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矩形顶管近距离上穿既有隧道施工扰动分析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吴垠龙
刘维
贾鹏蛟
史培新
-
机构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
出处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68-1978,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430)
苏州轨道交通科研计划项目(SZZG06YJ6000014)。
-
文摘
随着矩形顶管在地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不可避免会穿越临近既有结构,而新建上穿矩形隧道与既有隧道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较少,尤其在动态模拟顶管顶进方面。以苏州某大断面矩形顶管近距离上穿既有隧道为背景,对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变形进行现场实测,得出顶管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最大为轴线下方区域,影响范围约2.5W(W为顶管宽度),隧道整体呈现为隆起趋势。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位移控制实现了顶管顶进的动态模拟,在考虑管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研究管土摩擦力对临近隧道的影响规律,得出侧向摩擦阻力越大,隧道隆起值越大,且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基本吻合,验证了实测规律的正确性以及模型的合理性。
-
关键词
矩形顶管
近距离上穿
隧道变形
数值模拟
顶管侧向摩擦
-
Keywords
jacked box tunneling
adjacent overcrossing
tunnel deform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side friction of pipe-jacking
-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矩形顶管掘进地层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王紫娟
严佳佳
秦龙
吴垠龙
刘维
-
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15349-15357,共9页
-
基金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计划(KY2019-ZD-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430)。
-
文摘
矩形顶管具有高利用率、扰动小、造价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浅埋地下工程施工中。目前的研究大多利用力的控制,不能够对地表沉降进行准确预测。基于此,依托苏州某矩形顶管项目,利用“位移控制法”实现顶进全过程数值模拟;在充分考虑管土摩擦作用和超挖地层损失影响下,分别利用“罚函数”法和“等代层”法进行模拟,建立矩形顶管三维动态数值模型,研究顶管施工对地表横向和纵向变形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摩擦系数、内摩擦角以及黏聚力等敏感性参数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结合工程实测数据,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顶管掘进过程中掌子面前方土体隆起,后方沉降,顶管施工完成后地表横向呈现整体沉降,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地表变形与摩擦力成正比,与土体内摩擦角、黏聚力成反比。
-
关键词
矩形顶管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顶进开挖
摩擦系数
-
Keywords
box tunneling
ground deform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jacking excavation
friction coefficient
-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层间隔震框架结构新旧抗震规范设计对比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吴垠龙
衡敏涛
刘莉娅
陈奕
-
机构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16-519,共4页
-
文摘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明确提出隔震层可以设置在上部与下部结构之间,使层间隔震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应用。无锡地铁车辆段大平台上盖开发项目,受地铁车辆限制,平台层高大,造成平台与上部结构层刚度比问题突出,利用层间隔震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比较了高层框架结构层间隔震设计新旧抗震规范的不同,分析了层间隔震对上下部结构的影响,证明层间隔震结构在车辆段大平台开发项目中是经济合理可行的。
-
关键词
层间隔震
隔震支座
时程分析
水平减震系数
规范对比
-
Keywords
interlayer seismic isolation
seismic isolator
time history analysis
horizontal seismic reduction factor
comparison of code
-
分类号
TU352.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映秀幼儿园基础隔震结构设计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吴垠龙
-
机构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233-1236,共4页
-
文摘
映秀幼儿园项目为5·12汶川地震后的援建项目,该项目位于在震中映秀镇。本工程采用基础隔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来提高建筑的抗震安全性,利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简化计算方法与ETABS时程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隔震计算,证明结构方案合理,隔震效果明显。
-
关键词
基础隔震
隔震支座
时程分析
-
Keywords
base isolation
seismic isolator
time history analysis
-
分类号
TU352.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采用基础隔震技术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衡敏涛
吴垠龙
董万慧
-
机构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24-527,共4页
-
文摘
基于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SAO2000,建立9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基础隔震与普通抗震两种情况下的三维模型,分别对模型模拟输入几组地震波工况,然后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在不同的地震波工况下,分析得出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的位移、加速度与楼层剪力的变化特性,并对两种结构的各种特性做出对比,验证了基础隔震结构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
关键词
基础隔震
橡胶支座
地震波
时程分析
-
Keywords
base isolation
rubber bearings
seismic waves
time-history analysis
-
分类号
TU352.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合肥南站北广场地下空间结构设计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宝雄
吴垠龙
-
机构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6-29,共4页
-
文摘
合肥南站北广场地下空间结构设计存在多处难点:与周边地铁站、国铁站房的关系及处理;基坑开挖面积大、深度较深;地基基础不一致、沉降不均匀;地上结构超长不设缝,地下室抗浮。设计中采用相应技术措施予以解决。
-
关键词
交通枢纽
结构设计
地下空间
-
Keywords
transport hub
structure design
underground space
-
分类号
TU9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层间隔震在地铁车辆基地上盖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 7
-
-
作者
尚泽宇
吴垠龙
张晓丹
周云
-
机构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8-101,共4页
-
文摘
地铁车辆基地上盖大型房地产开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形式已被广泛认可与应用,考虑到地铁车辆基地的重要性,将层间隔震技术应用到地铁车辆基地上盖开发设计中,成为提高结构主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方法,为地铁车辆基地上盖开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采用ETABS对某具体工程进行了隔震计算,得到隔震支座拉应力、隔震层以上楼层的最小剪重比及抗倾覆力矩等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证明结构方案合理,隔震效果明显。
-
关键词
上盖开发
层间隔震
时程分析
-
Keywords
upper cover development
interlayer isolation
time-history analysis
-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8.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矩形顶管开舱施工过程中地层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刘维
俞淼
吴垠龙
史培新
吴奔
-
机构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
出处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
2022年第3期92-9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8430)。
-
文摘
为研究矩形顶管开舱施工过程中地层稳定性,以苏州地区某矩形隧道工程中开舱清障施工为背景,分析开舱过程中土舱内土体分布情况,基于此提出地层稳定的优化模型。考虑到工作面被部分支护,对传统筒仓模型进行改进,通过极限平衡分析得到极限支护压力。比较本研究模型和传统模型,结果表明:当工作面无支撑面积较小(空仓面积小于半个工作面,B/L<1/2)时,优化模型优于传统模型。
-
关键词
矩形隧道
开挖面稳定
部分支护
分析模型
极限平衡分析
-
Keywords
box tunnel
face stability
partially supported
analytical model
limit equilibrium analysis
-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U455.4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软弱地层矩形混凝土管顶进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徐红军
吴垠龙
虞航
俞淼
-
机构
苏州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
出处
《中国住宅设施》
2021年第3期56-57,90,共3页
-
文摘
矩形顶管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较高,在浅埋工程施工中优势明显,但国内针对矩形混凝土顶管研究较少,工程经验较为欠缺。因此,研究软弱地层矩形混凝土管施工关键技术意义重大。基于此,依托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某顶管工程,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矩形顶管施工期间对周围土体的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
关键词
软弱地层
矩形顶管
地表沉降
关键技术
-
分类号
TU94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