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给力“情景图” 凸显“数学味”——小学数学教材“情景图”使用的现状与策略探寻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存明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3年第7期38-42,共5页
观察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流行一种做法,即无论什么课,开始大都要“创设情境”。这种“流行”与近几十年来的教育理论发展有关,更与新课程的价值导向有关。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标准》,下文同)可以发现... 观察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流行一种做法,即无论什么课,开始大都要“创设情境”。这种“流行”与近几十年来的教育理论发展有关,更与新课程的价值导向有关。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标准》,下文同)可以发现:无论是2001版课标实验稿还是2011版课标修订稿,都特别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情景图”就成了新课标数学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新鲜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味 现状 数学课堂教学 教育理论发展 数学实验教材 创设情境
下载PDF
数学判断题不应有歧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存明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7年第7期52-53,共2页
判断题又叫是非题,一般是呈现一个命题句,学生对需判断的命题作出是非判断。判断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题型。好的数学判断题能促使学生联系该命题涉及的数学知识,从而进行积极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与内涵... 判断题又叫是非题,一般是呈现一个命题句,学生对需判断的命题作出是非判断。判断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题型。好的数学判断题能促使学生联系该命题涉及的数学知识,从而进行积极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与内涵。但有一些数学判断题常常引起学生甚至教师之间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 判断题 歧义 数学知识 是非判断 数学思维 学生 是非题
下载PDF
做一名有教育追求的教师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存明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7,共2页
有人曾说教师的素养是新课程精彩实施的关键所在,更有专家概括出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三大素养:文化底蕴、教育智慧和教育追求。如果说文化底蕴就是教师能娴熟地运用教学方法的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积累和本土积淀,教育智慧是... 有人曾说教师的素养是新课程精彩实施的关键所在,更有专家概括出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三大素养:文化底蕴、教育智慧和教育追求。如果说文化底蕴就是教师能娴熟地运用教学方法的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积累和本土积淀,教育智慧是我们处理日常教育教学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技巧和艺术的话,我倒认为有教育追求是三大素养中最为重要的一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智慧 优秀教师 文化底蕴 教学方法 文化积累 教学问题 日常教育 新课程
下载PDF
一节“顺”课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存明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8年第10期40-41,共2页
[实录]这是一节组内研究课,内容是《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国标苏教版六下教材)。在揭示课题后,教师出示了例2:学校美术组有35人。
关键词 教师 引导学生 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 女生 等待时间 总人数 课堂提问 男生 转化
下载PDF
一节“顺”课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存明 《教育科学论坛》 2008年第8期64-65,共2页
【背景】 2008年5月5日,D老师执教了一节组内研究课,国标苏教版六下教材的《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关键词 “转化” 研究课 苏教版 执教 老师 教材
下载PDF
复习课:让知识沟通与生长——《量的计量》总复习课的片段实录与反思
6
作者 吴存明 边为民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8年第7期43-44,共2页
[片段实录]师: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量的计量?[板书: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先整理这部分内容,现在老师想请你把整理的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可以吗?
关键词 数学复习课 长度单位 计量单位 生长 面积 片段 整理 反思 容积 体积单位
下载PDF
凸显课堂“数学味”,提升学生“思考力”——两次教学“百分数意义”的思考
7
作者 吴存明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第5期50-52,共3页
2008年12月,我先后两次在溧水实验小学(本校)和溧阳实验小学(联谊学校)执教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一课。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学生理解百分数意义的难点在于:既要以分数的意义、应用等知识为基... 2008年12月,我先后两次在溧水实验小学(本校)和溧阳实验小学(联谊学校)执教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一课。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学生理解百分数意义的难点在于:既要以分数的意义、应用等知识为基础,探索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又要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怎样把这一概念教学课上出新意、上得深刻?怎样更好地凸显数学课的“数学味”?带着这些问题,我经历着我的磨课历程,我实践着,我思考着。现把先后两次不同的教学过程摘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意义 教学重点 数学课 思考力 课堂 学生 实验小学 百分数
下载PDF
引领学生经历有效的“数学思考”——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找规律》教学案例
8
作者 吴存明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7年第4期34-36,19,共4页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目标的达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实验教材中的《找规律》这项内容就是在充分考虑了数学知识自身的发展线索以及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
关键词 解决问题 数学规律 培养学生 数学思考 新课程标准 数学知识 探索规律 排列规律 盆花 策略
下载PDF
让学生在“慢”中充分思考——“小数乘整数”教学片段与反思
9
作者 吴存明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1年第12期54-56,共3页
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放慢探索脚步,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而反观当前的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呈现出“高要求、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师生问答——火急火燎,大多数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答案就匆... 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放慢探索脚步,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而反观当前的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呈现出“高要求、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师生问答——火急火燎,大多数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答案就匆匆揭示;过渡、衔接——快马加鞭,教师总是争分夺秒地卡时间、赶进度。其实,“慢”在课堂上意味着某种“节奏”,即给学生留出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片段 学生 整数 小数 反思 课堂教学 “节奏” 教师
