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人工造林对土壤养分和肥力的影响
1
作者 罗红 普布顿珠 +3 位作者 刘宏伟 嘎玛群宗 吴建普 韦红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目的】研究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造林地和邻近未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及其变化趋势,旨在为西藏重点区域人工造林及其林分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提高对该区人工造林地土壤肥力的系统性认识。【方法】以人工林(造林地)及其对照地(... 【目的】研究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造林地和邻近未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及其变化趋势,旨在为西藏重点区域人工造林及其林分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提高对该区人工造林地土壤肥力的系统性认识。【方法】以人工林(造林地)及其对照地(和造林地邻近的具有相同初始条件的非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样地法,于2016年7—11月对54对样地0~80 cm土层分4层(0~20,20~40,40~60,60~80 cm)进行土壤调查取样,测定各土层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水解性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土壤密度(BD)、土壤质量含水量(MWC)、pH值、土壤粒径分布(PSD)等理化性质,通过两个关联样本检验方法、养分分级、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人工造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人工林较对照地0~80 cm土层剖面土壤BD、TP和AP分别显著降低了6.0%、10.5%和36.5%,MWC、TN和SOM分别显著增加了22.4%、28.6%和16.8%,AP变幅最大,TN增幅最高,pH、AK、TK、AN和PSD变化不显著。未造林地氮、磷、钾、有机质养分等级属于“稍缺”或更差水平的样地占比均在63.1%以上,TN养分等级最差;人工林氮、磷、钾、有机质养分等级属于“稍缺”或更差水平的样地占比均在73%以上,AP养分等级最差,AP由“不缺水平”转为“缺”水平的样地比例最高。对照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分级排序为TP>AK>TK>AP>SOM>AN>TN(“>”左侧养分状况优于右侧,下同),人工林的排序为TP>AK>TK>TN>SOM>AN>AP。土壤肥力主要受有机质、全氮、土壤砂粒含量的综合影响,人工林和对照地差异不显著。【结论】“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作为西藏人工造林的重点区域,人工造林对土壤BD、MWC、TN、TP、AP、SOM影响显著,造林后人工林土壤密度、土壤质量含水量、有机质、氮素理化性质趋好,而磷素养分条件变差。人工林土壤最缺AP,土壤养分由未造林地的N限制最强烈转变为了人工林的P限制最强烈,土壤肥力的提升受AP限制,但无论造林与否,土壤养分均表现为普遍缺乏。西藏人工造林应加强土肥管理,注重土壤养分的整体提升,造林前可加强有机肥的使用,后期管护注重磷肥的使用,以提高造林成效、改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造林 土壤养分 养分分级 土壤肥力 因子得分
下载PDF
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食性及日取食量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建普 周伟 +3 位作者 周杰珑 艾怀森 黄晓祥 李家鸿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9-544,共6页
通过确定白眉长臂猿的取食特征及日取食量,探讨不同个体间和春、秋季间日取食量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影响日取食量和取食特征的因素,为白眉长臂猿日能量需求及其营养容纳量研究奠定基础。2007—2008年春、秋季,在高黎贡山赧亢采用焦点动物... 通过确定白眉长臂猿的取食特征及日取食量,探讨不同个体间和春、秋季间日取食量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影响日取食量和取食特征的因素,为白眉长臂猿日能量需求及其营养容纳量研究奠定基础。2007—2008年春、秋季,在高黎贡山赧亢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察和记录数据。结果发现,白眉长臂猿取食36种食物的40个部位,其果实的食物单元、取食速度、单个鲜重值等取食特征不同于嫩叶。春、秋季白眉长臂猿每日取食果实量所占百分比最高、嫩叶所占百分比次之、茎和花所占百分比最低。春、秋季家群中雌猿的日取食量均高于雄猿。与家群的雌猿相比,独猿(♀)春季的日取食量稍高。在春季,独猿取食果实持续时间约为家群的2倍,而取食嫩叶的则与家群几乎相等。相同个体秋季的日取食量高于春季的,且春、秋季日取食各部位的量所占百分比也不同。分析结果表明,食性及日取食部位的量反映了白眉长臂猿选择食物的最基本策略。雌雄个体大小差异、能量消耗、食物特征、动物生理需求等因素影响白眉长臂猿的日取食量。白眉长臂猿取食持续时间与觅食树的食物资源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取食特征 取食持续时间 日取食量 高黎贡山
