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矿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与设计参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子泉 王成虎 +1 位作者 孙振波 韩海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10,共3页
依据爆破安全规程给出了实际检测资料的处理方法。根据爆破设计和检测数据拟合结果的差异性 ,讨论了爆破地震安全距离S随设计经验参数K、α值的变化规律和范围 ,得出K取最大值 ,α取最小值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现场建筑物安全的结论。
关键词 爆破 地震安全距离 安全规程 采矿 设计参数
下载PDF
爆破地震效应数据处理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子泉 姜早峰 +2 位作者 王成虎 韩海华 战宁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利用爆破及打桩振动地震效应实测数据,讨论了实测数据拟合K值与国家标准规定K值差别较大问题。结果表明:药量对反演安全距离无影响;爆破K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测点之间传播介质不均匀,近爆源测点介质致密,远离爆源测点介质疏松所致。
关键词 爆破地震效应 K值 反演 传播介质
下载PDF
表层地震断层探测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子泉 盖殿广 +1 位作者 王成虎 王振强 《土工基础》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根据地表下埋深 10米断层的探地雷达和地震映像探测资料 ,讨论了超浅层地质构造的探测方法。认为地震映像因干扰信号强、不能定量解释等缺点 ,建议不单独使用 ;探地雷达方法可适当使用 ,但勘探深度不宜超过 2
关键词 地震断层 探测方法 定量解释 勘探深度 表层 探地雷达 探测资料 地质构造 地表 埋深
下载PDF
灰色预测系统GM(1,1)模型在处理唐山地震前地电资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子泉 金安忠 《华北地震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5-81,共7页
本文应用灰色预测系统GM(1,1)模型,对唐山地震前震中距120公里范围内,观测资料较长,连续,且具有一定正常背景的全部地电台站的月均值资料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表明:宝坻、昌黎、西集、青光等台都不同程度出现震前负异常现象。其中宝坻... 本文应用灰色预测系统GM(1,1)模型,对唐山地震前震中距120公里范围内,观测资料较长,连续,且具有一定正常背景的全部地电台站的月均值资料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表明:宝坻、昌黎、西集、青光等台都不同程度出现震前负异常现象。其中宝坻台出现唐山地震前异常与海城震前异常迭加的现象,西集、青光两台则在海城及唐山地震前呈现出两个独立的异常;对昌黎台部分资料进行处理,该台在唐山地震前呈现明显的下降;马坊台无异常显示。处理的结果除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外,同时也提出一些新的认识。结果表明灰色预测系统在地电前兆数据的处理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系统 地震 地电 唐山市
下载PDF
灰色预测系统在唐山地震前兆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子泉 金安忠 《内陆地震》 1991年第2期149-154,共6页
本文应用灰色预测系统GM(1,1)模型,对宝坻等四个台唐山地震前地电、水化、水位、形变等手段的月均值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宝坻地电、管庄水氡、宁河俵口水位及牛口峪定点水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前异常变化,从而证明了灰色预测系... 本文应用灰色预测系统GM(1,1)模型,对宝坻等四个台唐山地震前地电、水化、水位、形变等手段的月均值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宝坻地电、管庄水氡、宁河俵口水位及牛口峪定点水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前异常变化,从而证明了灰色预测系统在地震前兆数据的处理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系统 数据处理 地震前兆
下载PDF
震前应变固体潮畸变的物理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子泉 张昭栋 《高原地震》 1994年第1期7-14,共8页
本文根据岩石力学及固体潮理论,建立了孕震期弹性物体应变固体潮的物理模式,给出了其数学公式。通过分析潮汐应力与寻震应力的合力随潮汐力相位的变化,从物理本质上讨论了不同应力阶段应变固体潮曲线的形态特征;讨论了震前不同异常... 本文根据岩石力学及固体潮理论,建立了孕震期弹性物体应变固体潮的物理模式,给出了其数学公式。通过分析潮汐应力与寻震应力的合力随潮汐力相位的变化,从物理本质上讨论了不同应力阶段应变固体潮曲线的形态特征;讨论了震前不同异常时期,应变固体潮畸变的不同特.点;并对震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应变固体潮畸变与地震三要素预报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应变 固体潮 畸变
下载PDF
活断层与地电阻率变化的研究
7
作者 吴子泉 金安忠 《防灾减灾学报》 1991年第2期81-85,共5页
