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抗肝癌疗效及对肿瘤血管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发宗 吕秀玲 +4 位作者 宋晶晶 吴徐璐 翁巧优 陈敏江 纪建松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23-426,431,共5页
目的:探索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肝癌患者59例,所有患者均行TACE治疗,根据有无服用阿帕替尼分为阿帕替尼联合TACE组... 目的:探索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肝癌患者59例,所有患者均行TACE治疗,根据有无服用阿帕替尼分为阿帕替尼联合TACE组(联合组,28例)和TACE组(31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反应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的变化情况,明确阿帕替尼联合TACE的抗肝癌疗效。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TACE组的总有效率为45.16%,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和TACE组治疗前的VEGF水平分别为(122.99±13.10)pg/mL和(120.36±13.86)pg/m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91.49±8.65)pg/mL和(116.89±10.95)pg/mL,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显著低于TACE组(P<0.01);联合组和TACE组治疗前的caspase-8水平分别为(83.68±9.21)pg/mL和(82.87±12.01)pg/m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105.55±7.25)pg/mL和(86.57±7.52)pg/mL,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明显高于TACE组(P<0.01)。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再生,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凋亡因子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微环境中CD_3^+、CD_4^+T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发宗 纪建松 涂建飞 《健康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622-624,共3页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模型中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肝癌微环境中CD+3、CD+4T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 56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兔经包块埋植法制作成VX2兔肝癌模型成功2周后,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动脉注射中等剂量干扰素-α,术后1周处死动物,分别选取...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模型中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肝癌微环境中CD+3、CD+4T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 56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兔经包块埋植法制作成VX2兔肝癌模型成功2周后,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动脉注射中等剂量干扰素-α,术后1周处死动物,分别选取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微环境中CD+3、CD+4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50只模型兔在术后1周成功获得标本,病理观察提示肿瘤边缘形成包膜,包膜内和肿瘤间质未见明显血管。免疫组化提示CD+3、CD+4T细胞在三种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以癌旁组织最高,其次是癌组织。结论 CD+3、CD+4T细胞通过改变肝癌免疫微环境,在调节肿瘤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模型 微环境 CD3^+、CD4^+T细胞
下载PDF
髓源性抑制细胞监测在评估中晚期肝癌TACE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丽 余日胜 +7 位作者 赖林强 应希慧 吴发宗 张登科 胡晓蕾 王祖飞 涂建飞 纪建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2-746,共5页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监测在评估中晚期肝癌TACE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于浙江大学丽水医院的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根据MDSC的ROC曲线,将所有患者分为低MDSC组和高MDSC组,K-M分析患者的无...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监测在评估中晚期肝癌TACE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于浙江大学丽水医院的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根据MDSC的ROC曲线,将所有患者分为低MDSC组和高MDSC组,K-M分析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MDSC组和低MDSC组患者在甲胎蛋白(AFP)水平、肝硬化、肝内转移及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低MDSC组的PFS(P=0.03)、OS(P=0.0025)显著优于高MDSC组。低MDSC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的累计PFS及术后1、2和3年的累计生存率显著优于高MDSC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DSC、肝硬化、BCLC分期是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后OS的独立预后预测因子。结论MDSC表达水平能够作为中晚期肝癌TACE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髓源性抑制细胞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预后
下载PDF
