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湖盆致密油充注运聚机理与富集主控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胡素云 陶士振 +12 位作者 王民 庞正炼 白斌 陈燕燕 卢双舫 陈悦 杨怡青 金旭 贾进华 王建 张天舒 林森虎 吴因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1-490,529,共11页
通过中国陆上不同类型致密油典型实例解剖,开展烃源岩、储集层、原油等样品测试分析,运用核磁-驱替物理模拟、格子玻尔兹曼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中国陆相湖盆致密油充注运聚机理与富集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陆相湖盆致密油充注运聚机... 通过中国陆上不同类型致密油典型实例解剖,开展烃源岩、储集层、原油等样品测试分析,运用核磁-驱替物理模拟、格子玻尔兹曼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中国陆相湖盆致密油充注运聚机理与富集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陆相湖盆致密油充注运聚机理:优质烃源岩生排烃动力是决定致密油充注效率和聚集效果的动力基础,原油运移阻力是影响致密油充注效率和聚集效果的关键要素,充注动力与致密储集层孔喉阻力耦合作用控制聚集效果及富集程度。陆相湖盆致密油富集程度主要受烃源岩、储集层孔喉大小、储集层结构各向异性及裂缝4大因素控制:优质烃源岩控制致密油近源分布,储集层物性及孔喉大小与致密油富集程度呈正相关,储集层结构各向异性揭示顺层运移速率最高,层内裂缝提高运聚效率与含油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核磁-驱替物理模拟 格子玻尔兹曼数值模拟 充注运聚机理 富集因素 陆相湖盆 致密储集层
下载PDF
柴北缘地区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38
2
作者 吴因业 宋岩 +5 位作者 贾承造 郭彬程 张启全 季汉成 李军 张建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5-203,共9页
中国中西部含油气沉积盆地大多具有前陆盆地层序组合特征,可以识别出前陆层序和非前陆层序。柴达木盆地柴北缘层序地层格架主要包括非前陆层序的侏罗系和古近系以及前陆层序的新近系。通过井剖面层序分析结合有限的地震剖面,可以对柴达... 中国中西部含油气沉积盆地大多具有前陆盆地层序组合特征,可以识别出前陆层序和非前陆层序。柴达木盆地柴北缘层序地层格架主要包括非前陆层序的侏罗系和古近系以及前陆层序的新近系。通过井剖面层序分析结合有限的地震剖面,可以对柴达木北缘侏罗系划分7套III级层序。古近系—第四系划分11套III级层序。侏罗系属于非前陆期沉积,新近系属于前陆期沉积。通过柴北缘地区层序框架下沉积特征的解剖,表明柴北缘地区非前陆期遗迹化石以缺氧环境化石群为主,沉积相以河流-湖沼体系为特征。前陆期遗迹化石以陆相氧化河湖相环境化石群为主,湖退体系域(RST)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体系非常发育。柴达木盆地的沉积层序表现为受构造强烈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强烈活动期潮湿气候下层序表现为山前带发育进积式准层序组,凹陷区形成退积式准层序组。干旱气候配合下的层序表现为多物源更加明显,山前带沉积物供应更加迅速,且沉积中心迁移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沉积砂体 储层 油气勘探 柴达木盆地 前陆盆地
下载PDF
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第18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综述 被引量:45
3
作者 吴因业 朱如凯 +3 位作者 罗平 袁选俊 候连华 张天舒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9-206,共8页
从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应用角度总结了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内容包括三级层序和体系域类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层序地层在非常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古土壤和遗迹化石在层序识别中的意义;盆地类型与沉积体系研究进展,包括不同盆... 从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应用角度总结了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内容包括三级层序和体系域类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层序地层在非常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古土壤和遗迹化石在层序识别中的意义;盆地类型与沉积体系研究进展,包括不同盆地类型沉积分析如构造气候与沉积、前陆盆地沉积、断陷盆地沉积、走滑和弧前盆地的沉积等,涉及碎屑沉积的湖泊体系、冰川体系、风成体系的沉积层序;深水沉积学研究进展;盆地分析与资源沉积学,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砂矿和聚合资源、烃源岩与储集层等;火山岩储层研究包括火山沉积、火山爆发和火山灰扩散和火山岩相模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包括碎屑岩沉积物地球化学,如成岩岩石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物源与风化作用、粘土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以及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进展,包括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学、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积沉积、冷水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成岩变化与地球化学。