下载PDF
云南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的鸣叫及其行为
3
作者 吴建普 周伟 李明会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为探讨东白眉长臂猿的鸣叫功能,于2007年春、秋季和2008年春季对分布在高黎贡山赧亢的1♀1♂(成体)1幼的家群和独猿(1♀,成体)跟踪观察,记录其鸣叫频次及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家群年间鸣叫时间和频次差异性显著(p=0.05)。三个季节比较,以... 为探讨东白眉长臂猿的鸣叫功能,于2007年春、秋季和2008年春季对分布在高黎贡山赧亢的1♀1♂(成体)1幼的家群和独猿(1♀,成体)跟踪观察,记录其鸣叫频次及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家群年间鸣叫时间和频次差异性显著(p=0.05)。三个季节比较,以2008年春季家群的持续鸣叫时间最长。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首先是2007年春季家群需要保护幼猿,所以减少鸣叫;其次,2008年幼猿死亡后家群中雌性个体发情和交配准备导致鸣叫频次和持续时间增加;再次,2008年春季家群和独猿的相对距离较近,导致春季长臂猿鸣叫时间和频次较高。秋季家群成功的二重唱频次高于春季,其二重唱行为更多地支持加强群内雌雄配对关系假说,而非空间和资源防卫假说。群间的合唱还与家群的警戒和防御有关;对雌性独猿而言,长时间对家群的尾随和回应性鸣叫,其功能含义还需深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白眉长臂猿 鸣叫行为 鸣叫频次 持续时间 高黎贡山
下载PDF
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春季食物选择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兴勇 周伟 +3 位作者 吴建普 白冰 李正波 李家鸿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4-180,共7页
2007年3月9日—4月28日,在高黎贡山赧亢跟踪观察白眉长臂猿(Hoolock hoolock)的春季食性及取食行为,将其行为分为食果、食果汁和食叶。采用瞬时扫描法记录白眉长臂猿的取食行为,取食的种类、部位和地点等。在其活动区域内,以取食树为中... 2007年3月9日—4月28日,在高黎贡山赧亢跟踪观察白眉长臂猿(Hoolock hoolock)的春季食性及取食行为,将其行为分为食果、食果汁和食叶。采用瞬时扫描法记录白眉长臂猿的取食行为,取食的种类、部位和地点等。在其活动区域内,以取食树为中心设置20m×20m的利用样方和以随机方式设置同样大小的可利用样方各19个。在样方内收集与取食树及食物资源相关的6个因子的数据。统计食物种类和资源量、选择指数、取食点的选择性等。结果表明,赧亢白眉长臂猿春季取食的食物共10种,其中果实类植物3种,果汁类植物1种,嫩叶类植物6种。10种食物中,白眉长臂猿对印度木荷(Schima khasiana)的果实和缅甸木莲(Maglietia haokeri)的嫩叶呈弱选择,对其他8种食物资源均呈强选择。Mann-WhitneyU-检验结果表明,利用样方和可利用样方间的食物资源量及食物种类数均差异极显著,以利用样方的资源量大,每一样方食物种类较多。果实是赧亢白眉长臂猿春季的主要食物资源,而嫩叶是补充。呈强选择的食物并不一定是取食频次高的食物;反之,取食频次高的食物也不一定呈强选择。白眉长臂猿常选择易处理的果实和粗灰分含量少的嫩叶,且果实是它摄取水分的主要来源。白眉长臂猿通常选择食物资源和种类相对集中的区域取食,这可以减少动物因寻找食物所耗费的能量,同时获得多种食物,满足其生理对营养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食物资源 食物选择 取食点 高黎贡山
下载PDF
昆明地区昭觉林蛙生殖及附属器官的年周期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伟 李旭 +2 位作者 吴建普 李凤莲 李明会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4,共6页
解剖2006年4—12月自昆明东北郊采集到的体长大于40.0mm的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标本73只(♀39,♂34),测量其体长、体重、肝重、脂肪体重、卵巢重、精巢重、输卵管重和直径、卵径等。以体长(或体重)为协变量做协方差分析(ANCOV... 解剖2006年4—12月自昆明东北郊采集到的体长大于40.0mm的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标本73只(♀39,♂34),测量其体长、体重、肝重、脂肪体重、卵巢重、精巢重、输卵管重和直径、卵径等。以体长(或体重)为协变量做协方差分析(ANCOVA),结果显示,输卵管直径、卵径,雌性的肝重、脂肪体重、卵巢重和输卵管重和雄性的精巢重在年周期内差异极显著。相关性检验显示,雌性卵巢重分别与肝重、输卵管重、输卵管直径、卵径均显著正相关,即它们的发育完全同步,但与脂肪体重不相关。各月雌体卵巢重和雄体精巢重的发育极显著正相关,即雄性与雌性的性腺发育同步。据解剖、检验分析及野外观察结果分析证明,昆明地区昭觉林蛙的繁殖时间在10月完成,且一年只有一个繁殖期。脂肪体在雌性个体生殖腺发育过程中起供能作用。在卵巢发育过程中,肝供能作用不明显,但在雌性个体抱对和产卵过程中起供能作用。在雄性性腺发育的过程中,肝和脂肪体的供能作用不如雌性明显,耗能极低。可见昭觉林蛙雄性个体的生殖投入少于雌性个体。一些雌性个体推迟冬眠时间,主要是为觅食和补充能量,以便安全越冬。此外,新生昭觉林蛙蝌蚪期在冬季度过,随后的发育和变态面临旱季缺水环境。所以,加强对昭觉林蛙产卵高峰期、蝌蚪越冬期和渡过干旱缺水期等生活周期中脆弱环节的环境保护,有利于种群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觉林蛙 生殖器官 脂肪体 年周期变化
