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x1/TXNIP通路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凋亡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涛 吴子建 +7 位作者 李佩芳 李梦 韩永升 刘琨 张道宗 吴杰 刘辉 刘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1,I0007,共5页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激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rx1,抑制海马凋亡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待缺血2 h后,退出线栓进行再灌...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激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rx1,抑制海马凋亡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待缺血2 h后,退出线栓进行再灌注。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颈总动脉后2 h缝合即可,采用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判断大鼠是否成模。成模后电针组选取百会、大椎进行治疗,疗程7 d。治疗结束后收集大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qPCR检测大鼠Trx1、TXNIP、Caspase3、Bcl2、Bax基因表达,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ROS表达,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的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P<0.05);qPCR结果显示,Trx1、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TXNIP、Caspase3、Bax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ROS含量显著增高(P<0.05),海马组织凋亡程度显著增加。通督调神针法可以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大脑梗死面积及海马凋亡程度,增加Trx1、Bcl2 mRNA表达,降低TXNIP、Caspase3、Bax mRNA表达,降低ROS含量。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可能通过激活Trx1,抑制TXNIP诱导的凋亡反应,从而发挥缺血再灌注损伤之后大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 缺血再灌注 电针 凋亡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学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
2
作者 王洁 何璐 +6 位作者 蔡荣林 吴子建 彭传玉 余情 刘磊 柏灿 夏晓红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29-134,共6页
新医科的建设与实施对复合型中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科背景下的针灸学教学要更加注重针灸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优化课程教学,详细分析了当前针灸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路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建立针... 新医科的建设与实施对复合型中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医科背景下的针灸学教学要更加注重针灸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优化课程教学,详细分析了当前针灸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路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建立针灸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点线面”融合新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打造混合式闭环教学模式,同时注重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以期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适合新医科发展的复合型中医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增添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针灸学 教学改革 教学创新
下载PDF
基于Neo4j的张道宗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证治规律研究
3
作者 徐玉莹 王涛 +7 位作者 李佩芳 韩永升 吴子建 贾世震 方培钢 李莹莹 孙鹤天 张道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38-24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Neo4j的知识图谱总结张道宗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于2020年至2022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51例头痛患者临床医案,采用PHP语言、Gephi对取穴进行分析,并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社团分析,使用... 目的探讨基于Neo4j的知识图谱总结张道宗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于2020年至2022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51例头痛患者临床医案,采用PHP语言、Gephi对取穴进行分析,并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社团分析,使用PHP 5.6程序代码将支持度≥0.08,置信度为≥0.65的证型、症状、舌象、脉象、取穴转译为Cypher语句,录入Neo4j中。结果针刺取穴多为督脉,占比26.95%,核心处方为百会、太阳、风府、印堂、哑门、头维、风池;置信度≥0.65的证型与取穴:足三里、脾俞→血虚头痛,丰隆→痰浊头痛、风湿头痛,太冲、侠溪→肝阳头痛,风门→风寒头痛,太冲、血海、阿是穴、膈俞→淤血头痛,曲池→风热头痛,肾俞→肾虚头痛;构建“证型-症状-取穴”本体及其间关系的知识图谱模型。结论张道宗针刺治疗原发性头痛以头部、督脉腧穴为主,形成了以“通督脉以和阴阳、启神机以调神志”为主要治则的选穴规律;也表明知识图谱在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中具有数据整合、知识表达、智能检索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头痛 针刺 Neo4j 证治规律 知识图谱
下载PDF
电针对心肌缺血细胞G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吴子建 汪克明 +2 位作者 王月兰 胡玲 周逸平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64-267,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电针对缺血心肌细胞G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电针抗心肌缺血的分子作用途径。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正常“神门”组、电针模型“神门”组,每组5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心肌缺血模型,然后... 目的:分析电针对缺血心肌细胞G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电针抗心肌缺血的分子作用途径。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正常“神门”组、电针模型“神门”组,每组5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心肌缺血模型,然后电针“神门”穴,予以1.3 mA、2 Hz方波刺激,每日1次,3 d后动物麻醉状态下活体取材,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各组G蛋白及其相关基因。