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联合X线钼靶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分子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吴城炜 邹大中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4期4149-415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X线钼靶的多模态影像技术用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效能,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58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确诊213个病灶,其中恶性病灶163个,良性病灶50个。所有... 目的:探讨超声及X线钼靶的多模态影像技术用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效能,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58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确诊213个病灶,其中恶性病灶163个,良性病灶50个。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X线钼靶检查,比较二维超声(Ⅰ组)、彩色多普勒超声(Ⅱ组)、X线钼靶(Ⅲ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组,Ⅳ组)以及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钼靶(多模态影像组,Ⅴ组)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析影像学特征与分子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度表达型和三阴型-TN)的相关性。结果:Ⅴ组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均明显高于Ⅰ组、Ⅱ组、Ⅲ组、Ⅳ组(P<0.05),Ⅴ组诊断乳腺癌的NPV明显高于Ⅰ组、Ⅱ组、Ⅲ组(P<0.05)。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边缘、钙化、后方回声、Alder分级等超声特征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X线钼靶的癌灶肿块、癌灶形态、边缘等比较,各分子亚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X线钼靶的多模态影像用于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最高,乳腺癌的超声特征、X线钼靶特征与分子亚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 乳腺癌 分子亚型 诊断价值 相关性
下载PDF
分娩过程中超声测量耻骨联合间距的价值
2
作者 吴桂花 邹大中 +4 位作者 张卿 蔡海云 刘亚军 杨诗怡 吴城炜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1-626,共6页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超声测量耻骨联合间距对预测耻骨联合分离(PS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在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及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分娩的孕妇260例,根据产后随访,按照是否确诊PSD将其划分为PSD组26例、正...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超声测量耻骨联合间距对预测耻骨联合分离(PS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在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及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分娩的孕妇260例,根据产后随访,按照是否确诊PSD将其划分为PSD组26例、正常孕妇组(对照组)234例。收集两组相关数据,包括分娩前7 d内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宫口未开时孕妇耻骨联合间距,分娩过程中第一产程宫口开至5 cm时耻骨联合间距,产后耻骨联合间距,孕妇的年龄、孕周、妊娠次数、胎儿出生体重。比较两组间以上参数的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项参数与产后PSD发生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各参数对产后PSD发生的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PSD的诊断效能。结果PSD组胎儿出生体重,孕妇产次、临产前宫口未开时耻骨联合间距、第一产程耻骨联合间距、产后耻骨联合间距高于或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妇年龄与产后PSD的发生呈负相关(r_(s)=-0.152,P=0.014),胎儿出生体重,孕妇产次、临产前宫口未开时耻骨联合间距、第一产程耻骨联合间距测量与产后PSD的发生呈正相关(r_(s)=0.160、0.166、0.678、0.581,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产前耻骨联合间距增加将增加产后患PSD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06.028,95%CI=14.293~439402.630,P=0.003);第一产程时耻骨联合间距增加将增加产后患PSD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704.027,95%CI=33.830~3386803.429,P=0.002)。ROC曲线分析显示,临产前宫口未开时耻骨联合间距、第一产程耻骨联合间距对PSD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917,敏感性分别为0.731、0.885,特异性分别为0.940、0.829,对应的临界值分别为0.87 cm、1.06 cm。两参数联合对PSD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30,敏感性为0.885,特异性为0.876。结论分娩过程中超声测量耻骨联合间距能预测孕妇产后患PSD的发生,可以为产妇PSD的发生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耻骨联合分离 孕妇 测量
原文传递
1064nm激光对兔肺组织间热消融的效应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世杰 邹大中 +5 位作者 孟宪平 赵可 解杰 郁建英 吴城炜 缪伎玄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19-323,358,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能量激光对兔肺组织间热消融效果,以及活体和死亡状态对兔肺组织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只,以存活状态下兔的左侧肺作为活体消融组,以处死后兔的右侧肺作为死亡消融组。活体消融组,在CT引导下,采用激光功率3.5 W... 目的观察不同能量激光对兔肺组织间热消融效果,以及活体和死亡状态对兔肺组织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只,以存活状态下兔的左侧肺作为活体消融组,以处死后兔的右侧肺作为死亡消融组。活体消融组,在CT引导下,采用激光功率3.5 W/能量800 J、激光功率3.5 W/能量1200 J对左侧肺行双针双点激光消融;死亡消融组,采用相同光剂量对右侧肺组织行激光消融,观察消融后即刻肺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成功消融6只实验兔,22个消融灶。活体消融组:能量800 J组的消融灶平均体积(179.9±25.0)mm^(3),空洞平均体积(17.0±3.7)mm^(3);能量1200 J的消融灶平均体积(286.6±41.8)mm^(3),空洞平均体积(39.5±8.4)mm^(3)。死亡消融组:能量800 J组的消融灶平均体积(303.5±56.0)mm^(3),空洞平均体积(55.9±9.7)mm^(3);能量1200 J的消融灶平均体积(610.4±84.8)mm^(3),空洞平均体积(182.7±30.1)mm^(3)。能量800 J组与能量1200 J组的消融灶及空洞体积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消融能量下,活体组与死亡组的消融灶及空洞体积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肺组织内,激光功率3.5 W/能量1200 J组的消融灶体积>激光功率3.5 W/能量800 J组。消融灶范围相对精准,对邻近组织器官影响小,对直径<1 cm的肺内病灶消融更有利。激光在活体肺组织的消融灶体积小于死亡后的消融灶体积,消融效果可能受到肺血流和通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能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