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9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郭茂倩《乐府诗集》对乐府学谱系的建构
1
作者
吴大顺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7,共7页
郭茂倩《乐府诗集》将汉魏六朝以来形成的以乐府歌辞载录、曲题考释和乐府专题批评为基本形态的乐府学成果集于一体,建构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乐府学谱系。在诗歌选录方面,它广采博收,成为历代乐府诗集选诗数量和卷次规模之最,并将乐辞本...
郭茂倩《乐府诗集》将汉魏六朝以来形成的以乐府歌辞载录、曲题考释和乐府专题批评为基本形态的乐府学成果集于一体,建构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乐府学谱系。在诗歌选录方面,它广采博收,成为历代乐府诗集选诗数量和卷次规模之最,并将乐辞本的“乐录”作品与文辞本的“歌录”作品同时收录,将乐工“乐奏辞”与文人“本辞”汇为一集,构建了乐府歌辞载录的新谱系。在解题方面,它将类题、组题和曲题三个层面的解题集于一体,使曲题本事、本义的解说与乐府音乐的专题论述相统一,拓展了乐府专题批评的新境界。在分类方面,它以乐府诗的音乐属性为基础,既充分吸纳前人分类成果,又结合乐府诗历代发展流变的复杂性,集汉唐历代乐府诗谱系之大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茂倩
《乐府诗集》
集大成
乐府学
谱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乐府诗的文本传播与汉魏五言诗的体式建构
2
作者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文人五言诗体是在汉魏时期音乐与语言双重规定和双向建构中形成的。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以及民间乐府在汉代宫廷的广泛传播,是五言体生成的基础和源泉。相和三调等乐府演唱艺术的曲式结构对五言体篇制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人五言诗体是在汉魏时期音乐与语言双重规定和双向建构中形成的。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以及民间乐府在汉代宫廷的广泛传播,是五言体生成的基础和源泉。相和三调等乐府演唱艺术的曲式结构对五言体篇制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五言体乐府的文辞本在文人中的广泛传播以及文人对乐府文辞本的雅言翻写,确立了五言句式的典范地位,再经魏晋文人在诗歌创作中的提炼和抽象,五言体最终得以确立。文人五言诗体的形成虽涉及音乐与语言的双向建构、雅言与俗语的交流互动、文人文化圈与民间文化圈的互渗与交融等多种因素,但贯穿始终的是人们在文事活动中对五言体的选择和群体确认。文人五言诗的体式是音乐文化、汉语发展和文人群体规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诗
文本
传播
五言诗
体式
建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歌西曲的传播与南朝诗风嬗变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大顺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1,共5页
南朝对吴歌西曲的接受大致存在两个阶段,宋齐时期以接受原生态吴歌西曲为主,对其音乐风格改变不大;梁代以后以加工改造吴歌西曲及创作吴歌西曲歌辞为主。吴歌西曲的传播方式与南朝诗风嬗变关系密切,以梁武帝为代表的帝王和文人对吴歌西...
南朝对吴歌西曲的接受大致存在两个阶段,宋齐时期以接受原生态吴歌西曲为主,对其音乐风格改变不大;梁代以后以加工改造吴歌西曲及创作吴歌西曲歌辞为主。吴歌西曲的传播方式与南朝诗风嬗变关系密切,以梁武帝为代表的帝王和文人对吴歌西曲音乐的改造及大量创作吴歌西曲歌辞,使吴歌西曲取代了清商三调地位,在宫廷和上层社会广泛传播,从而导引了南朝女情与闺怨题材的创作,风格轻艳柔媚,并直接带动了宫体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歌西曲
传播
歌辞创作
诗风嬗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勰的乐府观及其乐府学意义
4
作者
吴大顺
吴
卓聪
《语文学刊》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是一篇系统全面论述乐府诗的论著,文中明确了乐府诗的定义和界限范围,论述了乐府诗的音乐属性和“诗”“乐”一体两面的形态特征等问题,集中体现了刘勰推尊雅乐而贬抑俗曲、强调“诗”“乐”一体而以“诗”...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是一篇系统全面论述乐府诗的论著,文中明确了乐府诗的定义和界限范围,论述了乐府诗的音乐属性和“诗”“乐”一体两面的形态特征等问题,集中体现了刘勰推尊雅乐而贬抑俗曲、强调“诗”“乐”一体而以“诗”为本的乐府观念。刘勰《乐府》篇首次为“乐府”定义、正名,开乐府诗综合研究之先河,对后代乐府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乐府观
乐府学
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梁文人赋题乐府与乐府体的新变
5
作者
吴大顺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第4期22-27,共6页
齐梁乐府诗大量使用赋题法来构思立意,使乐府拟作既可沿袭古题之义而采用时代新体式,也可寓意古题,挖掘古题的时代意义,从而为乐府拟作在主题内容和体式结构上的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逐渐形成乐府诗主题与曲题的对应关系,极大地拓展了文...
