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胡桂枝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32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秋颖
周丽媛
吴夏俊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331-332,共2页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报道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已超3年,且有持续流行的趋势。新型冠状病毒属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可在人、畜间经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性强和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1]。自2019年以来,在中...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报道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已超3年,且有持续流行的趋势。新型冠状病毒属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可在人、畜间经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性强和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1]。自2019年以来,在中医药抗击疫情的实践中,占确诊病例91.5%的患者使用中医药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因为疫戾之气挟四时不正之气,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2]。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属太阳少阳并病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咳嗽
柴胡桂枝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寓意草》治痢法对临证久泻辨治启示
被引量:
2
2
作者
楼毅杰
崔宇胜
+2 位作者
吴夏俊
翁卓凡
纪云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总结《寓意草》中体现的治痢思想,探索其对久泻临证辨治的指导意义,并总结纪云西教授辨治久泄的经验。[方法]通过研读《寓意草》辨治痢疾的8则医案,探析喻氏的治痢法度,并总结纪云西教授借鉴喻氏治痢方法辨治久泻的经验。[结果]...
[目的]总结《寓意草》中体现的治痢思想,探索其对久泻临证辨治的指导意义,并总结纪云西教授辨治久泄的经验。[方法]通过研读《寓意草》辨治痢疾的8则医案,探析喻氏的治痢法度,并总结纪云西教授借鉴喻氏治痢方法辨治久泻的经验。[结果]《寓意草》所载治痢医案体现了喻氏安胃为要、顾护胃气,和润缓图、慎用急药,从表解痢、防陷阴分,通补结合、温通为主的治痢思想。纪云西教授借鉴喻氏治痢之法,在临证辨治久泻时注重开表宣肺、和胃化湿,疏肝理气、温中健脾,益肾填精、甘缓滋补。[结论]喻氏治痢强调扶正透表,通补结合。纪云西教授将喻氏治痢法引申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可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昌
寓意草
痢疾
久泻
表证
次第治疗
学术总结
临证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戴志红基于“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
2
3
作者
楼毅杰
吴夏俊
+2 位作者
吕菁
刘喜德
纪云西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7期196-197,共2页
脾胃病为中医优势病种与强势学科,气血生化、水谷运化、气机条达皆不离中焦脾胃运化。自《黄帝内经》伊始,基于脾胃为核心分析疾病之因、机、法、治络绎不绝,以金代李杲为首的"补土派"更认为"脾胃所伤,百病由生",开...
脾胃病为中医优势病种与强势学科,气血生化、水谷运化、气机条达皆不离中焦脾胃运化。自《黄帝内经》伊始,基于脾胃为核心分析疾病之因、机、法、治络绎不绝,以金代李杲为首的"补土派"更认为"脾胃所伤,百病由生",开"百病皆由脾胃治"之宗,对后学产生深刻影响。清代吴瑭针对邪正搏结于中土提出“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治则开脾胄“衡”法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衡法
戴志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对外感热病恢复期辨治的启示
被引量:
7
4
作者
楼毅杰
吴夏俊
+2 位作者
崔宇胜
翁卓凡
纪云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梳理并分析“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的形成与内涵,探讨其对外感热病恢复期辨治的启示。[方法]梳理并分析《黄帝内经》至明清时期“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的形成,对比“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的异同,并以此...
[目的]梳理并分析“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的形成与内涵,探讨其对外感热病恢复期辨治的启示。[方法]梳理并分析《黄帝内经》至明清时期“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的形成,对比“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的异同,并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恢复期为例,基于“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的观点,结合各版新冠肺炎恢复期的辨治方案,探索外感热病恢复期的中医辨治思路。[结果]“除邪务尽”观点认为对于外感邪气必须完全祛除,以免伏留人体,变生他疾,在治法上应遵循“祛邪外出”-“调畅枢机”-“补养正气”的治疗次第,多采用发汗、泻下、清宣之法,用药上多选用清解、宣透、调畅气机之药,慎用温补味厚之品,以免碍邪外出、耗伤阴液。“除邪勿尽”主要针对内滞入里的邪气,多适用于年事已高、素体亏虚、病程已久的内伤之人,其治疗重心由“逐邪”向保全人之生机、激发鼓舞正气、保持五脏安和转变,多选疏解、调中再予补益或清滋、培补激发正气的法度。[结论]外感病恢复期辨治中对于外邪、伏邪当参照“除邪务尽”的原则,以防复证;对于外邪祛除后残留体内的痰瘀湿浊,可按照“除邪勿尽”观点,视人体表证存留情况、阳气亏耗程度、体质强弱,治疗因人而异。恢复期患者应注意饮食起居,注意调摄,以免因起居不当出现复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邪务尽
除邪勿尽
外感热病
恢复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伏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林医圣普渡慈航》治咳法探析
5
作者
吴夏俊
楼毅杰
+1 位作者
崔宇胜
杨珺超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8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析《云林医圣普渡慈航》中治疗咳嗽的经验方法。方法:以龚廷贤著作《云林医圣普渡慈航》为本,从龚氏对咳嗽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辨证分型方面进行研读,并举一案加以说明。结果:龚氏以三期辨证立咳嗽治疗大法,早期解表化痰利...
