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血清8a型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1
作者 谢涛 黄宝钦 +2 位作者 谢逸天 罗忠宝 吴异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370,共7页
【目的】研究福建南平地区禽腺病毒(FAdV)血清8a型分离株的遗传演化情况及致病性,旨在为防控血清8a型FAd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8月,采集福建南平地区部分肉鸡养殖场出现的以包涵体肝炎为特征的肝脏病料,采用PCR技术检测FAdV核酸... 【目的】研究福建南平地区禽腺病毒(FAdV)血清8a型分离株的遗传演化情况及致病性,旨在为防控血清8a型FAd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8月,采集福建南平地区部分肉鸡养殖场出现的以包涵体肝炎为特征的肝脏病料,采用PCR技术检测FAdV核酸,将获得的阳性样品接种在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上进行病原的分离纯化,利用hexon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病毒鉴定,并在测定分离株毒力的基础上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接种10 d后,鸡胚死亡,肝脏肿大、出血、坏死、呈土黄色;PCR鉴定和hexon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与GenBank上的FAdV E型8a血清型澳大利亚TR59毒株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9.5%,将该分离株命名为FJNP。FJNP株对1日龄SPF鸡的致死率为44%(11/25);剖检显示,感染鸡肝脏肿大、出血、边缘钝圆、呈土黄色、出现白色坏死点,脾脏和肾脏也出现肿大、出血等症状;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感染鸡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肝细胞核可见嗜碱性包涵体及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感染鸡体内多个组织器官均检测到病毒,且主要分布在肝脏,攻毒3、5、7、14、21 d在泄殖腔中均能检测到病毒。【结论】本研究从临床表现为包涵体肝炎的病鸡肝脏病料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较强致病性的血清8a型FA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8a型禽腺病毒 分离鉴定 致病性 hexon基因
下载PDF
连翘苷抗番鸭呼肠孤病毒增殖及对炎症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泽锴 郑钰 +4 位作者 张凯照 胡会 沈沛津 吴异健 黄小红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7-343,共7页
探讨连翘苷对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增殖及对炎症相关细胞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连翘苷对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125.00μg·mL^(-1),并筛选出最佳的给药方式为:先感染病毒再给... 探讨连翘苷对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增殖及对炎症相关细胞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连翘苷对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125.00μg·mL^(-1),并筛选出最佳的给药方式为:先感染病毒再给药连翘苷.采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检测MDRV在DF-1细胞中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给药24~48 h时,连翘苷能使MDRV滴度极显著下降(P<0.0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连翘苷对DF-1细胞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DRV攻毒组促炎因子基因IFN-β、TNF-α、IL-1β、IL-6和趋化因子基因CCL20、IL8L1、IL8L2、K203、SCYA4在给药24~48 h时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MDRV攻毒组相比,连翘苷处理组促炎因子基因IFN-β、TNF-α、IL-1β、IL-6和趋化因子基因CCL20、IL8L1、IL8L2、K203、SCYA4在给药24~48 h时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连翘苷能抑制MDRV在DF-1细胞中的增殖,并降低细胞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水平,具有良好的抗病毒和抗炎的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番鸭呼肠孤病毒 病毒增殖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一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的鉴定与致病性
3
作者 李娜 陈淑莲 +2 位作者 罗忠宝 黄宝钦 吴异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近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某鸡场发现一株新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流行株,并将其命名为IBDV-FJ02.为了明晰IBDV-FJ02株遗传变异情况和临床致病特征,进行了A节段基因组序列和特征性氨基酸位点的分析、基于A节段和B节段的新型基因型分类... 近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某鸡场发现一株新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流行株,并将其命名为IBDV-FJ02.