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眼科全麻患者术中循环功能及PONV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晴 吴宪登 武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6期823-828,共6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眼科全麻患者术中循环功能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将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94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男2...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眼科全麻患者术中循环功能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将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94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67.89±7.58)岁,给予丙泊酚0.6~1.2 mg/kg麻醉诱导及4~10 mg·kg^(-1)•h^(-1) 维持;研究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68.18±7.82)岁,采用瑞马唑仑0.1~0.3 mg/kg麻醉诱导,给予瑞马唑仑0.8~1.2 mg·kg^(-1)•h^(-1) ,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成功(T_(1))、喉罩置入即刻(T_(2))、手术20 min(T3)监测患者的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PON)、术后呕吐(POV)、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指标(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与苏醒期间躁动)。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研究组T_(1)、T_(2)、T3的CI均高于对照组同期[(2.89±0.43)min•m^(-2)比(2.64±0.41)min•m^(-2)、(2.71±0.37)min•m^(-2)比(2.54±0.33)min•m^(-2)、(2.85±0.40)min•m^(-2)比(2.60±0.38)min•m^(-2)];研究组T_(1)、T_(2)、T3的CO均高于对照组同期[(5.26±0.47)L/min比(4.92±0.43)L/min、(4.72±0.41)L/min比(4.46±0.38)L/min、(5.10±0.45)L/min比(4.78±0.40)L/min];研究组T_(2)的MAP高于对照组同期[(75.50±6.73)mmHg比(72.14±6.25)mmHg,t=2.508,P<0.05];研究组T_(2)、T3的SpO2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9、2.209,均P<0.05);研究组术后48 h内PON、POV及PONV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065、4.821、5.317,均P<0.05);研究组术后6 h的PON及POV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Z=2.403、2.354,均P<0.05);研究组术后12 h的PON及POV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Z=2.136、2.081,均P<0.05);研究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长于对照组[(20.40±3.98)min比(13.62±2.84)min,(23.25±4.15)min比(15.17±3.32)min,t=8.922、10.423,均P<0.05)]。结论与丙泊酚麻醉诱导与维持比较,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应用老年眼科全麻手术患者,术中CI、CO、MAP、SpO2相对平稳,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更低,不足之处是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相对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老年麻醉 眼科手术 循环功能 术后恶心呕吐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眼底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晴 吴宪登 武鹏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期53-57,共5页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眼底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行眼底检查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43例,行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与丙...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眼底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行眼底检查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43例,行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与丙泊酚组(43例,行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两组检查开始时眼内压、检查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比较两组苏醒质量(包括检查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后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及小儿术后疼痛评估量表(CRIES)评分,并记录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间点HR、MAP、SPO_(2)参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检查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司氯胺酮组检查开始时眼内压[(15.63±1.90)mmHg,1 mmHg=0.133 kPa]低于丙泊酚组[(16.77±2.29)mmHg],麻醉苏醒时间[(17.22±2.45)min]短于丙泊酚组[(20.48±2.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IE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司氯胺酮组PAED评分[5(4,5)分]低于丙泊酚组[7(5,8)分],P<0.05。艾司氯胺酮组检查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4.66%,2/43)低于丙泊酚组(18.61%,8/43),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眼底检查,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艾司氯胺酮能提高麻醉苏醒质量,降低麻醉后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艾司氯胺酮 眼科检查 麻醉效果 苏醒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