脑电图监测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志明 尤金英 +3 位作者 梁辰宇 张彤 李建国 吴发宗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352-1356,共5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HBD)时脑电图(EEG)的变化特点及与颅脑磁共振MRI检查结果间的关系,探寻EEG在预测HBD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低血糖性新生儿,分为症状性低血糖组25例,无症状性低血糖组2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在血... 目的研究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HBD)时脑电图(EEG)的变化特点及与颅脑磁共振MRI检查结果间的关系,探寻EEG在预测HBD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低血糖性新生儿,分为症状性低血糖组25例,无症状性低血糖组2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在血糖值、持续时间、EEG检查及与MRI检查结果间差别和关联。结果两组患儿在入院时血糖值比较(t=9.69,P<0.001)、低血糖持续时间比较(t’=2.06,P<0.05)、EEG监测异常率比较(首次χ2=10.7,P<0.005;再次χ2=26.61,P<0.005)、MRI检查异常率比较(χ2=28.66,P<0.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症状性低血糖组的EEG检查与MRI检查结果间存在关联(Fisher精确概率P=0.000113<0.05),两种检查异常检出率相同(χ2=0,P>0.05);在无症状性低血糖组,两种检查结果不存在关联(Fisher精确概率P=0.074>0.05);两组内及两组间EEG及MRI检查结果异常的差异,其患儿临床预后也不尽相同。结论结合血糖值及临床症状体征,EEG监测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诊断及预后方面有其特征意义的变化,可用来早期动态监测HBD、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低血糖 脑损伤 脑电图监测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131)I-chTN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登科 涂建飞 +3 位作者 纪建松 应希慧 吴发宗 赵中伟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RFA)联合^(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31)I-chTN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射频消融组22例,射频消融+^(131)I-chTNT注射组(联合组)12例,随访时间5~4...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RFA)联合^(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31)I-chTN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射频消融组22例,射频消融+^(131)I-chTNT注射组(联合组)12例,随访时间5~48个月,评价其生存期和安全指标,包括肝损伤、骨髓毒性及甲状腺损伤等。结果联合组术后7d复查血红细胞、血小板未见明显下降,血白细胞指数略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dALT、AST明显升高,TBIL轻微升高。与术前相比,ALT、AS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BI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查甲状腺功能,T_3、T_4、TSH、FT_3、F_4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联合组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或增强MRI,其中CR2例,PR8例,SD1例,PD1例。联合组中位总生存期较单纯射频治疗组有延长的趋势(P=0.052)。结论对于中晚期肝癌,射频消融联合^(131)I-chTNT瘤内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是安全有效,未对肝功能、骨髓、甲状腺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但尚需大样本研究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131I—chTNT 放射免疫 安全性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TACE抵抗的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徐璐 陈炜越 +6 位作者 郑丽云 方世记 吴发宗 赵中伟 涂建飞 陈敏江 纪建松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585-589,595,共6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抵抗的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温州...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抵抗的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确诊为TACE抵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资料,共54例,年龄28~82(56.1±11.8)岁,其中BCLC B期24例,C期30例;Child-Pugh A级34例,B级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接受单一索拉非尼治疗(n=33),联合组接受索拉非尼联合ICIs治疗(n=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反应性、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2例CR、11例PR、4例SD和4例PD)的肿瘤反应性明显优于对照组(2例CR、8例PR、10例SD、13例PD)(P=0.041)。联合组的中位PFS明显长于对照组(13.5个月vs 6.8个月,P=0.010);多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 B级(HR 2.202,95%CI 1.059~4.581,P=0.035)、BCLC C期(HR 4.077,95%CI 1.902~8.742,P<0.001)、AFP≥400 ng/mL(HR 5.728,95%CI 2.227~14.729,P<0.001)是TACE抵抗肝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索拉非尼联合ICIs(HR 0.180,95%CI 0.082~0.392,P<0.001)是肝癌患者的保护因素。联合组并发皮炎、腹泻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ICIs治疗提高TACE抵抗中晚期肝癌的肿瘤反应性,延长患者PF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联合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索拉非尼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抵抗
下载PDF
浅谈Internet防火墙技术
7
作者 毛锦庚 吴发宗 朱勇 《跨世纪》 2008年第4期117-118,共2页
防火墙是指建立在内外网络之间的过滤封锁机制,用户的的数据会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复制。数据的安全性和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安全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
关键词 防火墙 访问控制技术 网络安全
下载PDF
