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高等教育学一流学科的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叶林 崔延强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39,共8页
高等教育学在潘懋元等老一辈学人的带领下实现初创,四十年来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科学术创新、人才培养、学科社会服务等功能日渐凸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推动高等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学科定... 高等教育学在潘懋元等老一辈学人的带领下实现初创,四十年来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科学术创新、人才培养、学科社会服务等功能日渐凸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推动高等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学科定位模糊、学科范式依附、学科研究经验化、学科成果转化乏力等多重阻滞。建设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学科要统一生成逻辑与建成逻辑,推动学科创新与学科创业相衔接,传统与现代相呼应;要在增强学科自信的前提下,超越经典学科范式,将学科学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作为学科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夯实学科治理机制与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一流学科 困境 逻辑 策略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校劳动教育的构建逻辑与实践启示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叶林 潘洵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9-207,222,共10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自身阶级立场与宗旨出发,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立足传统文化思想和战时国情在高校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这是党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起点。在理论构建上,党既面向未来着力人的自我发展和解放,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自身阶级立场与宗旨出发,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立足传统文化思想和战时国情在高校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这是党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起点。在理论构建上,党既面向未来着力人的自我发展和解放,同时也立足实际制定了促进劳动教育实施的相关方针,并将“学与用一致”作为指导思想;在行动层面,党在劳动教育组织、教育计划、教育形式以及大学文化等多个维度开展了创新实践。观其成效,不仅克服了解放区的物资困境,同时更为抗战建国培养了大量实干型革命先锋,扭转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劳动价值观,强化了与劳动人民的情感。延安时期党的劳动教育经验启示当下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置于真实的劳动实践中,要与国家需求深度融合,要善用榜样力量引导,同时要将劳动精神的塑造作为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高校劳动教育 劳动价值观
下载PDF
知识生产新模式下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制度变革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叶林 崔延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1,22-27,共7页
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基于知识生产,服务于知识生产,以培养未来研究者和科学接班人为愿景,研究生的知识生产创新能力是其授予学位的关键标准。新模式下,知识生产主体弥散化,生产目标面向情境问题解决,生产组织具有跨学科和超学科性,社会... 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基于知识生产,服务于知识生产,以培养未来研究者和科学接班人为愿景,研究生的知识生产创新能力是其授予学位的关键标准。新模式下,知识生产主体弥散化,生产目标面向情境问题解决,生产组织具有跨学科和超学科性,社会与公众利益诉求增强。学位是反映人才规格、类型的重要制度建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深层次地影响以知识生产为核心特质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如冲击学科基础、权力格局、评价机制以及类型结构等。面对新模式带来的挑战,有必要改革学科目录制度,超越学科边界约束,加强第三方质量评估,优化学位类型,同时建立协调有序的学位授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研究生学位 授予制度 变革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教师教育:逻辑、功能与模式 被引量:32
4
作者 吴叶林 徐涵 高凌希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凝练与升华,是培育“大国良师”和落实国家强师战略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引导力量。教育家精神蕴含了教育家服务家国的教育使命、仁爱高尚的教育情怀、树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变革创新的教育行动,具有理想性、国家...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凝练与升华,是培育“大国良师”和落实国家强师战略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引导力量。教育家精神蕴含了教育家服务家国的教育使命、仁爱高尚的教育情怀、树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变革创新的教育行动,具有理想性、国家性和人民性特质。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教师教育全过程遵循情感逻辑、实践逻辑和知识逻辑,具有强化未来教师立德树人能力、助力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增强未来教师多维领导力等多重功能。立足教育家精神融入的逻辑与功能等,有必要从目标、动力、内容和载体等多个维度尝试构建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教师教育的可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教育 逻辑 功能 模式
下载PDF
