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恺明 陈剑辉 +1 位作者 马晋平 蔡世荣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的外科医师缩短学习曲线的要点。方法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由同组无腹腔镜胆囊切除经验医师完成的4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 目的评估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的外科医师缩短学习曲线的要点。方法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由同组无腹腔镜胆囊切除经验医师完成的4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A、B、C共3组,每组15例,记录手术频率,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住院天数和淋巴结清扫数,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 3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无显著差异,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中转开腹例数多于B、C组。各组检获淋巴结数无差异。结论有丰富开腹直肠癌手术经验和内镜经验的固定团队,短期连续大量病例的学习,经过15例的学习曲线,可掌握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直肠癌 学习曲线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恺明 何裕隆 +2 位作者 陈剑辉 杨世斌 孙开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究本院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发现高危人群,以期降低其发病率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诊断胃癌或结直肠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 302例。回顾性分析患... 目的探究本院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发现高危人群,以期降低其发病率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诊断胃癌或结直肠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 30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结果本组有症状肠道菌群失调发生189例(14.5%)。肠道菌群易感因素包括:1性别(OR=0.571,95%CI:0.381~0.855,P=0.007);2抗生素使用超过10天(OR=38.542,95%CI:23.139~64.198,P〈0.001);3术前肠梗阻(OR=1.897,95%CI:1.017~3.539,P=0.044);4使用3~4代头孢菌素(OR=1.689,95%CI:1.125~2.537,P=0.011)、碳青霉烯类(OR=24.070,95%CI:7.080~81.891,P〈0.001)、喹诺酮类抗生素(OR=38.512,95%CI:7.457~198.898,P〈0.001)。结论术后长期广谱抗生素应用是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早期监测,早期诊断,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窄谱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群失调 胃肠道肿瘤 术后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经肛外翻拖出式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恺明 陈斯乐 +2 位作者 陈剑辉 马晋平 蔡世荣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经肛外翻拖出式直肠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接受腹腔镜辅助经肛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的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3~5cm,A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经肛外翻拖出式直肠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接受腹腔镜辅助经肛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的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3~5cm,A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数据库中,抽取同期接受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中低位直肠癌30例作为对照组(肿瘤下缘距齿状线5~10cm,B组)。观察两组手术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便功能和短期局部复发率。结果两组60例均保留了有控制大便功能的肛门,A组术后恢复进食两周内每天大便次数多于B组(P=0.025),术后6个月后,两组每天排便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652)。两组均各有1例吻合口漏,B组有1例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至2年,两组均有1例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操作方便,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恶性肿瘤 腹腔镜 直肠超低位切除 经肛外翻拖出式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恺明 马晋平 王亮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与肠外营养组(PN),于术后24小时内开始分别给予肠内与肠外营养,每天热卡为30kcal/kg。EN组患者术后第1天口服安...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与肠外营养组(PN),于术后24小时内开始分别给予肠内与肠外营养,每天热卡为30kcal/kg。EN组患者术后第1天口服安素500ml,术后第二天1000ml,术后第三天直至第7天口服15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优于PN组(P<0.05),EN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6.7%,PN组为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天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较术前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N组患者术后营养支持费用显著低于PN组。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以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可降低术后营养支持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内营养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胃胃肠间质瘤外翻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恺明 杨世斌 +1 位作者 张信华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外翻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GIST接受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的27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外翻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GIST接受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的27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胃GIST外翻切除术(laparoscopic transgastric tumor-everting resection,LTTR)组8例和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laparoscopic wedge resection,LWR)组19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标本切缘、切除正常胃组织面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随访情况。