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安全与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策略——以地方高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国玲 吴寿远 +1 位作者 任精灵 卢训博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23年第6期896-901,共6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多数地方高校化学实验室在安全和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实验室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消防措施、通风系统、进出管理,以及实验室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文中也... 本文深入探讨了多数地方高校化学实验室在安全和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实验室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消防措施、通风系统、进出管理,以及实验室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文中也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包括增强实验室使用者的安全教育,优化实验室的基础设施,探索实施分级管理,以及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等,旨在提升实验室的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消防措施 通风系统 分级管理 智能化管理
下载PDF
鹰爪花中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戚 赵婷 +3 位作者 吴寿远 付艳辉 陈光英 赵俊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6,共6页
为了解鹰爪花(Artabotrys hexapetalus)的化学成分,采用各种柱层析和色谱方法从鹰爪花茎中分离鉴定了12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光千金藤定碱(1)、四氢非洲防己碱(2)、四氢药根碱(3)、前莲碱(4)、奥可梯木种碱(5)、华防己碱(6)、深山... 为了解鹰爪花(Artabotrys hexapetalus)的化学成分,采用各种柱层析和色谱方法从鹰爪花茎中分离鉴定了12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光千金藤定碱(1)、四氢非洲防己碱(2)、四氢药根碱(3)、前莲碱(4)、奥可梯木种碱(5)、华防己碱(6)、深山黄堇碱(7)、光千金藤碱(8)、鹰爪花碱(9)、lanuginolide(10)、isoscoulerine(11)和N-甲基阿西米洛宾(12)。其中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鹰爪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对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生长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MIC值分别为20和10μg m 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科 鹰爪花 生物碱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毛山小橘枝叶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
3
作者 吴寿远 周戚 +1 位作者 陈子明 黄国玲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1-445,共5页
为了解毛山小橘(Glycosmis craibii)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毛山小橘枝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为了解毛山小橘(Glycosmis craibii)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毛山小橘枝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de-N-methyl-O-noracronycine (1)、去甲山油柑碱(2)、glycocitrine Ⅱ(3)、acrifoline (4)、3-hydroxy-2,4-dimethoxy-10-methyl-9-acridanone (5)、阿塔宁(6)、glycosolone (7)、3-(3’,3’-dimethylallyl)-4,8-dimethoxy-N-methyl-quinolin-2-one (8)和4-methoxy-N-methyl-2-quinolone (9)。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其中化合物2、3、5、6和9为首次从山小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香科 山小橘属 毛山小橘 生物碱
下载PDF
沙煲暗罗的化学成分(Ⅰ)
4
作者 汪刘凯 吴寿远 +4 位作者 郑彩娟 宋小平 陈光英 李小宝 陈晓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沙煲暗罗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及重结晶等方法从沙煲暗罗茎和叶中分离化学成分,并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获得了8个化合物,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为isooncod... 目的:研究沙煲暗罗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及重结晶等方法从沙煲暗罗茎和叶中分离化学成分,并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获得了8个化合物,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为isooncodine(1),pendulamine A(2),甾体类化合物为stigmasta-4-ene-3,6-dione(3),β-谷甾醇(4),豆甾醇(5),其他化合物为对苯二酚(6),香草醛(7),十八碳二烯酸(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达到5 mg·L-1;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生物碱类化合物1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和肺癌肿瘤细胞(A-549)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半抑制率(IC50)分别为78.6,49.3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煲暗罗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