下载PDF
云南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春季食谱及活动时间分配初探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兴勇 吴建普 +2 位作者 周伟 蔺汝涛 李家鸿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3-196,204,共5页
从2007年3月9日至4月14日,调查了高黎贡山赧亢的白眉长臂猿的食性和时间分配,旨在为该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和食物资源的管理提供指导。观察时,将白眉长臂猿的行为分为取食、移动、休息3种活动类型,利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取样记录,并记录... 从2007年3月9日至4月14日,调查了高黎贡山赧亢的白眉长臂猿的食性和时间分配,旨在为该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和食物资源的管理提供指导。观察时,将白眉长臂猿的行为分为取食、移动、休息3种活动类型,利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取样记录,并记录取食种类及部位。白眉长臂猿春季取食植物种类共有10种,其中果实类植物3种,果汁类植物1种,嫩叶类植物6种。相对其它灵长类而言,其春季的食物多样性较低。白眉长臂猿移动、休息和取食的时间分配分别为33%、35%和32%,较叶猴属动物休息少,移动多。赧亢的白眉长臂猿1天中有3个觅食高峰期,9:00~10:00为第1个觅食高峰;11:00~13:00为第2个觅食高峰;16:00~17:00为第3个觅食高峰。而孟加拉国Lawachara的白眉长臂猿仅在早上有两次觅食高峰。这种差异可能是不同区域的白眉长臂猿对环境的适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食谱 时间分配 觅食高峰
下载PDF
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春秋季食谱及食物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旭 吴建普 +2 位作者 周伟 艾怀森 蔺如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了解白眉长臂猿的食谱及食物结构,分析食谱及食物结构年际间和季节间的变化情况,探讨白眉长臂猿对食物变化的应对策略及其适应机制,于2007—2008年春、秋季,在高黎贡山赧亢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察和记录东白眉长臂猿的食性及取食行为... 为了解白眉长臂猿的食谱及食物结构,分析食谱及食物结构年际间和季节间的变化情况,探讨白眉长臂猿对食物变化的应对策略及其适应机制,于2007—2008年春、秋季,在高黎贡山赧亢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察和记录东白眉长臂猿的食性及取食行为,将其行为分为食叶、食果、饮汁、食虫、食花和食茎6种类型;将食物结构分为果实、嫩叶、花、茎和动物类5种,并计算其取食量及所占百分比。观察结果表明:白眉长臂猿春季食物16种,有4种食物取食量较多;秋季食物23种,有5种食物取食量较多。分析结果显示:秋季食物组成的Shannon-Wiener指标高于春季,春、秋季中各有5种食物重叠。crosstabsχ2test结果表明:相同季节比较,5种重叠食物取食量的差异性均极显著。从食物结构来看,虽然春季植物性食物结构的Shannon-Wiener指数高于秋季,但春、秋季间食物结构是相似的,均以果实为主、嫩叶次之,花和茎较少。动物类食物在春、秋季均有取食,但次数少。食谱随时间和季节而变化是赧亢东白眉长臂猿对栖息环境变化的适应,食物结构在年际间和季节间呈稳定状态反映了东白眉长臂猿的食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食谱 食物结构 高黎贡山
下载PDF
昆明地区昭觉林蛙种群的繁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明会 周伟 +2 位作者 付蔷 吴建普 黄飞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4期53-56,共4页
2004年10月-2006年12月观察了昆明地区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的产卵期、产卵量、孵化时间、孵化率以及蝌蚪期持续时间等。结果显示,昆明地区昭觉林蛙的产卵期为每年10-11月;产卵量平均为1859.92粒·团^-1;完成胚胎发... 2004年10月-2006年12月观察了昆明地区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的产卵期、产卵量、孵化时间、孵化率以及蝌蚪期持续时间等。结果显示,昆明地区昭觉林蛙的产卵期为每年10-11月;产卵量平均为1859.92粒·团^-1;完成胚胎发育期全过程需8-9d;蝌蚪孵化率达99%以上;蝌蚪期持续时间为6个月,I期蝌蚪发育历时130d,Ⅱ期蝌蚪发育需42d,从蝌蚪进入第Ⅲ期到观察超过50%的幼蛙登陆为10d左右。昭觉林蛙繁殖时对产卵场的选择条件为足够的水域面积、水温和丰富的水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觉林蛙 繁殖研究 生境条件 昆明地区
