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妙略 陈昕 赵丽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0期1591-1593,共3页
目的总结创伤性休克的诊治原则及院前急救及护理经验。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07月~2011年07月期间收治各类创伤性休克患者共207例,将这组病例按受伤时间、受伤部位、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并将此组病例的转归、预后及院前急救与护理进行总结... 目的总结创伤性休克的诊治原则及院前急救及护理经验。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07月~2011年07月期间收治各类创伤性休克患者共207例,将这组病例按受伤时间、受伤部位、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并将此组病例的转归、预后及院前急救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207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经过早期院前救治和后续的住院治疗,共存活152例(73.4%);死亡55例(26.6%),其中包括院前急救心跳呼吸骤停者13人,住院期间因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死亡者4人,家属放弃治疗者8人,术中死亡者16人,多器官衰竭死亡者14人。结论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对于及时中止损伤、维持生命体征平衡,为下一步院内救治创造机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妙略 刘芳 +1 位作者 蔡淮 钟碧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4期214-215,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7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7)。在两组...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7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7)。在两组患者入院后,按照常规的急救护理流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救护,按照优化的急救护理流程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救护。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救护的效果。结果:接受救护后,试验组患者入院至开放静脉通路的时间、完成脑CT检查的时间、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溶栓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按照优化的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救护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提高其溶栓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治疗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应用分级分区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妙略 程龙 颜春铭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0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13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6例。A组采用常规模式...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13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6例。A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管理,B组采用分级分区模式进行护理分流管理,对比两组从入院到接受救治时间、救治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平均费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B组入院到接受救治时间、救治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05);B组住院时间、平均费用、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患者及家属总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分级分区管理模式能有效地缩短STEMI患者的就诊时间和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 分级分区管理 分流干预 就诊时间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妙略 周小香 周金容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9期1481-1482,共2页
目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对《急救护理学》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方法通过视听教学和网络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果多媒体护理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力,提高... 目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对《急救护理学》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方法通过视听教学和网络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果多媒体护理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结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急诊护理教学的内容丰富、信息全面,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学 多媒体技术 护理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急诊患者实施急诊优化分诊路径管理措施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吴妙略 程龙 +1 位作者 邓文芳 颜春铭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实施急诊优化分诊路径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循环系统疾病中随机抽取的3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84,急诊优化分诊路径)和对照组(n=184,常规急诊分诊路径)...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实施急诊优化分诊路径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循环系统疾病中随机抽取的3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84,急诊优化分诊路径)和对照组(n=184,常规急诊分诊路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候诊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医患矛盾发生率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急诊优化分诊路径管理措施可节省急诊患者抢救时间,进一步改善护理水平,避免医患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优化分诊路径 急诊 效果 抢救时间 护理 医患矛盾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工作人员防控培训方案、内容与标准 被引量:41
6
作者 黎尚荣 赵志新 +35 位作者 姚瑶 邓敬仪 陈昕 温小粤 邢帮荣 郭娜 张献玲 代群 刘剑戎 刘芳 罗利英 孔庆磊 冯丰 曾国芬 熊志勇 郑常龙 罗金妮 钟新华 阮莹 王乔凤 汪竹红 郑栩琪 符永玫 张欢 吴妙略 梁朝峰 元凯 李星 梁彩倩 彭燕 欧阳倩 黎婉斌 范秀平 唐紫兰 陈璐 顾琳 《新医学》 2020年第2期95-102,共8页
有效的员工全员培训是防控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重要措施。该文介绍将医院员工按岗位性质不同分为临床科室主任护长,隔离病房、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医护人员,标本检测技术人员,其他医师、护理及医技人员,行政、后勤及辅... 有效的员工全员培训是防控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重要措施。该文介绍将医院员工按岗位性质不同分为临床科室主任护长,隔离病房、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医护人员,标本检测技术人员,其他医师、护理及医技人员,行政、后勤及辅助人员等5个类别,进行分层次、分批次、针对性强、覆盖全员的防护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与考核、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培训由教官组人员按统一的培训标准,使用客观结构化多站的形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医院工作人员 防控 培训方案 客观结构化多站
下载PDF
急诊宫外孕病人实施预诊分诊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丽霞 周金容 吴妙略 《全科护理》 2010年第24期2171-2172,共2页