目的:探析《云林医圣普渡慈航》中治疗咳嗽的经验方法。方法:以龚廷贤著作《云林医圣普渡慈航》为本,从龚氏对咳嗽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辨证分型方面进行研读,并举一案加以说明。结果:龚氏以三期辨证立咳嗽治疗大法,早期解表化痰利湿,中期涤痰疏导肺络复气机升降,后期养阴润肺或补肾归元。并结合咳嗽特点、痰脉特点、脏腑咳嗽特点予以清肝、运脾、益肾、宁心等治法。同时,根据所处时令与发作时间予专病专药。结论:《云林医圣普渡慈航》治疗咳嗽的经验可以为中医临床拓宽辨治思路,提高临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林医圣普渡慈航
龚廷贤
咳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体-用-相”探析张融碧辨治老年咳喘经验
6
作者
楼毅杰
吴夏俊
+2 位作者
吕菁
刘喜德
纪云西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张融碧治疗老年咳喘可归纳为"一体二用三相",即肺肾合融一体,肺阴根植肾阳;阳升甚于阴藏、阴盛亏耗真阳为其用;阴藏有余、阳升不及为常态相,阴亏阳亢、阴不敛阳为病态相,阴盛阳竭、阴阳离绝为危态相。临证中注重"甘寒辛...
张融碧治疗老年咳喘可归纳为"一体二用三相",即肺肾合融一体,肺阴根植肾阳;阳升甚于阴藏、阴盛亏耗真阳为其用;阴藏有余、阳升不及为常态相,阴亏阳亢、阴不敛阳为病态相,阴盛阳竭、阴阳离绝为危态相。临证中注重"甘寒辛温轻宣""酸收苦降温燥""辛温苦酸复甘"等复合气味配伍,注重肺肾同体互根性,养肺阴必佐温肾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用相
老年咳喘
张融碧
临证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胡桂枝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32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秋颖
周丽媛
吴夏俊
机构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331-332,共2页
文摘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报道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已超3年,且有持续流行的趋势。新型冠状病毒属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可在人、畜间经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性强和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1]。自2019年以来,在中医药抗击疫情的实践中,占确诊病例91.5%的患者使用中医药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因为疫戾之气挟四时不正之气,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2]。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属太阳少阳并病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咳嗽
柴胡桂枝汤
临床观察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寓意草》治痢法对临证久泻辨治启示
被引量:
2
2
作者
楼毅杰
崔宇胜
吴夏俊
翁卓凡
纪云西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047-1050,共4页
文摘
[目的]总结《寓意草》中体现的治痢思想,探索其对久泻临证辨治的指导意义,并总结纪云西教授辨治久泄的经验。[方法]通过研读《寓意草》辨治痢疾的8则医案,探析喻氏的治痢法度,并总结纪云西教授借鉴喻氏治痢方法辨治久泻的经验。[结果]《寓意草》所载治痢医案体现了喻氏安胃为要、顾护胃气,和润缓图、慎用急药,从表解痢、防陷阴分,通补结合、温通为主的治痢思想。纪云西教授借鉴喻氏治痢之法,在临证辨治久泻时注重开表宣肺、和胃化湿,疏肝理气、温中健脾,益肾填精、甘缓滋补。[结论]喻氏治痢强调扶正透表,通补结合。纪云西教授将喻氏治痢法引申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可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
喻昌
寓意草
痢疾
久泻
表证
次第治疗
学术总结
临证经验
Keywords
YU Chang
Yuyicao
dysentery
long-term dysentery
exterior syndrome
treatment in order
academic summary
clinical experience
分类号
R574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戴志红基于“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
2
3
作者
楼毅杰
吴夏俊
吕菁
刘喜德
纪云西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7期196-197,共2页
文摘
脾胃病为中医优势病种与强势学科,气血生化、水谷运化、气机条达皆不离中焦脾胃运化。自《黄帝内经》伊始,基于脾胃为核心分析疾病之因、机、法、治络绎不绝,以金代李杲为首的"补土派"更认为"脾胃所伤,百病由生",开"百病皆由脾胃治"之宗,对后学产生深刻影响。清代吴瑭针对邪正搏结于中土提出“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治则开脾胄“衡”法先河.
