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新钿小说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奕锜 《华文文学》 1998年第3期63-66,共4页
关键词 吴新钿 小说艺术 情感因素 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 早期作品 女主人公 当铺老板 文学对象化 男主人公 “情理之中”
下载PDF
从自我殖民到后殖民解构——论新移民文学的女性叙事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奕锜 陈涵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7,159,共5页
新移民文学作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衍生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民族寓言的性质。尤其是新移民文学中的女性叙事,以其从自我殖民到后殖民解构的运行轨迹,生动展示了后殖民语境所赋予的文化政治学方面的丰富含义。
关键词 新移民文学 女性叙事 自我殖民 后殖民解构
下载PDF
论新移民文学中的文化混杂形象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奕锜 陈涵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4,共5页
因殖民现象和移民运动而形成的文化混杂,已经成为后殖民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新移民文学作为流散群体的生活折射,势必会对文化混杂进行富有特色的形象思考,陈霆的《漂流北美》、张翎的《尘世》和苏立群的《混血亚当》即是代表。他们的创作... 因殖民现象和移民运动而形成的文化混杂,已经成为后殖民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新移民文学作为流散群体的生活折射,势必会对文化混杂进行富有特色的形象思考,陈霆的《漂流北美》、张翎的《尘世》和苏立群的《混血亚当》即是代表。他们的创作,既从多方面展示了文化混杂的意蕴,凸显了他们对文化身份的崭新认识,也表露了他们对于文化关系的重新探索以及对文化权利的平等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移民文学 文化混杂 边缘写作 文化身份
下载PDF
论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历史发展与总体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奕锜 陈涵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4-100,208,共7页
近二十多年来,北美新移民文学在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按照自身的特定轨迹向前推进,并演绎出清晰可见的发展脉络;与此同时,北美新移民文学作为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中国故事"与作为东/西(中/外)两种异质文化之间冲... 近二十多年来,北美新移民文学在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按照自身的特定轨迹向前推进,并演绎出清晰可见的发展脉络;与此同时,北美新移民文学作为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中国故事"与作为东/西(中/外)两种异质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文化表征,使其在总体特征上呈现出明显的寓言性与文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新移民文学 历史发展 寓言性 文化性
下载PDF
新时期“寻根文学”与台湾“乡土文学”之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奕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寻根文学” 新时期 台湾 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研究” 文化反思 理论和实践 1983年 “文化” 民族历史 重新审视 改革进程 主要特征 社会思潮 80年代 学术界 社会性 大陆
下载PDF
论日本华人新移民文学的历史发展与总体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奕锜 陈涵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02,共5页
日本华人新移民文学在其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既继承了前辈留日作家的某些传统,也展示出自身因时代影响而形成的现实特色。本文在大体梳理出日本华人新移民文学三个阶段的演进轨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其所蕴涵的纪实性、边缘性和道德... 日本华人新移民文学在其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既继承了前辈留日作家的某些传统,也展示出自身因时代影响而形成的现实特色。本文在大体梳理出日本华人新移民文学三个阶段的演进轨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其所蕴涵的纪实性、边缘性和道德性的整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新移民文学 日本华人 留日作家
下载PDF
近20年来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述评──以历届学术年会及其论文集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吴奕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89-96,共8页
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兴起以来,至今 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本文以历届学术年会及其论文集为主要依据,具体考察了这一学科从 “台港文学”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确立... 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兴起以来,至今 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本文以历届学术年会及其论文集为主要依据,具体考察了这一学科从 “台港文学”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确立,从初始的作家 作品研究到各种题材/体裁的多向拓展,从传统、单调的研究方法到研究方法研究观念的不 断更新的历史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学研究 学术年会 论文集 综述 20世纪
