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IO-LCA的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碳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吴常艳 黄贤金 +3 位作者 揣小伟 徐国良 於冉 李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51,共9页
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研究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碳减排路径的清洁发展机制尤为重要与迫切。江苏省是全国工业经济大省和碳排放大省之一。因此,本文以江苏省细分行... 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研究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碳减排路径的清洁发展机制尤为重要与迫切。江苏省是全国工业经济大省和碳排放大省之一。因此,本文以江苏省细分行业为例,采用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江苏省产业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进行测算。并构建碳减排潜力模型模拟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1一次性能源消费引起的直接碳排放最大的贡献部门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总体能源消费碳排放的50.58%,其次是化学工业(9.65%),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第三贡献者(9.31%)。2从生产链视角,间接碳排放较高的部门依次为: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5.183×106t)、煤炭开采和洗选业(8.099 8×106t)、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4.694 4×106t);消费需求视角,间接碳排放主要贡献来自于出口隐含碳排放;从部门层次来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6.55%)、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6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2.49%)在出口碳排放中贡献较大。3江苏省碳减排潜力较大的部门主要是能源密集型行业。如产值变动1%,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减排效应达1.58 t/104元,碳减排量占2010年碳排放1.57%。因此,建议江苏省除了使用粉煤燃烧技术(P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大型循环流化床(CFB)等先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强度以外,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来优化能源结构。另外,重点提升具有较大减排潜力部门的产值,例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O-LCA 碳排放 产业结构调整 减排潜力 江苏省
下载PDF
非洲经济体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常艳 黄贤金 李丽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104,共14页
运用空间自相关和收敛方法分析了非洲经济体2003—2010年的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检验非洲经济体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非洲经济体空间溢出的溢出路径。最后,运用GI... 运用空间自相关和收敛方法分析了非洲经济体2003—2010年的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检验非洲经济体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非洲经济体空间溢出的溢出路径。最后,运用GIS空间关联技术模拟了空间溢出效应对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非洲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α、β收敛趋势,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且形成了以埃及、尼日利亚、南非等国家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极"。②空间溢出效应对非洲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初级教育、矿产资源开发、国家财政支出、国际贸易等因素是非洲经济体空间溢出的主要路径。③毗邻区域的随机震荡冲击对非洲经济体核心区域内的极点国家影响不明显,说明非洲经济体经济差异较大,经济发展相对好的国家抗风险能力也较强,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对冲击更具有灵敏性。这与非洲经济体地域范围广、空间差异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缺乏、殖民经济遗留的特征明显以及区域社会政治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经济体 经济收敛 空间外溢效应 计量经济
下载PDF
土地规划的自然过程基础与大数据时代的方法探索 被引量:14
3
作者 单卫东 胡月明 +4 位作者 贺灿飞 曹小曙 黄贤金 童昕 吴常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12-1919,共8页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空间结构不断重组,导致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无序开发日益严重,因而优化国土资源空间格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土地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土地规...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空间结构不断重组,导致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无序开发日益严重,因而优化国土资源空间格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土地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土地规划方法有待改革。在基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开发理念下,总结土地自然过程基础对土地规划的影响,实现"山水路林田生命共同体"的协调规划发展。其次,"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计算、空间数据整合、云分析等技术对土地规划方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最后,针对土地规划数据特殊性、移动用户终端的广泛性,提出应创建土地规划云服务平台,使土地规划实现数据集成管理和更新,从而提高土地规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规划 云服务 大数据 地球化学循环
下载PDF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格局预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建豹 黄贤金 +2 位作者 吴常艳 周艳 孟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2,共7页
