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四极杆串联线性离子阱质谱测定蛋白食品中L-羟脯氨酸残留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善贞 邓晓军 +5 位作者 彭涛 伊雄海 郭德华 韩丽 盛永刚 吴巧彬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73-1379,共7页
建立了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四极杆串联线性离子阱质谱检测含蛋白食品中的皮革水解蛋白标示物L-羟脯氨酸(L-HYP)的同时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样品中的L-HYP经酶解后用乙腈沉淀蛋白,HLB小柱除去部分脂溶性干扰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进行测... 建立了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四极杆串联线性离子阱质谱检测含蛋白食品中的皮革水解蛋白标示物L-羟脯氨酸(L-HYP)的同时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样品中的L-HYP经酶解后用乙腈沉淀蛋白,HLB小柱除去部分脂溶性干扰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进行测定。本方法采用IDA结合EPI模式对试样中的L-HYP进行定性分析,并建立L-HYP的二级子离子谱库。通过以MRM模式对L-HYP进行定量分析,L-HYP在12种蛋白食品中平均回收率在73.4%~114.2%(n=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5%~14.4%(n=6)之间,可对试样中的L-HYP在定性确证的同时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羟脯氨酸 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 四极杆串联线性离子阱质谱 皮革水解蛋白
下载PDF
固相萃取-亲水相互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善贞 邓晓军 +4 位作者 伊雄海 韩丽 盛永刚 张晓梅 吴巧彬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7-683,共7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亲水相互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食品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残留量的方法。采用乙腈和水提取试样中残留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正己烷脱脂,提取液经亲水性键合硅胶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复合填料柱(MCT柱)净化。采用亲水相... 建立了固相萃取-亲水相互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食品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残留量的方法。采用乙腈和水提取试样中残留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正己烷脱脂,提取液经亲水性键合硅胶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复合填料柱(MCT柱)净化。采用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进行分离,质谱采用正、负离子切换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在10~2 500μg/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定量限分别为25和50μg/kg。本方法在动物源性食品、植物源性食品、乳及乳制品等不同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高、中、低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分别在70.0%~129.6%和70.0%~12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1.4%~23.3%和2.8%~18.7%之间。该方法可满足食品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同时定量测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三聚氰胺 三聚氰酸 食品
下载PDF
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潮气量的测定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斌 骆金宗 吴巧彬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7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所产生的潮气量。方法:采用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经积极抢救无效后的尸体作研究标本进行测量,所有标本均常规进行经1:1或经鼻气管插管术,胸外按压采用“THRUMP”心肺复苏仪按压,用模拟肺连接气管导管进行...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所产生的潮气量。方法:采用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经积极抢救无效后的尸体作研究标本进行测量,所有标本均常规进行经1:1或经鼻气管插管术,胸外按压采用“THRUMP”心肺复苏仪按压,用模拟肺连接气管导管进行潮气量测定,每例标本均分别进行A组和B组方式测量。A组测量方法为单一胸外按压,B组为腹部加上束腹带后进行胸外按压,两组均分别按压2、3、4、5cm幅度进行潮气量测量。结果:两组方法的测量均记录到一定量的潮气量,A组平均潮气量在50~180ml间、B组平均潮气量在70~210ml间,B组较A组约多30ml。结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存在一定量的潮气量,加用束腹带能产生更多的肺通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潮气量 测量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4
作者 陈志斌 吴巧彬 +3 位作者 丘依思 何志敏 麦霭琦 李翠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采取持续性低流量(含有鼻导管吸氧、无创或有创呼吸支持)等治... 目的:探究与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采取持续性低流量(含有鼻导管吸氧、无创或有创呼吸支持)等治疗手段,对照组使用氨溴索联合短效支气管扩张剂,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呼吸频率、PCT、CRP以及血常规指标变化,同时对比两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动脉血氧饱和度较高、动脉血氧分压较高、呼吸频率较低,PCT、CRP、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获得可靠的效果,促进改善了血氧指标,炎症反应也得以缓解,且治疗期间安全性有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吸痰治疗 抗感染治疗 重症肺炎
下载PDF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合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实效性探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巧彬 张晓斌 +1 位作者 王小谷 张青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6期1271-1272,共2页
目的观察研究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合用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两年内在本医院确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单独采取泮托拉唑疗法,B组采取泮托拉唑联合... 目的观察研究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合用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两年内在本医院确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单独采取泮托拉唑疗法,B组采取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为94.0%,A组治疗有效率为76.0%,B组明显优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显著,安全可靠方便,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生长抑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ICU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巧彬 张晓彬 伍磷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7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诊的156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78例患者给予传统方式治疗,治疗组中78例患者给... 目的探讨ICU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诊的156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78例患者给予传统方式治疗,治疗组中78例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治疗,治疗14 d以后,以上臂中围、三头肌皮褶厚度、氮平衡、白蛋白、血红蛋白、ICU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氮平衡、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CU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围手术期的上臂中围和三头肌皮褶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CU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缩短ICU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 肠外营养支持疗法