歌以载道:大学校歌与战时大学精神论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叶林 崔延强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抗日战争期间,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专门人才培养机构承担着"抗战建国"的重要使命。为了达到长期侵占中国之目的,日本针对高等教育和文化机关开始了疯狂摧毁。中国高校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异常严重,很多高校遭受轰炸甚至无法办学,... 抗日战争期间,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专门人才培养机构承担着"抗战建国"的重要使命。为了达到长期侵占中国之目的,日本针对高等教育和文化机关开始了疯狂摧毁。中国高校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异常严重,很多高校遭受轰炸甚至无法办学,被迫内迁重建。面对后方艰难的办学条件,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不仅没有倒退,反而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背后是战时大学精神的支撑与推动。战时大学校歌是时代强音,淋漓尽致地彰显着战时大学精神,对战时大学校歌进行整理和分析是我们认识那一特殊年代大学精神和大学之道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战时大学相关档案、回忆性论著、日记与报刊等史料的整理,勾勒出战时大学校歌概况,通过对校歌歌词进行词频分析,深入管窥战时大学精神内涵,这对当前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跨越时空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大学校歌 大学精神 词频分析
下载PDF
善治语境下大学治理的价值诉求与实践路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叶林 尹建锋 《教育文化论坛》 2015年第1期93-96,共4页
善治是经济和社会管理领域的重要理念,近年来日益被运用于国家公共组织治理,并依此探寻公共部门的治理路径。大学是知识型公共组织,大学善治的提出缘起于社会善治和国家善治。善治语境下大学治理以正义和效率为价值选择,善治的合法性、... 善治是经济和社会管理领域的重要理念,近年来日益被运用于国家公共组织治理,并依此探寻公共部门的治理路径。大学是知识型公共组织,大学善治的提出缘起于社会善治和国家善治。善治语境下大学治理以正义和效率为价值选择,善治的合法性、法治性、透明性等实践特征有利于促进大学办学正义,与此同时,其责任性、回应性与包容性等则是效率生成的重要保证。基于这种认识,文章提出了大学善治的实现路径,即进一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搭建对话平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治 大学治理 价值诉求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高等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功能审视——基于院校研究的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叶林 熊春荣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211-214,共4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正逐步进入院校研究时代,高等教育研究由大国向强国转变。高等教育研究所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主体力量在适应现代高校管理方面存在功能局限,因此有必要对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功能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所 功能审视 院校研究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学术职业流动与大学学术劳动力市场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叶林 熊春荣 《煤炭高等教育》 2010年第6期53-56,共4页
全球化背景下,学术职业流动呈现出市场化、国际化、多样化的特点。这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契机:促进了大学教育国际化;增强了学术职业的国际竞争力;消解大学的国家主义。但同时也带来了系列挑战,使大学学术职业队伍存在安全风险,更使学术... 全球化背景下,学术职业流动呈现出市场化、国际化、多样化的特点。这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契机:促进了大学教育国际化;增强了学术职业的国际竞争力;消解大学的国家主义。但同时也带来了系列挑战,使大学学术职业队伍存在安全风险,更使学术职业面临价值两难和身份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学术职业 机遇 挑战
下载PDF
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系科调整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叶林 周宇 张珂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41-48,109,共9页
专业系科是知识体系的内在划分机制,也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和重要载体,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类型。抗战时期金陵大学内迁大后方,并基于战时国家和社会需求加快了系科调整步伐,在优化战时学科资源配置的同时,增强高校社会适应和发展... 专业系科是知识体系的内在划分机制,也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和重要载体,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类型。抗战时期金陵大学内迁大后方,并基于战时国家和社会需求加快了系科调整步伐,在优化战时学科资源配置的同时,增强高校社会适应和发展能力。文章回顾了抗战前金陵大学学科建设的历程,梳理了抗战时期进行调整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因由,剖析了战时调整的具体进路及其机制,深入总结了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系科调整的历史价值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金陵大学 系科调整
下载PDF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大学功能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叶林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年第8期32-34,共3页
