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人群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监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承民 郭永文 郑焕英 《华南预防医学》 1990年第2期39-43,共5页
本文报告了1989年广东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全省共检8个点3~18岁人群的六个年龄组1426份血清,结果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平均为91.02%,GMT为1:17.25,抗体滴度≥1:16者占61.36%,群体免疫基本达到控制麻疹流行的水平,预测我省近... 本文报告了1989年广东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全省共检8个点3~18岁人群的六个年龄组1426份血清,结果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平均为91.02%,GMT为1:17.25,抗体滴度≥1:16者占61.36%,群体免疫基本达到控制麻疹流行的水平,预测我省近几年内麻疹将以散发为主,也存在局部爆发流行的可能。本文还就不同年龄组间抗体水平和城乡相应年龄组抗体水平作出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血清流行病学 监测
下载PDF
乙型脑炎血清学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
2
作者 吴承民 郑焕英 郭永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0年第6期26-28,共3页
乙型脑炎(下称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在我国仍广泛流行,由其它病毒引起的脑炎也时有发生,所以,乙脑的早期特异性诊断成为临床和卫生防疫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乙脑血清学的诊断,历来多用补体结合试验(FC)、中和试验... 乙型脑炎(下称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在我国仍广泛流行,由其它病毒引起的脑炎也时有发生,所以,乙脑的早期特异性诊断成为临床和卫生防疫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乙脑血清学的诊断,历来多用补体结合试验(FC)、中和试验(NT)和血凝抑制(HI)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血清诊断
下载PDF
广东省1992年脊髓灰质炎流行情况分析
3
作者 吴承民 黄渭泉 +2 位作者 郑慧贞 江瑞文 林永杰 《华南预防医学》 1994年第1期43-46,共4页
广东省1992年脊髓灰质炎流行情况分析吴承民,黄渭泉,郑慧贞,江瑞文,林永杰广东省地处亚热带,是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的高发省。近几年来,年发病率在0.21~0.28/十万之间。1992年,脊灰病例数和发病县(区)数... 广东省1992年脊髓灰质炎流行情况分析吴承民,黄渭泉,郑慧贞,江瑞文,林永杰广东省地处亚热带,是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的高发省。近几年来,年发病率在0.21~0.28/十万之间。1992年,脊灰病例数和发病县(区)数又有所增加,居全国第二位。现就我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Ⅰ型病毒 流行情况 广东省 强化免疫 流行病学分析 消灭脊灰 抗原分析 计划免疫 全程服苗 肠道病毒
下载PDF
母婴血清麻疹IgG抗体的研究
4
作者 吴承民 郑焕英 +2 位作者 林协勤 郭永文 江立敏 《华南预防医学》 1992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检测了113例产妇及其新生儿和2、8、9月龄幼儿的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显示,产妇及新生儿血清全部阳性,母婴间抗体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602,p<0.01),新生儿血比母血抗体高者有37.17%。至2月龄胎传抗体GMT已下降10倍,8月龄抗体... 本文检测了113例产妇及其新生儿和2、8、9月龄幼儿的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显示,产妇及新生儿血清全部阳性,母婴间抗体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602,p<0.01),新生儿血比母血抗体高者有37.17%。至2月龄胎传抗体GMT已下降10倍,8月龄抗体阴转率为92.92%,此时麻苗基免成功率为96.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麻疹 IGG抗体 免疫应答
下载PDF
ELISA与HI试验检测麻疹抗体的比较
5
作者 吴承民 郭永文 +1 位作者 郑焕英 黄美卿 《华南预防医学》 1989年第1期44-47,共4页