最后指出在油气勘探中要重视露头和现代沉积研究,加强实验技术和沉积地球化学、沉积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以及层序地层与前陆盆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 体系域 油气勘探 前陆盆地 门多萨
下载PDF
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87
4
作者 吴因业 张天舒 +1 位作者 张志杰 崔化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81,共13页
不同学者对体系域的分类及体系域界面的划分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在体系域的发育和分布上,不同盆地都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滨线迁移类型决定了特定沉积趋势下地层单元的外形和堆积模式,即体系域类型。文中把体系域划分为常规体系域和非... 不同学者对体系域的分类及体系域界面的划分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在体系域的发育和分布上,不同盆地都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滨线迁移类型决定了特定沉积趋势下地层单元的外形和堆积模式,即体系域类型。文中把体系域划分为常规体系域和非常规体系域两大类,常规体系域指经典层序地层学中定义的常见体系域,即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或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这些体系域与基准面(相对海平面或相对湖平面)变化引起的滨线迁移密切相关。非常规体系域泛指常规体系域以外的与特定沉积环境相关的所有体系域类型,包括冲积扇—河流沉积体系中的高可容空间体系域和低可容空间体系域、缓坡背景下滨浅海的强制海退体系域、大陆架背景下浅海—深海体系的下降期体系域、滨浅海(湖)环境的海退体系域(或湖退体系域)。体系域和基准面关系的可预测性使得层序地层学成为一种寻找盆地内自然资源的极为有效的工具,通过它可以追踪盆地演化不同体系域阶段沉积相的横向变化,帮助认识有经济价值的沉积矿床以及油气储集层、烃源岩和盖层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发育区。这也导致了油气勘探从构造圈闭向复合圈闭和岩性圈闭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储集层 体系域 沉积体系 可容空间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湖侵体系域及相关储集体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因业 靳久强 +3 位作者 李永铁 江波 郭彬程 方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2-243,共12页
基于对柴西地区钻孔岩心、显微镜下矿物组成和特征的观察、地震测线的处理和解释、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及其它资料的综合分析 ,完成了柴达木盆地柴西古近系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气藏预测研究。柴达木盆地基底的构造格架及不同位置发育的深... 基于对柴西地区钻孔岩心、显微镜下矿物组成和特征的观察、地震测线的处理和解释、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及其它资料的综合分析 ,完成了柴达木盆地柴西古近系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气藏预测研究。柴达木盆地基底的构造格架及不同位置发育的深大断裂及其所决定的古地理和古气候等因素共同控制了沉积相带在时空上的展布。湖盆构造演化对沉积演化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多个不整合层序界面发育多期碎屑物质供给 ,但沉积物供给并不充分。可容空间持续存在 ,导致湖侵体系域十分发育。在湖侵体系域发育期间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易于形成与湖侵体系域相关的油气储集体及油气藏 :三角洲前缘砂体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湖相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深湖浊积砂岩透镜体隐蔽油气藏、层序界面控制的隐蔽油气藏以及断层控制的复合隐蔽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古近系 湖侵体系域 储集体 层序地层学 隐蔽油气藏 古地理 古气候 沉积相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沉积层序分析与储集层评价 被引量:24
6
作者 吴因业 孙龙德 +3 位作者 顾家裕 侯宇安 舒红 牛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3-24,共12页