齐梁乐府诗大量使用赋题法来构思立意,使乐府拟作既可沿袭古题之义而采用时代新体式,也可寓意古题,挖掘古题的时代意义,从而为乐府拟作在主题内容和体式结构上的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逐渐形成乐府诗主题与曲题的对应关系,极大地拓展了文人乐府诗创作的思路。齐梁文人乐府诗对永明体声律要素的吸收及篇制结构的采用与乐府赋题法的广泛使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
乐府
赋题法
乐府体
新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乐府学文献述要——兼论宋代乐府学的特征
6
作者
吴大顺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宋代乐府学是中国乐府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出现了史志类乐府文献、乐书类乐府文献、类书类乐府文献、诗文总集类乐府文献、乐府总集类文献、诗文序跋及诗话类乐府文献等六大类型。在宋代学术文化和文学创作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宋代乐府学,形...
宋代乐府学是中国乐府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出现了史志类乐府文献、乐书类乐府文献、类书类乐府文献、诗文总集类乐府文献、乐府总集类文献、诗文序跋及诗话类乐府文献等六大类型。在宋代学术文化和文学创作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宋代乐府学,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一是其成果数量、形式类型和总体规模超过了此前任何时代;二是成果内容论及汉唐者多而宋世少;三是集成性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乐府学
文献
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吴梅村“三行”诗对杜诗“三吏三别”的接受
7
作者
谢菲菲
吴大顺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7-63,共7页
吴梅村的“歌行”诗最为时人称道,其中《芦洲行》《捉船行》《马草行》对杜甫的“三吏三别”多有接受。《芦洲行》《捉船行》《马草行》以重大现实事件为题材,以今昔对比、官民对比为主线,语言通俗平实,诗史思维贯穿其中。梅村“三行”...
吴梅村的“歌行”诗最为时人称道,其中《芦洲行》《捉船行》《马草行》对杜甫的“三吏三别”多有接受。《芦洲行》《捉船行》《马草行》以重大现实事件为题材,以今昔对比、官民对比为主线,语言通俗平实,诗史思维贯穿其中。梅村“三行”诗在接受杜诗“三吏三别”叙事手法和史诗传统的基础上多方融合与创新,造就了吴梅村歌行体叙事诗的新境界,享誉清代诗坛的“梅村体”与梅村对杜甫“史诗”传统的继承和接受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梅村
杜甫
“三行”
“三吏三别”
接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颅脑外伤后视神经病变35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
1
8
作者
吴大顺
李江鸿
+2 位作者
宋元茂
庞劲宏
沈永红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335-337,共3页
急性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急症和常见病,约占颅脑外伤的2%~5%。我院近年收治此类病人35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计35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其中开放伤28例,闭合伤7例,均并发颅底骨折。钝器击伤10例,高空...
急性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急症和常见病,约占颅脑外伤的2%~5%。我院近年收治此类病人35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计35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其中开放伤28例,闭合伤7例,均并发颅底骨折。钝器击伤10例,高空坠落伤2例,车祸2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外伤
脑外伤后
视神经病变
诊治
神经外科急症
重型颅脑损伤
高空坠落伤
颅底骨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植拟乐府的创作模式及其诗歌史意义——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之六
被引量:
5
9
作者
吴大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66-170,共5页
曹植拟乐府存在"拟调"和"拟篇"两种方式。他在"拟篇"中大胆创新,突破乐府诗的音乐限制,突出乐府诗的文本特征和文人情结,为文人徒诗在立意、谋篇和抒情言志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经验和范式,进一步巩固了"...
