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蔚县中侏罗世苔藓植物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向午 厉宝贤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7-279,377-382,共23页
记述了河北蔚县中侏罗统乔儿涧组的8种苔藓植物化石:Hepaticites elegans sp. nov., H. hebeiensis sp. nov., H. sp., cf. H. solenotus, Riccardiopsis hsüi gen. et sp. nov., Metzgerites yuxianensis gen. et sp. nov., M. ex... 记述了河北蔚县中侏罗统乔儿涧组的8种苔藓植物化石:Hepaticites elegans sp. nov., H. hebeiensis sp. nov., H. sp., cf. H. solenotus, Riccardiopsis hsüi gen. et sp. nov., Metzgerites yuxianensis gen. et sp. nov., M. exhibens g1n. et sp. nov., Marchantiolites sulcatus sp. nov.。通过扫描电镜和显微镜对这些化石的形态特征和细胞构造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有些属种与现代苔纲的某些科属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此外对本区苔藓植物化石的生态型、古地理、古气候等问题也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门 中侏罗世 乔儿涧组
下载PDF
中国银杏目植物化石的几个命名问题(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向午 周志炎 王永栋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0-883,共4页
依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第6.4条, 我国两种银杏目植物化石具有不合法的形态种名。Sphenobaiera biloba S. N. Feng (1977)和S. rugata Z. Q. Wang (1984, Dec.) 分别为S. biloba Prynada (1938)和S.? rugata Z. Y. Zhou (... 依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第6.4条, 我国两种银杏目植物化石具有不合法的形态种名。Sphenobaiera biloba S. N. Feng (1977)和S. rugata Z. Q. Wang (1984, Dec.) 分别为S. biloba Prynada (1938)和S.? rugata Z. Y. Zhou (1984, Mar.)的晚出同名。兹遵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第7.3和53.1条)为上述两种植物分别建立新名称。另两个形态种名Ginkgoites elegans S. Yang, B. N. Sun & G. L. Shen (1988)和Baiera ziguiensis F. S. Meng (1987)在发表时都未曾明确指定模式标本, 因而是不合格发表的名称(法规第12和37条)。本文为之分别指定主模式, 并建立新种。Ginkgoites elegans Z. Y. Cao (1992)一名虽然被Ginkgoites elegans S. Yang, B. N. Sun & G. L. Shen (1988)先期占用, 因其为合格发表名称, 仍可应用, 而后一名称不是合格发表的, 并不具备命名上的优先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目 似银杏属 拜拉属 楔拜拉属 形态种 命名
下载PDF
新疆北部早、中侏罗世的几种苔类植物 被引量:9
3
作者 吴向午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0-71,137-140,共12页
记述新疆北部侏罗纪4种苔类植物,即:产自阜康县水磨河中侏罗世头屯河组的Hepaticitesluisp.nov.;克拉玛依市吐孜阿克内沟早侏罗世八道湾组上段的Hepaticitesxinjiangensissp.no... 记述新疆北部侏罗纪4种苔类植物,即:产自阜康县水磨河中侏罗世头屯河组的Hepaticitesluisp.nov.;克拉玛依市吐孜阿克内沟早侏罗世八道湾组上段的Hepaticitesxinjiangensissp.nov.;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煤矿中侏罗世头屯河组的Hepaticitesyaoisp.nov.;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煤矿中侏罗世西山窑组的Metzgeritesbarkolensissp.nov.。通过显微镜的观察研究,发现这些化石与现存的有关谷类植物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结合对共生植物的分析。推测本区早、中侏罗世受湿热气候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类植物 侏罗纪 西山窑组 新疆
下载PDF
湖北秭归中侏罗世香溪组几种紫萁科植物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向午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70-581,658-662,共12页
