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气象学会:两岸气象民间科技交流的“先行者”
1
作者 汤珺琳 吴婷婕 陈挺 《学会》 2023年第3期52-55,共4页
“两岸民生,实际上是两岸气象风险评估职责的体现。两岸气象交流,其实最终都是两岸人民福祉民生获得保障,”参加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的中国台湾代表表示,“如何更好地保障海上、空中交通安全以及两岸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既是两岸所共同... “两岸民生,实际上是两岸气象风险评估职责的体现。两岸气象交流,其实最终都是两岸人民福祉民生获得保障,”参加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的中国台湾代表表示,“如何更好地保障海上、空中交通安全以及两岸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既是两岸所共同关心的,也是两岸气象同仁共同需要思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福祉 气象学会 生命财产安全 海峡两岸 中国台湾 空中交通安全 风险评估 先行者
下载PDF
福建一次秋季暴雨天气过程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婷婕 周顺武 +3 位作者 陈艺芳 阎访 徐威 王宇飞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0-976,共7页
为探讨秋季暴雨的形成机制,利用WRF模式对福建2011-11-08-2011-11-10的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验证模拟结果有效的基础上,利用WRF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其动力和热力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秋季暴雨产生在... 为探讨秋季暴雨的形成机制,利用WRF模式对福建2011-11-08-2011-11-10的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验证模拟结果有效的基础上,利用WRF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其动力和热力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秋季暴雨产生在高层西南急流控制、低层热带低压逐渐北抬,且与冷空气相互作用的形势下,具有降水均匀、持续时间长且有明显阶段性的特点。内陆和沿海的降水机制不同,雨带位置与西南急流辐合线、低空急流脉动有着紧密的联系。低层冷平流区和上升运动区相互叠置,低层正垂直涡度区与负散度区叠加,能很好地反映降水落区。正涡度柱和负散度柱对应了最强小时降水,可作为暴雨落区和雨强的指示物理量,为福建秋季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暴雨 WRF模式 数值模拟 机制分析 福建
下载PDF
一次中尺度带状暴雨机制分析
3
作者 吴婷婕 周顺武 +1 位作者 陈艺芳 王宇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203-205,235,共4页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等,从环流形势入手,通过对水汽通量、假相当位温、24 h变温、地面风场、湿焓和压能场等的诊断分析,研究此次暴雨过程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在高层...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等,从环流形势入手,通过对水汽通量、假相当位温、24 h变温、地面风场、湿焓和压能场等的诊断分析,研究此次暴雨过程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在高层槽前和中低层切变南侧的西南气流中产生的;低空西南急流和低层西南风辐合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低层涡旋的辐合提供了垂直上升的动力,低层海上回流的冷空气是暴雨产生最直接的促发机制。高压能舌与等湿焓密集带呈带状,且走向一致,强湿焓平流出现时间比实际出现强降水的时间早。冷空气激发带状θse锋区能量释放,东北—西南向的强湿焓平流促使带状强对流的发生,闽东南部900~700 h Pa水汽通道畅通,但低层水汽不足,故仅在700 h Pa水汽通量高值中心形成暴雨,闽西北水汽匮乏,直接导致其未出现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暴雨 冷空气 假相当位温 水汽通量 湿焓 压能
下载PDF
福建气象科普工作实践:模式、特征与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婷婕 王盈怡 +2 位作者 杨佑保 赵果 王岩 《学会》 2022年第6期61-64,共4页
新时代为科普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内涵。如何构建适应福建省情与百姓需求的气象科普模式,总结经验并创新机制,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新命题。该文以福建气象科普工作为例开展调研分析,梳理了气象部门“六个突出”科普特色与“四个创新”... 新时代为科普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内涵。如何构建适应福建省情与百姓需求的气象科普模式,总结经验并创新机制,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新命题。该文以福建气象科普工作为例开展调研分析,梳理了气象部门“六个突出”科普特色与“四个创新”科普亮点,以点带面,集成推广,为新时期行业科普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普 行业模式 福建省
下载PDF
福建省茶叶气象灾害致灾危险性区划与评估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家金 黄川容 +2 位作者 孙朝锋 吴立 吴婷婕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8-207,共10页