下载PDF
机械通气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巧彬 梁燕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期152-152,154,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通过机械通气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患者成功脱机,患者撤机后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较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与机械...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通过机械通气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患者成功脱机,患者撤机后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较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与机械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急危重症
下载PDF
超敏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在早期诊断老年人脓毒血症的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巧彬 罗智聪 +3 位作者 陈杰智 张晓斌 许文锋 胡小毅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老年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自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本院接诊的老年脓毒血症患者64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入院排除毒血症的健康老年体检者64例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老年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自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本院接诊的老年脓毒血症患者64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入院排除毒血症的健康老年体检者64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组28例,和重度组36例。比较各组患者hs-CRP、PCT水平以及APACHE 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结果:观察组hsCRP、PCT水平、APACHE Ⅱ和SOFA评分分别为(49.2±13.6)mg/L、(1.98±0.54)μg/L、(12.4±2.8)分和(2.6±0.7)分,对照组为(12.4±3.5)mg/L、(0.42±0.12)μg/L、(3.2±0.7)分和(1.2±0.4)分,观察组hs-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PACHE Ⅱ和SOFA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中度组PCT、APACHE Ⅱ和SOFA评分明显低于重度组(P<0.05),两组hs-CRP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PCT水平对老年脓毒血症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而PCT水平还能指示患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脓毒血症
下载PDF
不同分型分水岭脑梗死的CT脑灌注表现及其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24
9
作者 欧鸿儒 吴巧彬 +2 位作者 陈晓华 贾红明 简坚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分水岭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院行CT脑灌注检查,选择核磁共振DWI证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34例,包括皮层分水岭脑梗死(CWSI)15例,内分水岭...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分水岭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院行CT脑灌注检查,选择核磁共振DWI证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34例,包括皮层分水岭脑梗死(CWSI)15例,内分水岭脑梗死(IWSI)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资料。结果:CT脑灌注显示18例在分水岭梗死区周围出现异常低灌注,与对侧比较脑血流量(CBF)减低、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峰值时间(TTP)延迟,脑血容量(CBV)无变化。有异常低灌注组有10例于入院第1周病情出现恶化,无异常低灌注组仅有2例,两者有统计学差异(χ~2=6.88,P<0.01)。IWSI组有13例患者出现异常低灌注,CWSI组有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P<0.05)。IWSI组有7例预后不良,CWSI组只有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结论:低灌注是IWSI重要的诱发因素且与预后有关,IWSI较CSWI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脑血流动力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分水岭脑梗死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欧鸿儒 吴巧彬 +4 位作者 陈晓华 贾红明 张冠业 莫家彬 简坚成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分水岭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进行脑CT灌注联合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扫描检查。结果 CT脑灌注显示21例在分水岭脑梗死区周围出现异常灌注;与对侧比较脑血流量(C...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分水岭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进行脑CT灌注联合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扫描检查。结果 CT脑灌注显示21例在分水岭脑梗死区周围出现异常灌注;与对侧比较脑血流量(CBF)、平扫通过时间(MTT)及峰值时间(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血容量(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示17例头颈部血管重度以上狭窄,责任血管数合计24支,其中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12处,颈内动脉6处,大脑后动脉4处,椎动脉2处。脑梗死区周围出现异常灌注有15例头颈部血管重度狭窄,无异常灌注组只有2例合并重度狭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χ2=6.21,P<0.05)。结论 CT脑灌注成像联合CTA检查具有安全、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通过一次性检查即可全面评价分水岭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其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情况,为临床医师尽早进行合理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脑梗死
下载PDF
内侧分水岭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及血管相关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鸿儒 吴巧彬 +4 位作者 陈晓华 贾红明 张冠业 莫家彬 简坚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5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内侧分水岭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2016年8月在本院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CT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选择病灶符合内侧分水岭脑梗死23例患者和腔隙性脑梗死1... 目的:探讨内侧分水岭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2016年8月在本院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CT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选择病灶符合内侧分水岭脑梗死23例患者和腔隙性脑梗死18例患者,对比分析两者影像资料。结果:CT脑灌注显示内侧分水岭脑梗死组18例在梗死周围存在大面积异常低灌注,腔隙性脑梗死组仅4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5,P<0.01)。与对侧脑血流量(CBF)、平扫通过时间(MTT)及峰值时间(TT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血容量(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示内侧分水岭脑梗死组13例头颈部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腔隙性脑梗死组仅4例,两者头颈部血管重度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P<0.05)。结论:内侧分水岭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前者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密切相关,并存的低灌注是其重要的诱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内侧分水岭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
