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中盆地——华夏脉源孕育的地方
1
作者 吴成基 《地球》 2024年第2期38-43,共6页
人居文化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人居文化处处打上了地质影响的符号和人们为适应地质环境做出种种努力的深刻烙印。陕西关中盆地是西周至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地质环境得天独厚,是人... 人居文化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人居文化处处打上了地质影响的符号和人们为适应地质环境做出种种努力的深刻烙印。陕西关中盆地是西周至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地质环境得天独厚,是人类与自然交往相处最长久、最深厚、人一地相互作用记录最长、最有代表性的地带。这里诞生了灿烂的黄河文明并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一环。如今关中是陕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明 人居文化 关中盆地 经济文化中心 地质环境 历史发展阶段 中华文明 人类与自然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资源化探讨 被引量:21
2
作者 吴成基 陶盈科 +1 位作者 林明太 肖平新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3-519,共7页
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多样,景观优美,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以往对这种地质遗迹资源的旅游价值认识不足。现提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是一种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新途径。为此,论述了黄土地貌景观的旅游资源属性、美学价值以及... 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多样,景观优美,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以往对这种地质遗迹资源的旅游价值认识不足。现提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是一种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新途径。为此,论述了黄土地貌景观的旅游资源属性、美学价值以及向旅游资源转化的可行性和景观开发利用思路,并提出了建立黄土地貌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 地貌景观 资源转化 黄土地貌世界地质公园
下载PDF
西安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及资源评价 被引量:41
3
作者 吴成基 彭永祥 《山地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59-362,共4页
西安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被誉为“中国山崩奇观” ,该山崩遗迹成因特殊、规模壮观、体量巨大、形态保存完整、景观奇特。在分析了山崩产生的构造、岩性和地貌等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山崩形成的过程 ,认为历史时期的多次地震和强降水是山崩... 西安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被誉为“中国山崩奇观” ,该山崩遗迹成因特殊、规模壮观、体量巨大、形态保存完整、景观奇特。在分析了山崩产生的构造、岩性和地貌等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山崩形成的过程 ,认为历史时期的多次地震和强降水是山崩产生的重要触发因素 ,评价了山崩地质遗迹的资源特点 ,阐述了其在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翠华山 山崩地质遗迹资源 资源评价 构造 岩性 地貌 地震 降水
下载PDF
陕南河流泥沙输移比问题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成基 甘枝茂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44,共6页
通过分析陕南河流泥沙的输移比现状、输移比的时空变化及发展趋势,指出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泥沙中推移质比例较大,致使该区泥沙输移比远小于1,这是陕南河流泥沙运移的重要特征;输移比在空间上有明显差异并且沿程逐渐增大。从... 通过分析陕南河流泥沙的输移比现状、输移比的时空变化及发展趋势,指出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泥沙中推移质比例较大,致使该区泥沙输移比远小于1,这是陕南河流泥沙运移的重要特征;输移比在空间上有明显差异并且沿程逐渐增大。从时间上看,自50年代以来,输移比有不断减小的趋势,今后一段时间,随着区内河流径流量的减少和人为侵蚀作用的加剧,泥沙输移比仍会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河流泥沙 输移比 推移质 悬移质 泥沙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成基 甘枝茂 孟彩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9-122,共4页
根据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大量的实地调查,对窑洞坍塌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后壁土崖的不稳定是坍塌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建窑时的技术措施,需要对土崖的高度和坡度有一定的限制,规定将土崖高度限制在12 m以内是比... 根据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大量的实地调查,对窑洞坍塌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后壁土崖的不稳定是坍塌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建窑时的技术措施,需要对土崖的高度和坡度有一定的限制,规定将土崖高度限制在12 m以内是比较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洞稳定性 塌窑 土崖