教育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制度、文化转型的动态过程,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对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文化的每一次转型也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大学作为知识型社会... 教育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制度、文化转型的动态过程,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对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文化的每一次转型也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大学作为知识型社会组织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学作为文化和社会的纽带承担着独特的使命。大学要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出发,发挥其功能推动社会文化转型,消解在文化转型与变革过程中的文化焦虑、文化危机,促进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文化危机 文化焦虑 大学功能
下载PDF
战时私立高校内迁重建的经费困局与筹资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叶林 邓倩 孟亚男 《教育文化论坛》 2021年第5期35-43,共9页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除了在战场对中国人进行杀戮外,在文化教育事业上也大肆破坏,蓄意且有计划地摧毁中国各地的大学。战时我国民族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依赖于民间资本主体捐资办学的私立高校,经营日益困难,经费投入持续降低,教师实际收...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除了在战场对中国人进行杀戮外,在文化教育事业上也大肆破坏,蓄意且有计划地摧毁中国各地的大学。战时我国民族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依赖于民间资本主体捐资办学的私立高校,经营日益困难,经费投入持续降低,教师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教学资源严重短缺,如何获得维持学校基本运行的办学经费是私立高校必须直面的首要难题。战时私立高校迁建主要依赖社会募捐、学费、政府补助以及国立化等路径筹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办学问题。整体审视,迁建院校具有多元且灵活的筹资机制,长校者及其人脉、办学实用性、政治属性等是筹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私立高校 大后方 迁建 经费
下载PDF
建设面向“新文科”的成人教育学:理论逻辑与行动路径
12
作者 吴叶林 刘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4,共9页
新文科建设是我国文科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成人教育学具有人文性和社会科学性,属于传统“文科”范畴。新文科注重实践导向、跨界融合、技术赋能以及文化自信的理念内核,与成人教育学的学科目标、学科范畴、学科路径以及学科信念高度一... 新文科建设是我国文科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成人教育学具有人文性和社会科学性,属于传统“文科”范畴。新文科注重实践导向、跨界融合、技术赋能以及文化自信的理念内核,与成人教育学的学科目标、学科范畴、学科路径以及学科信念高度一致,这为面向“新文科”的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从学科现状看,成人教育学发展与其时代使命仍存较大差距。新文科建设将在学科建设方向、知识生产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为成人教育学带来深远影响。新文科语境下,面对学科边缘化危机,成人教育学要促进学科建设与时代需求相融合,基于学科属性和学科范畴,准确定位学科功能,强化战略性责任、社会性责任和学术性责任担当:以学科交叉建设为导向,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探索设置成人教育专业学位类型,增强人才岗位胜任力;以平民性为价值指引,促进学科与民生发展相融合;强化学科建设技术融入,推进成人教育智慧化;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提升学科互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成人教育学 学科建设 交叉学科 成人教育
下载PDF
论成人高校的公共决策听证
13
作者 吴叶林 李建川 谢俊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81-184,共4页
公共决策听证是成人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涵,是落实成人高校民主权利、形成民主治校理念的重要路径。明确了听证制度之于成人高校的特殊意义及治理价值,初步探讨了校园公共决策听证的实践范围和参与人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公共决策听证是成人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涵,是落实成人高校民主权利、形成民主治校理念的重要路径。明确了听证制度之于成人高校的特殊意义及治理价值,初步探讨了校园公共决策听证的实践范围和参与人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完善制度体系、营造民主文化氛围、建立听证委员会组织机制和给予物质支持等大学公共决策听证制度建设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高等学校 公共决策听证 实践特性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当代大学学术权力生态及其规制路径
14
作者 吴叶林 徐文婷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第6期6-9,共4页
大学学术权力是运行于高校组织内部的基础权力。我国高校学术权力弱化与异化并存。一方面,政府与高校内部行政权对大学学术研究影响深刻,学术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学术部落之间权力分化;另一方面,大学学术权力自身发生异化,如组织官僚化... 大学学术权力是运行于高校组织内部的基础权力。我国高校学术权力弱化与异化并存。一方面,政府与高校内部行政权对大学学术研究影响深刻,学术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学术部落之间权力分化;另一方面,大学学术权力自身发生异化,如组织官僚化、运作形式同盟化等。以大学章程为依托,厘清学术权力边界,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机制,建立扁平化的学术组织体系,建立体系化的、运转顺畅的学术权力承载组织,有利于规范和保护学术权力运行,是恢复大学学术权力良好生态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术 学术权力 权力生态 规制路径
下载PDF
新文科时代的教师教育
15
作者 吴叶林 《教师教育学报》 202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并提出要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文科是一种基于传统文科并超越传统文科、融合了理工科等学科要索的包容性学科框架。新文科弱化学科边界,...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并提出要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文科是一种基于传统文科并超越传统文科、融合了理工科等学科要索的包容性学科框架。新文科弱化学科边界,持续推进以服务国家、社会、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边界 学科框架 文科建设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持续推进 传统文科 理工科