结果术中LTTR组的手术时间较LWR延长[(70±9)分钟vs.(56±8)分钟,P<0.001]。LTTR组出血量与LW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9±12)ml vs.(38±14)ml,P=0.942]。LTTR组的正常胃组织切除面积明显少于LWR组[(33.0±5.6)cm^2 vs.(119.3±41.6)cm^2,P<0.001]。术后两组均无胃出血、胃穿孔、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无胃排空障碍等情况发生。术后两组肛门排气时间[(2.4±0.5)天vs.(2.3±0.5)天,P=0.842]、进食半流时间[(3.5±0.5)天vs.(3.0±0.8)天,P=0.07]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4~31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患者死亡。结论腹腔镜胃肿瘤外翻切除术可以安全有效地运用于无黏膜溃疡改变的胃GIST患者,其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胃壁组织,能有效减少胃腔狭窄、梗阻发生率,是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的有效补充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胃肠间质瘤 外翻切除术
下载PDF
口服碳酸钙激活钙敏感受体,改善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控便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恺明 龚金铃 +1 位作者 王亮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明确口服碳酸钙激活钙敏感受体,改善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控便功能的疗效。对象和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腹腔镜直肠癌Dixon手术的患者32名,随机分为钙治疗组和对照组,钙治疗组在术后1周起,每天口服碳酸钙... 目的明确口服碳酸钙激活钙敏感受体,改善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控便功能的疗效。对象和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腹腔镜直肠癌Dixon手术的患者32名,随机分为钙治疗组和对照组,钙治疗组在术后1周起,每天口服碳酸钙1200 mg。手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评价肛门功能和钙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钙治疗组的日平均便次、夜间排便率、便后1小时再排便率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钙治疗组的日平均便次、夜间排便率、便后1小时再排便率和Wexner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高钙血症和新发泌尿系结石。结论口服碳酸钙激活钙敏感受体,可改善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控便功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直肠癌 前切除综合征 排便功能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恺明 马晋平 王亮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2期271-272,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于术后24h内开始分别给予肠内与肠外营养,每天热卡为25~30kcal/k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临床恢复...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于术后24h内开始分别给予肠内与肠外营养,每天热卡为25~30kcal/k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临床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在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上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以改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加快其胃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治疗 肠内营养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口服碳酸钙联合直肠壶腹和直肠瓣重建术,改善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
8
作者 吴恺明 冯伟东 张明亮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明确服碳酸钙联合直肠壶腹和直肠瓣重建术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腹腔镜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碳酸钙组和钙+重建组。对照组和碳酸钙... 目的明确服碳酸钙联合直肠壶腹和直肠瓣重建术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腹腔镜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碳酸钙组和钙+重建组。对照组和碳酸钙组患者接受单纯结肠-直肠(肛管)端端吻合术,钙+重建组接受行直肠壶腹和直肠瓣重建术+结肠与直肠(肛管)端端吻合术;碳酸钙组和钙+重建组在术后1周起,每天口服碳酸钙1200 mg。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用EORTC QLQ-CR29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评估钙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钙+重建组患者"黏液便""大便失禁""频繁大便"和"社交困扰"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碳酸钙组仅在"频繁大便"项目的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钙+重建组患者焦虑、大便失禁、频繁大便和社交困扰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碳酸钙组仅在"频繁大便"项目的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高钙血症和新发泌尿系结石。结论口服碳酸钙联合直肠壶腹和直肠瓣重建术可改善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疗效比单纯口服碳酸钙更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直肠重建 直肠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晋平 陈创奇 +5 位作者 蔡世荣 吴晖 吴恺明 陈剑辉 何裕隆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PRPL)诊断与手术治疗情况,分析其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10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3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术后...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PRPL)诊断与手术治疗情况,分析其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10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3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PRPL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腹胀。所有患者均接受剖腹探查手术治疗。23例患者共进行手术51例次,首次手术肿瘤肉眼完整切除19例(82.6%),部分切除2例(8.7%),2例仅行术中单纯活检(8.7%),联合脏器切除14例。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22.1个月,术后2年复发率达61.9%。患者术后复发与肿瘤大小、联合脏器切除以及手术切缘阳性有关。多次复发者复发间期逐渐缩短。