1.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国内外大地震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地质构造背景,绝大多数地震位于活动断裂带上.我们分析了20多年来的地电资料,发现地电阻率的变化除与震中距等有一定的关系外,还与强震孕育的地质构造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分析发现,靠... 1.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国内外大地震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地质构造背景,绝大多数地震位于活动断裂带上.我们分析了20多年来的地电资料,发现地电阻率的变化除与震中距等有一定的关系外,还与强震孕育的地质构造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分析发现,靠近活断层的地电台站能够观测到较为清晰而且时间较长的异常.分析以往的观测资料,认为在活断层带上布极,观测电阻率的变化,对捕捉地震信息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电阻率变化 地电阻率 活动断裂带 地质构造背景 断裂走向 震中距 电测深 区域应力场 观测资料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讨
8
作者 吴子泉 尹军杰 +2 位作者 盖殿广 王成虎 朱建亚 《土工基础》 2004年第5期62-65,共4页
本文通过叠前深度偏移与地震常规处理方法的实例分析,说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求准速度的纵横向变化;提高复杂构造和小断层的成像清晰度和精度;正确速度-深度模型建立上有明显的优势。可直接、精确地给出地质层位深度等优点。说明叠前深... 本文通过叠前深度偏移与地震常规处理方法的实例分析,说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求准速度的纵横向变化;提高复杂构造和小断层的成像清晰度和精度;正确速度-深度模型建立上有明显的优势。可直接、精确地给出地质层位深度等优点。说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断层探测资料处理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并可结合勘察对场地作出准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工程勘察 复杂构造 小断层 层位 探测资料 地质 证明 速度 优势
下载PDF
地电阻率观测中线对地漏电干扰场的定量化研究
9
作者 吴子泉 张昭栋 《内陆地震》 1994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根据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参考已推导出的线对地漏电的基本公式.给出了《地电观测技术规范》允许漏电电流最大值时的电阻率相对误差三维分布图及平面等值线图,并讨论了其分布特征;同时给出了不同位置ρs相对变化1.5%时的漏电电... 根据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参考已推导出的线对地漏电的基本公式.给出了《地电观测技术规范》允许漏电电流最大值时的电阻率相对误差三维分布图及平面等值线图,并讨论了其分布特征;同时给出了不同位置ρs相对变化1.5%时的漏电电流三维分布图及平面等值线图;粗略地给出了外线路绝缘电阻的允许范围,为提高地电台站布设的经济效益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漏电干扰 定量化 电法勘探
下载PDF
地电台址与震前电阻率变化的关系
10
作者 吴子泉 金安忠 《山西地震》 1990年第3期17-19,共3页
通过对唐山7·8级,澜沧一耿马7·6级及海原5·5级地震前电阻率变化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电阻率的变化与震中距及震级等的关系,因台站及地震的不同而不同,出现了相同震中距不同电阻率变化;较小地震其震区周围多台站出现异常... 通过对唐山7·8级,澜沧一耿马7·6级及海原5·5级地震前电阻率变化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电阻率的变化与震中距及震级等的关系,因台站及地震的不同而不同,出现了相同震中距不同电阻率变化;较小地震其震区周围多台站出现异常的现象。文中对这种现象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计算。认为捕捉地震前兆信息的地电台址的最佳条件是:台站位于构造弯曲的弧形地段,且靠近断层,覆土厚度最大不超过1/2AD;底层岩石受力后电阻率易改变,电阻率值越小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前电阻率 唐山 澜沧—耿马 海原
下载PDF
莱州湾海域郯庐断裂带活断层探测 被引量:49
11
作者 王志才 邓起东 +8 位作者 杜宪宋 晁洪太 吴子泉 肖兰喜 孙昭民 闵伟 凌宏 杨希海 李长川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3-503,共11页
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对郯庐断裂带莱州湾段进行了活断层探测,发现郯庐断裂带主干断裂在第四纪晚期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继承了晚第三纪以来的主要构造活动特点,仍是这一区域的主导性构造.西支KL3断裂由多条高角度正断裂组成,最新活动时代为... 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对郯庐断裂带莱州湾段进行了活断层探测,发现郯庐断裂带主干断裂在第四纪晚期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继承了晚第三纪以来的主要构造活动特点,仍是这一区域的主导性构造.西支KL3断裂由多条高角度正断裂组成,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受到一系列错断晚更新世晚期沉积的北东或近东西向断裂的切割;东支龙口断裂由两段右阶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沿断裂带不但有明显的晚第四纪断错活动,而且还发育北北东向晚第四纪生长褶皱,表现出明显的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活动特征.在山东陆地区也发现了与龙口断裂相对应的安丘—莒县断裂,安丘段由一系列右阶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从安丘向北至莱州湾凹陷,郯庐断裂带东支活断层构成了一条右旋单剪变形带,每一个次级活断层段相当于带内理论上次级压剪面,在第四纪晚期以来仍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活断层探测 郯庐断裂带 莱州湾
