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目教学法理论探究与应用案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小贵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9-31,共3页
高职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教学目标。本文探索了"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中项目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并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案例探索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际应用。
关键词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 职业能力 项目教学法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延性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小贵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6期63-64,共2页
针对延性和耗能能力对结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设计中却远没有达到对结构承载能力和刚度重视的问题,逐步分析了延性设计的概念,提出对框架及剪力墙的基本延性设计思路,介绍了在设计中常用的一些保证结构或构件延性和耗能能力的方法,... 针对延性和耗能能力对结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设计中却远没有达到对结构承载能力和刚度重视的问题,逐步分析了延性设计的概念,提出对框架及剪力墙的基本延性设计思路,介绍了在设计中常用的一些保证结构或构件延性和耗能能力的方法,以引导大家在设计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延性 耗能能力 框架 剪力墙
下载PDF
基于内涵建设之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
3
作者 吴小贵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8-40,共3页
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目前在增长速度方面已不会太快,职业教育将面临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本文从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校企合作五个关键方面,阐述了职业院校如何加强内涵建设以达到提高整体教育质... 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目前在增长速度方面已不会太快,职业教育将面临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本文从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校企合作五个关键方面,阐述了职业院校如何加强内涵建设以达到提高整体教育质量、谋求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涵建设 职业教育质量 关键问题
下载PDF
项目课程教学实施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吴小贵 《科技风》 2010年第23期15-,31,共2页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的内容,都表明项目课程教学实施的成败已成为影响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深刻理解项目课程教学内涵,从六方面阐述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的相关因...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的内容,都表明项目课程教学实施的成败已成为影响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深刻理解项目课程教学内涵,从六方面阐述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的相关因素,进一步促进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项目课程教学 实施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某大底盘多塔复杂高层结构设计
5
作者 吴小贵 朱一强 《福建建筑》 2009年第10期62-64,共3页
本文针对常熟某大厦高层结构设计,重点讨论了复杂结构从概念设计到计算模型的处理和关键构件的构造要求,解决了大底盘多塔、结构高位转换、结构超长等结构难题;明确了该类结构抗震计算时模型的基本要求及控制指标。取得了一些设计经验,... 本文针对常熟某大厦高层结构设计,重点讨论了复杂结构从概念设计到计算模型的处理和关键构件的构造要求,解决了大底盘多塔、结构高位转换、结构超长等结构难题;明确了该类结构抗震计算时模型的基本要求及控制指标。取得了一些设计经验,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复杂结构 抗震等级 计算模型
下载PDF
某工程悬挑桁架转换结构设计方法
6
作者 朱一强 吴小贵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2年第11期62-65,共4页
对上部外挑框架采用悬挑桁架作为转换构件的这种竖向不规则结构,现行的抗震规范中还没有明确量化的结构设计依据,因此在结构设计上产生了一定的困难。论文通过对该结构类型的一个实例工程,用两种有限元软件进行了计算分析,对计算结果进... 对上部外挑框架采用悬挑桁架作为转换构件的这种竖向不规则结构,现行的抗震规范中还没有明确量化的结构设计依据,因此在结构设计上产生了一定的困难。论文通过对该结构类型的一个实例工程,用两种有限元软件进行了计算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得出了针对这种特殊结构在设计上应遵循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高层 概念设计 悬挑桁架转换 有限元分析 对策研究
下载PDF
上海科技馆地下室墙体温度裂缝的控制与监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彤 吴小贵 邱锡宏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84,106,共5页
上海科技馆工程采用预应力技术控制超长圆弧形地下室墙体开裂。为了检测实施效果,在试验段墙体中预先埋设钢弦式钢筋应力计,对墙体中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量测。结果表明,墙体中所施加的预应力达到了设计要求。墙体中预应力... 上海科技馆工程采用预应力技术控制超长圆弧形地下室墙体开裂。为了检测实施效果,在试验段墙体中预先埋设钢弦式钢筋应力计,对墙体中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量测。结果表明,墙体中所施加的预应力达到了设计要求。墙体中预应力的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时间上表现为:同一测点的预应力值先是随着时间逐渐增加,然后趋于稳定;在空间上则表现为:竖向墙体中的预应力在地下室顶板附近较小,而在离开顶板一定距离处最大,然后逐渐减小;在横向,张拉端附近测得的预应力值最大,然后向中间逐渐减小。与此同时,采用裂缝检测仪对墙体表面混凝土裂缝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监测,墙体表面混凝土裂缝的数量和规模随着墙体中预应力的逐步建立而减小,最终得到了有效控制。实践表明,采用预应力技术来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控制 地下室墙体 裂缝 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