曹植拟乐府存在"拟调"和"拟篇"两种方式。他在"拟篇"中大胆创新,突破乐府诗的音乐限制,突出乐府诗的文本特征和文人情结,为文人徒诗在立意、谋篇和抒情言志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经验和范式,进一步巩固了"建安风骨"的文坛地位,从而完成了中国诗歌从"应歌"到"作诗"的转移,还创建了文人拟乐府的基本模式,为西晋傅玄、陆机等文人拟乐府提供了参照。曹植"拟乐府"的创新,又是以建安时期诗歌的文本传播和文人结集之风的兴起为背景的,"建安风骨"发生、发展、形成及其在文坛确认的历史进程刚好处于中国文化传播媒介由简帛为主向纸张为主的大转变时期,纸张书写的兴起,为文学传播提供了媒介基础,有效刺激了诗歌的文本传播和文人结集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拟乐府
模式
文本传播
范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相和歌到清商三调——魏晋娱乐音乐的发展变迁
被引量:
4
10
作者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相和歌"的称名到刘宋时期才出现,是特指魏晋时期"丝竹更相和"的"十三曲"清商曲。清商三调是在相和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音乐渊源与相和歌一样,皆出于清商曲。其歌辞语面形态上"行"和&q...
"相和歌"的称名到刘宋时期才出现,是特指魏晋时期"丝竹更相和"的"十三曲"清商曲。清商三调是在相和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音乐渊源与相和歌一样,皆出于清商曲。其歌辞语面形态上"行"和"解"的出现是其表演形态中"歌弦"、"送歌弦"等辞乐配合演唱部分的出现、"调"在演唱中得以进一步强化的产物。魏晋时期清商乐从相和歌到清商三调的发展,清晰地展示了魏晋娱乐音乐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民间俗乐
相和歌
清商三调
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词的传播与词的文化特性
被引量:
1
11
作者
吴大顺
王定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9-143,共5页
词的传播方式与传播空间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词的文化功能。词史上,词的两种基本传播形态的发展、变迁及其相互交织,引起了词的文化功能相应的彼此消长与变迁。由于口头传播与文本传播并存的格局,从北宋晚期一直延续到元初的一个较长的历...
词的传播方式与传播空间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词的文化功能。词史上,词的两种基本传播形态的发展、变迁及其相互交织,引起了词的文化功能相应的彼此消长与变迁。由于口头传播与文本传播并存的格局,从北宋晚期一直延续到元初的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对词的文化特性的认识亦存在着矛盾与对立。在词的生产与传播的技术层面,存在着重文辞与重音律的矛盾;在词的文化功能层面,则存在着雅与俗的矛盾与对立。词史上对柳苏词的不同评价则为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
传播形态
文化特性
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汉乐府的劝世精神
被引量:
3
12
作者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106,共5页
汉乐府古辞在思想主题上具有明显的劝世戒俗倾向。因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的"正俗"目的,乐府机关按照"正俗"要求对歌谣配乐、增删和新编的加工过程中,原本"感于哀乐"的歌谣被转化成为代表朝...
汉乐府古辞在思想主题上具有明显的劝世戒俗倾向。因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的"正俗"目的,乐府机关按照"正俗"要求对歌谣配乐、增删和新编的加工过程中,原本"感于哀乐"的歌谣被转化成为代表朝廷意志传达"正俗"意图的乐府诗,汉乐府的"劝世"主题也在这种"创作"机制中悄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乐府
主题
劝世
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魏六朝纸张发明与书写进程考论
被引量:
3
13
作者
吴大顺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6,共6页
纸张在汉魏六朝时期的发明与书写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汉时期,纸张发明并初步使用于书写领域;魏晋时期,纸张与简帛并用,并逐渐取代简帛,完成纸简替代;南北朝时期,纸张书写普及。魏晋南北朝诗歌文本传播的兴盛与纸张书写逐渐普及的历史...
纸张在汉魏六朝时期的发明与书写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汉时期,纸张发明并初步使用于书写领域;魏晋时期,纸张与简帛并用,并逐渐取代简帛,完成纸简替代;南北朝时期,纸张书写普及。魏晋南北朝诗歌文本传播的兴盛与纸张书写逐渐普及的历史进程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纸张
书写进程
诗歌
文本传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欧梅唱和诗的创作动机
被引量:
4
14
作者
吴大顺
《学术论坛》
2004年第1期142-145,共4页
"以韵相挑,示才过人"的竞争心理和相互学习、相互追慕的崇拜心理,决定了欧阳修与梅尧臣唱和诗在题材内容、形式技巧上创新求奇的创作动机。欧梅唱和双方的互动效应和运行机制成为宋诗新质生成的重要内驱力,导引着宋诗向重议...
