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市场竞争中创出一条现代企业之路——记上海家化联合公司
1
作者 吴宝法 《上海管理科学》 1996年第3期30-31,共2页
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实现二个根本转变,对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中的国有企业来说,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过程。 几年来,上海家化联合公司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人才结构,并在企业的经营观念和运作方法上不断更新,在激烈的市... 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实现二个根本转变,对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中的国有企业来说,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过程。 几年来,上海家化联合公司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人才结构,并在企业的经营观念和运作方法上不断更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行自我改造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家化联合公司 市场 竞争 化学工业
下载PDF
上海轻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2
作者 吴宝法 曾艺生 《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2期25-34,共10页
以工业是上海工业的重要部门,我国轻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八五”期间,上海轻工业呈现了不断递增的态1996年上海轻工业(上海轻工业腔股(集团)公司系统)共有工业企业560户,中外合资合作企业191户,职工人数30.18... 以工业是上海工业的重要部门,我国轻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八五”期间,上海轻工业呈现了不断递增的态1996年上海轻工业(上海轻工业腔股(集团)公司系统)共有工业企业560户,中外合资合作企业191户,职工人数30.18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410.63亿元,销售收入420亿元,利税总额29.8亿元,出口交贷值55.41亿元,出口创汇6.7亿美元,销售收入420亿元,利税总额29.8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工业 上海 发展战略
下载PDF
上海轻纺工业寻求社会经济效益的新探索
3
作者 李更春 吴宝法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3年第5期51-53,共3页
一、对内联合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来,上海轻纺工业发展了省市之间的经济联合和技术合作。这种联合,已经打破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按照“扬长避短,互惠互利,自愿结合,共同发展”的原则,正在得到进... 一、对内联合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来,上海轻纺工业发展了省市之间的经济联合和技术合作。这种联合,已经打破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按照“扬长避短,互惠互利,自愿结合,共同发展”的原则,正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种经济联合体,虽然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时间还不太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效益 轻纺工业 新探索 技术合作 技术联合 原料基地 经济联合体 名牌产品 缝纫机 外省市
下载PDF
“水仙牌”洗衣机的优势从何而来?——上海洗衣机总厂调查
4
作者 刘刚 吴宝法 +1 位作者 王方华 董益令 《上海经济研究》 1985年第2期17-23,共7页
上海洗衣机总厂是一个围绕洗衣机生产组织起来的、实行专业分工和统一经营的经济联合体,创建于1980年8月,现由四个分厂组成,有职工2,224人,固定资产原值900.9万元,占地3.52万平方米。1983年生产"水仙牌"洗衣机13.08万台,比198... 上海洗衣机总厂是一个围绕洗衣机生产组织起来的、实行专业分工和统一经营的经济联合体,创建于1980年8月,现由四个分厂组成,有职工2,224人,固定资产原值900.9万元,占地3.52万平方米。1983年生产"水仙牌"洗衣机13.08万台,比1982年增加109.6%,生产发展速度名列全国十大生产厂前茅;主要质量指标织物磨损率0.105%,为全国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衣机 专业化生产 日用电气器具 水仙 上海市
下载PDF
技术改造要与工业改组相结合
5
作者 吴宝法 李更春 《经济研究》 1983年第6期67-69,共3页
我国现有工业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潜力,但更大的生产潜力,在于打破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割状况,把各行业、企业组织起来,在联合改组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实践证明,只有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与工业改组正确结合起来,才能把技术改造引... 我国现有工业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潜力,但更大的生产潜力,在于打破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割状况,把各行业、企业组织起来,在联合改组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实践证明,只有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与工业改组正确结合起来,才能把技术改造引向深入,充分发挥企业改造成果的作用;才能有助于单体改造转向总体改造,从一个工厂改造转向整个行业改造,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在许多地区、部门,尤其在中心城市,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已经跨出单个企业改造的范围,进入行业的整体改造。这不仅是过去技术改造的成功经验,而且是今后技术改造的一种趋势。其一,由于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在一个行业中,各企业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改造 工业改组 工业企业 企业改造 实践证明 企业组织 社会经济效益 行业 整体改造 引向深入
原文传递
注重“内涵”寻求最佳效益——上海轻纺工业扩大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6
作者 吴宝法 李更春 《经济管理》 1982年第2期35-39,共5页
工业生产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之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来扩大再生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有两条途径:一是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即依靠增人、增资、增投资、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这里没有生产... 工业生产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之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来扩大再生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有两条途径:一是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即依靠增人、增资、增投资、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这里没有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没有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效率的提高;一是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的扩大依靠技术进步、改进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活劳动和生产资金的效率而达到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两种扩大再生产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从当前我国的国情、国力来看,我们已经拥有40万个工交企业,6,000多亿固定资产,4,000多万人的职工队伍,包括相当数量的技术队伍;但是,我们现有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不高.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再生产 轻纺工业 最佳效益 生产要素 主要途径 内涵型 技术队伍 再生产理论 资金利用效率 技术进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