不同时间间隔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丽 郑丽云 +6 位作者 方世记 陈敏江 应希慧 吴发宗 赵中伟 涂建飞 纪建松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590-59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间隔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间隔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的83例经临床或病理诊断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4例,女9例,年龄37~82岁,平均(57.2±9.0)岁。根据TACE和RFA治疗的间隔时间,采用递归分割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三组:超短时间隔组(0~5 d,n=14)、短时间隔组(6~22 d,n=35)和长时间隔组(>22 d,n=34)。比较三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g-free survival,PFS)及并发症。结果超短时间隔组、短时间隔组和长时间隔组的中位OS分别为31(95%CI 5.4~56.6)个月、28(95%CI 7.2~48.7)个月和23(95%CI 16.4~29.9)个月,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15)。三组患者的PFS分别为21(95%CI 6.7~35.2)个月、13(95%CI 6.0~19.9)和10(95%CI 7.2~12.8)个月,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短时间隔组(P=0.049)和长时间隔组(P=0.018)的PFS均比超短时间隔组短;长时间隔组PFS短于短时间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三组TACE术后发热、腹痛、腹泻、肝功能异常、出血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RFA术后出现血肿形成、皮肤感染,予以对症治疗后缓解,均未见手术相关死亡并发症。结论TACE后5天内行RFA治疗安全可行,比5天后行RFA更有助于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肿瘤无进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术 联合疗法 时间间隔 肝癌
下载PDF
肝恶性肿瘤误诊为肝脓肿1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丽 纪建松 +2 位作者 涂建飞 严礼平 吴发宗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1期58-59,共2页
患者男,55岁,乙肝病史17年余,入院前1年在本院诊断为“肝癌”,并行手术治疗,后因“术后复发”多次在本院行综合介入治疗.因“发现泌尿系结石1年余,伴右侧腰酸1个月”于2014年11月17日收住我院泌尿外科.查体:意识清楚,两肺呼吸音清,未... 患者男,55岁,乙肝病史17年余,入院前1年在本院诊断为“肝癌”,并行手术治疗,后因“术后复发”多次在本院行综合介入治疗.因“发现泌尿系结石1年余,伴右侧腰酸1个月”于2014年11月17日收住我院泌尿外科.查体:意识清楚,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入院当天患者即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9℃,查急诊血常规:红细胞2.71×1012/L,血红蛋白91g/L,血小板70×109/L,血白蛋白25.8g/L,余指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肝脓肿 误诊 综合介入治疗 泌尿系结石 乙肝病史 手术治疗 术后复发
下载PDF
从国内外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区别来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10
作者 邵燕怡 吴发宗 毛锦庚 《跨世纪》 2008年第11期73-73,共1页
本文从中美基础课教学模式进行对比,提出在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方向,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出改革模式。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璐 吴丹 +5 位作者 曾庆辉 吴发宗 雷振东 吴英 赵中伟 向贻佳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NRS-2002在住院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测定体质量指数(BMI)、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营养相关... 目的探讨NRS-2002在住院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测定体质量指数(BMI)、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营养相关的体格检查指标,测定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等营养相关的血生化指标,并进行心功能评估,分析NRS-2002评分与各项营养指标以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2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有58例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6.03%。有营养风险较无营养风险患者年龄明显偏大,且心功能Ⅲ级以上患者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营养风险患者相比,有营养风险患者BMI以及ALB和PA较无营养风险患者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NRS-2002评分与年龄和心功能分级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与体格检查指标BMI以及生化指标ALB和PA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住院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NRS-2002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营养筛查工具,可以用来筛查住院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营养风险筛查 NRS-2002
下载PDF
肝静脉压力梯度微创时代:基于前臂静脉入路的探索
12
作者 王继涛 李雷 +19 位作者 牛猛 朱清亮 赵中伟 Kohei Kotani Akira Yamamoto 张海军 李双喜 徐丹 康宁 李小果 张昆鹏 孙骏 吴发宗 张海龙 刘登湘 吕沐瀚 纪建松 Norifumi Kawada 徐克 祁小龙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经颈静脉或经股动脉途径被用作当前实践中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量的常用方法。该研究旨在证实经前臂静脉途径测量HVP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针对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前瞻性地从中国和日本的6所医院招募了经前臂静脉进行HVPG检... 目的经颈静脉或经股动脉途径被用作当前实践中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量的常用方法。该研究旨在证实经前臂静脉途径测量HVP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针对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前瞻性地从中国和日本的6所医院招募了经前臂静脉进行HVPG检测肝硬化患者,并收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HVPG检测数据。入组患者均选择经右侧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入路,采用HVPG标准化流程进行测压。