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应答早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忆 刘军 +2 位作者 冯辉 马世红 曹雅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1-574,共4页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约氏疟原虫(致死型)感染DBA/2和BALB/c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在感染后第0d、3d、4d、5d和6d提取脾细胞应为,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小鼠感染不同时间脾细胞悬液中CD...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约氏疟原虫(致死型)感染DBA/2和BALB/c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在感染后第0d、3d、4d、5d和6d提取脾细胞应为,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小鼠感染不同时间脾细胞悬液中CD4+T细胞和CD4+CD25+T细胞百分含量;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IL10和TGFβ1水平。结果DBA/2小鼠的IFNγ水平在感染后第3d迅速升高后缓慢下降(P<0.01),CD4+CD25+T细胞数仅在感染后第5d出现有意义的升高(P<0.05),而IL10水平和CD4+T细胞数量都无明显改变。BALB/c小鼠的IFNγ水平在感染后第3d出现有意义的升高后迅速下降(P<0.01),CD4+CD25+T细胞数在感染后第3d开始明显升高,于感染后第5d出现下降(P<0.05),而IL10水平自感染后第3~6d持续维持高水平(P<0.05),CD4+T细胞数量于感染后第6天明显下降(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早期可能通过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CD4^+CD25^+调节T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在糖尿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忆 姜智慧 刘松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BALB/c小鼠,每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mg/kg,连续5天,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从小鼠内眦静脉采血,检测血糖;取小鼠尿液,检测尿糖;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小鼠感染不同...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BALB/c小鼠,每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mg/kg,连续5天,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从小鼠内眦静脉采血,检测血糖;取小鼠尿液,检测尿糖;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小鼠感染不同时间脾细胞悬液中CD4+T细胞和CD4+CD25+T细胞百分含量;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和IL-10水平。结果:BALB/c小鼠的IFN-γ水平在注射STZ第2周和4周明显增高(P<0.05);IL-10水平在注射STZ第2周和4周明显降低(P<0.05);CD4+T细胞数量在注射STZ第2周未见明显升高,第4周水平明显升高(P<0.05);CD4+CD25+T细胞数量在注射STZ第2周和4周明显降低(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通过抑制Th1型细胞因子分泌,分泌IL-10等细胞因子,防止糖尿病的发生,维持自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糖尿病
下载PDF
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对糖尿病小鼠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忆 姜智慧 刘松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糖尿病小鼠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BALB/c小鼠,每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mg/kg,连续5天,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从小鼠内眦静脉采血,检测血糖;取小鼠尿液,检测尿糖;流式细胞术检测BALB/c小鼠脾细胞...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糖尿病小鼠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BALB/c小鼠,每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mg/kg,连续5天,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从小鼠内眦静脉采血,检测血糖;取小鼠尿液,检测尿糖;流式细胞术检测BALB/c小鼠脾细胞悬液CD4+T细胞中CD28分子的表达水平及凋亡细胞的数量。结果:在注射STZ第2周和4周,BALB/c小鼠CD4+T细胞中的CD28水平未见明显变化;凋亡细胞的数量在注射STZ第2周明显升高(P<0.05),第4周进一步明显升高(P<0.01)。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抑制CD28共刺激抑制BALB/c小鼠CD4+T细胞活化,从而影响细胞免疫功能。诱导免疫细胞凋亡可能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发挥抑制作用的又一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糖尿病
下载PDF
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研究探要
4