本文记述了鄂西香溪组4种保存实羽片的紫萁科化石:Todites leei sp. nov., Todites prtnceps, Todites williamsoni, cf. Osmundopsis sturi。一些标本保存良好,通过扫描电镜和显微镜的观察和研究,营养羽片的细胞周壁和实羽片的孢子囊... 本文记述了鄂西香溪组4种保存实羽片的紫萁科化石:Todites leei sp. nov., Todites prtnceps, Todites williamsoni, cf. Osmundopsis sturi。一些标本保存良好,通过扫描电镜和显微镜的观察和研究,营养羽片的细胞周壁和实羽片的孢子囊等细节都有较好的显示。除T. princeps外,其余3种均为本区首次记录。T. williamsoni在我国不乏发现,但都为裸羽片。此种的实羽片化石在我国为首次报道,而且保存精美,可与英国约克郡的标本媲美。当前材料的发现和研究对鄂西香溪组的对比以及古气候、古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化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萁科 香溪组 侏罗世 湖北
下载PDF
中国中、新生代大植物化石新属记录(1991—2000)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向午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4-140,共27页
记录1991—2000年间根据中国中、新生代大植物化石建立的新属41个(新生代的2个,中生代的39个);详细记录每个属的特征、模式种、地理分布及地质时代;对模式种的创建者、创建年代、所在文献的页码、图版、产地层位、标本保存状态、分类位... 记录1991—2000年间根据中国中、新生代大植物化石建立的新属41个(新生代的2个,中生代的39个);详细记录每个属的特征、模式种、地理分布及地质时代;对模式种的创建者、创建年代、所在文献的页码、图版、产地层位、标本保存状态、分类位置以及保存单位等也作详细介绍;另有一属模式种的模式标本并非产自中国,但该属同时也包含着部分中国的标本,则在附录中作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植物 属名记录 中生代新生代 中国
下载PDF
中国中、新生代大植物化石新属索引(1865-1990)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向午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95-524,共30页
系统地检索1865-1990年的古植物文献,搜录了根据中国材料建立的中、新生代化石属113个,分属于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等.
关键词 中生代 新生代 索引 植物化石 新属
下载PDF
辽宁西部晚侏罗世晚期义县组的似麻黄属植物 被引量:17
7
作者 郭双兴 吴向午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91,150,共11页
《辽西义县组单子叶植物化石的发现》中被归入被子叶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和禾本科的化石 ,经与现代麻黄科植物对比研究后 ,发现它们应归入裸子植物门麻黄科似麻黄属。讨论似麻黄属植物的命名、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 似麻黄属 晚侏罗世晚期 义县组 麻黄科 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中国古植物学(大化石)文献目录》简介
8
作者 吴向午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古植物学 大化石 文献目录
下载PDF
河南义马中侏罗世义马组一新的苔类植物——Sinolejeunea yimaensis gen. et sp. nov.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向午 杨小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96-1601,共6页
记述河南义马中侏罗世义马组一新的苔类植物-义马中国鳞苔Sinolejeunea yimaensis gen. et sp. nov.此植物茎叶体和生殖器官(雌苞和雄苞)的形态特征及叶细胞构造与叶苔目(Jungermanniales)顶蒴叶苔亚目(Acrogyniineae)有着一定的亲缘关... 记述河南义马中侏罗世义马组一新的苔类植物-义马中国鳞苔Sinolejeunea yimaensis gen. et sp. nov.此植物茎叶体和生殖器官(雌苞和雄苞)的形态特征及叶细胞构造与叶苔目(Jungermanniales)顶蒴叶苔亚目(Acrogyniineae)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并与细鳞苔科 (Lejeuneaceae)某些现代属颇为相似.配子体长有生殖器官(雌苞和雄苞)的苔类化石全球仅报道过一属,在叶苔目中,尚为首次记录;配子体分化成茎叶状的苔类化石也非常少见,全球仅报道过4属10余种.因此,当前珍稀苔类化石在我国中侏罗世的发现颇具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苔类 中侏罗世 义马组 河南
原文传递
中国中、新生代植物大化石新属记录(2001—2010)
10
作者 吴向午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40,共20页
记录2001—2010年间根据中国中、新生代植物大化石建立的新属25个(新生代的2个,中生代的23个),记录每一属的特征、模式种、地理分布及地质时代。对模式种的创建者、创建年代、所在文献的页码、图版、产地层位、标本保存状态、分类位置... 记录2001—2010年间根据中国中、新生代植物大化石建立的新属25个(新生代的2个,中生代的23个),记录每一属的特征、模式种、地理分布及地质时代。对模式种的创建者、创建年代、所在文献的页码、图版、产地层位、标本保存状态、分类位置以及模式标本保存单位等作详细记录。另有一属(Tharrisia Zhou,Wu and Zhang)模式种的模式标本虽非产自中国,但该属是根据研究中国发现的材料修订含义笼统老属而从中区分出来的,所以也作了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大化石 属名记录 中生代 新生代 中国
原文传递
广东深圳地区侏罗纪植物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永栋 吴向午 +2 位作者 杨小菊 段维 李丽琴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874-1880,共7页