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主要发育于滨岸沉积体系和强制海退体系域,沉积砂体表现为逐级下降的楔状体。东河砂岩沉积期间,其滨岸环境以高能砂质滨岸和高能砾质滨岸居多,泥质滨岸极少见。东河砂岩有利储集层的主控因素是岸线迁... 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主要发育于滨岸沉积体系和强制海退体系域,沉积砂体表现为逐级下降的楔状体。东河砂岩沉积期间,其滨岸环境以高能砂质滨岸和高能砾质滨岸居多,泥质滨岸极少见。东河砂岩有利储集层的主控因素是岸线迁移与相带展布。油气运移条件和优质储集层的分布决定了有利勘探区带。油气储集体分布预测应该依据强制海退体系域楔状体随岸线迁移的分布规律展开。在沉积层序分析和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油气勘探现状和构造圈闭分析,初步确定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有3个石油勘探有利区带。经钻探实践证实,依据这一思路可以获得油气大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满西地区 石炭系 东河砂岩 层序地层学 储集层 沉积体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满西区块强制海退体系域沉积模式 被引量:21
7
作者 吴因业 顾家裕 +2 位作者 CedricG 王招明 申银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5,共5页
构造运动、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气候的相互作用控制了沉积物供给量以及可容空间被充填的规模。在强制海退情况下的缓坡边缘上 ,相对海平面下降期间过路沉积物未被输送到盆底 ,而被沉积为一组逐级下降的前积楔 ,形成强制海退体系域。塔里木... 构造运动、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气候的相互作用控制了沉积物供给量以及可容空间被充填的规模。在强制海退情况下的缓坡边缘上 ,相对海平面下降期间过路沉积物未被输送到盆底 ,而被沉积为一组逐级下降的前积楔 ,形成强制海退体系域。塔里木盆地满西区块的东河砂岩等时段是基于东河砂岩段上部和下部所存在的层序界面 (不整合面 )而划分的 ,具有等时性 ,但岩性、岩相在不同位置、不同地区会有变化。东河砂岩等时段所属的层序SQ 1的层序界面是海平面长期下降的结果 ,并受到构造运动的加强作用 ,表现为一个盆地范围内广泛发育的不整合面。层序SQ 1的发育演化明显受到海平面变化的控制 :在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发育海侵体系域 ;在海平面缓慢下降时期发育强制海退体系域。满西地区的东河砂岩是强制海退体系域的沉积产物 ,是在海退背景下发育的复合砂体 ,其展布非常复杂 ,多数呈点状或块状展布。层序SQ1的油气储集体主要分布于海岸带附近 ,它们是前滨—临滨沉积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层序地层学 沉积体系 海退体系域 沉积模式 油气聚集
下载PDF
全球前陆盆地层序沉积学新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因业 邹才能 +3 位作者 胡素云 李青 张天舒 郭彬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614,共9页
从前陆盆地的油气勘探应用角度总结了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展示了全球前陆盆地的石油地质新理论和油气勘探远景。首先论述了全球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分布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前陆盆地沉积水系的发育特点。其次探讨了前陆盆地裂... 从前陆盆地的油气勘探应用角度总结了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展示了全球前陆盆地的石油地质新理论和油气勘探远景。首先论述了全球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分布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前陆盆地沉积水系的发育特点。其次探讨了前陆盆地裂缝性储集层的作用及其Zagros盆地的实例,构造作用同期的沉积楔状体及其西班牙Ebro盆地实例,欧洲Spitsbergen前陆盆地的体系域和沉积砂体,南美Andes前陆盆地的南北差异及其含油气系统。最后指出南美和中东前陆盆地对我国中西部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西加拿大前陆盆地的实例对我国非常规资源的勘探评价有参考价值。中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有重油、致密砂岩油、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煤层气和可燃冰等。前陆盆地前渊带深水湖盆沉积相带是重要的致密砂岩油和致密砂岩气发育区,前陆造山带和前缘隆起带是重油和油砂资源的发育带,以物性边界和岩性边界的煤层气发育区常常与煤层尖灭带有关,页岩气的勘探要重视其烃源岩即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和炭质页岩的沉积环境分析。以鄂尔多斯前陆盆地为例,盆山耦合关系、层序地层研究、湖盆底形恢复和沉积砂体成因模式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石油地质勘探的新认识。加强前陆盆地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深化研究必将促进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特别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 体系域 油气勘探 全球前陆盆地 非常规油气资源