"以韵相挑,示才过人"的竞争心理和相互学习、相互追慕的崇拜心理,决定了欧阳修与梅尧臣唱和诗在题材内容、形式技巧上创新求奇的创作动机。欧梅唱和双方的互动效应和运行机制成为宋诗新质生成的重要内驱力,导引着宋诗向重议论、讲才学、散文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梅尧臣
唱和诗
创作动机
运行机制
宋诗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操“拟乐府”与建安风骨的发生
被引量:
3
15
作者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7-83,共7页
建安风骨的发生是从曹操"拟乐府"开始的。曹操推进礼乐文化建设促进了汉乐府在建安的广泛传播,汉乐府的音乐基础又决定着其"拟调"为主的创作方式。曹操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做法突破了东汉文人乐府在主题上的劝诫模式...
建安风骨的发生是从曹操"拟乐府"开始的。曹操推进礼乐文化建设促进了汉乐府在建安的广泛传播,汉乐府的音乐基础又决定着其"拟调"为主的创作方式。曹操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做法突破了东汉文人乐府在主题上的劝诫模式,其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突破了汉乐府"普世性"的抒情模式,从而奠定了建安文学的发展基调,引领了建安诗歌的创作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拟乐府
建安风骨
发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乐府文本的生成方式及其诗歌史意义
被引量:
2
16
作者
吴大顺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101,共8页
汉代乐府机关对四方歌谣的加工,总体上围绕"歌"与"诵"这两大功能展开,由此形成"传辞"与"传乐"两种方式、"乐辞"与"文辞"两大乐府文本系统。"乐辞"本主要作为音...
汉代乐府机关对四方歌谣的加工,总体上围绕"歌"与"诵"这两大功能展开,由此形成"传辞"与"传乐"两种方式、"乐辞"与"文辞"两大乐府文本系统。"乐辞"本主要作为音乐演唱的脚本,"文辞本"则以满足"夜诵"而生,后来成为文人阅读、传抄的案头本。无论"乐辞本"还是"文辞本"都不同程度地经过了加工和翻写,现存乐府"文辞本"的齐言化趋势与其适应"夜诵"要求的翻写有关。民间歌谣的书面化是汉乐府文体生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夜诵"则是书面化机制中的核心内容。汉魏文人在"诵读"语境中对乐府"文辞本"的传抄和翻写,带动了文人由"应歌"向"作诗"的转变,促进了汉魏五言诗的体式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
乐辞本
文辞本
翻写
诗歌体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欧阳修诗歌的气格
被引量:
2
17
作者
吴大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68,127,共5页
气格是指诗人品格、诗歌内容、形式等因素综合融会后所体现的诗歌品格。欧阳修诗歌气格主要表现为:诗歌中蕴涵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诗歌内容中的国运民生意识和穷究物理的理性精神、诗歌语言上下字运意的笔力。欧阳修对诗歌气格的追求...
气格是指诗人品格、诗歌内容、形式等因素综合融会后所体现的诗歌品格。欧阳修诗歌气格主要表现为:诗歌中蕴涵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诗歌内容中的国运民生意识和穷究物理的理性精神、诗歌语言上下字运意的笔力。欧阳修对诗歌气格的追求,导引了宋诗的发展方向,为宋调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气格
笔力
宋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欧阳修词中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
3
18
作者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2期78-82,共5页
宋代文化形态的特殊性 ,决定了宋代文人特殊的生活态度及文化价值取向。欧阳修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转变风气的人物 ,艳情词在其词集中有很大比重 ,其艳词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格 ,它主要体现在词家对女性的描写中表现出超越前人的强烈女性意...
宋代文化形态的特殊性 ,决定了宋代文人特殊的生活态度及文化价值取向。欧阳修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转变风气的人物 ,艳情词在其词集中有很大比重 ,其艳词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格 ,它主要体现在词家对女性的描写中表现出超越前人的强烈女性意识 ,作者在创作中对特定时代女性生活、思想、情感、心态、人格等方面自觉的理性观照中表现出了独特的女性观念和价值取向。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对女性观照的一贯性、自觉性 ;其二 ,对女性评价的平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艳情词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武帝音乐文化活动与梁代宫体诗
被引量:
2
19
作者
吴大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1-77,共7页
从宫体诗"名"与"实"变化的政治因素、梁武帝音乐文化政策、音乐活动以及诗歌创作等方面讨论梁武帝对宫体诗内容、风格以及创作风气的影响。认为梁武帝对吴歌、西曲音乐文化的爱好、鼓吹和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文化活动...