关键词
脾胃病
衡法
戴志红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对外感热病恢复期辨治的启示
被引量:
7
4
作者
楼毅杰
吴夏俊
崔宇胜
翁卓凡
纪云西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035-1041,共7页
文摘
[目的]梳理并分析“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的形成与内涵,探讨其对外感热病恢复期辨治的启示。[方法]梳理并分析《黄帝内经》至明清时期“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的形成,对比“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的异同,并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恢复期为例,基于“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的观点,结合各版新冠肺炎恢复期的辨治方案,探索外感热病恢复期的中医辨治思路。[结果]“除邪务尽”观点认为对于外感邪气必须完全祛除,以免伏留人体,变生他疾,在治法上应遵循“祛邪外出”-“调畅枢机”-“补养正气”的治疗次第,多采用发汗、泻下、清宣之法,用药上多选用清解、宣透、调畅气机之药,慎用温补味厚之品,以免碍邪外出、耗伤阴液。“除邪勿尽”主要针对内滞入里的邪气,多适用于年事已高、素体亏虚、病程已久的内伤之人,其治疗重心由“逐邪”向保全人之生机、激发鼓舞正气、保持五脏安和转变,多选疏解、调中再予补益或清滋、培补激发正气的法度。[结论]外感病恢复期辨治中对于外邪、伏邪当参照“除邪务尽”的原则,以防复证;对于外邪祛除后残留体内的痰瘀湿浊,可按照“除邪勿尽”观点,视人体表证存留情况、阳气亏耗程度、体质强弱,治疗因人而异。恢复期患者应注意饮食起居,注意调摄,以免因起居不当出现复证。
关键词
除邪务尽
除邪勿尽
外感热病
恢复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伏邪
Keywords
eliminating and exhausting pathogens
eliminating but not exhausting pathogens
exogenous fever
recovery period
COVID-19
hidden evil
分类号
R25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林医圣普渡慈航》治咳法探析
5
作者
吴夏俊
楼毅杰
崔宇胜
杨珺超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8期610-61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析《云林医圣普渡慈航》中治疗咳嗽的经验方法。方法:以龚廷贤著作《云林医圣普渡慈航》为本,从龚氏对咳嗽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辨证分型方面进行研读,并举一案加以说明。结果:龚氏以三期辨证立咳嗽治疗大法,早期解表化痰利湿,中期涤痰疏导肺络复气机升降,后期养阴润肺或补肾归元。并结合咳嗽特点、痰脉特点、脏腑咳嗽特点予以清肝、运脾、益肾、宁心等治法。同时,根据所处时令与发作时间予专病专药。结论:《云林医圣普渡慈航》治疗咳嗽的经验可以为中医临床拓宽辨治思路,提高临证效果。
关键词
云林医圣普渡慈航
龚廷贤
咳嗽
分类号
R256.1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体-用-相”探析张融碧辨治老年咳喘经验
6
作者
楼毅杰
吴夏俊
吕菁
刘喜德
纪云西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3期157-159,共3页
文摘
张融碧治疗老年咳喘可归纳为"一体二用三相",即肺肾合融一体,肺阴根植肾阳;阳升甚于阴藏、阴盛亏耗真阳为其用;阴藏有余、阳升不及为常态相,阴亏阳亢、阴不敛阳为病态相,阴盛阳竭、阴阳离绝为危态相。临证中注重"甘寒辛温轻宣""酸收苦降温燥""辛温苦酸复甘"等复合气味配伍,注重肺肾同体互根性,养肺阴必佐温肾阳。
关键词
体用相
老年咳喘
张融碧
临证经验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6.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胡桂枝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32例
陈秋颖
周丽媛
吴夏俊
《浙江中医杂志》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寓意草》治痢法对临证久泻辨治启示
楼毅杰
崔宇胜
吴夏俊
翁卓凡
纪云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戴志红基于“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
楼毅杰
吴夏俊
吕菁
刘喜德
纪云西
《新中医》
CAS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除邪务尽”与“除邪勿尽”观点对外感热病恢复期辨治的启示
楼毅杰
吴夏俊
崔宇胜
翁卓凡
纪云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云林医圣普渡慈航》治咳法探析
吴夏俊
楼毅杰
崔宇胜
杨珺超
《浙江中医杂志》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体-用-相”探析张融碧辨治老年咳喘经验
楼毅杰
吴夏俊
吕菁
刘喜德
纪云西
《浙江中医杂志》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