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6—2002年太原市4家医院抗菌药物药物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生芳 段金菊 +2 位作者 王欣春 张瑞琴 吴文培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1996-2002年 太原市 医院 抗菌药物 药物经济学 药敏实验
下载PDF
基于改进Prophet模型的用电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文培 宋亚林 魏上斐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73-478,共6页
针对一些电量预测模型缺乏对季节、节假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处理的过程,以及单一Prophet模型在节假日等特殊时间点易陷入过拟合,导致预测置信值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Prophet预测方法。方法在原有Prophet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 针对一些电量预测模型缺乏对季节、节假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处理的过程,以及单一Prophet模型在节假日等特殊时间点易陷入过拟合,导致预测置信值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Prophet预测方法。方法在原有Prophet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预测值优化模块,通过模块融合Prophet模型和XGBoost模型,利用XGBoost模型正则化项可有效防止过拟合的特点,对不同子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加权求和,减小预测误差。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Prophet预测模型相比,改进后的预测模型X-Prophet有效减小了预测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时间点 过拟合 模型融合 用电量预测
下载PDF
重铬酸钾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心仪 蒋志文 +3 位作者 杨子晖 徐盛世 吴文培 齐文靖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8年第9期41-42,共2页
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以0mg/L、50mg/L、150mg/L和300mg/L四种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对绿豆种子进行处理,探讨其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重铬酸钾对绿豆幼苗的根长和茎长的生长以及鲜重的积累有明显抑制... 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以0mg/L、50mg/L、150mg/L和300mg/L四种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对绿豆种子进行处理,探讨其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重铬酸钾对绿豆幼苗的根长和茎长的生长以及鲜重的积累有明显抑制,并与重铬酸钾浓度呈正相关。同时,萌发绿豆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重铬酸钾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本文为深入了解重金属铬离子对农作物的毒害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铬酸钾 绿豆 萌发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三穗县水稻抛秧栽培取得显著成效
4
作者 舒贤军 张其昌 +1 位作者 谢德祥 吴文培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6期62-63,共2页
三穗县地处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耕地面积0.769万hm2,其中稻田0.542万hm2;总人口20.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8万人;农村劳动力10.93万个,其中外出务工人员近4万个.水稻是三穗县的主要... 三穗县地处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耕地面积0.769万hm2,其中稻田0.542万hm2;总人口20.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8万人;农村劳动力10.93万个,其中外出务工人员近4万个.水稻是三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播面占全县粮食作物播面的41.3%,产量却占全县粮食总产的66.2%.因此,水稻生产状况与种植效益,对稳定提高全县粮食总产,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农民增收,均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由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且多为农村精壮劳力,造成农村劳动力极度紧张,水稻生产形势面临新的考验.根据省农业厅农技总站安排,三穗县从1997年开始引入水稻抛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由于水稻抛秧栽培具有省工、省时、省秧田,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增产、增收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户欢迎,2003年全县水稻抛秧栽培面积达0.14万hm2,占全县水稻栽插面积的25.8%,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穗县 水稻 抛秧栽培 栽培回归试验 产量 质量
下载PDF
胎儿终丝囊肿的产前超声检出情况及预后:68例分析
5
作者 李洁 张洁 +4 位作者 吴文培 常明兰 栗河舟 朱功升 张灵洁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2-936,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终丝囊肿的产前超声检出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Ⅲ级系统超声检查且成功随访的68例胎儿终丝囊肿病例的资料,总结首次检出时间、囊肿大小、伴发异常、宫内是否消失、结... 目的探讨胎儿终丝囊肿的产前超声检出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Ⅲ级系统超声检查且成功随访的68例胎儿终丝囊肿病例的资料,总结首次检出时间、囊肿大小、伴发异常、宫内是否消失、结局及生后随访情况等。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终丝囊肿超声最早检出时间为孕21周+4,首次检出时囊肿中位长径为4.3 mm(范围2.0~19.5 mm)。68例中,69%(47/68)为孤立性终丝囊肿,31%(21/68)为非孤立性终丝囊肿。非孤立性终丝囊肿病例伴发结构异常以心血管(7/21,33%)、泌尿生殖(6/21,29%)及神经系统(6/21,29%)多见。41例接受产前超声复查,宫内终丝囊肿消失率为63%(26/41),孤立性与非孤立性终丝囊肿宫内消失率分别为67%(22/33)和4/8。最早消失时间为孕25周,最短持续时间为12 d。10例进行产前遗传学检测的胎儿均未检出明确致病性变异。10例引产,其中2例为孤立性终丝囊肿,8例为非孤立性终丝囊肿。另58例活产分娩,生后随访至3月~3岁,均未出现异常表现。结论胎儿终丝囊肿大多为孤立性,多数可于宫内自行消失,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终丝囊肿 终丝 脊髓圆锥 胎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