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思震 《民族论坛》 2006年第10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问题 中国 教育改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教育事业发展 “两基” 教育质量
下载PDF
古老神秘的苗族歌棒
2
作者 吴思震 《贵州民族宗教》 2004年第5期44-46,共3页
所谓苗族歌棒,就是指苗族人民在一根小木棒上刻上苗族自己的象形文字符号,而且以这些文字符号来表达和记录诗歌内容,这种刻录记载有诗歌内容的刻字木棒就叫做歌棒。苗族歌棒所刻的内容,主要是叙述舅爷把向姑妈索取的聘礼刻在枫木棒... 所谓苗族歌棒,就是指苗族人民在一根小木棒上刻上苗族自己的象形文字符号,而且以这些文字符号来表达和记录诗歌内容,这种刻录记载有诗歌内容的刻字木棒就叫做歌棒。苗族歌棒所刻的内容,主要是叙述舅爷把向姑妈索取的聘礼刻在枫木棒上,刻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歌棒 象形文字 文字符号 诗歌
下载PDF
舟船史活化石:苗族独木龙舟文化
3
作者 吴思震 《魅力中国》 2008年第13期74-83,共10页
《民族记忆》开栏的话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民族记忆》开栏的话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在广袤的土地上寻找远去的背影,在时间的长河里打捞失落的记忆。本刊从第7期起,推出《民族记忆》栏目,它将原生态地呈现一批原始神秘的民俗和民间绝技。《民族记忆》希望展现给读者的是民间文化意义上的中国,是客观地调查事实,去展现矛盾、去分析原因、从而记录遗产的命运,探究文明的真相。本栏目欢迎广大读者参与,提供稿件、提供采访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木龙舟 清水江 龙船节
下载PDF
独具特色的清水江苗族独木龙舟文化圈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海军 吴思震 戴世光 《贵州民族宗教》 2007年第2期42-46,共5页
中华民族素有龙族的美誉。作为龙文化的一个支系,中国的龙船文化也自然非常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江河星罗棋布的南方,各地区各民族都不同程度地拥有龙船文化活动。在众多的龙船文化活动中,又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分支。若按龙船的造型结构... 中华民族素有龙族的美誉。作为龙文化的一个支系,中国的龙船文化也自然非常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江河星罗棋布的南方,各地区各民族都不同程度地拥有龙船文化活动。在众多的龙船文化活动中,又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分支。若按龙船的造型结构、制作材料、船上人员的服饰要求与配伍、和龙船节的起源、龙船节日活动状况,以及一些相关习俗、禁忌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看,本文认为中国龙舟文化应该存在三大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舟文化 文化圈 清水江 苗族 文化活动 中华民族 造型结构 制作材料
下载PDF
独具特色的清水江苗族独木龙舟文化圈
5
作者 吴海军 吴思震 戴世光 《贵州民族宗教》 2007年第3期33-38,共6页
如今,一些地方为减少繁琐程序,把几个过程整合成了一个过程。即把龙船抬到江边清洗捆扎好,安装好龙头,于龙船启行时,把各种祭祀都集中在江边,在岸边插杉木幡处的一旁,摆上香案祭品一并举行。其祭祀对象和祈祷的内涵基本上都是一... 如今,一些地方为减少繁琐程序,把几个过程整合成了一个过程。即把龙船抬到江边清洗捆扎好,安装好龙头,于龙船启行时,把各种祭祀都集中在江边,在岸边插杉木幡处的一旁,摆上香案祭品一并举行。其祭祀对象和祈祷的内涵基本上都是一样。像这种整合为一的程序,也统称为苗族独木龙舟“下水”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舟 苗族 文化圈 清水江 祭祀对象 程序
下载PDF
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探微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思震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4期36-39,共4页
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但拥有最具多样性、集中性和丰富性自然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其自然风光旅游却往往缺少文化的依托。民族地区要想将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还得正确认识并恰到好处地处理好旅游业开发与旅游文... 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但拥有最具多样性、集中性和丰富性自然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其自然风光旅游却往往缺少文化的依托。民族地区要想将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还得正确认识并恰到好处地处理好旅游业开发与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业 景区文化建设 旅游文化
原文传递
贵州苗寨的别样端午
7
作者 吴思震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21,74,共2页
"五月里来粽粑长,家家户户栽秧忙;龙船锣鼓声声响,划来稻田水汪汪。"这首流传于贵州黔东南大山里的苗族飞歌唱出了当地划龙船的与众不同。每年进入农历五月,居住在阳河及清水江畔的苗族人又开始忙碌筹备一年一度的龙船节了。... "五月里来粽粑长,家家户户栽秧忙;龙船锣鼓声声响,划来稻田水汪汪。"这首流传于贵州黔东南大山里的苗族飞歌唱出了当地划龙船的与众不同。每年进入农历五月,居住在阳河及清水江畔的苗族人又开始忙碌筹备一年一度的龙船节了。这里的龙船节一直还保留着远古划龙船活动的原始基因和信息符号,其形制为中华大地所罕见,一直吸引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游客。"我们的龙船节没有屈原。"在清水江畔做了20多年独木龙舟鼓头的邰九当说。"龙船节就是龙船节,我们的龙船节是祖先祈雨灌溉农田遗留下来的劳动文化记忆。"国家已规定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但很明显,这里的传统观念一直不把他们的龙船节认同为其他地方普遍观念上的端午节。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又有什么特别的神秘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端午 苗寨 黔东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