本文应用 ELISA 检测麻疹 IgG 和 IgM 抗体,并与 HI 试验进行了比较。两法在检测麻苗初免和普种的成功率表明无明显差异,其抗体滴度相关系数为0. 589~0. 875,呈密切正相关。ELISA-IgM 和 HI 试验在检测33例疑似麻疹患者血清诊断中,阳... 本文应用 ELISA 检测麻疹 IgG 和 IgM 抗体,并与 HI 试验进行了比较。两法在检测麻苗初免和普种的成功率表明无明显差异,其抗体滴度相关系数为0. 589~0. 875,呈密切正相关。ELISA-IgM 和 HI 试验在检测33例疑似麻疹患者血清诊断中,阳性率分别为60. 6%和51. 5%。结果认为,ELISA 法完全可以代替 HI 试验进行麻苗接种后的免疫成功率调查和麻疹患者的诊断,具有敏感性高,血清用量少,不需猴血球之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麻疹抗体 HI试验
下载PDF
乙型脑炎血清学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
6
作者 吴承民 郑焕英 郭永文 《华南预防医学》 1990年第2期5-8,共4页
本文用IgM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AC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G(ELISA-IgG)、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和血凝抑制试验(HI)四种方法检测1986~1988年从我省各地收集的78例临床疑似乙脑患者双相或单相血清,其确诊率分别是:M... 本文用IgM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AC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G(ELISA-IgG)、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和血凝抑制试验(HI)四种方法检测1986~1988年从我省各地收集的78例临床疑似乙脑患者双相或单相血清,其确诊率分别是:MAC ELISA和RPHI均为69.7%,ELISA-IgG为48.5%,HI为33.3%;几种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滴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根据试验结果作者认为MAC ELISA和RPHI试验均具有敏感、特异、简便和快速之优点,是目前乙脑临床早期实验诊断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早期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下载PDF
广东省1999年177例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实验室监测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守旺 吴承民 +3 位作者 柯昌文 郑焕英 鄢心革 彭志红 《疾病监测》 CAS 2000年第9期328-329,共2页
对全省 1999年 177例RFIs病例进行麻疹IgM抗体测定 ,结果阳性率为 59 30 % ;对麻疹抗体阴性的样本补做风疹IgM抗体测定 ,结果风疹抗体阳性率达 4 5 80 %。结果分析表明 ,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 4~ 14岁儿童 ,占 89 2 0 % ,阳性病例中... 对全省 1999年 177例RFIs病例进行麻疹IgM抗体测定 ,结果阳性率为 59 30 % ;对麻疹抗体阴性的样本补做风疹IgM抗体测定 ,结果风疹抗体阳性率达 4 5 80 %。结果分析表明 ,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 4~ 14岁儿童 ,占 89 2 0 % ,阳性病例中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占多数 (73 33% ) ;流动人口占病例的相当比例 (2 0 90 % ) ,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 2 0例 ,大多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 (17例 ,占 85 0 0 % )。以上结果表明 ,我省应加强麻疹疫苗的补种复种工作 ,并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另外 ,由于风疹的普遍流行 ,我们在做好麻疹监测的同时 ,应该注意风疹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风疹 IGM抗体 广东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吸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Ⅲ期临床人体接种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何长民 陈爱荣 +15 位作者 陈平纡 杨晓明 王祖森 秦力 孙述学 秦进才 侯启明 张路民 王立兰 田霖 雷殿良 吴承民 何由成 姚稳成 武蕊元 赵礼清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8年第4期25-28,共4页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混合制剂(DTacP)于1995年6月至1997年9月在广东省4个市和陕西省大荔县进行了Ⅲ期临床人体接种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全程基础免疫婴幼儿64961例,加强注射38860例,总计为10382...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混合制剂(DTacP)于1995年6月至1997年9月在广东省4个市和陕西省大荔县进行了Ⅲ期临床人体接种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全程基础免疫婴幼儿64961例,加强注射38860例,总计为103821例,接种反应轻微,未发现有严重异常反应者。DTacP在基免后1年和加强注射前抗PT和抗FHA的抗体水平分别为101EU/ml和513EU/ml;加强注射后1个月,抗PT和抗FHA的抗体水平显著增长,分别为2434EU/ml和3113EU/ml;加强免疫后1年,抗PT和抗FHA的抗体水平均能维持在较高的抗感染水平,分别为201EU/ml和586EU/ml;DTacP抗白喉和抗破伤风的抗体水平,不论是在基免后还是在加强注射后1个月或1年,其≥001HAU/ml的例数均为100%,均显著超过儿童抗白喉和抗破伤风感染要求的保护水平(001HA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菌苗 白喉 破伤风类毒素 破伤风抗体