为探索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演化规律,以二氧化碳为测度指标,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和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最后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 为探索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演化规律,以二氧化碳为测度指标,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和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最后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碳排放空间格局总体上较为稳定,HH类型省域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LL类型省域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部地区,中国省域碳排放在空间上的集聚性和集群效应增强。碳排放的重点调控区域包括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和辽宁等。(2)1997-2007年中国省域碳排放标准差椭圆的中心向西南移动,2007-2012年向西北移动;碳排放沿X轴呈分散趋势,沿Y轴呈集中趋势;转角大致在21.516 0°~30.852 6°之间变化;碳排放的空间密集化程度增加,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圆化"趋势,空间相似性降低。(3)2013-2020年碳排放标准差椭圆的中心主要在中牟县内移动;碳排放空间格局呈现一定的空间拉伸趋势;转角大致在20.661 3°~22.482 7°之间变化;形状指数总体上呈轻微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圆化"趋势,空间格局相对稳定。(4)空间面板模型的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人口总量、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是影响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其中,降低碳排放强度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和人口总量对碳排放量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格局 标准差椭圆 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
下载PDF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空间通达性分析——以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白永平 吴常艳 陈博文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以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交通路网为例,基于空间句法模型、日常可达性模型和等时圈通过特征点算法,试图运用GIS技术将节点、轴线和域面结合起来对通达性进行全面阐述,多视角综合测度区域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路网体系... 以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交通路网为例,基于空间句法模型、日常可达性模型和等时圈通过特征点算法,试图运用GIS技术将节点、轴线和域面结合起来对通达性进行全面阐述,多视角综合测度区域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路网体系较为完善,路网线段集聚相对明显;线段式空间伸展格局呈"点-轴"状,轴线式空间伸展格局呈"干-枝"状,初步形成核心、过渡、外围三大等级圈层以及"X"字型路网骨架,区域交通运输与城镇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强的共轭协同发展关系。2.等时圈沿国道、省道、县道扩散表现连续,沿封闭铁路、高速公路扩散出现跳跃,其等时圈空间特征多呈现"枝-叶"状。城镇日常可达性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中心性、周边路网发达程度和城镇密集程度,区域路网单中心极化现象比较明显,兰州市对整个区域路网的控制作用较为突出。3.区域通达度空间分布各异,核心板块破碎而外围板块连片。区域通达性差异极其显著,出现极高值区和极低值区;兰州与西宁通达度中高值区出现断裂,区域南部通达度极低值区连片成带。因此,应当构建兰州地区绕城高速和环状路网,实现路网交通的适度分流;加快兰州-西宁高等级快速交通建设,推进兰州-西宁区域一体化进程;建设兰成铁路和兰州至云南磨憨口岸高速通道,培育临夏为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达性 路网 空间句法模型 日常可达性模型 等时圈通过特征点算法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
下载PDF
白沙绿茶提取物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虞道锐 姬立平 +3 位作者 何以红 周晶 吴常艳 刘启兵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8期2077-2081,共5页
目的:探讨白沙绿茶提取物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和白沙绿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12只。每日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白沙绿茶提取物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和白沙绿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12只。每日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每周对各组大鼠血压测量1次;7周末,自腹主动脉取血,用于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同时取心脏组织HE染色后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高血压对照组相比,白沙绿茶提取物三个剂量组与氨氯地平组均对大鼠的血压有一定的降低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沙绿茶提取物高(200 mg·kg^(-1)·d^(-1))、中(100 mg·kg^(-1)·d^(-1))剂量组和氨氯地平组(0.5 mg·kg^(-1)·d^(-1))可显著升高血清NO和SOD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白沙绿茶提取物可升高SHR大鼠血清NO和SOD水平以及降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产生降压效应,同时能有效逆转高血压大鼠病理性心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绿茶提取物 原发性高血压大鼠 降压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复杂地形区域通达度模拟和分析——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白永平 吴常艳 陈博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9,共6页