结果:筛选到表达G蛋白15个,通过cAMP或Ca2+途径影响下游基因表达,调节细胞转录和应答。电针“神门”特异性G蛋白2个,主要是G蛋白γ亚型通过cAMP影响下游蛋白激酶Aβ2调节细胞转录。结论:电针抗心肌缺血可以通过调节多种G蛋白影响缺血心肌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从而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以Gi和Gq最为重要;心经与心脏间具有相对特异的分子联系途径,可能主要是Gγ和PKAβ2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细胞 电针“神门” 信号转导 G蛋白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究艾灸“百会”改善大鼠抑郁状态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黄梦雪 高雨萌 +1 位作者 朱抗洪 吴子建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1-67,共7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肠道菌群进行16S rRNA测序,探究艾灸“百会”对抑郁样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分析迷走神经在艾灸治疗抑郁样大鼠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艾灸组、手术艾灸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 目的通过对大鼠肠道菌群进行16S rRNA测序,探究艾灸“百会”对抑郁样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分析迷走神经在艾灸治疗抑郁样大鼠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艾灸组、手术艾灸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与孤养结合的方法复制抑郁状态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暴露但不切断假手术艾灸组大鼠迷走神经,切断手术艾灸组大鼠迷走神经,术后给予艾灸治疗21 d。模型复制前后及末次艾灸后均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末次艾灸后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和结肠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观察各组大鼠粪便中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手术艾灸组及假手术艾灸组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运动速度,1%糖水消耗率,海马、结肠组织BDN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旷场实验静止时间显著缩短(P<0.05)。模型组、假手术艾灸组及手术艾灸组大鼠肠道菌群结构从门水平至属水平均发生改变,发生变化的主要菌群为螺旋体门、乳酸菌科、毛螺菌科及普罗沃氏菌科等菌群。4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发生改变,空白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其余3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假手术艾灸组α多样性指数最高。结论切断迷走神经可增强艾灸“百会”升高机体BDNF表达水平的作用;艾灸“百会”可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维护肠道菌群稳态;切断迷走神经可降低艾灸“百会”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使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艾灸 肠道菌群 16S rRNA 迷走神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不同频率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家兔心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子建 龙迪和 +4 位作者 何璐 胡玲 蔡荣林 李梦 汪克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51-155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心交感神经电活动变化情况,比较不同频率电针对穴位效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选择低频电针频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青紫蓝家兔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0.3)kg,随机选10只做正常对照组,其余家兔在麻醉状态下采用左冠... 目的通过观察心交感神经电活动变化情况,比较不同频率电针对穴位效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选择低频电针频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青紫蓝家兔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0.3)kg,随机选10只做正常对照组,其余家兔在麻醉状态下采用左冠状动脉旋前降支结扎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低频(2 Hz)电针组、高频(100Hz)电针组和混频(2/100 Hz)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BIOPAC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交感神经电信号,同时接入SKY-A8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家兔心交感神经电活动兴奋性降低,与正常组家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电针后即刻及停针15min时,心交感神经电活动显著增强,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及混频电针组家兔的心交感神经电活动的频率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且以低频电针组效果优于高频电针组和混频电针组,而高频电针组和混频电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频率电针"内关"穴均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交感神经电活动,且存在相对特异性,以低频电针组提高心交感神经兴奋性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频率 电针 穴位特异性 内关穴 交感神经
下载PDF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3年陈艾条燃烧产物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4
7
作者 吴子建 王斌 +4 位作者 段文秀 许静 王洁 何璐 胡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的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3年陈艾条燃烧产物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通过所用质谱库(NIST 11.L)检索研究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 目的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3年陈艾条燃烧产物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通过所用质谱库(NIST 11.L)检索研究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辨出87个色谱峰,鉴定出54个化学成分,约占总挥发性成分含量的88.505%,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苯酚(17.448%)、邻-异丙基苯(5.369%)、乙酰胺(4.957%)、对二甲苯(3.527%)、3-甲基丁酸(3.001%)等。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较好,所鉴定组分较准确,能够较全面反映出艾烟中主要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烟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课堂学习与基于问题学习相结合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子建 陈卫华 胡玲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74-75,共2页
