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女性慢性牙周炎与血清白细胞介素及雌二醇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聪 杨森 +1 位作者 罗佳 吴於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949-951,共3页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慢性牙周炎与血清白细胞介素(IL)及雌二醇(E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该院2015-2016年就诊的57例围绝经期女性慢性牙周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收集65例非绝经期女性牙周炎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IL-6及E2水...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慢性牙周炎与血清白细胞介素(IL)及雌二醇(E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该院2015-2016年就诊的57例围绝经期女性慢性牙周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收集65例非绝经期女性牙周炎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IL-6及E2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IL-6水平及增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减低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水平增高者的E2水平明显低于IL-6水平未增高者及对照组IL-6水平增高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2水平减低者的IL-6水平明显高于E2水平未减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2水平减低者的IL-6水平明显高于E2水平未减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L-6水平以及E2水平呈负相关(r=-0.238、-0.139,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自身生理特征,该年龄段慢性牙周炎患者E2水平较其他年龄女性患者明显减低,IL-6水平明显增高,值得临床关注,指导相关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慢性牙周炎 白细胞介素-6 雌二醇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牙周炎大鼠破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聪 杨森 +1 位作者 罗佳 吴於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5期1585-1588,共4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牙周炎大鼠破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制备成功的48只雄性清洁级牙周炎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唑来膦酸1组与唑来膦酸2组,每组16只。3组分别给予10 mL/kg的0.9%氯化钠溶液、5 mg/mL、10 mg...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牙周炎大鼠破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制备成功的48只雄性清洁级牙周炎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唑来膦酸1组与唑来膦酸2组,每组16只。3组分别给予10 mL/kg的0.9%氯化钠溶液、5 mg/mL、10 mg/mL的唑来膦酸溶液灌胃,1次/d。治疗第14、21天,检测与记录3组大鼠牙槽骨吸收值、破骨细胞数目、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Fos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第14、21天,唑来膦酸1组与唑来膦酸2组的牙槽骨吸收值、破骨细胞数目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唑来膦酸2组显著低于唑来膦酸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21天,唑来膦酸1组与唑来膦酸2组的血清IL-6、TNF-α水平分别为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唑来膦酸2组显著低于唑来膦酸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21天,唑来膦酸1组与唑来膦酸2组的下颌骨组织MAPK、c-Fos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唑来膦酸2组显著低于唑来膦酸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在牙周炎大鼠的应用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抑制MAPK/c-Fos通路的激活,减少血清TNF-α、IL-6的释放,从而减少牙槽骨吸收值与破骨细胞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牙周炎 唑来膦酸 破骨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NKD2基因甲基化与口腔鳞癌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赵聪 吴於芝 +2 位作者 何敏 刘燕 杨森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NKD2基因甲基化与口腔鳞癌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8例口腔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所有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检测NKD2基因甲基化情况,并调查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预后。结果在178例患者中,NKD2基因高甲基化78例,... 目的探讨NKD2基因甲基化与口腔鳞癌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8例口腔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所有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检测NKD2基因甲基化情况,并调查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预后。结果在178例患者中,NKD2基因高甲基化78例,占43.8%;高甲基化组的吸烟史、糖尿病史、Ⅲ级+Ⅳ级病理分级等比例显著高于低甲基化组(P<0.05)。随访到2019年7月,高甲基化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0.32±2.18)个月,显著短于低甲基化组的(27.48±1.78)个月(t=9.742,P=0.000)。在178例患者中,直线相关分析NKD2基因高甲基化与肿瘤病理分级、生存时间、吸烟史、糖尿病史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KD2基因高甲基化、吸烟史、糖尿病史、病理分级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口腔鳞癌NKD2基因甲基化比较常见,NKD2基因高甲基化可影响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有可能成为口腔鳞癌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NKD2基因 甲基化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iRootSP用于根管三维充填的封闭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於芝 林居红 罗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通过葡萄糖渗漏法和micro-CT三维扫描评价iRoot SP根管三维充填的封闭能力。方法单根管下颌前磨牙55颗截去牙冠保留牙根12 mm,机用镍钛预备根管至30#,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标本分为3个实验组(A组:iRoot SP直接注入根管充填;B组:iRoot SP... 