[目的]探讨宫外孕的分诊工作。[方法]总结我科2007年10月1日—2009年10月31日575例病人的分诊。[结果]通过缜密细致的急诊分诊程序,所有病人基本得到准确的分诊。[结论]正确的宫外孕分诊工作对于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很重要。
关键词 宫外孕 分诊 护理
下载PDF
浅谈重症骨盆骨折病人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贺欣 吴妙略 +1 位作者 张艳君 黄剑思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9期1428-1429,共2页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病人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急诊科2008年6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42例骨盆骨折病人的急诊处理措施。结果全组抢救脱险39例,抢救成功率93%。死亡3例,呼吸循环衰竭,院前死亡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做好骨...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病人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急诊科2008年6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42例骨盆骨折病人的急诊处理措施。结果全组抢救脱险39例,抢救成功率93%。死亡3例,呼吸循环衰竭,院前死亡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做好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对保障骨盆骨折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在实习护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金容 吴妙略 +1 位作者 邓敬仪 陈妙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2130-213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在急诊实习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2019年该院180名急诊实习护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对照组心肺复苏培训按常规训练方案,观察组心肺复苏培训采用实时反馈...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在急诊实习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2019年该院180名急诊实习护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对照组心肺复苏培训按常规训练方案,观察组心肺复苏培训采用实时反馈装置辅助。比较2组实习护生培训前后心肺复苏质量。结果2组实习护生培训前各项考核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实习护生培训后按压深度、按压频率、胸廓回弹程度、通气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反馈装置可显著提高实习护生心肺复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实时反馈装置 临床实习 护理学生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无创生理功能监测的方法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昕 周小香 吴妙略 《临床医学工程》 2008年第11期38-39,共2页
无创生理功能监测是危重病监护治疗学的基础技术,许多医学文献着重于研究这些监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本文着重分析无创生理功能监测的正确方法及相关影响因素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无创生理功能监测 急危重症 监测方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种静脉留置针进针送管方法在教学中效果的比较
11
作者 周金容 林卓英 吴妙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2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2种静脉留置针进针送管方法在实习护生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实习护生19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BD公司培训人员的方法操作;实验组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芯0.5cm,后将外套... 目的探讨2种静脉留置针进针送管方法在实习护生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实习护生19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BD公司培训人员的方法操作;实验组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芯0.5cm,后将外套管沿血管走行缓慢向前推进至距根部0.5cm处,拔出针芯,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89.6%,对照组为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2,P<0.01)。结论在留置针穿刺时见回血后推进外导管的进针送管方法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静脉留置针 穿刺
下载PDF
年龄对急诊患者等待时间的影响:连续2年219299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雯 吴妙略 +2 位作者 叶志强 乔晓禹 张扣兴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4-899,共6页
目的探讨年龄≥70岁是否为导致急诊患者等待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了解该人群在急诊分级预检系统中能否得到优先处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成人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年龄≥70岁是否为导致急诊患者等待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了解该人群在急诊分级预检系统中能否得到优先处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接受四级急诊预检分诊,根据急诊分级结果给予相应处理。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IS)检索入选患者的相关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急诊分级、急诊科室、门诊开放情况和就诊时间。根据前期以65岁为界分析提示其与患者等待时间关联性不大的结论,按照年龄是否超过70岁将患者分为≥70岁组和〈70岁组进一步分析;以患者分诊后挂号登记时间与急诊医生录入初步诊断时间的差值作为等待时间,根据目标等待时间(TWT)达标情况将患者分别达标组和未达标组。TWT定义:Ⅰ级急危患者为即刻,Ⅱ级急重患者为10 min,Ⅲ级急症患者为30 min,Ⅳ级亚急症患者为60 min、非急症患者为2~4 h。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年龄是否为导致急诊患者等待时间超过TW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急诊成人患者272?989例,排除妇产科急诊患者、分诊资料记录不全者、未予诊治即自行离院者、急诊分诊为Ⅰ级者、等待时间异常者(等待时间超过全部样本平均等待时间的99%),最终共219?299例急诊患者资料纳入分析。男性102?218例,女性117?081例;平均年龄(35.86±15.81)岁,其中〈70岁208?082例(占94.9%),≥70岁11?217例(占5.1%)。在219?299例急诊患者中,有191?588例(87.4%)在TWT内就诊,其中70岁以上的患者有86.5%(9?70/1?217)在TWT内就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与超过TWT就诊呈独立相关〔校正优势比(OR)=1.106,95%可信区间(95%CI)=1.041~1.176,P=0.001〕;同时,在高峰时段于急诊就诊和急诊分级偏低也是导致患者等待时间超过TWT的危险因素。根据不同急诊科室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老年患者就诊最多的急诊内科,去除其他原因影响后,年龄≥70岁患者等待时间未达标的可能性较小(校正OR=1.203,95%CI=1.121~1.291,P〈0.001)。结论在急诊分级预检系统中,年龄≥70岁的老年人在TWT内就诊的可能性较〈70岁者更大,容易得到优先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预检分诊 等候时间 年龄 多凶索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
13
作者 邓文芳 吴妙略 《健康之路》 2016年第7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给予了急救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1例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2.68%(38/41),1例因多...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给予了急救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1例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2.68%(38/41),1例因多脏器组织受损死亡,患者满意率为95.12%(39/41)。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经急救护理,挽救了患者生命,延长了其生存时间,满足了其护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