下载PDF
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春秋季日能量获取研究
9
作者 李明会 吴建普 +2 位作者 周伟 蔺如涛 谭文彪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1期27-32,26,共7页
营养和能量的收支平衡是非人灵长类的生存基础。2007年12月及2008年4月,在高黎贡山赧亢生境走廊带采集东白眉长臂猿的食物样品。分析每种食物干样的粗蛋白、脂肪、纤维、总碳水化合物、灰分、钙和磷的含量。野外于2007-2008年春、秋季... 营养和能量的收支平衡是非人灵长类的生存基础。2007年12月及2008年4月,在高黎贡山赧亢生境走廊带采集东白眉长臂猿的食物样品。分析每种食物干样的粗蛋白、脂肪、纤维、总碳水化合物、灰分、钙和磷的含量。野外于2007-2008年春、秋季以焦点动物取样法观察同一家群(1♀1♂)东白眉长臂猿,记录日取食量相关数据。根据日摄取营养的量,参照预测代谢能公式计算日能量获取。研究结果表明,东白眉长臂猿不同食物种类及类型干样的营养成分存在变化。t-检验结果表明,春、秋季嫩叶干样的粗蛋白含量,果实干样的钙、磷含量差异性均显著,但东白眉长臂猿季节间日能量需求差异性均不显著。季节间果实、嫩叶的日能量百分比存在变化,季节间单位果、叶鲜重提供的能量也存在变化。分析显示,获取食物营养及能量的变化是东白眉长臂猿对环境变化的调节;季节间日取食量多少与食物质量低高的合理搭配使得日能量获取在季节间趋向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白眉长臂猿 营养成分 日能量获取 日取食量 高黎贡山
下载PDF
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春秋季主要食物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梨梨 陈粉粉 +1 位作者 周伟 吴建普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2-65,共4页
以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春、秋两季食物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凯氏定氮法和油重法等方法,测定风干样本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和总磷等成分,比较不同取食部位食物间及春、秋季节间不同食物类型营养成分的差异,并对春、秋季的采食... 以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春、秋两季食物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凯氏定氮法和油重法等方法,测定风干样本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和总磷等成分,比较不同取食部位食物间及春、秋季节间不同食物类型营养成分的差异,并对春、秋季的采食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春、秋两季野外各采集13种白眉长臂猿的食物,春季包括植物茎1种,果实4种,植物嫩叶8种;秋季包括花1种,种子2种,果实和嫩叶各5种;2个季节白眉长臂猿共同取食的植物仅有丝线吊芙蓉。结果表明,白眉长臂猿春、秋季食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但除嫩叶粗蛋白含量(P=0.016)和果实的钙(P=0.003)及总磷(P=0.010)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测定组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食物 营养成分 高黎贡山
下载PDF
黔西北喀斯特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红 马友鑫 +3 位作者 吴家福 刘文俊 李红梅 吴建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20,共5页
利用黔西北地区1974,1992和2008年共3期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图,结合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分析和模拟了该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前后的土壤侵蚀状况,以及主要地类转化类型的土壤侵蚀效应。结果表明,黔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1... 利用黔西北地区1974,1992和2008年共3期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图,结合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分析和模拟了该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前后的土壤侵蚀状况,以及主要地类转化类型的土壤侵蚀效应。