下载PDF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亚区划分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成基 甘枝茂 +1 位作者 孙虎 惠振德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22-24,共3页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内部侵蚀环境存在着区域差异,为使治理方略的制定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划分亚区。在阐明亚区划分的目的及原则后,首先按地面组成物质将多沙粗沙区划分为3 个一级亚区:以易侵蚀岩为主的侵蚀亚区、沙盖黄土侵蚀亚区...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内部侵蚀环境存在着区域差异,为使治理方略的制定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划分亚区。在阐明亚区划分的目的及原则后,首先按地面组成物质将多沙粗沙区划分为3 个一级亚区:以易侵蚀岩为主的侵蚀亚区、沙盖黄土侵蚀亚区和黄土侵蚀亚区,再按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二级亚区划分,共分出14 个二级亚区( 小区) 。另外,还对各亚区的自然地理及侵蚀特征进行了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粗沙区 亚区划分 侵蚀强度 黄河中游
下载PDF
旅游景区周边环境及范围界定 被引量:8
7
作者 吴成基 胡炜霞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1-405,共5页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现代化的推进,旅游景区周边涌现出了许多与景区不协调的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者对景区所处背景环境的要求和标准却在逐步提高,旅游者对景区的观赏已不仅仅局限于景区内将景区作为一个孤立点对待,...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现代化的推进,旅游景区周边涌现出了许多与景区不协调的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者对景区所处背景环境的要求和标准却在逐步提高,旅游者对景区的观赏已不仅仅局限于景区内将景区作为一个孤立点对待,因此将旅游资源圈起来进行封闭式开发而忽视周边环境与景区完整性的做法已不能适应游客越来越挑别的目光。提出了旅游景区周边环境的概念,指出周边环境与旅游景区有密切的关系,是旅游景区的组成部分。论述了周边环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周边环境分类,同时基于规划和评价的实际需要,建议在今后旅游规划中应专门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整治规划。认为周边环境应有较确切的地理空间范围,据此提出了确定旅游景区周边环境范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周边环境 保护整治 范围界定
下载PDF
基于地质遗迹保护利用的国家地质公园协调性运作——以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量:29
8
作者 吴成基 韩丽英 +1 位作者 陶盈科 郝俊卿 《山地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根据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结合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运作实践,提出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任务是在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的前提下,发挥地质遗迹资源的多种功能,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保护第一,利用第二,在保护中利用,... 根据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结合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运作实践,提出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任务是在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的前提下,发挥地质遗迹资源的多种功能,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保护第一,利用第二,在保护中利用,以利用促保护"的地质公园建设原则;分析了保护与利用、主景与配景、科普宣传中的科学性与通俗性、地质遗迹景观与生态环境等需要协调的七大问题,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协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翠华山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侵蚀产沙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成基 甘枝茂 严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155,共5页
本文研究因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建筑窑洞和塌窑而引发的土壤侵蚀问题,对窑洞的侵蚀产沙时间、空间进行分析,指出产沙主要来自建窑和塌窑时,产沙堆积空间主要位于窑洞院子前缘斜坡和坍塌窑洞的洞口坡地上;认为建窑和塌窑的土壤流失系数是不... 本文研究因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建筑窑洞和塌窑而引发的土壤侵蚀问题,对窑洞的侵蚀产沙时间、空间进行分析,指出产沙主要来自建窑和塌窑时,产沙堆积空间主要位于窑洞院子前缘斜坡和坍塌窑洞的洞口坡地上;认为建窑和塌窑的土壤流失系数是不同的,并分别测算了各自的流失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洞 侵蚀产沙 流失系数
下载PDF
陕北和陇中土壤侵蚀区域差异的地质地貌之剖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成基 甘枝茂 +2 位作者 孙虎 惠振德 刘护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9-55,共7页
对比了陕北和陇中土壤侵蚀在方式、强度、粗泥沙上的差异,分析了引起这种差异的岩性,地貌组合类型、地质地貌发育过程等因素的特征,据此就两地水保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水保措施的布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陕北 陇中 土壤侵蚀区域 地质地貌
下载PDF
陕西翠华山水湫池山崩遗迹形成年代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成基 赵辉 +2 位作者 胡炜霞 高文义 李克伟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9-352,共4页
利用C14测年方法对陕西翠华山不同时期的山崩进行了绝对年龄的初步研究。C14测年数据与宏观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结论吻合,证实了翠华山山崩景观形成为多期性的结论,同时与地震事件有一定的关系,为研究山崩成因提供了科学论据。