为了明晰IBDV-FJ02株遗传变异情况和临床致病特征,进行了A节段基因组序列和特征性氨基酸位点的分析、基于A节段和B节段的新型基因型分类以及对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致病性的研究,旨在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结果显示:IBDV-FJ02株A节段核苷酸序列与早期变异株E的同源性最高,达95.6%,与中国变异株SHG558在同一分支上;IBDV-FJ02株VP2-4-3蛋白氨基酸序列第222位氨基酸为T,第249位为K,第318位为D,参考变异株中仅GLS、E与其一致,位点N^(213)、T^(222)、K^(249)、 D^(318)、E^(323)均符合变异株的特征.根据新型基因型分类方案,显示IBDV-FJ02株属于A2dB1基因型,即IBDV新型变异株类群.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IBDV-FJ02株感染3周龄SPF鸡并不会导致感染鸡只死亡,在感染后21 d内,主要引起鸡只法氏囊的严重萎缩和脾脏的轻微肿大.上述结果表明,IBDV-FJ02株是一种IBDV新型变异株,具有明显的IBDV变异株致病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序列比对 新型基因型分类 致病性 新型变异株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雏番鸭肠黏膜组织结构及肠道免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异健 姜慧慧 +7 位作者 黄丽娜 朱二鹏 周五朵 王全溪 吴晓平 李健 吴宝成 黄一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1-437,458,共8页
为探究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对雏番鸭肠黏膜免疫的影响,本研究将100只1日龄MDRV抗原抗体阴性雏番鸭随机分为二组:空白对照组(NCG)和MDRV同居感染组(CIG),利用人工感染发病的20只番鸭对GIC组番鸭进行同居感染。NCG和CIG组番鸭分别于... 为探究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对雏番鸭肠黏膜免疫的影响,本研究将100只1日龄MDRV抗原抗体阴性雏番鸭随机分为二组:空白对照组(NCG)和MDRV同居感染组(CIG),利用人工感染发病的20只番鸭对GIC组番鸭进行同居感染。NCG和CIG组番鸭分别于后者同居感染1 d、3 d、6 d、10 d、15 d、21 d后采集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样品进行肠道形态结构(绒毛高度、宽度、V/C值、肠壁厚度、绒毛表面积)的观察及免疫相关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的检测。结果显示:与NCG相比,CIG番鸭肠道绒毛高度下降、宽度变窄,排列稀疏,V/C值降低,绒毛表面积下降,肠壁厚度变薄,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数量下降,尤其是同居感染6 d以后其各项检查指标均与NCG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MDRV可导致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和黏膜免疫抑制。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MDRV感染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肠道形态结构 黏膜免疫相关细胞 肠黏膜屏障 肠黏膜免疫
下载PDF
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异健 王全溪 +1 位作者 吴宝成 李国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16,共4页
用纯化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抗体致敏乳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呼病毒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抗体致敏乳胶的最佳浓度1∶10(0.4242mg/mL),最佳致敏温度37℃,最佳致敏时间2个小时。人工攻毒雏番鸭30只,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粪便。结... 用纯化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抗体致敏乳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呼病毒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抗体致敏乳胶的最佳浓度1∶10(0.4242mg/mL),最佳致敏温度37℃,最佳致敏时间2个小时。人工攻毒雏番鸭30只,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粪便。结果表明,攻毒后的第3天粪便中即可检测到病毒,直至攻毒鸭全部死亡都可从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抗原;同样攻毒1日龄雏番鸭30只,剖检取心、肝、脾按常规方法处理,用所建立的方法的检测。结果表明,首先是脾脏在攻毒后第4天3只中有2只检测结果阳性,第5天2只死亡鸭中有一只肝检测结果阳性,脾脏2只都呈阳性,此后的病死鸭脾和肝均为阳性,而心脏则未见有阳性。这对临床上诊断与防治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凝集试验 检测方法 番鸭呼肠孤病毒 临床诊断方法 “花肝病”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YB株σNS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异健 王劭 +1 位作者 黄一帆 吴宝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6,共9页