经络腧穴学是中医院校各层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是学习针灸学的基础。应根据《经络腧穴学》的课程特点,探索基于课堂学习与基于问题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既要采取基于课堂学习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又... 经络腧穴学是中医院校各层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是学习针灸学的基础。应根据《经络腧穴学》的课程特点,探索基于课堂学习与基于问题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既要采取基于课堂学习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又要根据课程特点制作基于问题学习的教案,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腧穴学 教学改革 基于课堂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经络腧穴学》教学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子建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当代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广泛,网络慕课、碎片化知识的积累也较以往更为轻松,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更高。2020年初因疫情而广泛开展的线上教学,更是对当代大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对时代的发展,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qu... 当代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广泛,网络慕课、碎片化知识的积累也较以往更为轻松,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更高。2020年初因疫情而广泛开展的线上教学,更是对当代大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对时代的发展,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学情分析、团队建设、教学设计等角度,并以《经络腧穴学·绪论》部分内容为例,阐述了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提升学习素养和团队学习能力的实践,以期对针灸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设计 经络腧穴学 互联网 针灸学专业
下载PDF
隔姜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郝锋 胡玲 +3 位作者 吴子建 罗磊 蔡荣林 何璐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疗程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的量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灸法的效应规律奠定基础。方法 100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隔姜灸,对照组50例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每组各随机分...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疗程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的量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灸法的效应规律奠定基础。方法 100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隔姜灸,对照组50例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每组各随机分为30d/疗程和60d/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临床指标及RBC、HGB、HCT、PLT、PCT、RF、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隔姜灸在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的个数与程度均明显降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且在改善程度上优于雷公藤多苷片。在实验室指标上,经隔姜灸治疗后,RBC、HGB明显高于治疗前,PLT、RF、ESR、CRP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在不同疗程疗效的比较中,隔姜灸60 d后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30 d,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上亦优于治疗30 d。结论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能显著控制并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隔姜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长疗程(60 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较短疗程(3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姜灸 类风湿关节炎 不同疗程 足三里 肾俞
下载PDF
电针内关、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及下丘脑室旁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梦 胡玲 +2 位作者 蔡荣林 吴子建 汪克明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874-879,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及下丘脑室旁核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dopamine,DA)浓度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心俞组、电针内...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及下丘脑室旁核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dopamine,DA)浓度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心俞组、电针内关组和电针内关加心俞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用于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针刺3d后,双极电极记录各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微透析液中NE和DA的浓度。