下载PDF
地电阻率观测中高压干扰场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金安忠 李言竹 +4 位作者 李润贤 李天宝 栗甲 赵强 吴子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28-433,464,共6页
为研究地电阻率观测中高压干扰场的性质及影响,我们在山东、河南、辽宁等地共14处进行了高压干扰场现场观测,分别对22万伏、1l万伏、3.5万伏、1万伏四种不同电压级别三线制及1万伏二线一地制高压干扰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对高压干扰场性质... 为研究地电阻率观测中高压干扰场的性质及影响,我们在山东、河南、辽宁等地共14处进行了高压干扰场现场观测,分别对22万伏、1l万伏、3.5万伏、1万伏四种不同电压级别三线制及1万伏二线一地制高压干扰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对高压干扰场性质的认识,指出其分布和频率特征,影响因素,并通过拟合计算给出高压干扰场空间分布所遵循的数学表达式,从而为克服高压干扰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克服高压干扰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观测 地电阻率 高压 干扰场
下载PDF
井水位的“记忆”滞后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昭栋 张华 吴子泉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1-27,共7页
观测资料表明,井水位对信息响应存在“记忆”滞后现象,它与一般的位相滞后不同。在鲁29并现场试验也证明了井水位对井口空气压力变化的响应存在“记忆”滞后现象。利用水平层状承压含水层模式,从理论上解释了井水位对井口空气压力变... 观测资料表明,井水位对信息响应存在“记忆”滞后现象,它与一般的位相滞后不同。在鲁29并现场试验也证明了井水位对井口空气压力变化的响应存在“记忆”滞后现象。利用水平层状承压含水层模式,从理论上解释了井水位对井口空气压力变化响应的“记忆”滞后现象,认为这种现象与水井含水层的导水系数有关,含水层导水系数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用一般多元回归方法无法较好地扣除井水位中“记忆”滞后影响,作者给出了一种可以扣除这种影响的新方法。利用此方法处理了鲁03并观测资料,求出该井水位固体潮系数为1.8mm/10-8,水位对固体潮滞后时间1.53h;气压系数6.4mm/hPa,滞后时间1.50h。用新方法改正后的水位中误差明显减小,改正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井水位 记忆滞后 导水系数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活动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尹军杰 吴子泉 李文慧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1-197,共7页
通过叠前深度偏移与常规处理的方法原理对比及实例分析 ,说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利于求准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利于提高复杂构造和小断层的成像清晰度和精度 ,该技术在精细速度分析、正确速度 -深度模型建立和叠加方法上的优势 ,在浅层地震... 通过叠前深度偏移与常规处理的方法原理对比及实例分析 ,说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利于求准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利于提高复杂构造和小断层的成像清晰度和精度 ,该技术在精细速度分析、正确速度 -深度模型建立和叠加方法上的优势 ,在浅层地震勘探中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文中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活动断层探测中的应用实例表明 ,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与常规处理剖面相比 ,具有如下特点 :①归位准确、断点清楚 ;②分辨率和信噪比更高 ;③真实反映地下构造形态 ;④解决速度陷阱问题 ,直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相干速度反演 层析成像 活动断层 浅层地震勘探
下载PDF
鲁北地震危险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志泽 杜宪宋 +1 位作者 吴子泉 何钧 《华南地震》 1999年第1期72-77,共6页
以县为评估单元,将县城和农村区分开,采用确定性的地震灾害评估方法,建立了鲁北地震危险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盲场评估出危险区内的房屋破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地震对策 地震灾害 震灾评估 地震危险区
下载PDF
聊古-1井氮氦比区间概率信息量与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昭栋 张华 +1 位作者 吴子泉 耿杰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1-53,58,共4页