结论 PRPLS首次手术应争取完整切除肿瘤,复发常见,定期复查是诊断术后复发的重要手段,对于复发的病例仍应尽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脂肪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长托宁用于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麻醉前准备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黄贤君 吴恺明 +2 位作者 肖亮灿 牛丽君 邬艳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用于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麻醉前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09年6月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63例,其中胃癌21例,结肠癌4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1例,胃癌7例,结肠癌14例,胃癌:结肠癌=... 目的探讨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用于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麻醉前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09年6月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63例,其中胃癌21例,结肠癌4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1例,胃癌7例,结肠癌14例,胃癌:结肠癌=1:2):对照组(Ⅰ组),不应用术前药;阿托品组(Ⅱ组)和长托宁组(Ⅲ组)。Ⅱ组和Ⅲ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mg/kg或长托宁0.01 mg/kg,记录用药气管插管后5分钟、1小时、2小时至术毕拔管时气道分泌物量、心率和血压。结果各监测时段,Ⅱ组患者的心率明显高于Ⅲ组和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前至气管插管后2小时,Ⅱ组和Ⅲ组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明显少于Ⅰ组(P<0.05)。术毕拔管时,Ⅱ组患者的气道分泌物则多于Ⅲ组(P<0.05)。结论选择性新型M-受体拮抗剂长托宁能有效控制麻醉患者的气道分泌物,且不引起心率增快,作为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麻醉前用药临床效果优于阿托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胃肠恶性肿瘤 麻醉前用药
下载PDF
血清miR-216a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剑彬 吴彩月 +1 位作者 王丽斯 吴恺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3228-32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216a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乐从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17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组)23例和经检查无异常的健康成人(对照组)30例,采集血液标本... 目的探讨血清miR-216a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乐从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17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组)23例和经检查无异常的健康成人(对照组)30例,采集血液标本检测淀粉酶活性(AMYA)和血清miR-216a的表达水平,采用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和改良的CT严重(MCTSI)指数来评价AP的严重程度,分析上述指标与血清miR-216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MAP组与SAP组患者血液淀粉酶活性均高于本组恢复期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急性期SAP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MAP组和SAP组血清miR-216a均显著高于该组恢复期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SAP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216a表达水平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和MCTSI指数呈正相关(r=0.667,P<0.05;r=0.396,P<0.05;r=0.648,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miR-216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表达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于SAP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急性胰腺炎 miR-216a 相关性
下载PDF
氯美噻唑对乙醇诱导大鼠肝损伤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剑彬 吴彩月 +1 位作者 王丽斯 吴恺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6期14-21,共8页
目的探究氯美噻唑(CMZ)在乙醇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葡萄糖对照组、乙醇模型组、乙醇+CMZ组、葡萄糖+CMZ组,每组8只。乙醇模型组大鼠连续2个月灌胃乙醇[0.1 ml/(kg·d)],乙醇+CMZ组、葡萄糖... 目的探究氯美噻唑(CMZ)在乙醇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葡萄糖对照组、乙醇模型组、乙醇+CMZ组、葡萄糖+CMZ组,每组8只。乙醇模型组大鼠连续2个月灌胃乙醇[0.1 ml/(kg·d)],乙醇+CMZ组、葡萄糖+CMZ组连续2个月灌胃CMZ80 mg/(kg·d)。2个月后体内采用6-羟基氯唑沙宗/氯唑沙宗比值评估氯唑沙宗(CHZ)代谢的程度,以检测大鼠体内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的活性;眼眶取血检测血浆乙醇浓度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随后处死所有大鼠,分离肝脏,比较各组相对肝重,制备肝匀浆,检测大鼠肝脏蛋白酶体的活性,制备肝微粒体,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CYP2E1、CYP3A、CYP4A相对表达量;固定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乙醇+CMZ组与乙醇模型组相比,能够降低大鼠肝损伤(P<0.05)。乙醇能够诱导CYP2E1蛋白的表达,乙醇+CMZ组同样诱导CYP2E1的表达。CMZ抑制乙醇模型组大鼠体内乙醇诱导的CYP2E1活性,但未影响CYP2E1蛋白的表达。同样,CMZ阻断乙醇诱导的蛋白酶体活性下降。结论CMZ通过抑制大鼠体内CYP2E1的活性,而降低乙醇诱导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美噻唑 乙醇 肝损伤
下载PDF
MiniLap辅助两穿刺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10例分析
13
作者 吴恺明 郝腾飞 张庆元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介绍使用MiniLap辅助两穿刺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MaDP TEP)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消化医学中心疝与腹壁外科专业组行MaDP TEP 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0 mm腹腔镜穿刺孔、5 mm操... 目的介绍使用MiniLap辅助两穿刺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MaDP TEP)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消化医学中心疝与腹壁外科专业组行MaDP TEP 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0 mm腹腔镜穿刺孔、5 mm操作穿刺孔、MiniLap参考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三穿刺孔中侧法布局。使用MiniLap无需做线性切口,经1 mm皮肤开口即可穿刺置入术区。分析患者一般资料,记录术后第1天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手术部位感染率、疝复发率、术后3周两穿刺孔和MiniLap处瘢痕SCAR评分、单侧疝分离操作时间(即除外放置补片的手术时间)。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45~70岁,平均52.3岁;包含Rutkow(改良Gilbert分型)Ⅰ、Ⅱ、Ⅲ、Ⅴ、Ⅵ型。1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MaDP TEP,术中无血管损伤,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第1天疼痛NRS评分(1.50±0.53)分。随访1~19周,无手术部位感染,无疝复发。术后3周10 mm穿刺孔、5 mm穿刺孔和MiniLap处瘢痕SCAR评分分别为(5.10±1.25)分、(3.75±0.79)分和(1.80±0.70)分,瘢痕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例手术单侧疝分离操作时间:第1~5例(47.8±12.0)min,第6~10例患者(30.8±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MaDP TEP安全有效,疼痛轻、美容减创效果好,与三穿刺孔TEP技术接近,学习曲线短,便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Lap 腹股沟 完全腹膜外 疝修补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淋巴转移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恺明 何裕隆 +2 位作者 蔡世荣 张常华 詹文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26-628,共3页