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频率与幅值均明显升高,下丘脑室旁核NE和DA浓度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内关组、电针心俞组及电针内关加心俞组的脊髓背根神经细束电活动均明显下降,下丘脑室旁核NE和DA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电针内关组、电针心俞组比较,电针内关加心俞组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下调明显,下丘脑室旁核NE和DA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心俞、内关穴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协调保护效应,其可能作用机制与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心俞 神经节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心肌缺血 电针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及心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蔡荣林 胡玲 +5 位作者 周逸平 吴子建 汪克明 唐晓敏 李梦 李姿慧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及心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探讨原、络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方法:5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神门组和电针支正组,采用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及心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探讨原、络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方法:5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神门组和电针支正组,采用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Biopac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神经电信号和心功能各指标;同时接入SKY-A4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记录电针"神门""支正"穴前后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及心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变化。结果:电针神门组、电针支正组在停针即刻心功能指标和心交感神经电活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电针神门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电针支正组(P<0.05)。结论:电针"神门""支正"穴均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功能并可提高心肌缺血状态下心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且电针"神门"穴的作用优于"支正"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电针疗法 心功能 心交感神经放电 神门 支正
下载PDF
电针三阴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秦正玉 胡玲 +2 位作者 夏晓红 李梦 吴子建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的调整作用,为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临床依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将纳入病例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电针三阴交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电针组电针双侧三阴交(2/100 Hz,8-10 mA,3...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的调整作用,为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临床依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将纳入病例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电针三阴交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电针组电针双侧三阴交(2/100 Hz,8-10 mA,30 min,3次/周,共3个月),西药组口服尼尔雌醇(2 mg/次,2次/月,共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所得数据用意向治疗分析集(ITT)和符合方案分析集(PP)对比分析。结果:电针后,ITT和PP数据集分析表明,患者血清FSH、LH含量显著降低(P〈0.001),血清E2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电针组血清FSH、LH、E2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三阴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具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三阴交 围绝经期综合征 生殖内分泌
下载PDF
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胡玲 蔡荣林 +4 位作者 吴子建 周逸平 汪克明 李梦 唐晓敏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经穴的相对特异性作用。方法:60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内关组、电针太渊组、电针神门组、电针支正组和电针三阴交组,采用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标准导联Ⅱ导心电图,获取心率、... 目的:探讨不同经穴的相对特异性作用。方法:60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内关组、电针太渊组、电针神门组、电针支正组和电针三阴交组,采用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标准导联Ⅱ导心电图,获取心率、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以及左心室收缩压力峰值,比较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结果:心肌缺血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值的绝对值均显著降低。电针内关组、电针神门组和电针支正组对心功能改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太渊组和电针三阴交组(P<0.05),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内关组和电针神门组与电针支正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神门"和"支正"穴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功能,且"内关"和"神门"穴的效应更明显。而电针"太渊"穴和"三阴交"穴对心功能的改善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特异性 电针 心功能 急性心肌缺血
下载PDF
心经经脉与下丘脑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梦 龙迪和 +5 位作者 何璐 胡玲 汪克明 吴子建 蔡荣林 周逸平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从差异表达基因方面探讨心经经脉与下丘脑相关的特异性分子基础。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2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肺经组和电针心经组,分别电针心经"神门"至"通里&qu... 目的:从差异表达基因方面探讨心经经脉与下丘脑相关的特异性分子基础。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2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肺经组和电针心经组,分别电针心经"神门"至"通里"段、肺经"太渊"至"列缺"段。刺激电压5V,频率2Hz,波宽300μs,电流强度1.1mA,正负向交替方波,每次电刺激20min,1次/d,共3次。取下丘脑组织,采用大鼠全基因U230序列芯片进行基因检测,大规模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电针心经组有190个上调、34个下调,电针肺经组有57个上调、26个下调。与肺经组比较,电针心经经脉引起了下丘脑中147个上调2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基因,28个为下调2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基因。结论:电针心经与电针肺经比较,其在下丘脑中枢调节过程中具有相对特异性作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电针 心经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初探 被引量:21