下载PDF
中国冈瓦纳的寒武系下伏沉积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因业 刘伟 +2 位作者 刘艳 方向 马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69-1079,共11页
前寒武纪是寒武纪之前的地质时期总称(4 000-543 Ma),不属于正式的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太古宙和元古宙。寒武系下伏指前寒武系地层最上部的一个系,深化认识其地质特征可以对古老含油气系统作进一步评估。在调研全球特别是印度中上元古... 前寒武纪是寒武纪之前的地质时期总称(4 000-543 Ma),不属于正式的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太古宙和元古宙。寒武系下伏指前寒武系地层最上部的一个系,深化认识其地质特征可以对古老含油气系统作进一步评估。在调研全球特别是印度中上元古界石油地质特征基础上,着重对中国冈瓦纳的寒武系下伏沉积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多种技术可用于前寒武纪和寒武系下伏古地理重建和含油气系统的分析,这些技术包括太古代和元古代基性脉群地质年代测定技术和前寒武纪古生物群落和微体化石分析解释技术。3个关键要素对于发育有效的新元古代含油气系统十分重要:1从新元古代—寒武纪序列沉积以来的相对构造稳定性;2相对晚期的油气生成;3有效盖层的存在(典型的蒸发岩)。中国冈瓦纳的寒武系下伏沉积具有石油地质上良好的成藏条件,中国可以形成与印度盆地相似的上元古界—寒武系超级含油气系统和大油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下伏 前寒武纪 沉积层序 含油气系统 古地理重建 中国冈瓦纳
下载PDF
从层序地层学到地震沉积学--全国第5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大会综述 被引量:32
10
作者 吴因业 顾家裕 +1 位作者 施和生 侯宇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7-220,226,共5页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表现出以下新进展:1)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但它是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发展而不是替代,体系域表征、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分频解释...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表现出以下新进展:1)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但它是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发展而不是替代,体系域表征、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分频解释是目前地震沉积学中的几种常用技术。2)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在非构造圈闭精细勘探中得以广泛应用,用于预测与层序及体系域演化密切相关的油气藏。3)在湖盆沉积中,发现了与强制海退体系域相似的强制湖退体系域。4)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层序地层学研究得到了加强。5)高频层序地层学、天文地层学及其古海洋事件—生物礁储层形成演化相关关系研究的成果对于油气勘探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体系域 岩性油气藏 非构造圈闭 地震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深水湖盆沉积砂体的层序地层分析--以四川侏罗系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因业 张天舒 +1 位作者 陶士振 冯荣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8-806,共9页
层序地层学方法标志着沉积地质学最新的一次革命,作为多学科的方法融合,它把自源作用(来自沉积体系内部)和异源作用(来自沉积体系外部)分析,形成了统一模式来解释沉积盆地的演化和地层结构,并在油气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于减少储层... 层序地层学方法标志着沉积地质学最新的一次革命,作为多学科的方法融合,它把自源作用(来自沉积体系内部)和异源作用(来自沉积体系外部)分析,形成了统一模式来解释沉积盆地的演化和地层结构,并在油气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于减少储层预测风险尤其有效。深水湖盆沉积砂体主要有三角洲前缘向深水斜坡的进积砂体、重力流砂体包括浊积水道砂体、浊积扇砂体和碎屑流砂体。非水道化的浊积砂体分布与盆地坡度、体系域演化密切相关,高坡度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向深水斜坡的滑塌浊积砂体,其他地区在湖侵早期和湖退晚期发育非水道化的湖底扇浊积砂体。层序体系域结构的重建和沉积机理的分析大大提高了沉积砂体的预测精度,减少储层预测风险。这些沉积砂体孔隙度低,渗透率也低,薄片观察发现极细砂为主。分选性中等,磨圆度次棱角状。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和石英岩岩屑,少许长石,另见方解石碎屑。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他们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层,可以成为裂缝性油气藏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侏罗系 层序地层学 沉积学 体系域 深水沉积环境 储集层 高密度浊流