目的通过葡萄糖渗漏法和micro-CT三维扫描评价iRoot SP根管三维充填的封闭能力。方法单根管下颌前磨牙55颗截去牙冠保留牙根12 mm,机用镍钛预备根管至30#,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标本分为3个实验组(A组:iRoot SP直接注入根管充填;B组:iRoot SP+热牙胶充填;C组:AH Plus+热牙胶充填。n=15)和2个对照组[阴性对照组(D组)、阳性对照组(E组),n=5]。建立微渗漏葡萄糖定量分析模型,分别于第1天,第1、2、3、4、5、6周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从牙冠向牙根渗出的葡萄糖浓度。同时micro-CT三维扫描分析充填根管内存在的间隙。结果在前4周,3个实验组平均每天微渗漏量<0.18 mmol/L,几乎没有微渗漏;第5、6周时,C组平均微渗漏值>0.18 mmol/L,有微渗漏发生,且C组与A、B组之间微渗漏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CT三维扫描发现:A组根管中上段无间隙,根尖1 mm见有间隙形成。B、C组根管内有间隙形成。结论 iRoot SP用于根管三维充填,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而且一元相充填操作简单,对牙周组织没有损伤,对形成根管三维充填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 MICRO-CT 根管充填 微渗漏 封闭性
下载PDF
iRoot SP用于根管三维充填的抗折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於芝 何敏 刘燕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702-705,共4页
目的:观察iRoot SP用于根管充填时对牙根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取离体单根管下颌前磨牙55个,截去各牙牙冠(保留牙根12 mm)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个实验组(A、B、C组,n=15)和1个对照组(D组,n=10)。各实验组牙根经机用镍钛器械预备... 目的:观察iRoot SP用于根管充填时对牙根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取离体单根管下颌前磨牙55个,截去各牙牙冠(保留牙根12 mm)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个实验组(A、B、C组,n=15)和1个对照组(D组,n=10)。各实验组牙根经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至#30后,A组用iRoot SP直接注入根管进行充填;B组用iRoot SP+热牙胶进行充填;C组用AH Plus+热牙胶进行充填;D组不进行根管预备及根充。拍摄X线片确认充填致密后,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根管口;然后再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各组牙根的抗折力。结果:A、B、C、D组的最大抗压载荷(N)分别为384.33±91.55、308.33±56.25、289.35±54.92、370.50±89.92(A或D与B或C比较,P<0.05;A与D比较或B与C比较,P>0.05)。结论: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用于一元相根管充填可增强牙根的抗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 AH PLUS 抗折性
下载PDF
iRoot SP牙本质小管渗透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於芝 林居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评价iRoot SP牙本质小管渗透性。方法:单根管下颌前磨牙28颗截冠保留牙根14mm,机扩备根管至F2,随机数字表法将标本分为实验组(A、B组,n=12)和对照组(n=4)。A组:iRoot SP+热牙胶充填;B组:AH Plus+热牙胶充填。实验组样...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评价iRoot SP牙本质小管渗透性。方法:单根管下颌前磨牙28颗截冠保留牙根14mm,机扩备根管至F2,随机数字表法将标本分为实验组(A、B组,n=12)和对照组(n=4)。A组:iRoot SP+热牙胶充填;B组:AH Plus+热牙胶充填。实验组样本取冠、中、尖横截面,对照组样本取根管纵切面,SEM观察,实验组测量根管封闭剂在牙本质小管的渗透深度,对照组观察牙本质小管玷污层的去除程度。结果:实验组中,在根尖部AH Plus较iRoot SP牙本质小管渗透深度长,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在根管冠部、中部两者渗透深度相当,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根管中上段牙本质小管口明显开放,玷污层基本去除,根尖段,有玷污层未完全去除。结论:iRoot SP与AH Plus相比,后者牙本质小管渗透性更强;两者在根管中上段渗透性高于根尖部;玷污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根管封闭剂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 渗透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二联抗生素糊剂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价值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燕 何敏 吴於芝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二联抗生素糊剂(DAP)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PR...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二联抗生素糊剂(DAP)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PRF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DAP治疗,常规组采用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三联抗生素糊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度、牙体变色率、根管壁厚及牙根长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体变色率为5.8%(2/34),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6.5%(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根管壁厚及牙根长度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根管壁厚改善效果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咬合度、咀嚼功能及色泽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DAP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根管壁生长,降低牙体变色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术后肠梗阻 原因 对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牙髓血运重建术 二联抗生素 年轻恒牙 疗效
下载PDF