从宫体诗"名"与"实"变化的政治因素、梁武帝音乐文化政策、音乐活动以及诗歌创作等方面讨论梁武帝对宫体诗内容、风格以及创作风气的影响。认为梁武帝对吴歌、西曲音乐文化的爱好、鼓吹和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文化活动、大张旗鼓地推广,是梁代宫体诗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武帝
音乐活动
宫体诗
垂范
导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阳修转益多师及其诗风渊源
被引量:
2
20
作者
吴大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不仅全面师法唐代诗歌技巧,合理借鉴时辈诗人优点,还大胆吸收散文、辞赋等文体质素,形成了气格高致而平易疏畅的诗歌风格。其不同文体师法各有侧重,使其诗歌在不同的文体间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关键词
欧阳修
唐诗
宋诗
诗歌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郭茂倩《乐府诗集》对乐府学谱系的建构
1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乐府学史研究”(15XZW016)。
文摘
郭茂倩《乐府诗集》将汉魏六朝以来形成的以乐府歌辞载录、曲题考释和乐府专题批评为基本形态的乐府学成果集于一体,建构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乐府学谱系。在诗歌选录方面,它广采博收,成为历代乐府诗集选诗数量和卷次规模之最,并将乐辞本的“乐录”作品与文辞本的“歌录”作品同时收录,将乐工“乐奏辞”与文人“本辞”汇为一集,构建了乐府歌辞载录的新谱系。在解题方面,它将类题、组题和曲题三个层面的解题集于一体,使曲题本事、本义的解说与乐府音乐的专题论述相统一,拓展了乐府专题批评的新境界。在分类方面,它以乐府诗的音乐属性为基础,既充分吸纳前人分类成果,又结合乐府诗历代发展流变的复杂性,集汉唐历代乐府诗谱系之大成。
关键词
郭茂倩
《乐府诗集》
集大成
乐府学
谱系
Keywords
Guo Maoqian
the Collection of Poems of Yuefu
collection
Yuefu studies
genealog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府诗的文本传播与汉魏五言诗的体式建构
2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11&ZD105)、“汉魏六朝诗体研究”系列论文之四。
文摘
文人五言诗体是在汉魏时期音乐与语言双重规定和双向建构中形成的。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以及民间乐府在汉代宫廷的广泛传播,是五言体生成的基础和源泉。相和三调等乐府演唱艺术的曲式结构对五言体篇制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五言体乐府的文辞本在文人中的广泛传播以及文人对乐府文辞本的雅言翻写,确立了五言句式的典范地位,再经魏晋文人在诗歌创作中的提炼和抽象,五言体最终得以确立。文人五言诗体的形成虽涉及音乐与语言的双向建构、雅言与俗语的交流互动、文人文化圈与民间文化圈的互渗与交融等多种因素,但贯穿始终的是人们在文事活动中对五言体的选择和群体确认。文人五言诗的体式是音乐文化、汉语发展和文人群体规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乐府诗
文本
传播
五言诗
体式
建构
Keywords
Yuefu poetry
text
communication
five-character poetry
styl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歌西曲的传播与南朝诗风嬗变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1,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11&ZD105)阶段性成果
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之四
文摘
南朝对吴歌西曲的接受大致存在两个阶段,宋齐时期以接受原生态吴歌西曲为主,对其音乐风格改变不大;梁代以后以加工改造吴歌西曲及创作吴歌西曲歌辞为主。吴歌西曲的传播方式与南朝诗风嬗变关系密切,以梁武帝为代表的帝王和文人对吴歌西曲音乐的改造及大量创作吴歌西曲歌辞,使吴歌西曲取代了清商三调地位,在宫廷和上层社会广泛传播,从而导引了南朝女情与闺怨题材的创作,风格轻艳柔媚,并直接带动了宫体诗的发展。
关键词
吴歌西曲
传播
歌辞创作
诗风嬗变
Keywords
"Wuge Xiqu"
communication
lyric creation
mutation of poetic styles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勰的乐府观及其乐府学意义
4
作者
吴大顺
吴
卓聪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大学
出处
《语文学刊》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乐府学史研究”(15XZW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是一篇系统全面论述乐府诗的论著,文中明确了乐府诗的定义和界限范围,论述了乐府诗的音乐属性和“诗”“乐”一体两面的形态特征等问题,集中体现了刘勰推尊雅乐而贬抑俗曲、强调“诗”“乐”一体而以“诗”为本的乐府观念。刘勰《乐府》篇首次为“乐府”定义、正名,开乐府诗综合研究之先河,对后代乐府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乐府观
乐府学
意义
Keywords
Liu Xie
Wen Xin Diao Long
The Concept of Yuefu
The Yuefu Studies
the significanc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梁文人赋题乐府与乐府体的新变
5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第4期22-2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汉魏六朝诗体研究之五)(11&ZD105)。
文摘
齐梁乐府诗大量使用赋题法来构思立意,使乐府拟作既可沿袭古题之义而采用时代新体式,也可寓意古题,挖掘古题的时代意义,从而为乐府拟作在主题内容和体式结构上的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逐渐形成乐府诗主题与曲题的对应关系,极大地拓展了文人乐府诗创作的思路。齐梁文人乐府诗对永明体声律要素的吸收及篇制结构的采用与乐府赋题法的广泛使用关系密切。