下载PDF
1985~1992年广东省脊髓灰质炎病原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柯昌文 郑焕英 +3 位作者 郭永文 吴承民 林协勤 李文俊 《华南预防医学》 1994年第4期1-5,共5页
应用单克隆抗体对广东省1985~1992年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流行区的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出的254株脊灰病毒作病原分析.结果Ⅱ、Ⅲ型均未发现野毒株,而Ⅰ型205株中有119株为野毒株,71株... 应用单克隆抗体对广东省1985~1992年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流行区的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出的254株脊灰病毒作病原分析.结果Ⅱ、Ⅲ型均未发现野毒株,而Ⅰ型205株中有119株为野毒株,71株的抗原排列具野毒株和疫苗株的双重抗原位点,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表明此期间广东的脊灰流行株主要为Ⅰ型。抽取具双重抗原位点毒株中的2株同时用Ⅰ型野毒株及SabinⅠ疫苗株的特异PCR检测,并进行核甘酸测序,发现其基因组在3262/3263处重组,证实为后二者的重组株,此2例患者均有服苗史,早期检测有高滴度抗体,提示其可能成为消灭脊灰不可忽视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病原流行病学 重组株 野毒株 疫苗株
下载PDF
广东省部分地区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俊 吴承民 +1 位作者 林伟生 何由成 《华南预防医学》 2003年第4期33-34,共2页
目的 了解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效果 ,为制订广东省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预防接种安全注射试点地区统一使用由卫生部提供的器材或一次性注射器 ,严格按照安全注射标准与操作技术规范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器材的消毒效果监... 目的 了解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效果 ,为制订广东省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预防接种安全注射试点地区统一使用由卫生部提供的器材或一次性注射器 ,严格按照安全注射标准与操作技术规范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器材的消毒效果监测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无菌试验”要求进行。结果 接种器材的HBsAg、霉菌、需氧 厌氧菌消毒效果监测 ,使用高压消毒锅消毒阳性率分别为 1 6 9%、0 83%、17 5 9% ;煮沸消毒法消毒阳性率分别为 1 87%、10 39%、36 0 8% ;两者比较 ,除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外 ,均高压消毒锅消毒效果优于煮沸消毒法 (P <0 0 1)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比使用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玻璃注射器在工作量、经济效益、工作人员和群众接受程度等方面都具有优越性。结论 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应推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的安全注射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预防接种 安全注射 一次性注射器 消毒
下载PDF
广东省脊髓灰质炎Ⅰ型病毒抗原分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焕英 吴承民 +4 位作者 郭永文 江立敏 林协勤 柯昌文 黄美卿 《华南预防医学》 1990年第4期33-35,共3页
本文报告利用6个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对广东省1985~1988年的59株PolioⅠ型病毒进行抗原分析。结果59株病毒共有5种不同的排列,其中以P_I—3、P_I—4和P_I—5排列的毒株占多数,分别为近年本省大陆地区和海南儋县脊髓灰质炎流行的流行株,它... 本文报告利用6个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对广东省1985~1988年的59株PolioⅠ型病毒进行抗原分析。结果59株病毒共有5种不同的排列,其中以P_I—3、P_I—4和P_I—5排列的毒株占多数,分别为近年本省大陆地区和海南儋县脊髓灰质炎流行的流行株,它们之间的抗原性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分析单克隆抗体 脊髓灰质炎病毒