活髓切断术中盖髓剂的选择对儿童牙冠折断露髓的治疗效果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於芝 何敏 刘燕 《转化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研究活髓切断术中盖髓剂的选择对儿童牙外伤致牙露髓的年轻恒牙疗效、牙龈健康状况及牙本质桥形成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儿童牙外伤致牙冠折断露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 目的研究活髓切断术中盖髓剂的选择对儿童牙外伤致牙露髓的年轻恒牙疗效、牙龈健康状况及牙本质桥形成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儿童牙外伤致牙冠折断露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氢氧化钙活髓切断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活髓切断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疼痛、牙本质桥形成率、牙齿变色率、牙龈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1(χ^(2)=4.286,P=0.038)、3(χ^(2)=5.455,P=0.019)、6(χ^(2)=6.405,P=0.015)、12(χ^(2)=5.455,P=0.019)月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t=4.292,P=0.001)、3(t=3.349,P=0.001)、6(t=8.876,P=0.001)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χ^(2)=4.286,P=0.038)、3(χ^(2)=5.554,P=0.018)、6(χ^(2)=5.079,P=0.024)、12(χ^(2)=6.667,P=0.010)月的牙本质桥形成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χ^(2)=4.286,P=0.028)、3(χ^(2)=4.043,P=0.044)、6(χ^(2)=5.455,P=0.020)、12(χ^(2)=5.963,P=0.015)月的牙齿变色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t=4.287,26.847,P<0.001)、3(t=4.899,9.859,P<0.001)、6(t=22.045,8.660,P<0.001)、12(t=15.191,20.176,P<0.001)月的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儿童牙外伤致牙冠折断露髓活髓切断术中使用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进行盖髓,患者牙本质桥形成率较高,牙龈健康状况较好,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外伤 牙冠折断 活髓切断术 生物陶瓷 牙龈健康状况
下载PDF
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辜双娇 林居红 +4 位作者 王孟宏 钱维雯 吴雨鸿 朱雪花 吴於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及其流行趋势,为制定孤儿口腔保健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抽取重庆市江北区某儿童福利院孤儿为调查对象,对该福利院317名孤儿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记录... 目的了解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及其流行趋势,为制定孤儿口腔保健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抽取重庆市江北区某儿童福利院孤儿为调查对象,对该福利院317名孤儿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记录龋齿、牙龈出血和牙结石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庆市岁孤儿乳牙和恒牙的患龋率及龋均分别为50.00%、1.94±2.81和39.53%、0.90±1.38,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恒牙患龋率12岁及以下年龄组与12岁以上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35.25%,女性高于男性(P〈0.05)。龋齿充填率及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均为0.00%。牙龈出血检出率为78。22%,牙结石检出率为67.66%。结论重庆市4~17岁孤儿15腔健康现状不佳,牙科服务利用率极低,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将这部分人群纳人口腔健康预防保健的重点人群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 口腔健康 龋病 牙周疾病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病变区菌群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聪 吴於芝 +2 位作者 何敏 刘燕 杨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437-1439,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病变区菌群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入选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4天口腔病变中心区细菌检出率、构成比和数量。结果患者术前病变区链球...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病变区菌群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入选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4天口腔病变中心区细菌检出率、构成比和数量。结果患者术前病变区链球菌属的构成比(67.63%)和检出率(93.89%)最高,其次为葡萄球菌属、奈瑟菌属和普氏菌属。检出细菌数量为(4.06±0.42)^(5.49±0.53)CFU/cm^2。患者术后病变区链球菌属的构成比(75.48%)和检出率(81.45%)最高,其次为普氏菌属、韦荣菌属、葡萄球菌属。检出细菌数量为(2.76±0.39)^(4.54±0.63)CFU/cm^2。患者手术前后奈瑟菌属和梭杆菌属的检出率和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数量和细菌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区各细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链球菌属的构成比和检出率最高,未检测出梭杆菌属和奈瑟菌属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菌群分析 构成比 检出率
原文传递
牙周骨再生过程中BMP-1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聪 杨森 +2 位作者 罗佳 吴於芝 孙晓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1期6124-6127,6056,共5页
目的:观察在牙周骨再生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1(BMP-1)的表达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牙周骨缺损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基础牙周治疗(龈上洁治彻底,龈下刮治,整平根面)处理后,通过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技术... 目的:观察在牙周骨再生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1(BMP-1)的表达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牙周骨缺损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基础牙周治疗(龈上洁治彻底,龈下刮治,整平根面)处理后,通过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技术对骨缺损进行修复的同时,植入Bio-oss人工骨材料和Bio-gide胶原膜。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BMP-1水平,分析BMP-1表达水平与牙周骨缺损修复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牙周骨缺损均有所修复,所有患者在术后所有时间点的PPD和骨密度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后,牙周骨密度出现小幅度下降,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治疗后1 d、2 d、5 d、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血清BMP-1的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BMP-1水平的变化与PPD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血清BMP-1在牙周骨修复过程存在动态变化与患者牙周骨术后恢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1 牙周骨 缺损 骨再生 引导组织再生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