关键词
齐梁
乐府
赋题法
乐府体
新变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乐府学文献述要——兼论宋代乐府学的特征
6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乐府学史研究”(15XZW016)
文摘
宋代乐府学是中国乐府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出现了史志类乐府文献、乐书类乐府文献、类书类乐府文献、诗文总集类乐府文献、乐府总集类文献、诗文序跋及诗话类乐府文献等六大类型。在宋代学术文化和文学创作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宋代乐府学,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一是其成果数量、形式类型和总体规模超过了此前任何时代;二是成果内容论及汉唐者多而宋世少;三是集成性特征明显。
关键词
宋代
乐府学
文献
特征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吴梅村“三行”诗对杜诗“三吏三别”的接受
7
作者
谢菲菲
吴大顺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7-6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乐府学史研究”(15XZW016)。
文摘
吴梅村的“歌行”诗最为时人称道,其中《芦洲行》《捉船行》《马草行》对杜甫的“三吏三别”多有接受。《芦洲行》《捉船行》《马草行》以重大现实事件为题材,以今昔对比、官民对比为主线,语言通俗平实,诗史思维贯穿其中。梅村“三行”诗在接受杜诗“三吏三别”叙事手法和史诗传统的基础上多方融合与创新,造就了吴梅村歌行体叙事诗的新境界,享誉清代诗坛的“梅村体”与梅村对杜甫“史诗”传统的继承和接受关系密切。
关键词
吴梅村
杜甫
“三行”
“三吏三别”
接受
Keywords
Wu Meicun
Du Fu
San Xing
San Li and San Bie
acceptanc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颅脑外伤后视神经病变35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
1
8
作者
吴大顺
李江鸿
宋元茂
庞劲宏
沈永红
机构
遵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335-337,共3页
文摘
急性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急症和常见病,约占颅脑外伤的2%~5%。我院近年收治此类病人35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计35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其中开放伤28例,闭合伤7例,均并发颅底骨折。钝器击伤10例,高空坠落伤2例,车祸23例,
关键词
急性颅脑外伤
脑外伤后
视神经病变
诊治
神经外科急症
重型颅脑损伤
高空坠落伤
颅底骨折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植拟乐府的创作模式及其诗歌史意义——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之六
被引量:
5
9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66-170,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乐府学史研究"(15XZW016)
文摘
曹植拟乐府存在"拟调"和"拟篇"两种方式。他在"拟篇"中大胆创新,突破乐府诗的音乐限制,突出乐府诗的文本特征和文人情结,为文人徒诗在立意、谋篇和抒情言志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经验和范式,进一步巩固了"建安风骨"的文坛地位,从而完成了中国诗歌从"应歌"到"作诗"的转移,还创建了文人拟乐府的基本模式,为西晋傅玄、陆机等文人拟乐府提供了参照。曹植"拟乐府"的创新,又是以建安时期诗歌的文本传播和文人结集之风的兴起为背景的,"建安风骨"发生、发展、形成及其在文坛确认的历史进程刚好处于中国文化传播媒介由简帛为主向纸张为主的大转变时期,纸张书写的兴起,为文学传播提供了媒介基础,有效刺激了诗歌的文本传播和文人结集之风。
关键词
曹植
拟乐府
模式
文本传播
范式
Keywords
Cao Zhi
imitation of Yue Fu
model
papery propagation
template
分类号
I207.22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相和歌到清商三调——魏晋娱乐音乐的发展变迁
被引量:
4
10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汉魏六朝诗歌传播与接受研究"成果(20080430998)
文摘
"相和歌"的称名到刘宋时期才出现,是特指魏晋时期"丝竹更相和"的"十三曲"清商曲。清商三调是在相和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音乐渊源与相和歌一样,皆出于清商曲。其歌辞语面形态上"行"和"解"的出现是其表演形态中"歌弦"、"送歌弦"等辞乐配合演唱部分的出现、"调"在演唱中得以进一步强化的产物。魏晋时期清商乐从相和歌到清商三调的发展,清晰地展示了魏晋娱乐音乐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魏晋
民间俗乐
相和歌
清商三调
变迁
Keywords
Wei and Jin Periods
folk music
Xianghege
Qingshang Sandiao
chang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词的传播与词的文化特性
被引量:
1
11
作者
吴大顺
王定勇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9-143,共5页
文摘
词的传播方式与传播空间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词的文化功能。词史上,词的两种基本传播形态的发展、变迁及其相互交织,引起了词的文化功能相应的彼此消长与变迁。由于口头传播与文本传播并存的格局,从北宋晚期一直延续到元初的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对词的文化特性的认识亦存在着矛盾与对立。在词的生产与传播的技术层面,存在着重文辞与重音律的矛盾;在词的文化功能层面,则存在着雅与俗的矛盾与对立。词史上对柳苏词的不同评价则为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词