采用空间句法模型、日常可达性模型和等时圈通过特征点算法,将节点、轴线和域面结合,研究复杂地形的区域通达度,多视角综合测度天山北坡经济带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路网线段式空间伸展格局呈"点—轴"状... 采用空间句法模型、日常可达性模型和等时圈通过特征点算法,将节点、轴线和域面结合,研究复杂地形的区域通达度,多视角综合测度天山北坡经济带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路网线段式空间伸展格局呈"点—轴"状,轴线式空间伸展格局呈"干—枝"状,初步形成核心、过渡、外围三大等级圈层及双"十"字形路网骨架。2)城镇可达性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中心性、周边路网发达程度和城镇密集程度,区域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对整个区域路网的控制作用较强,应提升奎屯作为区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同时要强化精河和霍城(清水河)的门户城市功能。3)区域通达度空间分布各异,核心板块连续性较好,外围板块受山脉、沙漠的影响较大。因此,加快建设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和东、西两个环状高速及连通或延伸向西开放的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两个重点口岸的高速联络线,通过提高路网伺服能力克服自然条件的阻隔和限制,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通达度 空间句法 日常可达性 等时圈通过特征点算法 GIS 天山北坡经济带
下载PDF
被征地农民对闲置土地利用的行为特征分析——基于无锡市118份农户调研结果
8
作者 徐静 钟太洋 +1 位作者 黄贤金 吴常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96-99,103,共5页
基于无锡市118份农户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相关因素对被征地农民利用闲置地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列联分析法,定性研究闲置土地的种植模式。分析了被征地农民的闲置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包括闲置土地的利用意愿及其影响因... 基于无锡市118份农户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相关因素对被征地农民利用闲置地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列联分析法,定性研究闲置土地的种植模式。分析了被征地农民的闲置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包括闲置土地的利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闲置土地的种植模式等。结果表明:被征地农民利用闲置土地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户距离县镇最小的距离、负责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的年龄、性别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和家庭中老年人年龄等级是影响农户对闲置地利用意愿的主要因素。在种植作物的选择上,农户会选择易种、种植环境要求低、人工耗时少、生长周期短和投入成本低的季节性作物和蔬菜。因此,建议不反对不鼓励征而未用土地的农业利用行为,且给种植偏好农户留农地安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 闲置土地 种植模式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复杂地形区域通达度模拟和分析——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
9
作者 白永平 吴常艳 陈博文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年第3期20-28,共9页
采用空间句法模型、日常可达性模型和等时圈通过特征点算法,将节点、轴线和域面结合,研究复杂地形的区域通达度,多视角综合测度天山北坡经济带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路网线段式空间伸展格局呈"点—轴"状... 采用空间句法模型、日常可达性模型和等时圈通过特征点算法,将节点、轴线和域面结合,研究复杂地形的区域通达度,多视角综合测度天山北坡经济带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路网线段式空间伸展格局呈"点—轴"状,轴线式空间伸展格局呈"干—枝"状,初步形成核心、过渡、外围三大等级圈层以及双"十"字形路网骨架。(2)城镇可达性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中心性、周边路网发达程度和城镇密集程度,区域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市对整个区域路网的控制作用较强;应提升奎屯市作为区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同时要强化精河县和霍城县(清水河)的门户城市功能。(3)区域通达度空间分布各异,核心板块连续性较好,外围板块受到山脉、沙漠的影响较大。因此,加快建设乌鲁木齐市绕城高速和东、西两个环状高速以及连通或延伸向西开放的霍尔果斯市和阿拉山口市两个重点口岸的高速联络线,通过提高路网伺服能力来克服自然条件的阻隔和限制,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通达度 空间句法 日常可达性 等时圈通过特征点算法 GIS 天山北坡经济带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外涂联合艾灸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观察
10
作者 吴常艳 李明 王建民 《山西中医》 2022年第10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外涂联合局部艾灸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复方黄柏液外涂肛门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肛门局部艾灸。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肛门瘙痒症状评...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外涂联合局部艾灸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复方黄柏液外涂肛门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肛门局部艾灸。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肛门瘙痒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后的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肛门瘙痒症状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LQI评分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外涂联合局部艾灸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肛门瘙痒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治疗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瘙痒症 复方黄柏液 局部艾灸 外治法
下载PDF
牵引供电感应电原理、危害及预防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常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33期177-178,共2页
牵引供电的维修过程中,对感应电的认识不足,导致了一系列受感应电触电死亡事故,文章对事故原因及感应电的原理进行阐述并制定了针对性预防措施。
关键词 接触网V型天窗 感应电 地线
下载PDF
中国工业烟粉尘排放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政 姚士谋 吴常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49-1957,共9页