目的总结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贲门癌淋巴转移规律。方法对我院在2000年10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66例,女性20例,平均60岁,以BorrmannⅢ型病例为主,组织学类型绝大部... 目的总结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贲门癌淋巴转移规律。方法对我院在2000年10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66例,女性20例,平均60岁,以BorrmannⅢ型病例为主,组织学类型绝大部分是腺癌,Ⅰ型贲门癌高分化腺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两型(P=0.002、P=0.004);Ⅲ型贲门癌在低分化腺癌中的发病率高于其他两型(P=0.005、P=0.015)。贲门癌第1、2组(34.9%),第3、4组(36.0%),第7-9组(27.9%),第10、11组(15.1%)淋巴结的转移率较高,而第5、6组(11.6%),第12组淋巴结(5.8%)的转移率较低(与同站其余淋巴结组比较,P值均小于0.05)。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很高(58.3%);胃大弯侧和小弯侧之间的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型贲门癌阳性淋巴结最远站别和pT分期正相关(r1=0.515,P1=0.05;r2=0.404,P2=0.006;r3=0.423,P3=0.031)。结论贲门癌根治术中应确保清扫第1-4组和第7-11组淋巴结,早期诊断有可能改善贲门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病理学 临床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线粒体转录因子A相关的微小RN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增殖调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恺明 何裕隆 +1 位作者 李广华 彭建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筛选并验证可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微小RNA(miRNA)。方法以癌基因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作为靶基因,通过miRwalk2.0软件筛选可能调控结肠癌增殖的mi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在30例结肠癌手术标本和3种结肠癌细胞系... 目的筛选并验证可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微小RNA(miRNA)。方法以癌基因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作为靶基因,通过miRwalk2.0软件筛选可能调控结肠癌增殖的mi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在30例结肠癌手术标本和3种结肠癌细胞系(SW480、HT-29和HCT116)中的表达。选取其中表达量最低的miR.204和SW480进行后续研究。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TFAM和miR-204的作用关系。分别应用miR-204慢病毒和anti—miR-204慢病毒上调和下调miR-204的表达,通过Westernblot检测慢病毒感染后SW480细胞中TFAM蛋白水平的变化:并采用MTT实验和Brdu实验观察慢病毒感染后SW480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初筛获得miR-204、miR-211、miR-214、miR-381、miR-590.3p5种miRNA,其中miR-204、miR-211、miR-214和miR-38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5),在3种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亦较正常结肠细胞降低(P〈0.05),其中miR-204的表达量最低;而miR-590—3p表达水平则在结肠癌组织和3种结肠癌细胞中均明显上调(P〈0.05)。结肠癌组织中miR-204表达与TFAM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TFAM与miR-204可直接结合。通过慢病毒感染上调miR-204表达后,SW480细胞中TFAM蛋白表达下降,细胞增殖能力升高(P〈O.05);下调miR-204表达后,TFAM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结论miR-204可以通过降低TFAM的蛋白表达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微小RNA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线粒体转录因子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对增殖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恺明 何裕隆 +1 位作者 柳发铿 陈剑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76-580,共5页
目的探索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的30例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TFAM m RNA... 目的探索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的30例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TFAM m RNA表达水平。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FAM在正常结肠细胞和SW480、HT-29、HCT116三种结肠癌细胞株中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上调TFAM表达后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1体内研究结果:结肠癌组织中TFAM m RNA表达比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P<0.000 1)。2体外研究结果:与正常结肠细胞株相比,在SW480、HT-29和HCT116三种结肠癌细胞株中TFAM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00 8、0.002 3、0.000 6),其中SW480细胞株增幅最明显。与正常结肠细胞株相比,在SW480、HT-29和HCT116三种结肠癌细胞株中TFAM蛋白表达也均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00 2、0.003 8、0.001 6),其中SW480细胞株增幅最明显。用质粒转染上调TFAM基因表达后,MTT实验结果显示,在转染后96 h和120 h时,pc DNA3.1-TFAM-SW480细胞组的增殖率比pc DNA3.1-SW480无义对照组的增殖率明显升高(P<0.000 1)。Brd U实验显示,在转染后48 h时,pc DNA3.1-TFAM-SW480细胞组的增殖率比pc DNA3.1-SW480无义对照组的增殖率明显升高(P<0.001 0)。结论TFAM在结肠癌中表达升高,上调TFAM后,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明显增强,为进一步研究TFAM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调控作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结肠癌 增殖调控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胃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7