传播形态
文化特性
变迁
Keywords
Ci
Disseminating form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汉乐府的劝世精神
被引量:
3
12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11&ZD105)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汉魏六朝诗歌传播与文学嬗变"(10YJA751087)
文摘
汉乐府古辞在思想主题上具有明显的劝世戒俗倾向。因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的"正俗"目的,乐府机关按照"正俗"要求对歌谣配乐、增删和新编的加工过程中,原本"感于哀乐"的歌谣被转化成为代表朝廷意志传达"正俗"意图的乐府诗,汉乐府的"劝世"主题也在这种"创作"机制中悄然形成。
关键词
汉乐府
主题
劝世
机制
Keywords
Yuefu of the Han
theme
exhort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魏六朝纸张发明与书写进程考论
被引量:
3
13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6,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汉魏六朝诗歌传播与文学嬗变"(项目编号:10YJA751087)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诗歌传播研究"(项目编号:06YB116)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纸张在汉魏六朝时期的发明与书写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汉时期,纸张发明并初步使用于书写领域;魏晋时期,纸张与简帛并用,并逐渐取代简帛,完成纸简替代;南北朝时期,纸张书写普及。魏晋南北朝诗歌文本传播的兴盛与纸张书写逐渐普及的历史进程关系密切。
关键词
汉魏六朝
纸张
书写进程
诗歌
文本传播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欧梅唱和诗的创作动机
被引量:
4
14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2004年第1期142-145,共4页
文摘
"以韵相挑,示才过人"的竞争心理和相互学习、相互追慕的崇拜心理,决定了欧阳修与梅尧臣唱和诗在题材内容、形式技巧上创新求奇的创作动机。欧梅唱和双方的互动效应和运行机制成为宋诗新质生成的重要内驱力,导引着宋诗向重议论、讲才学、散文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欧阳修
梅尧臣
唱和诗
创作动机
运行机制
宋诗新质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操“拟乐府”与建安风骨的发生
被引量:
3
15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7-8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11&ZD105)
文摘
建安风骨的发生是从曹操"拟乐府"开始的。曹操推进礼乐文化建设促进了汉乐府在建安的广泛传播,汉乐府的音乐基础又决定着其"拟调"为主的创作方式。曹操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做法突破了东汉文人乐府在主题上的劝诫模式,其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突破了汉乐府"普世性"的抒情模式,从而奠定了建安文学的发展基调,引领了建安诗歌的创作风气。
关键词
曹操
拟乐府
建安风骨
发生
Keywords
Cao Cao
imitation of Yue Fu
vigorous style of Jian An
appearanc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府文本的生成方式及其诗歌史意义
被引量:
2
16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10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11&ZD105)
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之八。
文摘
汉代乐府机关对四方歌谣的加工,总体上围绕"歌"与"诵"这两大功能展开,由此形成"传辞"与"传乐"两种方式、"乐辞"与"文辞"两大乐府文本系统。"乐辞"本主要作为音乐演唱的脚本,"文辞本"则以满足"夜诵"而生,后来成为文人阅读、传抄的案头本。无论"乐辞本"还是"文辞本"都不同程度地经过了加工和翻写,现存乐府"文辞本"的齐言化趋势与其适应"夜诵"要求的翻写有关。民间歌谣的书面化是汉乐府文体生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夜诵"则是书面化机制中的核心内容。汉魏文人在"诵读"语境中对乐府"文辞本"的传抄和翻写,带动了文人由"应歌"向"作诗"的转变,促进了汉魏五言诗的体式建构。
关键词
乐府
乐辞本
文辞本
翻写
诗歌体式
Keywords
Yuefu
the text for music
the text for lyrics
rewriting
poetic style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欧阳修诗歌的气格
被引量:
2
17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68,127,共5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唐宋文人唱和与唱和诗研究"(05B058)成果之一
文摘
气格是指诗人品格、诗歌内容、形式等因素综合融会后所体现的诗歌品格。欧阳修诗歌气格主要表现为:诗歌中蕴涵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诗歌内容中的国运民生意识和穷究物理的理性精神、诗歌语言上下字运意的笔力。欧阳修对诗歌气格的追求,导引了宋诗的发展方向,为宋调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欧阳修
气格
笔力