作者 吴忆 李敬林 《中医药学刊》 CAS 2003年第7期 1080-1081,共2页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及死亡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更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实际患糖尿病已达4000万人以上,随着人民生活...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及死亡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更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实际患糖尿病已达4000万人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变化及社会老龄化,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健康杀手.努力探索和积极寻找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理想方法和药物,特别是中医药来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将显示其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阴两虚 乙型糖尿病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吴忆 姜智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 332,共1页
评价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收集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67例,中药组38例,口服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照组29例,口服美吡达片,以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气本病的改善及血糖的影响.结果:中药治疗后,病情明... 评价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收集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67例,中药组38例,口服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照组29例,口服美吡达片,以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气本病的改善及血糖的影响.结果:中药治疗后,病情明显减轻,而西药对照组未显示此特点.两组降糖疗效:中药组总有效率为52.6%,西药组为79.3%,经Ridit检验,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改善优于美吡达,降糖效果显著低于美吡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药疗法 对照观察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液净化模式和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朝晖 彭侃夫 +3 位作者 李宁 吴忆 张莹 吴雄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选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血液净化模式和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及APACHEⅡ评分分组:A组26例,APACHEⅡ评分<15... 目的:探讨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选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血液净化模式和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及APACHEⅡ评分分组:A组26例,APACHEⅡ评分<15分,行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B组14例,APACHEⅡ评分15~25分,行HP+HDF治疗;C组31例,APACHEⅡ评分15~25分,行HP+短时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SCVVHDF)治疗;D组18例,APACHEⅡ评分<15分,行HP+SCVVHDF治疗。观察各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1周后的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PaO2/FiO2)、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4组APACHEⅡ评分(分,A组:7.35±2.12比10.52±3.26,B 组:14.35±4.76比18.43±4.08,C 组:11.83±3.85比19.39±3.64,D 组:6.92±2.54比11.61±2.19)、CRP(mg/L,A组:85.28±23.48比195.23±56.77,B组:172.67±36.69比232.65±62.86,C组:112.43±29.48比257.29±68.39,D 组:76.23±29.05比206.37±65.49)、SCr(μmol/L,A 组:107.56±73.01比225.81±119.06,B 组:291.49±123.27比391.76±273.48,C 组:254.89±104.37比403.62±261.53,D 组:112.36±55.36比258.74±128.25)及ALT(U/L,A组:86.93±27.04比127.56±84.35,B组:116.34±43.98比189.15±102.85,C组:94.85±74.42比178.73±87.21,D组:88.49±29.32比138.24±90.5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A组:293.42±31.26比253.60±26.62,B组:254.12±35.73比137.56±23.48,C组:283.21±37.48比131.96±0.45,D组:305.75±29.66比267.74±31.4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A组和D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较B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PACHEⅡ评分<15分的SAP患者病死率低于APACHEⅡ15~25分的患者〔6.82%(3/44)比24.44%(11/45),P<0.05〕。