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定性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共入组43例患者,其中41例(95.3%)患者成功接受了经前臂静脉途径HVPG检测。无患者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经前臂静脉途径HVPG检测中位操作时间为18.0min(12.3~38.8min)。研究证实HVPG与Child-Pugh评分(r=0.47,P=0.002)、白蛋白-胆红素评分(r=0.37,P=0.001)、Lok指数(r=0.36,P=0.02)、肝脏硬度(r=0.58,P=0.01)、脾硬度(r=0.77,P=0.01)呈正相关,且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42,P=0.006)。结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提示经前臂静脉途径HVPG测量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静脉压力梯度 前臂静脉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射频加热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治疗肝细胞癌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宋晶晶 卢伟业 +2 位作者 杨胜利 吴发宗 纪建松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2-937,共6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射频加热(RFH)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方法体外细胞治疗实验采用荧光素酶/红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转导McA-RH7777细胞,分为4组,每组治疗重复6次:(1)H101+ RFH组:病毒的感染复数(MOI)=0.2,RFH维持...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射频加热(RFH)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方法体外细胞治疗实验采用荧光素酶/红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转导McA-RH7777细胞,分为4组,每组治疗重复6次:(1)H101+ RFH组:病毒的感染复数(MOI)=0.2,RFH维持在42℃治疗30 min;(2)单纯H101组:MOI=0.2;(3)单纯RFH组:RFH维持在42℃治疗30 min;(4)对照组:生理盐水。选取体重为180~220 g的裸大鼠24只,建立裸大鼠原位肝细胞癌模型,分为4组,每组6只:(1)H101+RFH联合治疗组:超声引导下将RFH电极针穿刺至裸大鼠肝内肿瘤中心,经电极注射端直接输注H101,将RFH递送至肿瘤,温度保持在42℃,持续30 min;(2)H101治疗组:MOI=0.2;(3)RFH治疗组;(4)假手术组。采用荧光显微镜成像来评价体外细胞的生存能力。采用超声成像技术监测肿瘤的大小,比较各组裸大鼠肿瘤体积的变化和病理学改变。结果治疗后24 h,荧光显微镜下可见H101+RFH组细胞的存活率最低。甲基纤维素定量分析结果显示,H101+RFH组细胞的甲赞相对吸光度低于单纯H101组[(25.00±2.27)%比(69.50±4.53)%]、单纯RFH组[(25.00±2.27)%比(92.83±1.66)%]和对照组[(25.00±2.27)%比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101+RFH组的凋亡细胞多于单纯H101组[(54.5±3.1)%比(25.2±1.4)%]、单纯RFH组[(54.5±3.1)%比(5.7±0.6)%]和对照组[(54.5±3.1)%比(3.9±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101+RFH联合治疗组裸大鼠的相对肿瘤体积小于H101治疗组(0.776±0.127比1.312±0.188)、RFH治疗组(0.776±0.127比1.893±0.571)和假手术组(0.776±0.127比1.977±0.5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101+RFH联合治疗组裸大鼠的凋亡细胞多于H101治疗组[(49.85±4.00%)%比(22.70±0.65)%]、RFH治疗组[(49.85±4.00%)%比(5.36±0.84)%]和假手术组[(49.85±4.00)%比(5.96±0.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RFH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具有促进肝细胞癌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加热 腺病毒 肝细胞癌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多结节型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发宗 纪建松 +7 位作者 应希慧 涂建飞 赵中伟 吴徐璐 杨宏远 张登科 陈丽 宋晶晶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3-696,共4页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RFA)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多结节型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47例临床诊断或病理确诊的多结节型HCC患者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RFA)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多结节型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47例临床诊断或病理确诊的多结节型HCC患者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RFA组29例,RFA联合粒子治疗组18例。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比较生存曲线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肿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2~5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RFA联合粒子治疗组与RFA组的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8和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两组1、2、3年总生存率(0s)分别为94.4%、78.0%、66.8%和88.5%、68.6%和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结论对于多结节型HCC,RFA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能延长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在肿瘤局部控制率方面具有优势,短期疗效优于RFA,长期疗效有待大样本对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消融技术 疗效比较研究 125I粒子
原文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包膜下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8
15