宋调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欧阳修词中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
3
18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2期78-82,共5页
文摘
宋代文化形态的特殊性 ,决定了宋代文人特殊的生活态度及文化价值取向。欧阳修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转变风气的人物 ,艳情词在其词集中有很大比重 ,其艳词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格 ,它主要体现在词家对女性的描写中表现出超越前人的强烈女性意识 ,作者在创作中对特定时代女性生活、思想、情感、心态、人格等方面自觉的理性观照中表现出了独特的女性观念和价值取向。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对女性观照的一贯性、自觉性 ;其二 ,对女性评价的平等性。
关键词
欧阳修
艳情词
女性意识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武帝音乐文化活动与梁代宫体诗
被引量:
2
19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怀化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1-77,共7页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项资助项目的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06YB116
江苏省2006年优秀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的内容之一。
文摘
从宫体诗"名"与"实"变化的政治因素、梁武帝音乐文化政策、音乐活动以及诗歌创作等方面讨论梁武帝对宫体诗内容、风格以及创作风气的影响。认为梁武帝对吴歌、西曲音乐文化的爱好、鼓吹和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文化活动、大张旗鼓地推广,是梁代宫体诗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梁武帝
音乐活动
宫体诗
垂范
导向
Keywords
Liangwu Emperor
music activities
palatial - styled poetry
model
guid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阳修转益多师及其诗风渊源
被引量:
2
20
作者
吴大顺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唐宋文人唱和与唱和诗研究>(05B058)
文摘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不仅全面师法唐代诗歌技巧,合理借鉴时辈诗人优点,还大胆吸收散文、辞赋等文体质素,形成了气格高致而平易疏畅的诗歌风格。其不同文体师法各有侧重,使其诗歌在不同的文体间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关键词
欧阳修
唐诗
宋诗
诗歌风格
Keywords
Ou Yangxiu
Tang Dynasty poems
Song Dynasty Poems
poem style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郭茂倩《乐府诗集》对乐府学谱系的建构
吴大顺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乐府诗的文本传播与汉魏五言诗的体式建构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吴歌西曲的传播与南朝诗风嬗变
吴大顺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刘勰的乐府观及其乐府学意义
吴大顺
吴
卓聪
《语文学刊》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齐梁文人赋题乐府与乐府体的新变
吴大顺
《中国韵文学刊》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宋代乐府学文献述要——兼论宋代乐府学的特征
吴大顺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吴梅村“三行”诗对杜诗“三吏三别”的接受
谢菲菲
吴大顺
《铜仁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急性颅脑外伤后视神经病变35例诊治体会
吴大顺
李江鸿
宋元茂
庞劲宏
沈永红
《贵州医药》
CAS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曹植拟乐府的创作模式及其诗歌史意义——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之六
吴大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从相和歌到清商三调——魏晋娱乐音乐的发展变迁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词的传播与词的文化特性
吴大顺
王定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汉乐府的劝世精神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汉魏六朝纸张发明与书写进程考论
吴大顺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欧梅唱和诗的创作动机
吴大顺
《学术论坛》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曹操“拟乐府”与建安风骨的发生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乐府文本的生成方式及其诗歌史意义
吴大顺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欧阳修诗歌的气格
吴大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论欧阳修词中的女性意识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梁武帝音乐文化活动与梁代宫体诗
吴大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欧阳修转益多师及其诗风渊源
吴大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