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书分类法标记制度的发展和我国图书分类法的标记制度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啸英 《山东图书馆学刊》 1982年第1期20-29,共10页
一、前言现代图书馆分类法由类目体系和与之相对应的标记符号体系或类号体系两个部分组成。1966年4月举行的“全国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座谈会”指出,该表的“标记符号必须简单、明了,也就是说,要易懂、易写、易读、易记,还易于排列”... 一、前言现代图书馆分类法由类目体系和与之相对应的标记符号体系或类号体系两个部分组成。1966年4月举行的“全国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座谈会”指出,该表的“标记符号必须简单、明了,也就是说,要易懂、易写、易读、易记,还易于排列”,“类表必须具有伸缩和扩张的可能”。这就是对该表的上述两个部分提出的不同要求。标记符号只有简短而又具有一望而知的顺序才易读、易写、易于记忆、易于排列。同时,它必须和类目发生一定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意义才易懂。一般把这三者概括为简短性、易记性和表达性。类表的缩很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符号 类号 十进 分面 复分表 《中图法》 层累 标记法 表达性 国会法
下载PDF
“本”的发展史略和我们的善本观
2
作者 吴啸英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一) 什么叫做本?本始见于刘向论述雠校:“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毛春翔先生认为本即书本,没有特殊含义。叶德辉说:“今人称书之下边曰书根,乃知本者因根而计数之词……吾谓书本由卷... (一) 什么叫做本?本始见于刘向论述雠校:“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毛春翔先生认为本即书本,没有特殊含义。叶德辉说:“今人称书之下边曰书根,乃知本者因根而计数之词……吾谓书本由卷子折迭而成,卷不如折本翻阅之便……刘向……不曰持卷,而曰持本,则为折本可知。”张舜徽先生赞同叶的意见并发挥说:“‘本者,因根而计数之词’这话是对的。因根计数起于卷轴。就卷子中的本轴而言,可以称根,也可以称本。那末,‘版’的名称,原于简牍,‘本’的名称,原于缣帛……后世因合二者而连称‘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史 刘向 张舜徽 叶德辉 正文字 知本 余嘉锡 古籍 异同 简牍
下载PDF
张之洞善本概念考述
3
作者 吴啸英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61-165,共5页
张之洞在《(车酋)轩语》中说:“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不讹不缺之本也。此有一简易之法,初学购书,但看序跋是本朝校刻,卷尾附有校勘记而密行细字、写刻精工者即佳。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缺卷、未删削)... 张之洞在《(车酋)轩语》中说:“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不讹不缺之本也。此有一简易之法,初学购书,但看序跋是本朝校刻,卷尾附有校勘记而密行细字、写刻精工者即佳。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缺卷、未删削),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旧本(一旧刻、一旧抄)”。对张所说的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派 中国近代教育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学为用 半殖民地化 中学为体 曾国藩 同文馆 太平天国起义 学政
下载PDF
认识论和藏书建设理论研究——评零增长理论和藏书建设研究方法论
4
作者 吴啸英 《山东图书馆季刊》 1992年第2期36-41,共6页
当前全世界的图书馆由于财政上的困难都在谋求控制藏书的发展,藏书剔除和馆际合作成了藏书研究的重要内容。英国的大学拨款委员会把这些方面的研究综合起来提出了零增长理论:图书馆的藏书在达到满足读者需求的80—90%的规模后,在馆际合... 当前全世界的图书馆由于财政上的困难都在谋求控制藏书的发展,藏书剔除和馆际合作成了藏书研究的重要内容。英国的大学拨款委员会把这些方面的研究综合起来提出了零增长理论:图书馆的藏书在达到满足读者需求的80—90%的规模后,在馆际合作的条件下,购进新书时应剔除相应的书,使藏书增长接近于零。①这一理论已对我国发生重大影响。但图书馆的藏书是信息资源,是科学即第一生产力发展的保障,搞零增长是破坏信息资源,在英国被斥之为“图书馆的慢性自杀”,零增长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悖不足据,但积累了有用的材料,批判地吸收其中的内容可以解决藏书建设工作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藏书建设
下载PDF
中国大学图书馆进行改革和实现现代化的障碍
5
作者 亨里埃塔.洛 赵升梅 吴啸英 《山东图书馆季刊》 1989年第1期75-78,共4页
作者在1983年和1985年对中国大学图书馆七个月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的图书馆在从中世纪的藏书楼向高技术情报中心勇敢地跳跃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该文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以及经济条件引起的。文章着重讨论为... 作者在1983年和1985年对中国大学图书馆七个月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的图书馆在从中世纪的藏书楼向高技术情报中心勇敢地跳跃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该文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以及经济条件引起的。文章着重讨论为用户服务(中国国家教委指令大学图书馆开发的新项目)和作者敢于坚持某些专家见解的领域。自1979年以来,相当多的西方情报工作者和学者访问并报导了中国图书馆的情况。在大约二十篇有价值的文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校 图书馆 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