下载PDF
社区医生急救技术培训模式与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晓斌 谭卫民 +2 位作者 刘景波 吴巧彬 温想群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探索一套便捷、高效的社区医生急救技术培训模式,同时对我街道所属社区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其院前急救能力。方法将容桂街道所属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每站点选取2名医生作为培训对象,随机抽取1名作为A组学员,另一名作为B组学员,... 目的探索一套便捷、高效的社区医生急救技术培训模式,同时对我街道所属社区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其院前急救能力。方法将容桂街道所属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每站点选取2名医生作为培训对象,随机抽取1名作为A组学员,另一名作为B组学员,每组共13名学员。A组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理论讲授-实践技能操作-考核"三步骤进行;B组采用"逆向补充教学法"进行培训,A、B两组总培训时间均为2周。学习期满进行考核及1年后随访两组学员在1年内使用急救技术实施急救的能力和效果。结果学习期满实践考核成绩B组较A组好,考核达标培训所需时间B组较A组少,1年内急救技术应用能力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逆向补充教学法"在实施急救技术培训中省时省力,针对性强,学员学习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技术 培训 全科医生
下载PDF
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晓斌 吴巧彬 +1 位作者 骆金宗 温想群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4期316-317,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导丝引导进行经鼻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制导丝进行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术以来共抢救急性呼衰患者120例,涂抹石蜡油经鼻腔插入,在喉镜引导下进入声门2~3cm,将气管导管套入导丝并沿其插入气管内,取出导丝,气囊充... 目的探讨使用导丝引导进行经鼻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制导丝进行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术以来共抢救急性呼衰患者120例,涂抹石蜡油经鼻腔插入,在喉镜引导下进入声门2~3cm,将气管导管套入导丝并沿其插入气管内,取出导丝,气囊充气。结果120例患者均在1~3min内顺利插管到位,即时进行吸痰通畅呼吸道,所有患者均达到即时通畅呼吸道进行人工通气目的以及长时间置管的要求,较少并发症发生,耐受及安全性能良好。结论采用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术能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快速、便捷、安全地建立人工气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导丝 经鼻气管插管
下载PDF
奥尔芬与曲马多在急性肾绞痛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晓斌 吴巧彬 温想群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577-1577,共1页
目的比较奥尔芬与曲马多在急性肾绞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按急诊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曲马多针剂100mg肌肉注射,B组给予奥尔芬(双氯芬酸钠)75m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药物镇痛效果及副反应。结果奥尔芬较曲马多显示了较好的... 目的比较奥尔芬与曲马多在急性肾绞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按急诊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曲马多针剂100mg肌肉注射,B组给予奥尔芬(双氯芬酸钠)75m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药物镇痛效果及副反应。结果奥尔芬较曲马多显示了较好的镇痛效果而副反应较少。结论奥尔芬在急性肾绞痛治疗中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而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绞痛 双氯芬酸钠 曲马多
原文传递
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模式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邱月平 吴巧彬 +2 位作者 梁桂珠 严红进 杨业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7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护理干预模式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18年1~6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4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模式;选取该院2019年1~6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460... 目的探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护理干预模式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18年1~6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4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模式;选取该院2019年1~6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460例为观察组,采用基于MEWS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急救效率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院前救治时间、现场至医院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院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WS评分越高,患者的死亡率越高。结论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MEWS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提高对疾病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干预 院前急救
原文传递
心肺复苏教学中应用"数字密码"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月平 吴巧彬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2133-2135,共3页
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教学中应用"数字密码"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护理专业的实习生117例,按年级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3人(2018级)应用常规的教学法,试验组64人(2019级)同时运用"... 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教学中应用"数字密码"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护理专业的实习生117例,按年级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3人(2018级)应用常规的教学法,试验组64人(2019级)同时运用"数字密码"教学法,完成课程后逐一对两组实习生展开统一标准考核。结果试验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按压部位、按压和通气时间间隔、按压手法、按压/通气比值、按压幅度及频率等操作环节的失误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CPR教学中应用"数字密码"教学法可以使实习生学习心肺复苏的意识得到强化,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数字密码 实训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