为了摸清福建复杂地形下茶叶单灾种及多灾种综合致灾风险,利用福建省1972—2014年气象数据和农业统计资料,构建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指标体系,基于AHP-EWM方法和加权综合法量化计算各指标权重和灾害风险指数,开展茶叶单灾种及多灾种综合... 为了摸清福建复杂地形下茶叶单灾种及多灾种综合致灾风险,利用福建省1972—2014年气象数据和农业统计资料,构建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指标体系,基于AHP-EWM方法和加权综合法量化计算各指标权重和灾害风险指数,开展茶叶单灾种及多灾种综合致灾危险性区划,评估福建省茶叶气象灾害致灾危险性。结果表明:福建茶树萌芽至展叶期寒冻害的致灾危险性最大,其次是越冬期冻害和采摘期连阴雨,而夏季高温和夏秋旱对茶树致灾的影响相对较小。福建大部茶区的气象灾害综合致灾危险性呈轻度至中度,轻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福建沿海地区及南部内陆县市的部分地带;中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除沿海地区和鹫峰山区、戴云山区、武夷山区、玳瑁山区和博平岭的高海拔地域以外的地域;重度以上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鹫峰山区、戴云山区、武夷山区、玳瑁山区和博平岭山区的高海拔区域,其中1 0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有严重气象灾害危险性。建议在轻度至中度气象灾害危险区增加茶叶种植面积,重度灾害危险区必须通过优化茶叶种植结构,种植耐寒的中小叶种及晚生的春茶品种,以避开气象灾害威胁,同时加强茶叶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御,通过"避"和"防"的措施减轻茶叶气象灾害风险;而对于高海拔地区(1 000 m以上)有严重气象灾害的危险性区域,种植风险高,不适宜种植茶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气象灾害 致灾危险性 精细区划
下载PDF
基于AHP-EWM方法的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家金 王加义 +2 位作者 黄川容 汪春辉 吴婷婕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6,共9页
基于灾害风险分析原理,通过分析福建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和风险等级指标,构建了影响福建农业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风险指标体系;采用AHP-EWM方法赋予各指标权重,利用加权综合法计算综合风险指数,应用GIS... 基于灾害风险分析原理,通过分析福建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和风险等级指标,构建了影响福建农业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风险指标体系;采用AHP-EWM方法赋予各指标权重,利用加权综合法计算综合风险指数,应用GIS技术实现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福建省重度以上的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福建东南部沿海县市,西北部的武夷山市、光泽县、建宁县和泰宁县,东北部的柘荣县、罗源县和福鼎市,西南部的武平县和上杭县;中度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福建东部和西部两个区域中除重度以上灾害风险县市以外的大部分县市;其余区域属于轻度灾害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中间区域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风险区划
下载PDF
党建引领学会职能发挥 增强服务发展实效
7
作者 吴婷婕 叶洋 +1 位作者 石钰 孔令强 《学会》 2021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福建省气象学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引领学会职能发挥,团结引领学会党员汇聚合力,服务战略发展、推动科普优质惠民、优化科技交流平台、推进人才培优推优,增强服务发展实效,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 党建引领 服务实效 省级学会
下载PDF
2010年4月22日闽东南暴雨过程分析
8
作者 吴婷婕 陈艺芳 +1 位作者 蒋荣复 林钒 《福建气象》 2011年第2期16-18,共3页
1前言 2010年4月21日20时到4月22日08时,福建北部地区发生了强降水,4月22日08时~23日08时暴雨区南压,呈现带状分布在漳州的北部一厦门、泉州的西北部一莆田的中部,如图1。暴雨中心位于莆田的中部,莆田过程累计雨量超过100mm的有... 1前言 2010年4月21日20时到4月22日08时,福建北部地区发生了强降水,4月22日08时~23日08时暴雨区南压,呈现带状分布在漳州的北部一厦门、泉州的西北部一莆田的中部,如图1。暴雨中心位于莆田的中部,莆田过程累计雨量超过100mm的有8个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分析 闽东南 北部地区 带状分布 暴雨中心 强降水 莆田 西北部
下载PDF
《福建气象》办刊五十年回顾与思考
9
作者 石钰 吴婷婕 叶洋 《学会》 2022年第9期60-64,共5页
回顾《福建气象》办刊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同期蓬勃发展的相关期刊情况,分析近年来期刊随时代变化所做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改变,提出创新办刊思路,进而为综合性、技术性内部期刊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福建气象》 发展历程 办刊经验
下载PDF
台湾番石榴在福建引种的寒冻害风险分析与区划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家金 王加义 +2 位作者 黄川容 林其铭 吴婷婕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7-973,共7页
基于灾害风险系统分析理论和灾害风险指数法,利用福建番石榴引种区历年气象资料、种植面积、产量及其他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寒冻害对福建省番石榴影响致灾因子危险性、承险体脆弱性和防寒防冻能力;应用加权综合法得到不同单元的综合风... 基于灾害风险系统分析理论和灾害风险指数法,利用福建番石榴引种区历年气象资料、种植面积、产量及其他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寒冻害对福建省番石榴影响致灾因子危险性、承险体脆弱性和防寒防冻能力;应用加权综合法得到不同单元的综合风险指数,并应用GIS技术对福建省番石榴引种区的寒冻害风险进行区划。结果表明:致灾因子危险性的高值区分布在龙岩市、漳州和泉州两市的西部山区、莆田市西北部、福州市西部和宁德市大部;番石榴脆弱性高值区分布在平和县;防寒防冻能力的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部分县市。考虑各因子的综合风险度,寒冻害对福建省番石榴引种的风险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4个风险等级,其中重度以上的风险主要分布在龙岩市、漳州市西部山区、泉州和莆田两市的高海拔山区、福州市内陆山区和宁德市大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冻害 番石榴 风险指数 风险分析 风险区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