结果表明,黔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1974—2008年灌木林和旱地面积变化剧烈,且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1974—1992年,随旱地面积的显著增加,灌木林的显著减少,黔西北土壤侵蚀模数由29.55t/(hm2.a)上升到37.76t/(hm2.a),随旱地面积的显著减少,灌木林、有林地的显著增多,2008年下降到30.39t/(hm2.a);旱地和其他地类发生土壤侵蚀最为剧烈,大面积的灌木林转为旱地是1992年土壤侵蚀加剧的主要原因,而大面积的旱地转为灌木林和有林地使2008年土壤侵蚀状况显著改善,灌木林转为旱地仍是近期土壤侵蚀加剧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灌木林的使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流失方程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喀斯特 黔西北
下载PDF
贵州省黔西南州水鹿新纪录
12
作者 王云 冉景丞 +4 位作者 姚开元 石功源 田丰 刘小贵 吴建普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54-56,共3页
本文报道了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2处直线距离约18 km的地点分别记录到水鹿(Rusa unicolor),其中,2022年2月,在晴隆县光照镇凉水井村发现1只亚成体雄性水鹿,同年11月1—3日,在晴隆县茶马镇大田村观察到另外1只成年雄性水鹿,其中成年水... 本文报道了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2处直线距离约18 km的地点分别记录到水鹿(Rusa unicolor),其中,2022年2月,在晴隆县光照镇凉水井村发现1只亚成体雄性水鹿,同年11月1—3日,在晴隆县茶马镇大田村观察到另外1只成年雄性水鹿,其中成年水鹿动物个体较大,肩高约150 cm,全身毛色深褐色,角3叉明显,鬣毛粗长蓬松,颈部沿背中线直达尾部的深棕色纵纹明显,尾及臀部毛稍长,身体两侧有明显浅色斑。亚成年雄性水鹿个体较成年雄性水鹿瘦小,角短小、角叉不明显。本次发现是黔西南州首次记录水鹿。在晴隆县1年内发现2只水鹿,晴隆县是否有其他水鹿种群分布有待后期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晴隆县 发现 水鹿 分布
下载PDF
西藏3种植物新分布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红 吴建普 +3 位作者 朱雪林 旦增 谭运洪 侯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4-196,共3页
2015年6月5~6日,在西藏墨脱县背崩乡西让村附近海拔747~772m发现3种植物,并采集标本,经鉴定,分别为浆果乌桕(Balakata baccata)、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和木棉(Bombax ceiba)。木棉为西藏自治区木棉科植物的首次记录... 2015年6月5~6日,在西藏墨脱县背崩乡西让村附近海拔747~772m发现3种植物,并采集标本,经鉴定,分别为浆果乌桕(Balakata baccata)、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和木棉(Bombax ceiba)。木棉为西藏自治区木棉科植物的首次记录,浆果乌桕和波罗蜜为西藏自治区植物种的新分布记录。3种植物的发现丰富了西藏的植物区系,为西藏东南部分布有热带雨林的论点提供更多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墨脱 植物 新记录
下载PDF
西藏人工造林作业区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罗红 吴建普 +2 位作者 边巴多吉 嘎玛群宗 朱雪林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1-433,共13页
为了掌握西藏拟造林作业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对6个地市524个造林作业区的土壤样本进行了养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全钾、有效磷、有机质和速效钾均处在"稍缺―极缺"水平:平均含量分别为6.26 g kg^(-1)、8.7 mg kg^(-1)... 为了掌握西藏拟造林作业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对6个地市524个造林作业区的土壤样本进行了养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全钾、有效磷、有机质和速效钾均处在"稍缺―极缺"水平:平均含量分别为6.26 g kg^(-1)、8.7 mg kg^(-1)、17.81 g kg^(-1)和83.6 mg kg^(-1),全氮和全磷处在"中等―稍缺"水平:平均含量分别为1.39 g kg^(-1)和0.72 g kg^(-1),碱解氮条件最好:平均含量为214.1 mg kg^(-1),全钾条件最差。(2)6地市除碱解氮外,土壤中分别存在2至5个养分元素的缺乏,多数作业区全钾、速效钾和有效磷不足。阿里地区最缺有机质,仅5.08 g kg^(-1),日喀则市、拉萨市和林芝市最缺全钾,仅5.19~6.42 g kg^(-1),山南市和昌都市最缺有效磷,仅3.9~5.4 mg kg^(-1)。此外,拉萨市、山南市和阿里地区多数作业区全氮不足,阿里地区、日喀则市和昌都市全磷不足,除昌都市外各地市有机质不足的作业区居多。(3)地市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但速效钾、有机质在日喀则市、拉萨市和山南市间差异均不显著。总体而言,西藏造林作业区土壤养分状况较差,通过对西藏造林作业区土壤养分的特征分析,可为作业区造林后树木生长状态的成因查寻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提高造林质量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造林 作业区 人工林 西藏 地市
