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传统契约观念现代转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1
-
-
作者
吴多键
-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出处
《当代儒学》
2022年第1期283-286,共4页
-
文摘
2021年10月30日,“中国传统契约观念现代转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举行。会议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省图书馆、《当代儒学》编辑部联合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契约观念现代转化”课题组承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领域的12位学者与会,他们围绕契约观念与儒家伦理等道德哲学及伦理学问题,契约观念与现代国家构建、社会正义等法哲学、政治哲学问题,古今中西契约观念的异同、中国契约观念的传统思想资源及其哲学阐释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
关键词
契约观念
当代儒学
现代转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山东省图书馆
伦理学问题
儒家伦理
哲学阐释
-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儒家情真论——从蒙培元情感儒学中的真观念谈起
- 2
-
-
作者
吴多键
-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出处
《当代儒学》
202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
文摘
首先我从哲学上的“真理”这个问题谈起。我们知道,中国哲学是没有“真理”这个概念的,这个论点最早是美国的汉学家陈汉生提出来的,所以叫陈汉生问题。①那么中国哲学为什么没有这个概念呢?这得从真理在西方哲学中的意义谈起,真理最开始就是一个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概念,这个概念因为它是一个名词(truth),也就是真本身,所以它是不修饰任何具体事物的。
-
关键词
柏拉图主义
蒙培元
陈汉生
西方哲学
真理
汉学家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孔子正名思想的存在论符号学诠释
- 3
-
-
作者
吴多键
-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出处
《当代儒学》
2022年第2期209-269,共61页
-
文摘
孔子的正名思想向来被视为开启了先秦名学的讨论,并且赋予名以伦理政治的内涵,这一思想在先秦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传统对于孔子正名思想的解释多是一种经验性理解,如正名分、正名位、正人伦、正书字,这些解释无法具体说明孔子关于正名的一整套推演关系,并且也缺乏一种研究孔子正名思想的、具有哲学深度的视域。而在当代哲学的存在论与符号学的视域下,我们则能够对孔子正名思想做一个更本源的理解。海德格尔与德里达,可以说是分别在存在论与符号学的问题上思考得最为深刻的哲学家,但他们的思想中依然存在不彻底性。海德格尔虽然提出了存在论区分,但是却仍在存在问题上保留了大量形而上学观念;而德里达虽然对形而上学进行了彻底的解构,却又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存在之思。基于对他们的批判,我们则要提出一种彻底的存在论,这是一种儒家式的基于仁爱情感的存在论,以此来解释一切存在者何以可能。先秦哲学中的“名实”关系其实可以对应于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名”是关于符号的问题。孔子把正名视为为政之先,其实是在“有名”的符号最初呈现的基础上,建构制度进而改造整个意义世界。这是一种儒家式的符号学,其中包含了儒家特有的符号生成论——“约定—俗成”,这里的俗在最本源的意义上就是指的万物一体之仁的存在状态,而在经验世界中又显现为习俗这样一种对象性把握,这是一切符号的渊源所在。不同于传统的名分说和名位说,孔子提正名直接是针对语言符号的问题,也即“言顺”,这是正名的直接原因,是要确保主体间理解和交流的可能,这是孔子“名—言”关系涉及的问题;而“言—行”关系则是关于“信”的问题,这种“信”在孔子看来应当是出于仁爱的。这两个问题又是任何制度建构所必然涉及的问题,所以正名的根本原因还是为政。而孔子说的“事成”则是指儒家进行制度建构和为政的根本目的,即在于使国益民、促进公利,进而成就仁爱。孔子的“名”思想与其诗学是有深刻联系的。本源的诗与思是通达存在的方式,当本源的存在情境不在了,人才会有出于这种仁爱情感的思,这种思中会产生所思者的形象,最后才会有表象化的对象,物和符号、对象和主体,整个存在者的意义世界才由此产生。而孔子把正名视为为政之先,正是基于这种“有名”的前提去建构制度,改造意义世界。
-
关键词
孔子正名
存在论
符号学
海德格尔
德里达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他者”意识的重建--解决“他者”问题的儒学方案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吴多键
-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90,共9页
-
文摘
“他者”泛指与“自我”相对的一切存在者。因此,如何面对“他者”,无疑是人类始终都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但迄今为止,既有的应对“他者”问题的方法,无法提供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意识到:“他者”总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解决“他者”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取消“他者”,而是改变人们的“他者意识”,即改变对“他者”的情感态度。这就需要克服既有的“存在者化”的意识局限,通达当代哲学前沿的“存在”视域,即通过回溯“前存在者”情境来获得新的存在者意识,以此解构有害的他者意识,建构有益的他者意识。对儒学来说,这种前存在者情境,就是作为本真的生活情感的仁爱情感。因此,儒学可为解决“他者”问题提供方案。
-
关键词
他者“
他者”问题“
他者”意识
儒学
仁爱情感
-
Keywords
the other
“the other"problem
“the other"consciousness
Confucianism
benevolent emotion
-
分类号
B26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