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肾阳虚证患者激素代谢的变化研究
1
作者 刘峻宇 李羿南 +2 位作者 吴文笛 刘兆丰 孙敏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8期68-73,共6页
目的探究肾阳虚证患者与平和质人群的尿液代谢物水平差异,分析激素变化情况,为肾阳虚证探索出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共纳入8例肾阳虚患者与4例平和质人群的尿液进行UPLC代谢组学分析,通过PCA、PLS-DA分析,筛选出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 目的探究肾阳虚证患者与平和质人群的尿液代谢物水平差异,分析激素变化情况,为肾阳虚证探索出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共纳入8例肾阳虚患者与4例平和质人群的尿液进行UPLC代谢组学分析,通过PCA、PLS-DA分析,筛选出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并结合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尿液中11-β-羟基雄酮-3-葡萄糖醛酸、三羟基孕酮、18-羟皮质醇、醛固酮18-葡糖苷酸、4-羟基雄烯二酮葡糖苷酸等激素代谢物显著上升,硫酸雄酮、本胆烷醇酮、16-脱氢黄体酮、5b-孕二醇、氟氢可的松、雌酮、5a-二氢睾酮等显著下降。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肾阳虚证会导致机体多种激素代谢紊乱,降低氨基酸、脂肪酸等能量代谢,并与细胞内吞、昼夜节律夹带等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阳虚证 代谢组学 代谢通路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董月秋 吴文笛 +2 位作者 张国琼 尤强 姜莉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期190-192,共3页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为主要临床表现,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诊断标准的疾病[1]。属于中医学“便秘”范畴。现今社会,随...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为主要临床表现,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诊断标准的疾病[1]。属于中医学“便秘”范畴。现今社会,随着社会人群老龄化、饮食结构精细化、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FC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中医外治法 排便次数 肠易激综合征 排便不尽感 诊断标准 饮食结构 排便困难
下载PDF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治疗阳虚发热证经验浅析
3
作者 周瑞彬 吴文笛 +4 位作者 姜莉云 杨翼豪 许云姣 蔡悦青 李兴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3期69-72,共4页
阳虚发热多属内伤发热的范畴,以扶阳学术流派及温补学派论述较多。在扶阳学术流派为阳虚发热,治疗以辛温法为主,温肾水以引火归元,甘入脾、辛走窜,且主药附子可通行十二经脉,力在少阴,以白通汤、大回阳饮、潜阳封髓汤为主方;而在温补学... 阳虚发热多属内伤发热的范畴,以扶阳学术流派及温补学派论述较多。在扶阳学术流派为阳虚发热,治疗以辛温法为主,温肾水以引火归元,甘入脾、辛走窜,且主药附子可通行十二经脉,力在少阴,以白通汤、大回阳饮、潜阳封髓汤为主方;而在温补学派为气虚发热,治疗以甘温除大热为主,病位在脾,力在太阴,以健脾益气之补中益气汤为主方。临证论治阳虚发热,仍有诸多同道尚在概念定义、中西差异、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发面存在疑惑,文章对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治疗阳虚发热证经验进行简要剖析,以期为临床论治该证提供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发热 阴阳辨证 密阳法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四四固本颗粒对IBS-D(脾肾阳虚型)大鼠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许云姣 蔡悦青 +4 位作者 姜莉云 张志毕 周瑞彬 杨翼豪 吴文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8-23,共6页
目的观察“四四固本颗粒”对脾肾阳虚型IBS-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从“肠道菌群”角度揭示“四四固本颗粒”对IBS-D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番泻叶灌胃+避水... 目的观察“四四固本颗粒”对脾肾阳虚型IBS-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从“肠道菌群”角度揭示“四四固本颗粒”对IBS-D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番泻叶灌胃+避水应激方法建立脾肾阳虚证IBS-D大鼠模型,造模后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大鼠肠道菌群,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肠道内容物菌群关键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SGB组大鼠粪便Bristo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阳性药组和SSGB-H组AWR显著降低(P<0.05);SSGB-H/M/L组D-木糖、ACTH、CORT、尿17-OHCS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SSGB组Shannon指数显著增加(P<0.05),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SSGB-H组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都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SSGB-M/L组放线菌门丰度显著升高(P<0.05);SSGB组在SCFAs总酸、丙酸、乙酸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SSGB能够明显改善大鼠脾肾阳虚症状,降低大鼠内脏敏感性,增加IBS-D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效逆转IBS-D大鼠肠道菌紊乱,提高益生菌丰度,降低致病菌丰度,促进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吸收,进而调节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四四固本颗粒 升举三阴