下载PDF
论澳洲新移民文学的主题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奕锜 陈涵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0,158,共5页
近二十多年来的澳洲新移民文学以其独特的主题开掘凸显出丰富的文学与文化内蕴,总括起来看,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特征,即身份焦虑的全面表达、"死亡情结"的深度开掘和"原乡"与"异乡"的交错探寻。
关键词 澳洲新移民文学身份焦虑“死亡情结”“原乡”与“异乡”
下载PDF
“新移民文学”中的另类写作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奕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87-92,共6页
如果把那些以作者对事件的亲历性去感动人的“新移民文学”作品视为已有的“表达范式”的话 ,那么 ,对那些以其独具的言说形式逸出了我们已有的认知经验的作品 ,则可归入“另类写作”的范畴。它们的出现 ,对改变“新移民文学”的言说形... 如果把那些以作者对事件的亲历性去感动人的“新移民文学”作品视为已有的“表达范式”的话 ,那么 ,对那些以其独具的言说形式逸出了我们已有的认知经验的作品 ,则可归入“另类写作”的范畴。它们的出现 ,对改变“新移民文学”的言说形式 ,提高整个“新移民文学”的艺术层次 ,无疑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移民文学 华文文学 海外文学
下载PDF
印尼华文文学历史发展述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奕錡 《广东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141-145,共5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 ,印尼华文文学自 60年代中期以降到 8、 90年代相交的近 30年中 ,遭到了几近毁灭性的打击 ,直到 90年代初期 ,随着中印 (尼 )邦交的正常化 ,印尼当局对印尼华人政策的逐渐调整改善 ,印尼的华文文学活动才逐渐显...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 ,印尼华文文学自 60年代中期以降到 8、 90年代相交的近 30年中 ,遭到了几近毁灭性的打击 ,直到 90年代初期 ,随着中印 (尼 )邦交的正常化 ,印尼当局对印尼华人政策的逐渐调整改善 ,印尼的华文文学活动才逐渐显露出难得的生机。但是 ,至今为止 ,有关印尼华文文学的历史资料的搜集却仍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本文在极为有限的历史、文学资料的基础上 ,以历史的线性发展为纵向坐标 ,整理耙梳出近 80年来印尼华文文学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力求较为接近也较为真实地反映印 (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印度尼西亚 华文文学 历史发展
下载PDF
深耕“本土”与走向“世界”:现代传媒与90年代以来的马华文学--以“花踪文学奖”和《花踪文汇》为例
11
作者 吴奕锜 王文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6-103,共8页
"花踪文学奖"的举办和《花踪文汇》的诞生是现代传媒深刻地介入到马华文学体制中的产物。《花踪文汇》从20世纪90年代初持续至今的结集出版,保存和显示了马华文学近20多年来的创作实绩,描绘了马华文学发展演变的轨迹,具有弥... "花踪文学奖"的举办和《花踪文汇》的诞生是现代传媒深刻地介入到马华文学体制中的产物。《花踪文汇》从20世纪90年代初持续至今的结集出版,保存和显示了马华文学近20多年来的创作实绩,描绘了马华文学发展演变的轨迹,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同时亦显示了传媒在参与建构"马华文学经典"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传媒强大的推动之下,90年代以来的马华文学在诸多层面上建立了与世界华语文学圈的深刻联结,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从域外(包括港台、大陆、海外)汲取了宝贵的文学资源,成为90年代以来马华文学自省和发展的重要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踪文汇》 马华文学经典 世界华语文学圈
下载PDF
共享文学时空 共聚暨南论道——“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综述
12
作者 吴奕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0,共4页
由大陆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台湾的“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合作举办的“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11月23—2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来自两岸四地及海外30多个国家的400余位华文作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华文文学与... 由大陆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台湾的“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合作举办的“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11月23—2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来自两岸四地及海外30多个国家的400余位华文作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华文文学 文学研讨会 时空 共享 综述 暨南大学 作家协会 华文作家
下载PDF
以女性为基点的跨文化写作——论荷兰华人女作家林湄
13