作者 赵中伟 纪建松 +6 位作者 邵国良 宋晶晶 涂建飞 吴发宗 吴徐璐 徐民 郑家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包膜下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的包膜下肝癌患者43例(62个病灶)。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1~2周后行CT引导下RFA治疗。术后观察患者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包膜下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的包膜下肝癌患者43例(62个病灶)。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1~2周后行CT引导下RFA治疗。术后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随访复查MRI判断疗效,对残留病灶在1周内行第二次RFA治疗,对随访中发现复发及新发病灶则再次行TACE联合RFA治疗。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结果43例患者(62个病灶)共行TACE治疗55次,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68次。首次RFA后肿瘤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0.3%(56~2),对残留病灶二次RFA后的肿瘤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8.3%(61/62)。43例患者的治疗完全缓解率为93.0%(40/43)。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3%、78.1%、43.9%,中位生存期为58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是32个月。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包膜下肝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放射学 介入 栓塞 治疗性 消融技术
原文传递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射频消融治疗包膜下肝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1
16
作者 方世记 高瑞杰 +6 位作者 郑丽云 赵中伟 范晓希 宋晶晶 张登科 吴发宗 纪建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7期3853-3857,共5页
目的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射频消融(RFA)方案治疗包膜下肝癌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76例包膜下(肝包膜下<1cm)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男68例、女8例... 目的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射频消融(RFA)方案治疗包膜下肝癌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76例包膜下(肝包膜下<1cm)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男68例、女8例,年龄33~78(58±9)岁,肿瘤最大径3.1~12.0(5.7±2.3)cm,Child-Pugh A级28例,Child-Pugh B级48例,BCLC B期29例,C期47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38例(TACE+RFA组)行TACE序贯RFA治疗,38例(^125I+TACE+RFA组)在TACE序贯RFA治疗后,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分别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及肿瘤无进展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的肿瘤控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TACE+RFA组和^125I+TACE+RFA组患者肿瘤有效控制率分别为63.2%(24/38)和84.2%(32/38),(x^2=4.34,P=0.04);肿瘤无进展时间中位值为11和18个月(x^2=4.84,P=0.03),^125I+TACE+RFA组在6个月(94.7%±3.6%比81.3%±6.4%,Z=24.1>2.58,P=0.00)、1年(89.2%±5.1%比40.7%±8.3%,Z=13.3>2.58,P=0.00)、2年(55.9%±8.6%比29.6%±8.2%,Z=7.2>2.58.P=0.00)的累计肿瘤无进展率高于TACE+RFA组。^125I+TACE+RFA组和TACE+RFA组的生存时间中位值为42和30个月(x^2=4.76,P=0.029)。^125I+TACE+RFA组在1年(92.1%±4.4%比83.8%±6.1%,Z=23.5>2.58,P=0.00)、2年(75.8%.±7.0%比59.8%±8.4%,Z=12.43>2.58.P=0.00)、3年(59.0%±8.2%比41.7%±8.9%,Z=8.3>2.58,P=0.00)、5年(34.2%±8.2%比18.2%±8.1%,Z=5.5>2.58,P=0.00)的累计生存率高于TACE+RFA组。TACE+RFA组和^125I+TACE+RFA组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能够提高TACE序贯RFA治疗中晚期包膜下肝癌的疗效,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中晚期肝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碘同位素 药物疗法 联合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严重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方法探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登科 纪建松 +7 位作者 涂建飞 赵中伟 范晓希 应希慧 吴发宗 宋晶晶 陈丽 杨伟斌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了解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1月410例巴塞罗那分期为A、B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504例次肝内病变射频消融治疗,回顾分析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然后总结分析其防治策... 目的了解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1月410例巴塞罗那分期为A、B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504例次肝内病变射频消融治疗,回顾分析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然后总结分析其防治策略。结果504例次射频消融治疗,共出现穿刺损伤引起大出血2例,2例肿瘤靠近肝包膜。热消融损伤胆囊引起胆汁性腹膜炎1例,肿瘤最大径5cm,紧贴胆囊。针道消融不彻底引起针道肿瘤种植转移2例,1例位于肝包膜下;1例针道消融温度不够。肿瘤爆发生长2例,1例肿瘤部分位于肝包膜外,靠近门静脉;1例患者肿瘤最大径12cm,肿瘤血供丰富。肝脓肿2例,1例肿瘤靠近升结肠,1例合并糖尿病。热消融损伤引起结肠穿孔1例,肿瘤位于肝右后叶下段,毗邻升结肠。严重并发症发生比率为1.98%(10/504)。结论肝癌射频消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引起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穿刺直接损伤、热辐射损伤、肿瘤靠近大血管、肿瘤临近胆囊及肠腔、肿瘤血供丰富、穿刺道未经过正常肝组织、肝功能评分差、机体免疫力差、合并糖尿病等。术前评估患者基础情况、术中选择合适穿刺通道,如肿瘤靠近重要血管、肠腔、胆囊者控制消融范是避免及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消融技术 手术后并发症 诊断 临床方案