下载PDF
扶阳理论指导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5
作者 陈彬业 陈春艳 +5 位作者 刘蕾 吴文笛 钱光琴 林雪 吴倩 张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49-151,共3页
探索扶阳理论指导中医护理技术的理论依据及应用现状。通过阐述扶阳理论渊源、分析扶阳理论“阳主阴从”和“肾中真阳为立命之根本”的核心观点以及祛邪通阳和温补扶阳的扶阳方法,探讨其指导中医护理技术的理论依据,并分析扶阳理论在护... 探索扶阳理论指导中医护理技术的理论依据及应用现状。通过阐述扶阳理论渊源、分析扶阳理论“阳主阴从”和“肾中真阳为立命之根本”的核心观点以及祛邪通阳和温补扶阳的扶阳方法,探讨其指导中医护理技术的理论依据,并分析扶阳理论在护理技术——扶阳罐的应用现状,为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和标准化流程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及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理论 中医护理技术 理论依据
下载PDF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临证运用扶阳复圆汤的学术思想
6
作者 钱龙秀 吴文笛 +5 位作者 张余萍 张琼秋 曾诗棋 和敏 赵子美 吕昂翰 《中医药通报》 2023年第9期27-30,共4页
文中从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中对先天心肾与后天脾胃的关系、亚阳虚证、真寒假热证以及密固命门火的学术观点出发,探析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临证运用扶阳复圆汤的四纬治法,即扶阳、护阳、敛阳、秘阳四法合而为一的学术理论,供... 文中从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中对先天心肾与后天脾胃的关系、亚阳虚证、真寒假热证以及密固命门火的学术观点出发,探析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临证运用扶阳复圆汤的四纬治法,即扶阳、护阳、敛阳、秘阳四法合而为一的学术理论,供中医界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学术思想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 命门火 四纬治法
下载PDF
守好太阳门户 把握少阴枢机——麻辛附子汤圆通运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吴文笛 姜莉云 吴麟梓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3-77,共5页
文章通过对云南伤寒学大家、中医教育家、中医扶阳学术流派重量级代表人物吴佩衡先生于《伤寒论》中对太阳、少阴二经基于标本中气的气化学说层面的高度认识,和对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临证扩大运用进行论述,达到从病机气化层面上对《伤寒论... 文章通过对云南伤寒学大家、中医教育家、中医扶阳学术流派重量级代表人物吴佩衡先生于《伤寒论》中对太阳、少阴二经基于标本中气的气化学说层面的高度认识,和对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临证扩大运用进行论述,达到从病机气化层面上对《伤寒论》理论研究的提高,以及进一步扩大经方运用范围的目的。对中医经典临床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太阳少阴 标本中气 麻黄细辛附子汤
下载PDF
吴荣祖教授运用温水燥土达木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机理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文笛 姜莉云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8-40,共3页
总结了吴荣祖教授运用温水燥土达木法治疗水寒土湿木郁证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并运用标本中气理论进一步阐述其证型的病机演变规律,从而提出具体治疗方法,以对中医临证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标本中气 水寒土湿木郁 吴萸四逆汤
下载PDF
中医气机圆运动机理本源探讨 被引量:23
9
作者 吴文笛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8-30,54,共4页
从理、法、方、药4个方面充分论述了人体气机圆运动的方式、方法,并特别强调先天心肾相交、阳秘乃固为圆运动之根本条件及核心动力与后天脾胃升降为圆运动之枢机的辨证关系,以此指导临证遣方用药,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圆运动 阳秘乃固 潜阳封髓
下载PDF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临床“亚阳虚证”辨治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文笛 姜莉云 +3 位作者 商竞宇 杨翼豪 周瑞彬 吴荣祖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2-15,共4页
本文基于对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吴荣祖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从中提炼出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认识临床亚阳虚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经验。本文从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临证对“命门火”、“阳气”与“气”之间的... 本文基于对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吴荣祖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从中提炼出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认识临床亚阳虚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经验。本文从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临证对“命门火”、“阳气”与“气”之间的学术关系入手,提出了临床“亚阳虚证”的根源在于人体命门火的不足,随后再从中医四诊中论述亚阳虚证的四诊证象,以及针对亚阳虚证的治疗方法,最后依托临床真实病例进行分析,从实际病例中展示临床治疗亚阳虚证的方法及效果。全文力求完善扶阳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体系,特别是对中医“治未病”的特色思维方法在扶阳学术层面的具体运用进行从理、法、方、药全面认识及实践的论述,为中医同道提供一种可以借鉴并用于临床行之有效的中医辨治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阳虚证 扶阳学术 治未病 命门火