采用空间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研究1999—2017年中国工业烟粉尘排放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工业烟粉尘排放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其排放的基尼系数和污染物分布指数均呈现下降态势,空间集中程度有所缓和。②中国工... 采用空间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研究1999—2017年中国工业烟粉尘排放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工业烟粉尘排放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其排放的基尼系数和污染物分布指数均呈现下降态势,空间集中程度有所缓和。②中国工业烟粉尘排放空间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其排放中心不断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迁移。③中国工业烟粉尘排放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其冷热点区空间分布发生显著变化。④能源消耗、第二产业比重、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将会增加工业烟粉尘排放,而外资水平、治理技术水平和环境规制力度的提升则有利于减少工业烟粉尘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烟粉尘排放 空间溢出 空间杜宾模型 省域单元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气虚血瘀型临床观察
13
作者 聂新月 高翔 +1 位作者 许锦程 吴常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2期2048-2050,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处理,另予以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结果:治疗后疮面面积、创面疼痛、创面渗出量、...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处理,另予以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结果:治疗后疮面面积、创面疼痛、创面渗出量、炎性因子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气虚血瘀型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肢溃疡 气虚血瘀型 补阳还五汤 湿润烧伤膏
下载PDF
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关系——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博文 陆玉麒 吴常艳 《党政视野》 2016年第4期64-64,共1页
可达性最早由Hansen提出。它是交通系统的主要产品,也是交通基础设施最直接的空间影响。通常认为,可达性的提高可以缩短城市间时间距离,产生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区域可达性差异有时候可以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具,边缘区域或不... 可达性最早由Hansen提出。它是交通系统的主要产品,也是交通基础设施最直接的空间影响。通常认为,可达性的提高可以缩短城市间时间距离,产生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区域可达性差异有时候可以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具,边缘区域或不发达区域可达性提高,区域空间收敛,经济活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会降低,生产就有可能转移到低工资区域,最终刺激当地经济并推动经济趋近于更高水平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活动 可达性 时间距离 区域经济 区域空间 交通系统 城镇经济 趋近 空间分布 外围区域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其经济一体化趋势 被引量:68
15
作者 吴常艳 黄贤金 +2 位作者 陈博文 李建豹 徐静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78,共8页
在修正经济联系引力模型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3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一体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形成以中下游城市群和上游城市群为核心的两大板块,区域内交通网络体系的完善是促进中... 在修正经济联系引力模型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3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一体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形成以中下游城市群和上游城市群为核心的两大板块,区域内交通网络体系的完善是促进中下游经济联系的主要原因之一;"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形成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且核心区与边缘区网络密度差异较大,上海、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城市成为经济联系网络中重要的中介城市,总体上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呈现"一轴线、两板块、多中心"的经济联系格局;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在经济联系网络模式上分别呈现出"多中心紧凑模式、多中心松散模式、双核极化模式",表明中下游区域以城市群为主体,中介城市为对接点的经济联系一体化趋势正在形成,加强与成渝城市群为核心的上游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 长江经济带 社会网络分析 引力模型 经济一体化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58
16
作者 李建豹 黄贤金 +2 位作者 吴常艳 周艳 徐国良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28,共8页
利用空间变差函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了中国省域人均碳排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综合考虑碳排放的各影响因素,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匡l省域人均碳排放存在显著... 利用空间变差函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了中国省域人均碳排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综合考虑碳排放的各影响因素,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匡l省域人均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形成了典型的中心一外围结构,中心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和宁夏等地。②各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同一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在不同省域存在明显差异。③影响中国省域人均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是碳排放强度、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和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后,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异质性 空间自相关性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中国