16
作者 蔡荣林 胡玲 +6 位作者 陈卫华 吴子建 孟云凤 何璐 余情 彭传玉 王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针灸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回顾与思考,结合对中医学类专业岗位胜任力的分析,初步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案,方案实施后... 目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针灸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回顾与思考,结合对中医学类专业岗位胜任力的分析,初步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案,方案实施后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提高相关岗位胜任能力的认知情况。结果在课程考核评价方案中,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细化考核评价内容,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围绕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确定通过多元化的综合考核评定学生成绩。与未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的对照班比较,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的实验班在临床基本能力、医生职业精神与素养方面有显著提高(P <0. 05);在提高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医学信息管理与学术研究能力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P <0. 01)。结论《针灸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为进一步在相关课程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课程考核 岗位胜任力 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电针“内关”“心俞”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率变异性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梦 胡玲 +3 位作者 蔡荣林 吴子建 汪克明 周逸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760-1761,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和"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率变异性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电针"内关"穴)、心俞组(电针"心俞"穴)、内关+心俞组(电针"...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和"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率变异性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电针"内关"穴)、心俞组(电针"心俞"穴)、内关+心俞组(电针"内关"和"心俞"穴)。通过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缺血性大鼠模型,观察电针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内关组、心俞组和内关+心俞组均能显著改善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RRI延长、TV增大和LF/HF减小的作用,且内关+心俞组心率变异性的改善最为明显(P<0.05)。结论:电针"心俞"和"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率变异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心率变异性 内关 心俞 电针疗法
下载PDF
心经经脉与心脏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逸平 汪克明 +6 位作者 胡玲 吴子建 周美启 王月兰 杨黄恬 张发宝 孙露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从基因差异表达方面探讨心经与心脏相关的特异性基础。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电针心经“神门”至“通里”段、小肠经“养老”至“支正”段、肺经“太渊”至“列缺”段。刺激电压5V,频率2Hz,波宽300μs,正负向交替方波... 目的:从基因差异表达方面探讨心经与心脏相关的特异性基础。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电针心经“神门”至“通里”段、小肠经“养老”至“支正”段、肺经“太渊”至“列缺”段。刺激电压5V,频率2Hz,波宽300μs,正负向交替方波,每次电刺激20min,1次/d,共3次。取缺血心肌组织,采用大鼠全基因U230序列芯片进行芯片检测,大规模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电针心经组有20个上调70个下调;电针小肠经组有18个上调26个下调;电针肺经组有14个上调20个下调,且3组之间鲜有相同的基因表达。结论:经脉脏腑相关具有确实的分子基础,电针心经、小肠经、肺经具有相对特异性作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脏腑相关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心肌缺血 电针
下载PDF
牵拉颈上交感神经节对家兔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吕有魁 何宗宝 +3 位作者 吴子建 蔡荣林 刘东岳 武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研究牵拉颈上交感神经节对家兔血压的影响。方法家兔麻醉后,行股动脉插管,检测血压,标准导联记录心电图。分离颈上交感神经,并游离出神经节,穿线结扎,用20 g质量向腹侧上方牵拉,同步记录分析家兔血压变化。结果在牵拉前,家兔血压维... 目的研究牵拉颈上交感神经节对家兔血压的影响。方法家兔麻醉后,行股动脉插管,检测血压,标准导联记录心电图。分离颈上交感神经,并游离出神经节,穿线结扎,用20 g质量向腹侧上方牵拉,同步记录分析家兔血压变化。结果在牵拉前,家兔血压维持在110/80 mmHg水平;分离颈部神经过程中,血压因受到刺激而一过性升高;牵拉颈上交感神经节以后,血压一过性降低,约20 s以后逐渐升高并维持在125/90 mmHg水平,直至牵拉结束。结论牵拉颈上交感神经节可以显著升高家兔的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高血压 颈上交感神经节 刺激
下载PDF
针刺不同经穴对正常人事件相关电位P3a和P3b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蔡荣林 胡玲 +5 位作者 吴子建 汪克明 何璐 周逸平 赵仑 胡吴斌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刺不同经脉穴位对大脑注意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针刺心经经穴神门效应的脑功能与脑整合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10名健康青年大学生作为试验对象,采用视觉新奇刺激和靶刺激诱导P3a和P3b电位,采用Neuroscan事件相关电位系... 目的:探讨针刺不同经脉穴位对大脑注意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针刺心经经穴神门效应的脑功能与脑整合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择10名健康青年大学生作为试验对象,采用视觉新奇刺激和靶刺激诱导P3a和P3b电位,采用Neuroscan事件相关电位系统,选择测量时间窗口为330~430ms和400~600ms,观察手针心经神门穴与肺经太渊穴前后P300强度分布的变化。结果:针刺神门或太渊后P3a、P3b的波幅均显著降低,但降低的程度受针刺穴位的调控和影响;在电极FCz记录位置,针刺神门引起更大程度的P3a波幅的降低(P<0.05)。结论:手针神门或太渊穴均能影响大脑的注意功能,针刺神门对人体大脑注意功能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穴位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神门 太渊 人类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