下载PDF
基于扶阳思想对胃脘痛中医各证型分布的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文笛 姜莉云 吴麟梓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12期36-37,共2页
本文依照《中医内科学》[1]胃脘痛证型分型方法,采用中医证型比例覆盖方法进行统计,并基于扶阳思想对各证型覆盖比例进行分析。通过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昆明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收治396例胃脘痛患者病例分析,再结合运用《黄帝内经》... 本文依照《中医内科学》[1]胃脘痛证型分型方法,采用中医证型比例覆盖方法进行统计,并基于扶阳思想对各证型覆盖比例进行分析。通过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昆明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收治396例胃脘痛患者病例分析,再结合运用《黄帝内经》[2]中"标本中气"传变理论,分析讨论并得出胃脘痛中医各证型分布比例的趋向性及多样性,对中医临证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 胃脘痛 中医证型 标本中气 脾胃虚寒
下载PDF
3种四逆汤抗脓毒症的药效学差异及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文笛 姜莉云 +2 位作者 李立纪 董月秋 李秀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8期12-16,28,共6页
目的:比较《中国药典》收录四逆汤、《伤寒论》记载四逆汤及云南省首届国医名师吴荣祖教授经验方四逆汤对小鼠脓毒症模型的药效学差异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脓毒症模型,给予3种四逆汤。以动物死亡率、血清炎症因... 目的:比较《中国药典》收录四逆汤、《伤寒论》记载四逆汤及云南省首届国医名师吴荣祖教授经验方四逆汤对小鼠脓毒症模型的药效学差异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脓毒症模型,给予3种四逆汤。以动物死亡率、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为指标,比较3种四逆汤药效学差异;小鼠经口给予3种四逆汤水煎液,以小鼠最大给药量测定方法比较3种四逆汤的急性毒性差异。结果: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3种四逆汤均对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法致脓毒症模型具有生存保护作用,可降低小鼠死亡率,3种四逆汤均可不同程度减少模型动物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吴荣祖教授经验方四逆汤减少血清中TNF-α含量较为明显;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3方均可减轻模型动物肺及肝脏损伤;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小鼠单次给药的最大给药量:吴荣祖先生经验方四逆汤(288 g生药/kg)>《中国药典》收录四逆汤(256 g生药/kg)>《伤寒论》记载四逆汤(125 g生药/kg)。结论:3种四逆汤均具有一定抗小鼠脓毒症作用,在减少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含量方面吴荣祖先生经验方四逆汤作用较为明显,小鼠经口单次给药的急性毒性以吴荣祖先生经验方四逆汤毒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急性毒性 脓毒症 差异
下载PDF
基于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文笛 姜莉云 +3 位作者 周瑞彬 杨翼豪 许云姣 蔡悦青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3期14-16,共3页
本文从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角度出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诱发的炎症因子风暴、新型冠状病毒寒湿疫毒特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六经传变规律以及从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中挖掘整理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思维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 本文从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角度出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诱发的炎症因子风暴、新型冠状病毒寒湿疫毒特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六经传变规律以及从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中挖掘整理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思维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达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治构建出有益的临床思路的目的,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疫工作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炎症因子风暴 寒湿疫 两感于寒 扶阳学术
下载PDF
中药附子减毒与增效以及四逆汤不同配伍药效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文笛 吴荣祖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第11期15-17,共3页