参考GenBank鸡正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ns,DRV)σ非结构蛋白(σN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对番鸭呼肠孤病毒YB(DRV-YB)株σNS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对克隆产物进行... 参考GenBank鸡正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ns,DRV)σ非结构蛋白(σN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对番鸭呼肠孤病毒YB(DRV-YB)株σNS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对克隆产物进行PCR鉴定和测序;DRV-YB株编码σNS的基因全长为1 191bp,其5’和3’端具有典型的禽正呼肠孤病毒的特征,开放阅读框从24~1 127位碱基,编码367个氨基酸残基。DRV-YB株与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DRV-89026)株和鸡呼肠孤病毒S1133(ARV-S1133)株σNS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7.3%和76.5%;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8%和90.5%。进化树分析表明DRV-YB株σNS与DRV-89026株亲缘关系较近,处在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支上。分析发现DRV-YB株S组基因大小和编码蛋白与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89330株S组一致,具有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89330株S组的特征,而与ARVS1133、176等鸡源呼肠孤病毒差异较大。表明不同禽正呼肠孤病毒株S组基因的大小和编码同一蛋白的等位基因呈现多态性,自然界中禽正呼肠孤病毒不同毒株之间存在基因交换和基因重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σNS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番鸭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异健 孟艳琴 +1 位作者 吴宝成 黄一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为原核表达番鸭白细胞介素2(MdIL-2),本研究利用ConA刺激诱导番鸭脾淋巴细胞,采用RT-PCR技术扩增MdIL-2基因的编码序列,并将其克隆至pGEX-6P-1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MdIL-2,转化E.coli BL21受体菌。测序结果表明,MdIL-2基因ORF全长420 bp... 为原核表达番鸭白细胞介素2(MdIL-2),本研究利用ConA刺激诱导番鸭脾淋巴细胞,采用RT-PCR技术扩增MdIL-2基因的编码序列,并将其克隆至pGEX-6P-1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MdIL-2,转化E.coli BL21受体菌。测序结果表明,MdIL-2基因ORF全长420 bp,编码140个氨基酸。重组菌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蛋白约为40 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够被抗GST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MdIL-2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为进一步进行MdIL-2的活性检测以及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白细胞介素2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血清学相关性及S3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异健 梁英 +3 位作者 王劭 李文迹 李江森 吴宝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5-630,共6页
采用血清学交叉中和试验方法,分析了4株禽呼肠孤病毒株CL(鸡源禽呼肠孤病毒)、YH和YB(鸭源禽呼肠孤病毒)及S1133(禽呼肠孤病毒标准株)之间抗原的相互关系;并对CL株的S3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用DNAsis和Prosis等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及推导... 采用血清学交叉中和试验方法,分析了4株禽呼肠孤病毒株CL(鸡源禽呼肠孤病毒)、YH和YB(鸭源禽呼肠孤病毒)及S1133(禽呼肠孤病毒标准株)之间抗原的相互关系;并对CL株的S3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用DNAsis和Prosis等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及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株禽呼肠孤病毒株之间具有共同的群特异抗原,但不同病毒株间存在中和抗原位点的不对称性;血清学相关性与S3基因序列及其推导的σB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不一致,表明禽呼肠孤病毒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的病毒蛋白不止σB蛋白一个,σB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与血清学相关性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呼肠孤病毒 交叉中和试验 S3基因
下载PDF
某猪场猪衣原体病诊疗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异健 洪文炳 陈婷 《福建畜牧兽医》 2003年第2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症状 诊断 防制 衣原体病
下载PDF
番鸭源呼肠孤病毒YJL株σNS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10
作者 吴异健 王劭 +1 位作者 黄一帆 吴宝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501,共7页
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禽呼肠孤病毒(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σ非结构基因(σNS)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番鸭源呼肠孤病毒YJL株σNS全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对克隆产物进行PCR鉴定和测序;YJL株σNS的编码基因位... 