对海陆相三叠-侏罗纪之交重大地质生物事件的探究无不依赖于对地层格架和动植物化石多样性的深入研究.我国广东地区广泛发育的海陆交互相三叠-侏罗纪沉积是华南早中生代重要的含煤地层.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本区早侏罗世含海相动物化石的... 对海陆相三叠-侏罗纪之交重大地质生物事件的探究无不依赖于对地层格架和动植物化石多样性的深入研究.我国广东地区广泛发育的海陆交互相三叠-侏罗纪沉积是华南早中生代重要的含煤地层.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本区早侏罗世含海相动物化石的金鸡组一直没有植物化石的公开研究记录,制约了对该地区侏罗纪植物化石系统学和多样性的了解与认识.本文报道近年来在深圳大鹏半岛南澳地区金鸡组发现的一批重要植物化石标本,初步查明了其分类学属性、保存状况和多样性特征.该植物群以形态保存密集、羽叶和茎干连生、本内苏铁叶化石与生殖器官化石Williamsoniella同时保存等为特征,代表了一个以本内苏铁植物耳羽叶(Otozamites)为主导的早侏罗世植物群落.这批植物化石不仅代表深圳地史时期植物群的首次发现,也是广东和珠江三角洲(岭南)早侏罗世植物化石的首次报道.对这些植物化石材料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广东早中生代含煤地层的对比,加深对华南三叠-侏罗纪转换时期植物化石多样性演变的认识,为深入探究该地区古生态、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的变迁提供陆生植物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侏罗世 植物化石 金鸡组 广东深圳
原文传递
若干中国银杏目化石的命名问题(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小菊 吴向午 周志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273,共11页
中国银杏目化石中有一些不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名称:1)在发表新种时未明确指定模式标本的有下列名字:Antholithus yangshugouensis Zhang and Zheng,Baiera borealis Wu,Datongophyllum longipetiolatum Wang,Dukouphyllum noeggerat... 中国银杏目化石中有一些不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名称:1)在发表新种时未明确指定模式标本的有下列名字:Antholithus yangshugouensis Zhang and Zheng,Baiera borealis Wu,Datongophyllum longipetiolatum Wang,Dukouphyllum noeggerathioides Yang,Ginkgo xiahuayuanensis Wang,Ginkgoidium crassifolium Wu and Zhou,Ginkgoidium eretmophylloidium Huang and Zhou,Ginkgoidium longifolium Huang and Zhou,Ginkgoidium truncatum Huang and Zhou,Ginkgoites rotundus Meng,Ginkgoites subadiantoides Cao,Ginkgoites tasiakouensis Wu and Li,Ginkgophyllum zhongguoensis Feng,Ginkgophytopsis fukienensis Zhu,Pseudotorellia longilancifolia Li,Sphenobaiera acubasis Chen,Sphenobaiera bifurcata Hsüand Chen,Sphenobaiera chengzihensis Zheng and Zhang,Sphenobaiera crispifolia Zheng,Sphenobaiera fujianensis Cao,Liang and Ma,Sphenobaiera micronervis Z.Wang and L.Wang,Sphenobaiera multipartita Meng and Chen,Sphenobaiera qiandianziense Zhang and Zheng和Sphenobaiera setacea Zhang;2)1996年1月1日后仅用汉语发表而未提供拉丁语或英语的特征集要和描述的名字:Antholithus ovatus Wu,Eremophyllum latifolium Meng,Ginkgo taipingensis Gong,Ginkgoites yaojiensis Sun,Sphenobaiera beipiaoensis Mi et al.,Sphenobaiera qiadamensis Zhang等也都不是合格发表的名称。囿于种种条件和篇幅所限,本文仅给出最后这六个种的英文特征集要,予以重新发表;3)Glossophyllum longifolium Yang(1978)一名已被Glossophyllum?longifolium(Salfeld)Sze and Lee(1963)先期占用,为非法的晚出同名,本文将其重新命名为Glossophyllum?yangii Yang,Wu and Zhou(nom.nov);4)Sphenobaiera huangi(Sze)Krassilov(1972)和Sphenobaiera huangii(Sze)Hsü(1954)都因没有直接而清楚地引证基名而成为不合格发表的新组合,李星学(1963)合格发表了这个新组合,即Sphenobaiera huangii(Sze)Hsüex L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目 国际藻类学、真菌学和植物学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 名字 名称 合格发表 新组合 主模式 合模式 特征集要 晚出同名 非法名称 基名 被替代异名 替代名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