结论血液净化是救治SAP的有效手段,APACHEⅡ评分对选择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及治疗时机有指导意义;现有的血液净化模式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重症 急性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证病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敬林 王太一 +4 位作者 王禄增 董天宝 吴忆 邱乐 郜凌学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证病结合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成模标准,建立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应用STZ造成大鼠糖尿病(FBG≥16.7mmol/L)后应用中药造成中医阴阳两虚;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气滞证候模型。结果(1)造模后出现饮水增多...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证病结合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成模标准,建立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应用STZ造成大鼠糖尿病(FBG≥16.7mmol/L)后应用中药造成中医阴阳两虚;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气滞证候模型。结果(1)造模后出现饮水增多、尿量增多、生长迟缓、身体消瘦、拉尾排便、排尿等糖尿病大鼠共同特征。阴阳两虚组大鼠还出现大便干燥、舌红等征象;阴虚热盛组大鼠出现大便干燥、舌红等征象;气阴两虚组大鼠出现精神萎糜、倦怠懒动、舌胖大,少津;血瘀气滞组大鼠还出现背毛减少、臀部毛色枯黄、性情暴烈、易激惹、捕捉时叫声频繁、抵抗力大、攻击行为频繁、大便质稀色深、舌质暗等血瘀气滞气滞的症状。(2)实验室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应用传统的糖尿病造模方法与糖尿病病证特点和中药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相结合,研制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阴阳两虚 阴虚热盛 气阴两虚 血瘀气滞 大鼠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啮齿类疟原虫感染过程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光 吴忆 +4 位作者 刘军 郑丽 冯辉 刘英杰 曹雅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在约氏疟原虫(致死型)和夏氏疟原虫混合感染小鼠免疫应答中的动态变化。方法DBA/2和BALB/c小鼠分别经腹腔注射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17XL)、夏氏疟原虫(P.cAS)和P.y17XL+P.cAS(1∶1)混合感染的红细胞,...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在约氏疟原虫(致死型)和夏氏疟原虫混合感染小鼠免疫应答中的动态变化。方法DBA/2和BALB/c小鼠分别经腹腔注射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17XL)、夏氏疟原虫(P.cAS)和P.y17XL+P.cAS(1∶1)混合感染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感染率;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脾细胞中Tregs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P.y17XL+P.cAS感染的DBA/2小鼠于感染后18d自愈;而BALB/c小鼠于感染过程中虽然出现死亡(8d),但与P.y17XL感染小鼠(5d)相比,死亡时间明显延迟;P.y17XL和P.y17XL+P.cAS感染的DBA/2鼠于感染后第5d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均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相比P.cAS感染的DBA/2鼠于感染后第10d达峰值,是其它两种同天感染鼠的3倍和2倍,且小鼠全部死亡;而P.y17XL和P.y17XL+P.cAS感染的BALB/c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于感染后均迅速升高,分别于感染后第5d和第8d达30%左右,小鼠全部死亡,相比P.cAS感染的BALB/c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于感染后缓慢升高,于感染后第5d达14%,随后开始下降。结论①P.y17XL+P.cAS混合感染DBA/2鼠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与P.y17XL单独感染表现出完全相同的模式;BALB/c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与P.y17XL单独感染也表现出完全相同的模式,但变化的时间明显被滞后;②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升高与感染结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啮齿类疟原虫 感染过程 感染结局
下载PDF
沙棘油对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大鼠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家骏 吴忆 孙文娟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沙棘油拮抗汽车尾气致大鼠某些生化指标改变的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3个实验组(灌胃沙棘油干预2 d)和阳性组(气管灌注浓度为16 g/L的汽车尾气颗粒物混悬液,每只1 m l),阴性组(气管灌注生理盐水,每只1 m l)。24 h后处... 目的探讨沙棘油拮抗汽车尾气致大鼠某些生化指标改变的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3个实验组(灌胃沙棘油干预2 d)和阳性组(气管灌注浓度为16 g/L的汽车尾气颗粒物混悬液,每只1 m l),阴性组(气管灌注生理盐水,每只1 m l)。