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禽呼肠孤病毒(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σ非结构基因(σNS)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番鸭源呼肠孤病毒YJL株σNS全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对克隆产物进行PCR鉴定和测序;YJL株σNS的编码基因位于S4节段,基因全长1192 bp,其5′端和3′端序列分别为5′-GCTTTT和3′-TATTCATC,具有典型的禽正呼肠孤病毒基因末端碱基序列;σNS基因只有一个有效阅读框(24-1127 bp),编码由367个氨基酸组成的σNS蛋白;σNS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40.57 ku,等电点(PI)为7.875.YJL株与法国MDRV-89026株σNS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77.8%,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0.2%;与ARV-S1133株σNS基因的同源性为99.4%,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YJL株σNS基因和蛋白与S1133株的亲缘关系更近,处在ARV分支上.可见,番鸭源呼肠孤病毒YJL株属于ARV,同时也表明我国发病番鸭群中存在不同基因群的呼肠孤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番鸭)呼肠孤病毒 σNS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乳鸽绿脓杆菌病的诊疗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异健 《福建畜牧兽医》 2010年第1期57-58,共2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也称绿脓杆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该菌可引起人和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对人、畜均有一定程度的...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也称绿脓杆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该菌可引起人和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对人、畜均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在动物常见于内脏器官脓肿,如乳牛子宫炎、乳房炎、水貂出血性肺炎,特别是幼龄畜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脓杆菌病 诊疗报告 乳鸽 铜绿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属 条件致病菌 出血性肺炎 内脏器官
下载PDF
禽类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es)感染
12
作者 吴异健 刘文兴 吴宝成 《福建畜牧兽医》 2004年第z1期13-15,共3页
  1病原学   1.1病毒特征禽类呼肠孤病毒为无囊膜,呈球形,双层衣壳和二十面对称的dsRNA病毒.粒子直径约60~80 nm,外层衣壳上有92颗中空的颗粒.在CsCl梯度离心中,感染病毒子的密度为1.29~1.30g/ml,无感染性空衣壳为1.29~1.30g/ml...   1病原学   1.1病毒特征禽类呼肠孤病毒为无囊膜,呈球形,双层衣壳和二十面对称的dsRNA病毒.粒子直径约60~80 nm,外层衣壳上有92颗中空的颗粒.在CsCl梯度离心中,感染病毒子的密度为1.29~1.30g/ml,无感染性空衣壳为1.29~1.30g/ml,病毒芯髓为1.44 g/ml.纯化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8.7%和81.3%.病毒在胞浆内复制,有时呈晶格排列.对热、pH 3和DNA代谢抑制物有抵抗力.MgCl2能增强病毒对热的稳定性,但当浓度太大时反而促其灭活.70%乙醇和0.5%有机碘可灭活病毒.一般无血凝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 致病性 临床症状 火鸡 呼吸道肠道孤儿病毒 RNA病毒 Avian reoviruses 禽类 病毒毒力
下载PDF
猴头菇多糖对呼肠孤病毒感染番鸭肠道黏膜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黄丽娜 姜慧慧 +5 位作者 王洁 高婷 张叶飞 吴宝成 吴异健 黄一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71-1677,共7页
旨在研究猴头菇多糖对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雏鸭肠道黏膜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建立模拟MDRV自然感染发病模型,将200只1日龄健康雏番鸭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猴头菇多糖对照组、同居感染对照组和猴头菇多糖预防组。各试验组... 旨在研究猴头菇多糖对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雏鸭肠道黏膜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建立模拟MDRV自然感染发病模型,将200只1日龄健康雏番鸭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猴头菇多糖对照组、同居感染对照组和猴头菇多糖预防组。各试验组番鸭在同居感染后第1、3、6、10、15、21天,采集样品测定各指标。结果显示,猴头菇多糖能够不同程度促进感染呼肠孤病毒雏番鸭肠道SIgA、IFN-γ、IL-4的分泌,具有维持肠道黏膜免疫平衡的作用;且显著(P<0.05)提高SOD活性和GSH含量,降低了MDA含量,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猴头菇多糖对雏番鸭肠道黏膜免疫具有较显著的调节作用,且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效减轻呼肠孤病毒对其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猴头菇多糖 黏膜免疫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中国禽(番鸭)呼肠孤病毒分离株S1基因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劭 邓国华 +2 位作者 吴异健 吴宝成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采用RT_PCR技术 ,分别以DRV_YH、DRV_YJL两株中国禽 (番鸭 )呼肠孤病毒RNA为模板 ,扩增了S1全基因的cDNA片段。将S1cDNA克隆到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 ,测序结果表明所扩增的cDNA片段长 16 4 3个核苷酸 ,包含了完整的S1基因的三个开放阅读... 采用RT_PCR技术 ,分别以DRV_YH、DRV_YJL两株中国禽 (番鸭 )呼肠孤病毒RNA为模板 ,扩增了S1全基因的cDNA片段。将S1cDNA克隆到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 ,测序结果表明所扩增的cDNA片段长 16 4 3个核苷酸 ,包含了完整的S1基因的三个开放阅读框架 (ORF1,ORF2和ORF3)和基因两端的非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DRV_YH与ARV_S1133,176分别有 6个 ,10个核苷酸的差异 ,DRV_YJL与ARV_S1133,176分别有 8个 ,12个核苷酸的差异 ,DRV_YH与DRV_YJL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呼肠孤病毒 S1基因