下载PDF
1999年广东省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儿童计划免疫与乙型肝炎免疫接种率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俊 吴承民 +4 位作者 林伟生 林协勤 陈炯 疏俊 邵晓萍 《广东卫生防疫》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分析评价广东省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儿童计划免疫和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调查了广东省 89个市 (县、区 )的 1 2 0个村 (居委会 )的 84 4名 1 997年出生儿童的免疫状况。结果 广东省... 目的 分析评价广东省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儿童计划免疫和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调查了广东省 89个市 (县、区 )的 1 2 0个村 (居委会 )的 84 4名 1 997年出生儿童的免疫状况。结果 广东省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 98.5%、建证率94 8%。卡证相符率 89 7%、保偿率 56.2 %、卡介苗疤痕 (卡疤 )阳性率 88.2 % ;四苗合格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 (BCG) 98.5%、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 97.8%、白百破混合制剂 (DPT) 97.4 %、麻疹疫苗(MV) 96.8% ,“四苗”全程接种率 94 3 % ;乙肝疫苗合格接种率为 73 .6%。除“四苗”接种率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外 ,乙肝疫苗接种率、计免保偿率、建证率、卡证相符率、卡疤阳性率均前者高于后者。结论 经济水平的高低影响乙肝疫苗接种和保偿制开展的好坏 ,而对“四苗”接种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儿童 计划免疫 乙型肝炎 免疫接种率 调查
下载PDF
广东省现阶段脊髓灰质炎流行特征及防制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慧贞 蔡初的 +2 位作者 吴承民 林伟生 林永杰 《广东卫生防疫》 1996年第2期1-4,共4页
对广东省1989~1994年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特征和防制策略进行了分析。1989~1994年全省脊髓灰质炎年平均发病率为0.19/十万,流行强度明显减少,发病季节高峰渐消失,1994年无脊灰野毒株引起的麻痹病例等特点,... 对广东省1989~1994年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特征和防制策略进行了分析。1989~1994年全省脊髓灰质炎年平均发病率为0.19/十万,流行强度明显减少,发病季节高峰渐消失,1994年无脊灰野毒株引起的麻痹病例等特点,表明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与近几年来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应急、强化免疫和加强监测工作等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1993年以来开展的全省范围的强化免疫,对消除免疫空白、阻断野毒株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并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局部强化免疫和全面加强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流行特征 防制策略 强化免疫 常规免疫 消灭 脊灰 广东省 阶段 高峰
下载PDF
广东省以乡镇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85%目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俊 吴承民 +1 位作者 陈树本 林伟生 《广东卫生防疫》 1997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免疫接种率 调查分析 结果报告 儿童发展 卫生部门 审评 实施状况 督导员 目标 单位
下载PDF
L20B细胞在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鄢心革 彭志红 +2 位作者 柯昌文 郑焕英 吴承民 《广东卫生防疫》 1999年第4期6-7,共2页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病毒分离 L20B细胞 小鼠转脊灰受体基因细胞
下载PDF
一起细胞培养过程污染罕见细菌的报道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焕英 谭海玲 +1 位作者 柯昌文 吴承民 《广东卫生防疫》 2000年第3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细菌培养 污染 罕见细菌
下载PDF