24 h后处死动物,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及白蛋白、总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变化。结果实验组与阳性组相比,BALF中的LDH、ACP和白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差异皆有显著性,SOD活力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中高剂量组的GST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差异皆有显著性。血清实验组与阳性组相比,LDH和白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ACP降低、SOD和GST活力升高,差异皆有显著性。MD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沙棘油对柴油机汽车尾气颗粒物致大鼠某些生化指标改变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颗粒物 沙棘油 生化指标变化
下载PDF
“百病皆生于气”对梅核气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忆 《四川中医》 1994年第7期15-16,共2页
《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说明很多致病因素皆可影响气的活动,使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梅核气为咽喉中异常感觉,如有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故名,咽内检查无异常发现.本病的病因与... 《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说明很多致病因素皆可影响气的活动,使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梅核气为咽喉中异常感觉,如有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故名,咽内检查无异常发现.本病的病因与情志因素、气机不利有关.故凡是影响脏腑功能活动,使人体内的“气”的运行失常的因素,均可导致本病,治疗必须辨别脏腑的归属,调整脏腑功能,从气而治.一、疏肝理气本法适用于情志郁结者,“怒则气上”,肝气过于升发而循经上逆,结于咽喉而致.治疗宜疏肝理气,复方金铃子散加减主之,佐以四七汤化痰散结.《医方集解、理气之剂》中说:“气郁则痰聚,故散郁必先以行气化痰为先”.案一:朱××,女,32岁.1990年11月9日初诊咽梗似有物堵月余,无碍饮食,痰粘不利,精神抑郁胸闷胁胀,其症随情志波动而变化,苔薄腻、质暗红脉弦.检查咽喉无异常.证属肝气郁结,气滞痰凝,结于咽喉.治疗拟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复方金铃子散合四七汤加减主之.处方:清半夏、瓜蒌皮、老苏梗、金(?)子、广郁金、制香附、八月扎各10g,厚朴花、绿萼梅名3g.服3剂后,咽利胸舒.二、健脾和胃降气“思则气结”,指发脾气郁结,运化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结聚咽喉,导致咽喉部异常感觉.治拟健脾和胃降气,旋复代赭汤(伤寒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核气 中医药疗法 素问 健脾
下载PDF
CD_4^+T细胞在约氏疟原虫抵抗型小鼠模型中的作用与地位
11
作者 刘军 刘英杰 +3 位作者 马世红 吴忆 冯辉 曹雅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抵抗型小鼠CD4+T细胞在疟原虫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以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于自愈后30 d、60 d和90 d,分别用同种疟原虫进行再次感染。以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小鼠虫体血症水平,采用ELISA法和Griess反应分别检测... 目的探讨抵抗型小鼠CD4+T细胞在疟原虫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以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于自愈后30 d、60 d和90 d,分别用同种疟原虫进行再次感染。以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小鼠虫体血症水平,采用ELISA法和Griess反应分别检测初次及再感染后第3 d和第10 d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NO水平和血清中特异性IgG水平,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细胞中CD4+T细胞百分率。结果初次感染后第3 d,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出现于小鼠的外周血中,且其脾细胞可产生高水平的IFN-γ和NO;感染后10 d,IFN-γ和NO回落至感染前水平,CD4+T细胞百分率有所下降,但特异性IgG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与初次感染相比,再感染过程中仅出现一过性低水平的虫体血症,再感染后第3 d和第10d的CD4+T细胞百分率和IFN-γ及NO水平均未出现有意义的变化,而高水平IgG一直持续存在。结论与再次感染相比,约氏疟原虫感染的抵抗型小鼠在初次感染早期可建立更为显著的CD4+Th1型细胞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CD4^+T细胞 初次感染 再感染
下载PDF
抗疟治疗对宿主保护性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马世红 刘军 +3 位作者 刘英杰 冯辉 吴忆 曹雅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宿主保护性免疫建立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氯喹或青蒿琥酯治疗约氏疟原虫(非致死型)感染的BALB/c小鼠。待自愈组清除疟原虫后30d,用约氏疟原虫(非致死型和致死型)以及伯氏疟原虫再次感染。以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宿主保护性免疫建立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氯喹或青蒿琥酯治疗约氏疟原虫(非致死型)感染的BALB/c小鼠。待自愈组清除疟原虫后30d,用约氏疟原虫(非致死型和致死型)以及伯氏疟原虫再次感染。