下载PDF
浙江中西部永康盆地及金衢盆地白垩系冲积扇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因业 冯荣昌 +3 位作者 岳婷 姚根顺 张惠良 马立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71,共12页
浙江众多中小型白垩纪盆地中,分布着河湖相红色沉积岩夹火山岩的白垩系上部地层。作者对位于浙江省金华地区永康市和义乌市境内的2条剖面进行了研究,即金衢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的铜山岩中戴组剖面和永康盆地早白垩世晚期的... 浙江众多中小型白垩纪盆地中,分布着河湖相红色沉积岩夹火山岩的白垩系上部地层。作者对位于浙江省金华地区永康市和义乌市境内的2条剖面进行了研究,即金衢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的铜山岩中戴组剖面和永康盆地早白垩世晚期的方岩景区方岩组剖面,认为其主要为冲积扇沉积,具有多套沉积旋回的陆相碎屑岩准层序组,沉积特征表现为:下部紫红色块状砾岩、砂砾岩,夹泥质粉砂岩,局部有紫红色凝灰岩及深灰色玄武岩;上部棕褐色钙质粉砂岩与泥质粉砂岩组成不等厚互层,产恐龙化石Chilantaisaurus zhejiangensis;具有大型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其中扇根亚相的砂砾岩为槽流沉积和辫流水道沉积,扇中亚相的片状或席状砂岩为漫流沉积,漫流成因的片状或席状砂岩可能成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此研究成果对中国南方小盆地白垩系扇根—扇中碎屑岩的沉积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红色砂砾岩 漫流沉积 白垩系 沉积模式 永康盆地 金衢盆地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储层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因业 薛叔浩 +3 位作者 应凤祥 郭宏莉 李华明 唐祥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根据沉积演化特征,应用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进行了研究,划分出塔克泉隆起带、南部缓坡带、东北部陡坡带等三种层序地层模式以及相应的三种成藏模式;从成岩作用入手探讨了台北凹陷侏罗系成岩演化特征,在剖面... 根据沉积演化特征,应用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进行了研究,划分出塔克泉隆起带、南部缓坡带、东北部陡坡带等三种层序地层模式以及相应的三种成藏模式;从成岩作用入手探讨了台北凹陷侏罗系成岩演化特征,在剖面上划分了早期成岩机械压实和局部胶结作用成岩相、晚成岩Al亚期的溶解作用成岩相、晚成岩A2亚期和B亚期的再胶结作用成岩相等三个成岩序列。指出溶解作用、构造和压实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和裂隙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台北凹陷中西部应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中深部的次生孔隙发育带可作为成岩圈闭油气藏的勘探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储集层 沉积特征 侏罗纪
下载PDF
阿尔金地区高精度层序解释与砂体预测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因业 刘云田 +3 位作者 江波 刘忠 李军 崔化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7-359,共3页
将高精度层序解释结果和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相结合,在体系域框架下按准层序进行地震属性的储集层预测成图,预测出阿尔金地区的深湖湖底扇沟道浊积砂体有利分布区。湖底扇中扇辫状沟道浊积岩以灰色、灰绿色具粒序砂砾岩、砾状砂岩为主,... 将高精度层序解释结果和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相结合,在体系域框架下按准层序进行地震属性的储集层预测成图,预测出阿尔金地区的深湖湖底扇沟道浊积砂体有利分布区。湖底扇中扇辫状沟道浊积岩以灰色、灰绿色具粒序砂砾岩、砾状砂岩为主,与半深湖-深湖亚相泥岩伴生。根据预测的砂体,结合构造和生油条件,可以确定勘探岩性油气藏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阿尔金地区 层序地层学 准层序 扇三角洲 砂体
下载PDF
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沉积体系域表征技术——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因业 江波 +2 位作者 郭彬程 张启泉 李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8-361,共4页
体系域是同期沉积体系的组合,是主要受控于水平面(湖平面或海平面)升降的三级层序内的基本单元。油气赋存于不同体系域的沉积砂体中。通过体系域表征和沉积体系分析与研究,可以预测岩性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地区体系域... 体系域是同期沉积体系的组合,是主要受控于水平面(湖平面或海平面)升降的三级层序内的基本单元。油气赋存于不同体系域的沉积砂体中。通过体系域表征和沉积体系分析与研究,可以预测岩性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地区体系域表征结果表明,湖侵体系域发育,储集体类型丰富,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和局部的半深湖浊积砂体。综合地质地震的特征分析,在体系域框架内应用数字地震处理技术包括Jason储集层反演等,可以指出砂体分布特征,预测柴西南区块的岩性油气藏,主要发育着SB、TU、DT和SS等四类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地质勘探 体系域 沉积学