采用了非线性的褶积滤波结合多元回归的方法排除聊古1井氮氦比观测值中的干扰影响,然后计算了其观测值区间概率的信息量.分析了信息量与1981年宁晋MS5.8地震和1983年菏泽MS5.9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这两次地... 采用了非线性的褶积滤波结合多元回归的方法排除聊古1井氮氦比观测值中的干扰影响,然后计算了其观测值区间概率的信息量.分析了信息量与1981年宁晋MS5.8地震和1983年菏泽MS5.9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这两次地震前2个月左右,氮氦比信息量都明显地出现升高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地球化学异常 异常特征 信息量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地震前兆综合危险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昭栋 吴子泉 +1 位作者 王尤培 王红卫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36,共7页
以系统论为基础,本文给出了一种地震综合预报的新方法——用地震前兆综合危险度来预测较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利用这一方法对山东省1977—1991年出现的地震前兆异常进行分析,在1983年菏泽M_S5.9地震前地震危险度明显升高。其中所有的异... 以系统论为基础,本文给出了一种地震综合预报的新方法——用地震前兆综合危险度来预测较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利用这一方法对山东省1977—1991年出现的地震前兆异常进行分析,在1983年菏泽M_S5.9地震前地震危险度明显升高。其中所有的异常都取自每年年底的山东省地震会商报告,而不是取自地震后的震例总结或论文。然而,这些异常在“专家系统”等其他方法计算结果中,并没有显示出在1983年11月将有中强地震发生。 利用本方法还计算了1984—1991年9月山西地区的地震危险度,在1989午大同M_S6.1和1991年大同M_S5.8地震前地震危险度也明显升高。最后,讨论了计算地震危险度的时间—与空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危险性 综合预报
下载PDF
1920年海原8.5级地震震中区地电阻率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元生 吴子泉 +1 位作者 陈惠云 姜早峰 《华北地震科学》 2005年第3期9-12,共4页
通过海原8.5级地震震中区环行电测深研究,发现在断层破碎带有明显的电阻率各向异性,垂直断层走向呈现明显的高电性,断层走向呈现明显的低电性。根据电性差异讨论了断层地表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环形电测深工作,对研究地面附近地层... 通过海原8.5级地震震中区环行电测深研究,发现在断层破碎带有明显的电阻率各向异性,垂直断层走向呈现明显的高电性,断层走向呈现明显的低电性。根据电性差异讨论了断层地表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环形电测深工作,对研究地面附近地层物性变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行电测深 电阻率各向异性 海原地震
下载PDF
千佛山断裂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文杰 陈时军 +2 位作者 葛孚刚 吴子泉 吕春帅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6年第5期523-530,共8页
千佛山断裂是济南市的一条重要隐伏断裂,研究该断裂的具体位置,断裂展布以及断裂的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探(CT)、地质勘察等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对该断裂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特点、地层年代进... 千佛山断裂是济南市的一条重要隐伏断裂,研究该断裂的具体位置,断裂展布以及断裂的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探(CT)、地质勘察等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对该断裂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特点、地层年代进行研究,分析其地震活动性。结果表明该断层中更新世早中期以来没有明显的活动证据,该断层的活动年代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早期。千佛山断裂的运动性质以张性正断层为主,兼有左旋走滑运动的特点。从断层的几何结构分析,中更新世早中期以前断层经历了多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佛山断裂 综合地球物理探测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渤海地区地震的频发性与震源环境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安忠 吴子泉 《地震学刊》 CSCD 1990年第3期33-38,共6页
本文根据有历史记载以来渤海地震区的地震资料,通过华北、华南及东北等地震区的比较,讨论了渤海震区强震的频发性特点。同时根据渤海震区的地温场、重力场、电磁场等地球物理场及其有关反演解释资料以及地质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等,分... 本文根据有历史记载以来渤海地震区的地震资料,通过华北、华南及东北等地震区的比较,讨论了渤海震区强震的频发性特点。同时根据渤海震区的地温场、重力场、电磁场等地球物理场及其有关反演解释资料以及地质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等,分析了渤海震区的震源环境条件,通过与华北等震区对比阐述了渤海地震区震源环境特征。讨论了该震源环境条件对渤海震区地震频发性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地震 频发性 震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