下载PDF
西藏札达发现印度寿带
15
作者 米小其 郭克疾 +3 位作者 熊嘉武 丹丁 吴建普 邓学建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17,共1页
在开展西藏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过程中,于2015年6月18、19日在西藏自治区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78°44'45.6″E,31°48'33.8″N,3110 m)、6月19日在底雅乡底雅村(78°52'5.1″E,31°46'55.5″N,2977 ... 在开展西藏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过程中,于2015年6月18、19日在西藏自治区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78°44'45.6″E,31°48'33.8″N,3110 m)、6月19日在底雅乡底雅村(78°52'5.1″E,31°46'55.5″N,2977 m)观察并拍摄到雌性印度寿带各1只。经鉴定,为印度寿带印巴亚种Terpsiphone paradisi leucogaster(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带 陆生野生动物 札达 工作过程 郑作新 资源调查 中央尾羽 污白色 刘迺 金属光泽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贵州省思南县为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罗红 陈磊 +3 位作者 姜运力 李从瑞 周凤娇 吴建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076-8086,共11页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我国重构自然保护地体系、衔接三条控制线划定、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举措。利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国土三调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和保护地边界分析法,对贵州思南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我国重构自然保护地体系、衔接三条控制线划定、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举措。利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国土三调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和保护地边界分析法,对贵州思南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各阶段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整合优化后土地利用/覆盖组成变化显著,耕地、建设用地显著减少,优势景观林地面积增加。(2)整合优化后,思南县自然保护地景观异质性降低、优势度增强、破碎度增加。(3)各斑块类型的复杂性和异质性降低,林地优势度增强,但耕地、园地的破碎度增加,整合优化未造成优势景观的破碎化。(4)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边界复杂度显著提高,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变化最明显,将给自然保护地勘界定桩增加难度。(5)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变化是思南县自然保护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耕地、建设用地主要作为矛盾调出自然保护地,而林地则主要作为破碎化斑块伴随矛盾一并调出。本研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围绕矛盾和问题开展调整,所反映的景观格局变化,与整合优化调整规则限定的内容相适应,整合优化方案总体可行、合理。由于存在的破碎化、边界复杂化、区域分离等问题,在整合优化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调整规则,统一数据精度,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所反馈的信息可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科学开展及其成果的合理性评价提供一定参考,引入成果评估机制对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整合优化 景观格局 破碎化 异质性 复杂性
