究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19例...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在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中的诊断效能及与肝硬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患者119例设为研究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19例设为对照组。入院后抽取两组受检者空腹外周静脉血,经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血清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IMP-1水平。统计两组及不同肝硬化程度(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TIMP-1水平,并分析血清肝纤维化指标、TIMP-1诊断效能及其与肝硬化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CⅣ、PⅢP、LN、HA、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CⅣ、PⅢP、LN、HA、TIMP-1水平高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血清CⅣ(r=0.793)、PⅢP(r=0.783)、LN(r=0.765)、HA(r=0.812)、TIMP-1(r=0.803)水平与肝硬化程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TIMP-1诊断肝硬化灵敏度97.48%、准确度96.22%,高于肝纤维化指标(87.39%、92.44%)、TIMP-1(83.19%、89.50%)单独诊断(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94.96%)与肝纤维化指标(97.48%)、TIMP-1(95.80%)单独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指标、TIMP-1在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患者中呈异常高表达状态,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不影响诊断特异度,且与肝硬化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 肝纤维化指标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肝硬化 诊断效能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