下载PDF
西北侏罗纪盆地沉积层序演化与储层特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因业 罗平 +1 位作者 唐祥华 杨永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0-99,共10页
笔者研究了西北侏罗纪盆地沉积层序及储层特征。根据露头观察,井下实钻资料及实验室内分析结果,提出中、下侏罗统主要为湖沼相含煤碎屑岩沉积,主要发育河流冲积相及三角洲相的砂岩储集体。上统为红色或杂色碎屑岩。侏罗纪储层为低孔低... 笔者研究了西北侏罗纪盆地沉积层序及储层特征。根据露头观察,井下实钻资料及实验室内分析结果,提出中、下侏罗统主要为湖沼相含煤碎屑岩沉积,主要发育河流冲积相及三角洲相的砂岩储集体。上统为红色或杂色碎屑岩。侏罗纪储层为低孔低渗为主的富含火山岩屑的碎屑岩,局部可发育较好砂岩储层。侏罗系本身可构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 沉积层序 储集层 油气藏 油气地质 盆地
下载PDF
煤层──一种陆相盆地中的成因层序边界 被引量:39
17
作者 吴因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35,共8页
在煤沼环境的沉积作用分析基础上,提出区域性分布的煤层具有可对比性和等时性,这种煤层可以作为成因层序边界。以吐哈盆地侏罗系为实例,研究了这种层序边界的特征,进行了层序和体系域的划分,从而为层序地层学研究奠定基础,为油气... 在煤沼环境的沉积作用分析基础上,提出区域性分布的煤层具有可对比性和等时性,这种煤层可以作为成因层序边界。以吐哈盆地侏罗系为实例,研究了这种层序边界的特征,进行了层序和体系域的划分,从而为层序地层学研究奠定基础,为油气生储盖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盆地 煤层 侏罗系 层序地层学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38
18
作者 吴因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10,共4页
针对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提出了层序地层学油气勘探方法:从露头、并剖面及地震层序分析入手,以沉积层序与生储盖的形成、演化及分布为主线,探讨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寻找油气勘探有利区带。以渤海湾盆地和吐哈盆地为实例,... 针对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提出了层序地层学油气勘探方法:从露头、并剖面及地震层序分析入手,以沉积层序与生储盖的形成、演化及分布为主线,探讨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寻找油气勘探有利区带。以渤海湾盆地和吐哈盆地为实例,对湖泊环境、沼泽环境和河流环境中的层序地层学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湖盆环境中,凝缩面的发育带为重要的油源岩区,水进和水退休系域都可形成重要的油气储集体,盖层的发育依赖于沉积体系类型;湖语环境中,除凝缩面附近湖相泥岩外,属于开阔水体煤根或芦苇沼泽相类型的富氢煤也是重要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油气勘探 盆地 油气藏
下载PDF
吐哈盆地侏罗系含煤沉积层序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吴因业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5-39,共5页
本文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学方法对吐哈盆地侏罗系沉积层序进行了综合分析,划分出三套层序和一套超层序。对八道湾、西山窑和七克台这三套煤系及其相应的沼泽环境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5种沉积体系域,建立了6种体系域模式。
关键词 沉积层序 层序地层学 侏罗系
下载PDF
文东油田砂岩次生孔隙的成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因业 赵澂林 刘孟慧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4期9-16,共8页
本文参阅国内外有关次生孔隙的研究报告,结合本油田实际,阐述了文东地区沙三中7~9砂层组砂岩中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依赖于颗粒的溶解。砂岩中酸性介质的成因有两种,即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论文还论述了颗粒溶解对砂岩成分的影响,并对其... 本文参阅国内外有关次生孔隙的研究报告,结合本油田实际,阐述了文东地区沙三中7~9砂层组砂岩中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依赖于颗粒的溶解。砂岩中酸性介质的成因有两种,即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论文还论述了颗粒溶解对砂岩成分的影响,并对其成分恢复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砂岩 次生孔隙 渗透性 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