原文传递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后应用人群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应希慧 张登科 +6 位作者 陈丽 吴发宗 赖林强 宋晶晶 翁巧优 涂建飞 纪建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310-1314,共5页
目的探讨病灶直径在3~5 cm的原发性肝癌(HCC)射频消融(RFA)后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及适合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9月丽水市中心医院100例临床或病理诊断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9例、女11例,年龄18~80... 目的探讨病灶直径在3~5 cm的原发性肝癌(HCC)射频消融(RFA)后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及适合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9月丽水市中心医院100例临床或病理诊断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9例、女11例,年龄18~80(57±11)岁,巴塞罗那(BCLC)分期为B期及部分C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RFA治疗,对照组(RFA,n=67)根据影像学检查予随访观察;联合组(RFA+125I,n=33)序贯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S)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差异。结果末次随访时间为2017年12月30日,两组资料中位随访时间38(6~55)个月。联合组PFS明显长于对照组[(23.0±4.7)比(12.0±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有延长趋势[(42.0±7.9)比(38.0±2.8)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4)。进一步亚组分析提示,RFA后有残留存活病灶联合粒子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PFS时间分别为18和9个月(P=0.025),而消融后病灶坏死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5),两组中位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灶直径在3~5 cm的HCC RFA后联合粒子植入可延长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术 125I 近距离放疗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联合碘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涂建飞 纪建松 +3 位作者 吴发宗 张登科 应希慧 赵中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5期3586-3588,共3页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联合”’碘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I-chTNT)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间38例临床诊断或者病理确诊HCC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联合”’碘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I-chTNT)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间38例临床诊断或者病理确诊HCC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RFA组22例,联合治疗组(RFA+I-chTNT注射)16例,随访时间8-49个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差异。结果两组资料中位随访时间31.26个月。RFA组死亡13例,联合治疗组死亡7例。联合治疗组总生存期(43个月)较RFA组(3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联合治疗组肿瘤无进展时间(25个月)显著长于RFA组(7个月)(P=0.004)。RFA组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1.8%、58.2%、51.7%,联合治疗组分别为100%、87.5%、75%。结论对于特殊部位病灶和部分直径I〉5cm的单发原发性肝癌,RFA联合I-chTNT治疗能延长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短期疗效优于RFA,但确切效果还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消融技术 治疗结果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Y型嵌合内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祖飞 宋晶晶 +5 位作者 纪建松 范晓希 涂建飞 吴发宗 杨宏远 赵中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 探讨Y型嵌合内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98例经内支架植入治疗的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在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植入Y型嵌合内支架的患者17例... 目的 探讨Y型嵌合内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98例经内支架植入治疗的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在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植入Y型嵌合内支架的患者17例(A组),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及分期、胆道梗阻分型、诊断时胆红素水平、是否有转移及治疗,对A组进行严格的配对(两组患者这些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选取17例一侧行单支架植入联合另一侧行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支架植入策略、相关并发症、术后支架畅通时间及生存时间等情况.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检验.结果 A组患者Y型嵌合内支架植入及B组患者一侧单支架植入联合另一侧胆道置管引流术的手术均成功.A、B组患者术后1周血清胆红素下降率分别为88.2%和53.0%,支架植入术后平均通畅时间分别为(7.3±1.0)个月和(5.7±0.9)个月(χ2=4.04),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9.1±1.5)个月和(7.2±1.1)个月(χ2=4.60,P值均〈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支架植入有关的胆道大出血、穿孔、胆瘘及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Y型嵌合内支架植入可有效解除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技术可行、安全,近期疗效可靠,且胆道Y型嵌合内支架的通畅时间及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Y型嵌合内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