作者 马晋平 王智 +6 位作者 林建伟 吴恺明 陈剑辉 陈创奇 蔡世荣 何裕隆 詹文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4-947,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否可以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6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77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NLR大小分为低NLR组(NLR...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否可以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6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77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NLR大小分为低NLR组(NLR小于或等于3.79,652例)和高NLR组(NLR大于3.79,1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进一步按TNM分期和手术方式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低NLR组和高NLR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4.0%和12.2%(P〈0.01)。TNMⅠ、Ⅱ、ⅢA、ⅢB及Ⅳ期病例中,低NLR组和高NLR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和33.3%、55.4%和32.0%、30.2%和11.1%、15.5%和8.3%、10.7%和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行D1、D2、D3、D4根治性手术及姑息性手术病例中,低NLR组和高NLR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3.3%和33.3%、51.3%和20.4%、42.4%和10.5%、14.3%和2.0%、8.3%和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NLR可以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术前NLR大于3.79提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原文传递
黏液型与低分化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晋平 陈剑辉 +6 位作者 蔡世荣 陈创奇 崔冀 王昭 吴恺明 何裕隆 詹文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03-906,共4页
目的 探讨黏液型胃癌(MGC)与低分化胃癌(PDG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06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MGC和508例PDG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与PDGC患者相... 目的 探讨黏液型胃癌(MGC)与低分化胃癌(PDG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06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MGC和508例PDG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与PDGC患者相比,MGC患者发病年龄更大[(59.2±11.9)岁比(54.1±13.2)岁],远处转移率更高(36.8%比23.8%),腹膜种植率更高(29.4%比16.9%),根治性切除率更低(60.3%比7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GC组和PDGC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29.4%和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位于胃中1/3的肿瘤,MGC患者的术后总体生存率低于PDGC患者(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及根治性手术是MGC的独立预后因素;而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手术、浸润深度是PDG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GC与PDGC在发病年龄、腹膜种植、远处转移及根治性切除率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预后两者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黏液型胃癌 低分化胃癌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原文传递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手术治疗转移性胃肠间质瘤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信华 何裕隆 +5 位作者 陈创奇 詹文华 马晋平 蔡世荣 吴恺明 陈剑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2-505,共4页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甲磺酸伊马替尼或舒尼替尼联合手术治疗晚期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接受TKI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的转移性GIS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甲磺酸伊马替尼或舒尼替尼联合手术治疗晚期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接受TKI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的转移性GIS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共计15例转移性GIST患者在TKI治疗后接受肿瘤切除手术.术前TKI治疗反应分别为疾病控制6例(40.0%),局限性进展4例(26.7%),全面性进展5例(33.3%).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0.0%.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8.7个月.其中疾病控制和局限性进展组患者术后无进展中位生存期25.0个月,全面性进展组则仅为3.0个月(P<0.01);疾病控制和局限性进展组患者至今仍全部存活,而全面性进展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0.5个月(P<0.01).结论 靶向治疗后,疾病控制或局限性进展的晚期转移性GIST患者行手术治疗安全有效,而全面性进展患者手术治疗不能改善其预后,应谨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 被引量:15
20
作者 彭建军 吴恺明 +3 位作者 袁玉杰 吴晖 蔡世荣 何裕隆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差异,为胃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2011年行胃癌根治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例共942例,回顾性分析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pTNM分期和预后等各...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差异,为胃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2011年行胃癌根治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例共942例,回顾性分析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pTNM分期和预后等各项因素.结果 本组中胃食管交界癌208例(22.1%),胃底体癌261例(27.7%),胃窦癌445例(47.2%),全胃癌28例(3.0%).与胃底体癌和胃窦癌比较,胃食管交界癌中男性患者比例较高,且年龄偏大,老年人居多,而且初诊时肿瘤平均直径也较大,浸润更深,临床分期更晚,5年无瘤生存率也较低(P<0.05).胃底体癌和胃窦癌在发病年龄、性别等特征方面具有相似性,但在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期和预后上,胃底体癌介于胃食管交界癌和胃窦癌之间.全胃癌中女性患者比例较高,且年轻患者较多,肿瘤最大,浸润最深,分期最晚,5年无瘤生存率最低(P<0.05).结论 不同部位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存在明显差异.胃食管交界癌具有较为独立的生物学行为特征,全胃癌恶性度最高,预后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