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新公共管理的工具理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小爽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作一场"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出发,分析了工具理性的...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作一场"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出发,分析了工具理性的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由于其过度扩张会在实践中导致弊端,因此在新公共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应抑制工具理性的过度扩张,明确以价值理性校正工具理性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下载PDF
公共行政的管理途径和法律途径的冲突及规制
2
作者 吴小爽 《管理观察》 2010年第16期28-28,共1页
在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特别是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视角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管理途径的效率、经济利益至上和法律途径民主、公平至上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规制,是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的。
关键词 管理途径 法律途径 规制
下载PDF
青铜峡黄河铁桥加固维护对水文监测的影响
3
作者 梁贵生 谢永勇 +1 位作者 吴小爽 梁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29,共3页
根据青铜峡黄河铁桥加固维护工程在不同频率下的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位,分析了工程完工后的壅水高度及长度。结果表明:百年一遇洪水时桥位处的壅水高度为0.38 m,壅水长度为1 520 m,会对青铜峡水文站水位、流速、流量、泥沙测验以及... 根据青铜峡黄河铁桥加固维护工程在不同频率下的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位,分析了工程完工后的壅水高度及长度。结果表明:百年一遇洪水时桥位处的壅水高度为0.38 m,壅水长度为1 520 m,会对青铜峡水文站水位、流速、流量、泥沙测验以及水文测验安全等产生一定影响。为尽可能降低今后对水文监测的影响,需开展相关比测试验工作。同时,为消除或减轻工程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监测 壅水 黄河铁桥 青铜峡水文站
下载PDF
西柳沟历年洪水水沙变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小爽 马志瑾 《内蒙古水利》 2021年第11期18-19,共2页
为了解黄河内蒙古河段十大孔兑之一西柳沟历年洪水水沙情况,文章收集了西柳沟洪水水文要素资料,对典型场次洪水进行场次暴雨洪水雨水沙关系分析,并对西柳沟流域减水减沙作用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十大孔兑 西柳沟 暴雨洪水 雨水沙关系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内陆山地末次冰盛期植被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萧家仪 商志远 +2 位作者 舒强 尹建吉 吴小爽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1-660,共10页
选取鄂西神农架大九湖、南岭山地大湖和闽北甘棠3个剖面孢粉记录,推定在末次冰期时,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华南内陆山地森林植被繁茂.剖析3地古植物群中有指示生态意义的冷杉(Abiessp.)林、水青冈(Fagussp.)林和桤木(Alnussp.)林的演替过程... 选取鄂西神农架大九湖、南岭山地大湖和闽北甘棠3个剖面孢粉记录,推定在末次冰期时,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华南内陆山地森林植被繁茂.剖析3地古植物群中有指示生态意义的冷杉(Abiessp.)林、水青冈(Fagussp.)林和桤木(Alnussp.)林的演替过程,认为在末次冰期中后期,中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至南岭以北的山地可能有一定量的降水和有效湿度,生态环境能够满足山地森林植被地带性分布.末次冰盛期(LGM)阶段是寒冷、湿润的气候配置,与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末次冰期草原和荒漠草原景观所显示的寒冷干燥气候特点完全不一样.中国南方内陆山地冷湿的气候特点除了受北半球气候驱动主导因子影响,还与所在的纬度、毗邻大洋的区位以及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山地植被 末次冰期 孢粉记录 古环境
原文传递
青莲岗遗址孢粉及硅藻记录的古环境变化历史 被引量:4
6
作者 尹建吉 胡竹君 +4 位作者 吴小爽 林留根 甘恢元 张驰 萧家仪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3-196,共14页
废黄河南岸的青莲岗遗址是江淮东部重要的新石器遗址,了解其古环境背景变化对于认识该遗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莲岗遗址考古地层的AMS 14C年代、孢粉和硅藻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海水对该遗址的影响及水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废黄河南岸的青莲岗遗址是江淮东部重要的新石器遗址,了解其古环境背景变化对于认识该遗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莲岗遗址考古地层的AMS 14C年代、孢粉和硅藻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海水对该遗址的影响及水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生土层堆积后期(5.9 cal.kaB.P.以前),孢粉中莎草科占绝对优势,伴生蒿和藜科,硅藻组合中半咸水属种为优势种,海水种破碎壳体较多,可能为水动力较强的滨海盐沼环境。新石器文化层堆积期(5.9~4.8 cal.ka B.P.),硅藻属种中半咸水种减少,淡水底栖附生种为主要优势种,海水种硅藻破碎壳体的个数快速下降,表明此时环境逐渐稳定,海水或半咸水的影响减弱,适宜新石器先民的生产和生活。孢粉中水生、湿生草本和大型禾本科花粉增加,表明浅水水域面积增大,稻作农业开始出现。历史和近代时期(4.8 cal.ka B.P.以来),大型禾本科花粉急剧降低,表明稻作活动基本不存在。此时,硅藻中海水种和海水种破碎壳体有所增加,表明受到海水一定程度的影响,水动力再次加强,可能与海水倒灌或古黄河的泛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莲岗遗址 孢粉 硅藻 海面变化
原文传递
黄河宁蒙河段2019~2020年度凌汛期断面变化分析
7
作者 吴小爽 《内蒙古水利》 2021年第9期26-27,共2页
依据黄河宁蒙河段2019~2020年度石嘴山至头道拐5处水文站凌汛期水文资料,套绘分析各站凌汛期水位变化过程及断面冲淤变化特点,以期为黄河宁蒙河段未来凌汛期测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宁蒙河段 凌汛期 冲淤变化
原文传递
海勃湾水库建设前后下游河道泥沙粒径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屈利红 吴小爽 《内蒙古水利》 2019年第11期21-22,共2页
文章根据海勃湾水库运行前后下游河道悬移质泥沙颗粒粒径变化情况,对巴彦高勒、包头、头道拐水文站多年泥沙颗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巴彦高勒水文站泥沙粒径大小受海勃湾水库调节影响较大,包头至头道拐区间基本无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 海渤湾水库 中数粒径 颗粒级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