关键词 翠华山 山崩遗迹 C14测年
下载PDF
西安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资源保护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成基 孟彩萍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757-760,共4页
文论述了西安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目的,进行了保护分区,将其分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视域保护区三个区,重点分析了核心保护区的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内容和对策,以实现山崩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关键词 山崩 地质遗迹资源 西安翠华山
下载PDF
从自然地理背景宏观判析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成基 王生雄 +1 位作者 孟彩萍 徐建华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0,共3页
为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确定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类型、水文气象等因素与产粗泥沙关系的区域差异对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进行了宏观判析,认为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范围内,吴旗—志丹—延安—延... 为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确定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类型、水文气象等因素与产粗泥沙关系的区域差异对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进行了宏观判析,认为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范围内,吴旗—志丹—延安—延长一线以北、东胜—准格尔—清水河一线以南、吴旗—榆林—神木—大柳塔一线以东(风沙区以东)至晋西北黄河沿岸的范围是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宏观待选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区域地质 地貌形态 产沙地层 侵蚀营力 粗泥沙 多沙粗沙区 黄河中游
下载PDF
黄土高原工矿城镇水土保持型生态环境调控研究—以大柳塔镇区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成基 宋保平 甘枝茂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31,共7页
通过对大柳塔镇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分析 ,揭示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系统中的矛盾 ,探讨了系统调控的思路 ,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工矿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应建立在水土保持的基础上 ,建立了大柳塔镇区生态环境治理的调控模式。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调控模式 黄土高原 工矿城镇
下载PDF
河龙区间六条流域产粗沙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成基 甘枝茂 +1 位作者 孙虎 惠振德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24,共4页
本文根据野外采样,通过粒度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河龙区间六条流域各地层产粗沙量。结果表明,区内产粗沙仍以黄土为主,基岩次之,风沙产粗沙最少。
关键词 流域 粗沙 粒度分析法 河龙区间
下载PDF
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产业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成基 张玲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经济时代 旅游产业 知识 社会发展 全球化
下载PDF
神府—东胜矿区土壤侵蚀规律及分区治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成基 甘枝茂 +1 位作者 惠振德 孙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89-93,共5页
对神府—东胜矿区土壤侵蚀方式、强度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特别阐明了风蚀—水蚀过渡型侵蚀的特征及范围,据此进行了土壤侵蚀区的划分。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分区治理 矿区 风蚀 水蚀
下载PDF
陕西汉江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成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1-84,共4页
从陕南汉江沿岸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出发,指出水土流失和三废污染是区内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重点,而低山丘陵、河谷川道及县城是保护治理的重点地区。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陕西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黄土高原的基岩侵蚀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成基 惠振德 +2 位作者 甘枝茂 孙虎 夏备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20,共6页
野外调查表明,黄土高原地区除黄土侵蚀外,以第三系红层及中生界砂质岩为代表的下伏基岩也广泛参与了侵蚀过程。本文叙述了基岩的地域分布、侵蚀性分类和基岩的侵蚀状况及方式,认为基岩侵蚀危害很大,不容忽视,应努力寻求治理的途径。
关键词 黄土 高原 基岩 侵蚀
下载PDF
再论西安地裂缝的时空观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成基 《灾害学》 CSCD 1997年第1期84-87,共4页
本文依据西安地裂缝的时空观,讨论了地裂缝的发展趋势、地裂缝的对策等热点问题,提出融西安地裂缝研究于广阔的时空环境中、正确评价其微观形态,是深化西安地裂缝研究的唯一正确之路。
关键词 时空观 地面沉降 地裂缝 西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