下载PDF
论省级开放大学章程制定主体——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
16
作者 吴叶林 黄霖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6-10,共5页
省级开放大学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主体与大学章程制定主体在利益与权益上具有一致性,同时其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相同。委托代理主体参与大学章程制定有利于规避行动风险和信息隐藏风险,强化隐性契约的约束力,降低委托代理成本... 省级开放大学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主体与大学章程制定主体在利益与权益上具有一致性,同时其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相同。委托代理主体参与大学章程制定有利于规避行动风险和信息隐藏风险,强化隐性契约的约束力,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根据权能和利益的相关程度,委托代理方参与章程制定可分为决策主体和影响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委托代理 大学章程 主体
下载PDF
文化濡化视阈下大学文化建设困境及其对策浅析
17
作者 吴叶林 汪阳生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年第10期8-9,共2页
文化濡化是大学文化基因得以遗传的重要途径,它继承与发扬大学内在风格,同时也让大学精神的普遍性得以彰显。文化濡化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濡化过程却遭遇诸多困境。本文拟就此作出探讨,从而寻求大学发展的文化逻辑。
关键词 文化濡化 文化建设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探索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西部之路
18
作者 吴叶林 《教育家》 2023年第18期20-21,共2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等教育也必然重视向内思考,着眼自身传统、文化、经验,切实坚定四个自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整体现代化,在这一进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区域高等教育发...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等教育也必然重视向内思考,着眼自身传统、文化、经验,切实坚定四个自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整体现代化,在这一进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将以国家总体目标和要求为指导,最终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化路径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 区域高等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西部特色 四个自信 目标和要求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 现代化路径
下载PDF
我国开放大学治理困境与现代大学制度推进 被引量:19
19
作者 崔延强 吴叶林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1年第6期9-13,22,共6页
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大学治理的理念与制度设计,其核心是厘清大学与外部各种权力关系以及确立内部权力制衡机制。我国开放大学承袭了广播电视大学原有的办学难题,又面临着定位问题、法律地位及自主权问题和体系衔接问题三大治理困境。因... 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大学治理的理念与制度设计,其核心是厘清大学与外部各种权力关系以及确立内部权力制衡机制。我国开放大学承袭了广播电视大学原有的办学难题,又面临着定位问题、法律地位及自主权问题和体系衔接问题三大治理困境。因此,推进开放大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开放大学治理路径的必然选择。开放大学通过建立外部法人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厘清开放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完善内部制衡机制,制定大学章程,整合教育资源,真正落实办学自主权,成为实现终身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治理困境 现代大学制度 办学自主权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当前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审视——基于学术资本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22
20
作者 徐斯雄 吴叶林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2,共6页
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的大学市场化行为能够有效推动大学发展,然而,大学作为一种知识型社会组织其发展具有内在逻辑,大学的学术市场化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学术资本的分化和高校专业设置模式的转变为学术资本主义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提供了... 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的大学市场化行为能够有效推动大学发展,然而,大学作为一种知识型社会组织其发展具有内在逻辑,大学的学术市场化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学术资本的分化和高校专业设置模式的转变为学术资本主义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提供了现实的可能。通过对近五年以来我国部(委)属高校专业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把握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审视高校专业设置在学术资本主义影响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化解措施,以促进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资本 学术资本主义 高校专业设置 市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