下载PDF
猴头菇多糖对呼肠孤病毒感染番鸭组织病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艺娟 吴异健 +1 位作者 黄一帆 吴宝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探讨猴头菇多糖对呼肠孤病毒感染雏番鸭组织病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建立呼肠孤病毒感染的肝脾组织病变的动物模型,应用猴头菇多糖对感染番鸭进行防治,给药组分别添加0.01%,0.02%,0.03%的猴头菇多糖,观察其对肝脾组织病变及... 为探讨猴头菇多糖对呼肠孤病毒感染雏番鸭组织病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建立呼肠孤病毒感染的肝脾组织病变的动物模型,应用猴头菇多糖对感染番鸭进行防治,给药组分别添加0.01%,0.02%,0.03%的猴头菇多糖,观察其对肝脾组织病变及其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给药组的番鸭发病时间延迟、死亡率下降,细胞病变坏死较少,用中剂量的猴头菇多糖的治疗呼肠孤病毒病效果最明显。实验数据还表明猴头菇多糖给药组在病毒感染的早期促进细胞凋亡,晚期抑制细胞凋亡,这可能是猴头菇多糖能对呼肠孤病毒感染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它有助于防止病毒在细胞中的扩散甚至有利于病毒的清除。此项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 番鸭 猴头菇多糖 组织病变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FZ株的分离鉴定及gD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曾显成 吴异健 +2 位作者 陈家祥 姚金水 吴宝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1-510,共10页
采集福州郊区病仔猪的鼻腔黏液、脑、脾脏、肾脏、淋巴结等组织病料,研磨上清接种到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和狗肾(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对分离病毒株进行形态学、血清学、荧光抗体试验、动物接种试验、PCR试验等鉴定,确定所分离的... 采集福州郊区病仔猪的鼻腔黏液、脑、脾脏、肾脏、淋巴结等组织病料,研磨上清接种到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和狗肾(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对分离病毒株进行形态学、血清学、荧光抗体试验、动物接种试验、PCR试验等鉴定,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命名为PRV-FZ株.根据GenBank收录的PRV gD基因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约1579 bp的目的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CAGGS载体进行酶切鉴定、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目的片段包含一个120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0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GenBank中有代表性的5株参考毒株相应基因序列比较显示,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1%-99.8%和98.5%-99.5%.用Bioedit和TMPRED软件预测PRV-FZ gD基因的跨膜区,表明存在2处显著意义的跨膜区;用Predictprotein软件结构域预测,表明该蛋白存在2个cAMP-/cGMP-依赖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5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及3对二硫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分离鉴定 FZ株 GD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鸡源分离株的鉴定与人工感染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英 吴异健 +2 位作者 李文迹 李江森 吴宝成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5-300,共6页
从临床患病鸡关节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无囊膜,有双层衣壳,外衣壳直径约75 nm,内核约50 nm;分离病毒株对酸、热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乙醚不敏感;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能产生以融合细胞为特征的CPE;爪垫接种1日... 从临床患病鸡关节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无囊膜,有双层衣壳,外衣壳直径约75 nm,内核约50 nm;分离病毒株对酸、热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乙醚不敏感;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能产生以融合细胞为特征的CPE;爪垫接种1日龄雏鸡表现出明显的病毒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并伴有吸收障碍型和坏死型的病理变化;血清中和交叉试验表明,该病毒分离株与国内的2株番鸭源呼肠孤病毒(YH和YB)分离株和国外S1133呈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通过对分离病毒株进行电镜观察、理化特性试验、病毒感染力测定、致病性试验、血清学试验,可以确定该分离病毒为禽呼肠孤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呼肠孤病毒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人工感染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乳胶凝集试验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全溪 吴异健 +2 位作者 陈枝华 李国平 吴宝成 《中国兽医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4-288,共5页