原文传递
江苏交通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测度——基于空间计量视角 被引量:64
17
作者 陈博文 陆玉麒 +1 位作者 柯文前 吴常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83-2294,共12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是交通地理学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对于两者的内在关系仍存较多争议。鉴于此,将可达性不同概念纳入空间计量模型,构建包含可达性与经济变化的二阶空间滞后模型,试图从空间计量视角探讨可达性变...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是交通地理学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对于两者的内在关系仍存较多争议。鉴于此,将可达性不同概念纳入空间计量模型,构建包含可达性与经济变化的二阶空间滞后模型,试图从空间计量视角探讨可达性变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研究显示:交通建设扩大了长江南北可达性的绝对差距,增强了长三角江苏部分城镇间的凝聚力,使苏中地区顺利融入长三角;在江苏"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并没有促进经济发达城镇带动周边城镇发展,但是交通建设改善了城镇发展环境,对经济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注意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二阶空间滞后模型 经济发展 交通建设 江苏省
原文传递
耕地利用变化的近远程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18
作者 吴常艳 陈博文 +1 位作者 黄贤金 李焕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03-3019,共17页
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存在空间分离的非均衡性特征,研究耕地利用变化近远程驱动机制对于跨区域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0—2020年间7期LandsatTM影像解译数据,关键年份的陆路交通网络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 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存在空间分离的非均衡性特征,研究耕地利用变化近远程驱动机制对于跨区域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0—2020年间7期LandsatTM影像解译数据,关键年份的陆路交通网络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刻画长江经济带耕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同时,构建二阶空间自回归模型,阐释不同时段耕地利用变化的近远程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各局地系统内耕地地类向其他地类转化,集中转化的地类有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②多区域投入产出结果发现黑龙江、吉林是江苏、上海、浙江、湖北等省(市)隐含耕地主要输入来源地,贵州、安徽、江西等省份是长江经济带内隐含耕地净输出最高的省份,输出地大多数在长江经济带内部,并在空间上呈现邻近性特征。③空间二阶自回归模型结果发现,2005—2020年时段,耕地利用变化存在空间近远程驱动效应,交通可达性越高的地方耕地利用变化现象越突出。近远程驱动在交通可达性3 h以内显著,超过3 h地理衰减现象突出,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源自局地系统。④局地系统的影响因素中,土地财政和城市化始终是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全球化、市场化等因素存在时空异质性。最后,本文为长江经济带强化耕地保护措施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交通可达性 耕地近远程利用 空间计量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1991-2011年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经济重心及经济发展重心演变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徐国良 黄贤金 +1 位作者 李丽 吴常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2-690,共9页
运用重心模型,计算出1991-2011年间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经济重心及经济发展重心坐标,揭示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经济特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看,以区域几何中心为参照,经济重心大体呈南北狭长型分布,全部落于区域东北部位置,经... 运用重心模型,计算出1991-2011年间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经济重心及经济发展重心坐标,揭示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经济特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看,以区域几何中心为参照,经济重心大体呈南北狭长型分布,全部落于区域东北部位置,经济发展重心大体呈团聚状分布,有11个落入东北部,10个落入西北部;②在整体移动轨迹方面,经济重心比经济发展重心表现出更为简洁的特征,2000年后经济重心稳定向西南方向移动,经济发展重心在短时间内会呈现急剧的变化,这说明经济重心存在来自于区域特定方向上的力的强烈作用,而经济发展重心来自于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力都较为均衡;③1999年以后,来自区域西部方向的力持续稳定地拉动经济重心的移动,区域南部的力对经济重心移动极为显著。同时,对经济发展重心而言,1999年后东西方向上的力对其移动作用不显著,在南北方向上有悄然北移的态势;④从区域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均衡性来看,经济重心在总体上趋于稳定态势,经济发展重心的不均衡性逐渐加强并稳定,且来自于南北方向上的力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重心 经济发展重心 动态演变 南海
原文传递
胡焕庸亚线构想与长江经济带人口承载格局 被引量:23
20
作者 黄贤金 金雨泽 +1 位作者 徐国良 吴常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37-1944,共8页
从"胡焕庸线"的理论内涵出发,构想了"胡焕庸亚线"的基本构想、及其空间特征;以"胡焕庸亚线"为基础,结合长江经济带自然社会基础条件空间格局,测算了未来时期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状况,并从胡焕庸亚线的... 从"胡焕庸线"的理论内涵出发,构想了"胡焕庸亚线"的基本构想、及其空间特征;以"胡焕庸亚线"为基础,结合长江经济带自然社会基础条件空间格局,测算了未来时期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状况,并从胡焕庸亚线的视角细划了长江经济带的人口承载力空间格局,形成以长三角为首的阶梯式空间结构。并对长江经济带战略空间格局的优化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胡焕庸线 胡焕庸亚线 阶梯式突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