以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小鼠虫体血症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和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自愈组和各治疗组小鼠于初次感染早期均产生高水平IFN-γ,随之抗约氏疟原虫(非致死型)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显著升高,且无明显差异。对约氏疟原虫(非致死型和致死型)再次攻击小鼠均呈完全抵抗,少数出现低水平一过性虫体血症。而异种疟原虫攻击时小鼠全部感染并死亡。结论氯喹或青蒿琥酯不同剂量治疗不影响小鼠保护性免疫的建立和免疫记忆的维持,特异性IgG抗体是宿主抵御再感染主要的免疫效应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保护性免疫 约氏疟原虫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的巨噬细胞表面吞噬相关分子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洋 刘军 +2 位作者 吴忆 马世红 曹雅明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71-75,共5页
为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感染抵抗型DBA/2小鼠的脾巨噬细胞发挥吞噬功能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利用Giemsa薄血膜染色,光学显微镜计数红细胞感染率,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 为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感染抵抗型DBA/2小鼠的脾巨噬细胞发挥吞噬功能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利用Giemsa薄血膜染色,光学显微镜计数红细胞感染率,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P.y.17XL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动态检测脾巨噬细胞表面膜分子CD36、CD64表达水平。结果表明,DBA/2小鼠红细胞感染率于感染后第7天高达31.87%,约第15天自愈;感染小鼠脾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于感染后第5天开始增强,至第10天吞噬率高达95%,随后维持于高水平;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36于感染后第3天开始升高,至第10天达到峰值;CD64表达水平于感染后第5天开始升高,随后持续维持于高水平;小鼠血清中抗P.y.17XL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在感染后第10天开始出现有意义的升高。结果显示,在P.y.17XL感染过程中,巨噬细胞通过表面分子CD36和CD64分别介导的非调理性和调理性吞噬方式杀伤疟原虫,提示巨噬细胞是DBA/2小鼠发挥抗疟保护性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小鼠 巨噬细胞 免疫分子 吞噬效应
下载PDF
龚一飞老中医治疗口疮的经验
14
作者 吴忆 《中医文献杂志》 1994年第1期34-34,48,共2页
龚一飞老中医治疗口疮的经验上海市中医门诊部(上海,200040)吴忆龚一飞出生于中医世家,五世家传,从医60余年,精通喉科,在口腔病治疗上面,更具独到经验。现归纳整理如下。口疮是口腔粘膜疼痛性炎性疾患,以溃疡性损害为... 龚一飞老中医治疗口疮的经验上海市中医门诊部(上海,200040)吴忆龚一飞出生于中医世家,五世家传,从医60余年,精通喉科,在口腔病治疗上面,更具独到经验。现归纳整理如下。口疮是口腔粘膜疼痛性炎性疾患,以溃疡性损害为主症,可反复发作,绵延不休,少数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一飞 中医药疗法 口疮 实火口疮 虚火口疮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血清胰岛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观察
15
作者 吴忆 李敬林 +2 位作者 邱乐 姜智慧 王家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 294-295,共2页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候动物模型,观测血清胰岛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变化.方法:应用STZ造成糖尿病(血糖>16.7mmol/L)后用中药青皮、枳壳、附子造中医气阴两虚证候模型,成功后用中汇糖脉康进行反证治疗.结果:(1)...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候动物模型,观测血清胰岛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变化.方法:应用STZ造成糖尿病(血糖>16.7mmol/L)后用中药青皮、枳壳、附子造中医气阴两虚证候模型,成功后用中汇糖脉康进行反证治疗.结果:(1)造模后出现懒动,舌胖大,少津等症状.(2)应用糖脉康后上述症状减轻,证明所造证型为气阴两虚证.(3)实验室指标:①模型组insulin、TXB2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6-ketoPGF1α差异不显著.②反证组insulin、TXB2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6-ketoPGF1α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用传统的糖尿病造模方法与糖尿病病证特点和中药药性理论相结合,研制2型糖尿病证候的动物模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阴两虚证 糖尿病 动物模型 胰岛素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研究及反证中药对证候的影响
16
作者 吴忆 李敬林 +1 位作者 张锐 姜智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 735-736,共2页