建立了用纯化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DRV)抗体致敏乳胶检测DRV抗原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抗体致敏乳胶的最佳浓度为1∶10(IgG蛋白浓度为0.424 2 mg/mL),最佳致敏温度为37℃,最佳致敏时间为120 min。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人工感染的1 日龄雏番鸭... 建立了用纯化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DRV)抗体致敏乳胶检测DRV抗原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抗体致敏乳胶的最佳浓度为1∶10(IgG蛋白浓度为0.424 2 mg/mL),最佳致敏温度为37℃,最佳致敏时间为120 min。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人工感染的1 日龄雏番鸭30 只进行粪便检测,结果表明,感染后第3 d粪便中即可检测到病毒,直至人工感染鸭全部死亡都可从粪便中检出病毒抗原;对同样人工感染的30只1日龄雏番鸭的心、肝、脾病料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结果表明,感染后第4 d,2/3番鸭脾病料检出阳性;感染后第5 d,2 只死亡鸭中有1 只肝病料检出阳性,脾病料2只都呈阳性;此后的病死鸭脾和肝病料均为阳性,而心则未检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 试验检测方法 乳胶 凝集 人工感染 蛋白浓度 最佳浓度 粪便检测 病毒抗原 雏番鸭 病料 阳性 检出 抗体 日龄 病死
下载PDF
原核表达番鸭呼肠孤病毒σC与σB蛋白对雏番鸭的免疫保护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晓平 吴异健 +2 位作者 韩典霖 吴宝成 黄一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040-3045,共6页
【目的】探讨原核表达的番鸭呼肠孤病毒(DRV)外壳蛋白σC与σB对于雏番鸭的免疫保护作用,为研制有效的DRV亚单位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pET-30a-S3/BL21重组菌与pET-30a-S4 ORF2/BL21重组菌进行稳定性检验,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 【目的】探讨原核表达的番鸭呼肠孤病毒(DRV)外壳蛋白σC与σB对于雏番鸭的免疫保护作用,为研制有效的DRV亚单位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pET-30a-S3/BL21重组菌与pET-30a-S4 ORF2/BL21重组菌进行稳定性检验,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和复性后,进行油乳剂制备,50只1日龄雏番鸭随机平均分为5组,即DRVσB蛋白免疫组、DRVσC蛋白免疫组、DRVσB+σC蛋白免疫组及PBS对照组和攻毒对照组,免疫组皮下接种剂量为500μg/只,7日龄时进行二次免疫,14日龄时进行攻毒试验,ELISA和琼扩(AGP)检测抗体水平并计算保护指数。【结果】重组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各免疫组的雏番鸭均在第2次免疫后7 d产生了一定效价的抗体,其中DRVσB+σC蛋白免疫组和DRVσC蛋白免疫组的雏番鸭血清抗体ELISA效价均为1﹕200,高于DRVσB蛋白免疫组的1﹕100。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联合免疫的保护指数最高,可达70,重组DRVσC保护指数次之,为60,重组DRVσB蛋白保护指数最低,仅为40。【结论】使用原核表达的DRV外壳蛋白σC与σB制备油乳剂,联合免疫可诱导雏番鸭快速产生一定效价的抗体,并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σC与σB蛋白 免疫保护
下载PDF
猴头菇多糖对MDRV感染番鸭病死率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姜慧慧 黄丽娜 +3 位作者 吴宝成 李健 吴异健 黄一帆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6,共5页
为研究不同剂量的猴头菇多糖(HPS)对番鸭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后病死率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通过建立MDRV自然感染发病模型,采用HPS预防给药,给药剂量分别为0.1 g/L、0.2 g/L、0.4 g/L,试验期25 d。结果表明:给药组试验番鸭感... 为研究不同剂量的猴头菇多糖(HPS)对番鸭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后病死率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通过建立MDRV自然感染发病模型,采用HPS预防给药,给药剂量分别为0.1 g/L、0.2 g/L、0.4 g/L,试验期25 d。结果表明:给药组试验番鸭感染MDRV后该病潜伏期延长、发病临床症状减轻、病死率下降,中剂量(0.2 g/L)HPS效果最明显;MDRV感染后,番鸭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绒腺比值(V/C值)、肠壁厚度、绒毛宽度、绒毛表面积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给药组上述指均标高于同居感染对照组(P<0.01),其中中剂量HPS组提高最明显。由此可见,在饮水中添加不同剂量的HPS均可缓解MDRV感染的临床症状,保护消化道形态结构,降低感染番鸭的病死率,且以中剂量(0.2 g/L)HPS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猴头菇多糖 病死率 肠道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