作者 陈涵平 吴奕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林湄作为海外华文女作家,其创作虽然也同样具有着新移民文学的共性,即强烈的"自我性",但更重要的意义却在于她对这种"自我性"的超越上。林湄的这种对"自我性"的超越,主要体现在她的后一阶段:前一阶段,林... 林湄作为海外华文女作家,其创作虽然也同样具有着新移民文学的共性,即强烈的"自我性",但更重要的意义却在于她对这种"自我性"的超越上。林湄的这种对"自我性"的超越,主要体现在她的后一阶段:前一阶段,林湄主要从自身的经历出发,着重于女性问题的探索;后一阶段,林湄的视野明显拓宽,能有意识地联系跨文化经验,思考中西文化关系的交流变化,探寻与人类普世价值相关联的若干问题,从而展示出一种全新的创作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湄 女性问题 跨文化写作
下载PDF
浅论美华文学中新移民作家的纽约书写
14
作者 陈涵平 吴奕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1-75,共5页
"纽约书写"是新移民文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笔下,纽约分别以"梦想"、"天堂"、"地狱"、"熔炉"等形象呈现出来。这些形象的构建,不仅显示了新移民丰富多彩的生... "纽约书写"是新移民文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笔下,纽约分别以"梦想"、"天堂"、"地狱"、"熔炉"等形象呈现出来。这些形象的构建,不仅显示了新移民丰富多彩的生存境况和生命体验,同时也展现了新近20余年来新移民文学中"纽约书写"的大致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移民文学 纽约书写 梦想 天堂 地狱 熔炉
下载PDF
充满灵性的爱情——观察怀宇小说的一种视角
15
作者 陈涵平 吴奕锜 《华文文学》 2007年第6期51-54,共4页
怀宇是近几年来在北美华文文坛崭露头角的新移民作家。在她的小说中,对充满灵性的爱情的描写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特点。这种灵性,既表现为超越理性的灵异,也表现为崇尚精神的性灵。
关键词 灵性 爱情 灵异 精神性
下载PDF
简论美华文学中的“草根文群”
16
作者 陈涵平 吴奕锜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9-32,38,共5页
“草根文群”是美华文学创作队伍中的一个独特群体,它生长于美国移民社会的底层,其创作具有作品内涵的底层性、文化指向的寻根性、创作方法的现实性、人文关怀的深切性等共同特点。这一文群的产生与发展显示了美华文学的立体性和丰富性。
关键词 美华文学 草根文群 底层 寻根
下载PDF
美国华文文学的历史纵深与现实特性——对沈宁《美国华文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几点质疑
17
作者 陈涵平 奕錡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6年第1期65-69,共5页
沈宁在其文章《美国华文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也表露出一些值得澄清的观点。通过质疑,本文认为:美国华文文学应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目前“游离型美国华文文学”尚未出现,在美国唐人街并不存在纯粹的中国文... 沈宁在其文章《美国华文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也表露出一些值得澄清的观点。通过质疑,本文认为:美国华文文学应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目前“游离型美国华文文学”尚未出现,在美国唐人街并不存在纯粹的中国文化,美国华文文学的特质就在于跨越多重文化的边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华文文学 异质文化 边缘性 沈宁
下载PDF
论“新移民文学”中的生存焦虑与文化焦虑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奕锜 陈涵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6,共6页
新移民的生存焦虑指的是刚刚抵达居留国不久的新移民,由于生存问题尚未得到稳妥有效的解决而产生的忧虑和焦急的心理反应;“文化焦虑”则指新移民处身于新的主流文化语境中对自身民族文化身份的寻找或者说认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困惑而茫然... 新移民的生存焦虑指的是刚刚抵达居留国不久的新移民,由于生存问题尚未得到稳妥有效的解决而产生的忧虑和焦急的心理反应;“文化焦虑”则指新移民处身于新的主流文化语境中对自身民族文化身份的寻找或者说认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困惑而茫然的反应。新移民的生存焦虑中,时时夹杂着对未来的美好梦想;而在文化焦虑中,更多的却混和着自己的文化想象,呈现为焦虑与想象的相交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移民文学 生存焦虑 文化焦虑
下载PDF
“缺乏”:演了一出悲喜剧——兼谈《黑氏》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奕锜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4期94-97,共4页
贾平凹的《黑氏》(载《人民文学》1985年第10期)在《人民文学》1985年度读者评选“我最喜爱的作品”中名列第一,这在近几年来婚姻爱情题材作品过于泛滥,以致被人们不无贬意地戏称为“闹区”的景况下,未免让人感到有点突兀。但细细想来,... 贾平凹的《黑氏》(载《人民文学》1985年第10期)在《人民文学》1985年度读者评选“我最喜爱的作品”中名列第一,这在近几年来婚姻爱情题材作品过于泛滥,以致被人们不无贬意地戏称为“闹区”的景况下,未免让人感到有点突兀。但细细想来,《黑氏》又确实有它区别于同类题材的独特之处。本文试图引进心理学上的“缺乏”概念,从作品的切入角度和读者的审美价值取向入手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 启示 文化心理结构 生活方式 生理需要 家庭成员 审美欣赏 安全需要 心理需要
下载PDF
美华文学中的文化意象初探
20
作者 陈涵平 吴奕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2,共5页
北美新华文文学,作为具有特定时空意义和文化内蕴的文学类型,创造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自成体系的意象。这些意象包含有文学和文化两方面的内涵,因而可称作“文学性的文化意象”,此种意象的营造应该是北美新华文文学的重要诗学特征。
关键词 北美新华文文学 文学性的文化意象 诗学特征 文化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