鉴于中药附子传统减毒防腐的胆巴水浸泡漂洗流程工艺导致总生物碱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流失(有研究统计流失率高达81.3%)从而降低附子回阳救逆的主要药效之弊端,笔者用泥附子1次洗净常压加热水解进行工艺改革,结果所制生附子颗粒质... 鉴于中药附子传统减毒防腐的胆巴水浸泡漂洗流程工艺导致总生物碱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流失(有研究统计流失率高达81.3%)从而降低附子回阳救逆的主要药效之弊端,笔者用泥附子1次洗净常压加热水解进行工艺改革,结果所制生附子颗粒质量稳定,总生物碱含量高于传统工艺所制附片13倍,安全性高于药典要求。药效学试验除保持传统附片的主要药效外,还明显表现部分增效及添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附子 制附子 四逆汤不同组配 药效 学比较 经典名方 回归原创性研究
下载PDF
温阳扶正大法的应用感悟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文笛 《中医药文化》 2009年第1期16-17,共2页
通过对温阳扶正大法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客观、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吴佩衡先生运用中医八法之一的温法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机理及经验。
关键词 温阳 扶正 临证思路 中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导龙归海”法运用体会
16
作者 吴文笛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6,共2页
通过对中医运用导龙归海法治疗消渴 (2型糖尿病 ) ,并取得满意疗效的病例分析 ,初步总结了阳虚火浮型消渴的中医辨证、治则、方药以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个体化治疗 导龙归海 阳虚火浮型 消渴
下载PDF
祖国医学思维特色初探
17
作者 吴文笛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36-38,共3页
对祖国医学思维方式和特色作了探讨 ,如基础理论结构中的多学科综合思维 ,病因研究过程中的逆向倒置思维 ,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全息求真思维 ,治疗全过程中的可变动态思维 ,以及重视人与自然的同构思维等。欲求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 对祖国医学思维方式和特色作了探讨 ,如基础理论结构中的多学科综合思维 ,病因研究过程中的逆向倒置思维 ,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全息求真思维 ,治疗全过程中的可变动态思维 ,以及重视人与自然的同构思维等。欲求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 ,学习和把握中医特色 ,为今后的临床打好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思维 特色 多学科 综合思维 全息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痞”的中医治法探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垚 姜莉云 +2 位作者 郑玉 吴文笛 董月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55,67,共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的饱胀不适感,即"痞",其证候主要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等6个主... 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的饱胀不适感,即"痞",其证候主要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等6个主要证候。尚有一些不常见的证候及其治法可独立存在,也常兼见在主要证候之中,部分为主要证候不同时期病机演变的变证,临床上应引起充分重视,故对这些证候的治法作一初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中医治法
下载PDF
基于吴荣祖“升举三阴法”的临床辨治探赜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莉云 吴文笛 +3 位作者 许云姣 时岱 杨翼豪 吴荣祖(指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2-56,共5页
云南吴氏扶阳流派学术重要继承人吴荣祖教授在广用仲景四逆汤的基础上,以吴萸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为主方,创新性的提出升举足厥阴肝、足太阴脾、足少阴肾之阳气的"升举三阴法",辨治临床三阴寒化证诸多病种,获效良多。文章首先... 云南吴氏扶阳流派学术重要继承人吴荣祖教授在广用仲景四逆汤的基础上,以吴萸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为主方,创新性的提出升举足厥阴肝、足太阴脾、足少阴肾之阳气的"升举三阴法",辨治临床三阴寒化证诸多病种,获效良多。文章首先系统阐述了"升举三阴法",吴荣祖教授认为人体气机圆运动运行的关键有三,一是动力源泉在命门火,即足少阴肾;二是运转中轴在中宫脾阳,即足太阴脾;三是轮轴运转标志在肝木,即足厥阴肝。肾、脾、肝共同构成了人体三阴构架,在此构架中,只要三阴的阳气得到升发,则整个人体气机的圆运动就可以运行不息,阴平阳密,精神乃治;反之则百病由生。其次通过六则验案具体诠释吴老运用"升举三阴法"的临床效果,理、法、方、药自成一体,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举三阴法 名医经验 吴荣祖 验案
下载PDF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董月秋 李垚 +2 位作者 吴文笛 郑玉 姜莉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9期34-36,共3页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是临床多发常见的一个病证,临床上广泛运用中医、中药以温中补虚、和胃止痛为法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故将近年的治疗进展情况予以综述。同时提出其基本病机为脾肾阳虚,寒自内生,寒凝气滞,不通则痛。若从温肾扶阳...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是临床多发常见的一个病证,临床上广泛运用中医、中药以温中补虚、和胃止痛为法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故将近年的治疗进展情况予以综述。同时提出其基本病机为脾肾阳虚,寒自内生,寒凝气滞,不通则痛。若从温肾扶阳,补火生土方向探究,可达及病之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脾胃虚寒 脾肾阳虚 中医 治疗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