下载PDF
“数学规定”教学亦要“再创造”——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例
10
作者 吴存明 《师道(人文)》 2009年第3期22-23,共2页
众所周知,有些数学知识是约定俗成的,苏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内容即如此。这一课,主要是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很多教师在... 众所周知,有些数学知识是约定俗成的,苏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内容即如此。这一课,主要是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很多教师在教这样的内容时,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确定位置就要遵守“第几列第几行”这一规定,教学也能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 “再创造” 约定俗成 课标教材 五年级 苏教版 学生
下载PDF
改变行动立场: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而策划——“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教学片段解读
11
作者 吴存明 《教育科学论坛》 2007年第02A期48-50,共3页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成绩。最终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来体现的,成果优劣决定于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 课堂学习 学习过程 学生 教学片段 解读 优化 策划 教育规律
下载PDF
数学课堂:追求智慧教学之境
12
作者 吴存明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9年第4期55-56,共2页
数学课堂要追求智慧教学的境界。怎样的教学才是智慧的教学呢?请看:激活亮点 一次,给学生辅导“鸡兔同笼”问题,我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当讲到“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时,忽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调皮... 数学课堂要追求智慧教学的境界。怎样的教学才是智慧的教学呢?请看:激活亮点 一次,给学生辅导“鸡兔同笼”问题,我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当讲到“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时,忽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嘀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 “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 智慧 学生辅导 教材
下载PDF
活用意外生成
13
作者 吴存明 《湖南教育(数学教师)》 2007年第11期6-6,共1页
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的教师,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意识,抓住教学中的“机遇”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用意 “机遇” 组织者 教师 儿童
下载PDF
追求智慧的数学课堂
14
作者 吴存明 《师道(人文)》 2006年第1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智慧 追求 教学活动 对话 教案
下载PDF
数学课堂:追求智慧教学之境
15
作者 吴存明 《师道(人文)》 2008年第11期29-31,共3页
数学课堂要追求智慧教学的境界。怎样的教学才是智慧的教学呢?请看下面的智慧锦囊。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 智慧
下载PDF
小学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16
作者 吴存明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9期9-16,共8页
“理解”是“掌握”的前提,只有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学习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即“理解性学习”。理解性学习的内涵包括有意义的推断、有深度的思考、有关联的建构、有迁移的应用等。理解性学习的策略包括在概念追索、多元... “理解”是“掌握”的前提,只有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学习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即“理解性学习”。理解性学习的内涵包括有意义的推断、有深度的思考、有关联的建构、有迁移的应用等。理解性学习的策略包括在概念追索、多元表征、结构联系、“教—学—评”一致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理解性学习 结构化 “教—学—评”一致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一例——《度量衡的故事》教学探索
17
作者 吴存明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秉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而非在岸上学会游泳的动作”的理念,在一次省级新课标解读培训会上,对新课标综合与实践领域第二学段建议的主题活动“度量衡的故事”进行了实践探索。由此得到教学反思: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驱动问题、同伴合作、... 秉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而非在岸上学会游泳的动作”的理念,在一次省级新课标解读培训会上,对新课标综合与实践领域第二学段建议的主题活动“度量衡的故事”进行了实践探索。由此得到教学反思: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驱动问题、同伴合作、多个课时、多元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 《度量衡的故事》
下载PDF
在跨学科学习中发展量感——以“度量衡的故事”为例
18
作者 吴存明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度量衡的故事”是2022年版课标建议的综合与实践课。本课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理解度量衡的意义,知道最初的度量方法都是借助日常生活用品,丰富并发展量感。那么,如何在跨学科学习中发展量感呢?笔者做了一次尝试。... “度量衡的故事”是2022年版课标建议的综合与实践课。本课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理解度量衡的意义,知道最初的度量方法都是借助日常生活用品,丰富并发展量感。那么,如何在跨学科学习中发展量感呢?笔者做了一次尝试。一、教学片段【片段1】观看视频,引出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用品 跨学科学习 度量衡 量感 查阅资料 教学片段 主题学习活动 度量方法
下载PDF
传承崇善向美 创新“三力”育人
19
作者 喻喜志 吴存明 潘莎莎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7期64-65,共2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武穴市第四实验小学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武穴市第四实验小学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整体设计在课程体系上聚力,坚持资源整合在师资体系上助力,彰显多彩活动在实践体系上发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首届师德师风先进单位、全国特色文化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等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知识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特色学校 立德树人 思想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 师德师风
下载PDF
探索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尚美创新人才--湖北省武穴市第四实验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20
作者 喻喜志 吴存明 胡林芳 《环境教育》 2024年第4期111-111,共1页
湖北省武穴市第四实验小学创建于1950年9月,是一所服务武穴城东新区的窗口品牌学校。学校秉承“知美、向美、尚美”的学生观,坚持“把美的事做实,把实在的事做美”的办学理念,先后获得“全国首届师德师风先进学校”“全国特色文化学校”... 湖北省武穴市第四实验小学创建于1950年9月,是一所服务武穴城东新区的窗口品牌学校。学校秉承“知美、向美、尚美”的学生观,坚持“把美的事做实,把实在的事做美”的办学理念,先后获得“全国首届师德师风先进学校”“全国特色文化学校”“2023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学校 生态文明教育 品牌学校 办学理念 湖北省武穴市 师德师风 荣誉称号 一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