目的:研究建立、反证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中药.方法:应用STZ造成糖尿病(血糖>16.7mmol/L)后用中药青皮等造中医气阴两虚证候,造模成功后用中汇糖脉康进行反证治疗.结果:①中药造模后出现精神萎靡、懒动、尾温升高、舌淡略胖... 目的:研究建立、反证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中药.方法:应用STZ造成糖尿病(血糖>16.7mmol/L)后用中药青皮等造中医气阴两虚证候,造模成功后用中汇糖脉康进行反证治疗.结果:①中药造模后出现精神萎靡、懒动、尾温升高、舌淡略胖大、少津、无舌苔等症状.②应用糖脉康反证后上述症状减轻,证明所造证型为气阴两虚证.结论:中药枳壳、青皮、附子可造成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糖脉康可作反证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阴两虚证 糖尿病 造模及反证中药 证候
下载PDF
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1例
17
作者 程丽芳 夏碧霞 +1 位作者 吴忆 何萍秀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9-430,共2页
1病历摘要患儿男,15岁。左膝内侧红斑、丘疹及斑块5年余。患儿5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膝内侧出现红斑及肤色、紫红色丘疹,渐增多,部分融合成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气温升高时局部出现多汗。患儿既往体健,发疹前无外伤及用药史,家族中无类似疾... 1病历摘要患儿男,15岁。左膝内侧红斑、丘疹及斑块5年余。患儿5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膝内侧出现红斑及肤色、紫红色丘疹,渐增多,部分融合成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气温升高时局部出现多汗。患儿既往体健,发疹前无外伤及用药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血管瘤样 小汗腺
下载PDF
430例基底细胞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
18
作者 何萍秀 程丽芳 +2 位作者 夏碧霞 吴忆 万川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410-4414,共5页
目的:通过统计和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基底细胞癌(B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江西地区BC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统计和分析两院2016年07月至2021年05月病理确诊为BCC... 目的:通过统计和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基底细胞癌(B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江西地区BC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统计和分析两院2016年07月至2021年05月病理确诊为B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共收集430例BCC患者,男女比例为1∶1.18,平均年龄为(67.33±12.48)岁,50岁及以上患者占90.70%,就诊年龄高峰段为60~69岁。病程10天~60年,中位数为3(0.03,60)年。430例患者确诊443块皮损,位于头面部占87.58%,其次为躯干9.48%、四肢2.26%。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4.42%。病理亚型以结节型(65.01%)最多见,其次为色素型(13.32%)。结论:BCC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曝光部位,部分患者病程长,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医生需进一步认识BCC,提高组织病理活检意识,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临床 病理学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先天性丛状血管瘤1例
19
作者 何萍秀 程丽芳 +1 位作者 吴忆 夏碧霞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58-560,共3页
报告1例先天性丛状血管瘤。患者男,5岁,右肩胛部暗红色斑块5年。皮肤科检查:右肩胛部见一大小约5.0 cm×4.0 cm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光滑,边缘呈堤状隆起,中央凹陷于周围正常皮肤约4 mm,质硬。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见多个肿... 报告1例先天性丛状血管瘤。患者男,5岁,右肩胛部暗红色斑块5年。皮肤科检查:右肩胛部见一大小约5.0 cm×4.0 cm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光滑,边缘呈堤状隆起,中央凹陷于周围正常皮肤约4 mm,质硬。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见多个肿瘤细胞团块,由毛细血管和大小均一的梭形或类圆形内皮细胞组成,成“炮弹”样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31(+),CD34(+),Ki-67(+,<1%)。诊断:先天性丛状血管瘤。行皮损完整切除,随访1年半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丛状 血管瘤
下载PDF
垂体瘤的MRI诊断(48例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士远 施增儒 +1 位作者 吴忆 李妙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4-37,62,共4页
木文回顾分析了经手术证实的48例垂体瘤的MRI 表现,巨腺瘤28例,微腺瘤20例。应用0.35T 超导成像系统分别行冠状面T_1、T_2加权及矢状面T_1加权成像。MRI 诊断46例与手术相符。96%(27/28)的巨腺瘤在T_1WI 上为中、低信号,T_2WI 上89%(25/... 木文回顾分析了经手术证实的48例垂体瘤的MRI 表现,巨腺瘤28例,微腺瘤20例。应用0.35T 超导成像系统分别行冠状面T_1、T_2加权及矢状面T_1加权成像。MRI 诊断46例与手术相符。96%(27/28)的巨腺瘤在T_1WI 上为中、低信号,T_2WI 上89%(25/28)呈不同程度的升高,瘤内囊变或出血均可定性,视交叉、下丘脑及海绵窦等周围结构的受累可准确显示。微腺瘤之信号变化较大,T_1WI 亦以中低信号为主,T_2WI 可升高也可保持为等信号,结合形态学改变诊断多可确立。作者认为MRI 可弥补CT 的不足,是诊断垂体瘤的理想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