湛江市儿童脊髓灰质炎免疫接种率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17
作者 罗耀星 吴承民 +4 位作者 郑慧贞 郭永文 郑焕英 林协勤 成树人 《华南预防医学》 1994年第4期32-34,共3页
湛江市儿童脊髓灰质炎免疫接种率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罗耀星,吴承民,郑慧贞,郭永文,郑焕英,林协勤,成树人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地处热带、亚热带,是我省脊髓灰质炎(下简称脊灰)的流行区。近10年来,每年年发病... 湛江市儿童脊髓灰质炎免疫接种率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罗耀星,吴承民,郑慧贞,郭永文,郑焕英,林协勤,成树人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地处热带、亚热带,是我省脊髓灰质炎(下简称脊灰)的流行区。近10年来,每年年发病率在0.10~2.55/十万。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水平 调查分析 免疫接种率 髓灰质炎 湛江市 城镇儿童 合格接种率 中和抗体 抗体阳性率 城乡儿童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普服血清学效果检测
18
作者 郑焕英 邱炳光 +5 位作者 郭永文 吴承民 江立敏 钟庆全 陈冰如 吴立辉 《华南预防医学》 1991年第3期42-44,共3页
为提高易感人群对脊灰炎病毒的抵抗力,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我省从1988年冬起在全省范围内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了一次性的三价脊灰炎口服活疫苗(TOPV)普服。为了解此次普服的效果,我们于1989年8、9月在茂名市于普服前后分别采集血样进行血清... 为提高易感人群对脊灰炎病毒的抵抗力,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我省从1988年冬起在全省范围内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了一次性的三价脊灰炎口服活疫苗(TOPV)普服。为了解此次普服的效果,我们于1989年8、9月在茂名市于普服前后分别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TOPV: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批号是89—81—3和88—101—3,经回苗滴定,服前效价分别是6.51ogTCID50/粒和6.11ogTCID50/粒,均符合现行规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检测 脊灰炎 血清学监测 采集血样 活疫苗 免疫成功率 中和抗体 糖丸疫苗 抗体阳性率 易感人群
下载PDF
IgM抗体捕捉ELISA法对脊髓灰质炎快诊的探讨
19
作者 郭永文 吴承民 +3 位作者 郑焕英 江立敏 柯昌文 林协勤 《华南预防医学》 1993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应用IgM抗体捕捉ELISA法,检测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炎”)患者血清标本112份,IgM阳性率为50.9%,31份双份血清同时进行中和试验,阳性率70.9%,62例有粪便病毒分离结果,阳性率54.8%;IgM分型与分离病毒中和定型的符合率92%(23/25),... 本文应用IgM抗体捕捉ELISA法,检测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炎”)患者血清标本112份,IgM阳性率为50.9%,31份双份血清同时进行中和试验,阳性率70.9%,62例有粪便病毒分离结果,阳性率54.8%;IgM分型与分离病毒中和定型的符合率92%(23/25),阳性率与取血的病日和血清稀释度相关。用“脊灰炎”口服三价疫苗(下称 TOPY)进行初免和加强免疫的婴儿,其IgM阳性率分别为84%和45.7%。初步认为本法特异性较高、有一定敏感性、需时短、操作简便,可作为脊灰炎的早期诊断,但其敏感性需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灰炎 MacELISA IGM抗体 早期快诊
下载PDF
广东省计划免疫达标相关儿童免疫监测报告
20
作者 郭永文 郑焕英 +3 位作者 王荇 吴承民 柯建厚 柯昌文 《华南预防医学》 1993年第3期35-39,共5页
本文报告了广东省鹤山县、三水县和韶关市北江区三地区,计划免疫第二个85%目标,达标相关儿童的免疫监测结果,麻疹酶标抗体(下简称MELISAAb)阳性率分别为90.16%、83.33%和 91.94%,GMT在 1:748~1:790之间;白喉抗毒素(下简称DAT)阳性率分... 本文报告了广东省鹤山县、三水县和韶关市北江区三地区,计划免疫第二个85%目标,达标相关儿童的免疫监测结果,麻疹酶标抗体(下简称MELISAAb)阳性率分别为90.16%、83.33%和 91.94%,GMT在 1:748~1:790之间;白喉抗毒素(下简称DAT)阳性率分别为95.35%、100%、100%,GMT为0.25~0.399IU/m^1;脊髓灰质炎微量中和抗体(下降称PMNTAb)阳性率Ⅰ、Ⅱ、Ⅲ型均为100%,GMTI型在1:162.5~412.29之间,Ⅱ型在59.11~400.55之间。Ⅲ型为61.47~218.4之间.疫苗接种率与相应抗体阳性率非常接近.文中就我国现行计划免疫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免疫 相关儿童 免疫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