下载PDF
贵州退出禁食陆生野生动物的分布特征及分析
17
作者 吴建普 胡廷睿 +5 位作者 朱惊毅 陈燕 骆畅 郭群毅 黄小龙 易茂红 《贵州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32-39,共8页
为全面了解贵州省退出的禁食陆生野生动物分布特征及分布原因,系统统计了全省各地退出禁食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养殖场数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单样本T检验分析了动物种类之间及与当地的年末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常... 为全面了解贵州省退出的禁食陆生野生动物分布特征及分布原因,系统统计了全省各地退出禁食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养殖场数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单样本T检验分析了动物种类之间及与当地的年末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土地面积的相关性和各地动物数据差异性。结果显示:全省退出的禁食陆生野生动物数量以虎纹蛙最多,主要分布在黔南州,依次为蛇类、竹鼠、帚尾豪猪、蓝孔雀等其他动物,其中黔东南州竹鼠分布数量最多,遵义市帚尾豪猪分布数量最多,黔西南州蛇类、蓝孔雀分布数量最多;各市(州)、县(市区)养殖场数量、动物数量多存在差异性。各地动物呈现养殖规模不均衡,养殖场多为小规模养殖,大规模养殖的多为蛇类,帚尾豪猪、竹鼠有少数大规模养殖,这与养殖场的带动作用、养殖技术难易程度、动物的生态习性等因素有关。各县(市区)的养殖场、动物总量、竹鼠、蛇类的数量与年末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负相关,而蓝孔雀、帚尾豪猪、其他动物则与之呈正相关,养殖场和动物与土地面积多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退出 禁食 陆生野生动物 分布特征
下载PDF
西藏鸟类新发现——绿鹭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越 舒服 +3 位作者 吴建普 王渊 刘锋 李大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9-520,共2页
2016年6月18—19日,在西藏自治区察隅县观察到2只鹭科鸟类,经鉴定该鸟为绿鹭(Butorides striatus),确认该鸟为西藏鸟类新纪录。根据国内已知亚种的分布,该鸟可能通过横断山区的峡谷到达发现地,并初步判断本次发现的绿鹭为B. s. actophi... 2016年6月18—19日,在西藏自治区察隅县观察到2只鹭科鸟类,经鉴定该鸟为绿鹭(Butorides striatus),确认该鸟为西藏鸟类新纪录。根据国内已知亚种的分布,该鸟可能通过横断山区的峡谷到达发现地,并初步判断本次发现的绿鹭为B. s. actophilus亚种。初步推测本次发现的绿鹭居留型属当地夏候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鹭 新发现 察隅
下载PDF
人工林土壤碳库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红 吴建普 +1 位作者 普布顿珠 朱雪林 《贵州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36-41,共6页
本文从土地利用变化、造林年限、造林树种、气候因子、土壤性质、经营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对人工林土壤碳库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总结了各因素影响下人工林土壤碳库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土壤碳库 人工林 固碳 变化 影响
下载PDF
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蝴蝶新记录
20
作者 姚小刚 余登利 +2 位作者 杨雪 邢济春 吴建普 《贵州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48-50,共3页
报道了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蝴蝶新纪录,分别为中华麝凤蝶(Byasa confusus Jordan,1896)、凤眼蝶(Neorina partia Leech,1891)和大波矍眼蝶(Ypthima tappana Matsumura,1909),其中大波矍眼蝶为贵州省新记录种,3种蝴蝶的检视标... 报道了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蝴蝶新纪录,分别为中华麝凤蝶(Byasa confusus Jordan,1896)、凤眼蝶(Neorina partia Leech,1891)和大波矍眼蝶(Ypthima tappana Matsumura,1909),其中大波矍眼蝶为贵州省新记录种,3种蝴蝶的检视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现宽阔水共有蝴蝶5科103属18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宽阔水 蝴蝶 新记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