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近岸海域腹泻性贝类毒素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吴施卫 张纯超 +2 位作者 卢楚谦 刘景钦 梁谦林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1,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南海近岸海域贝类样品的腹泻性贝毒素小白鼠生物法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广西主要的染毒海域是涠洲赤控区、铁山港及防城港等地,海南主要的染毒海域是陵水赤控区、海口、莺歌海、三亚及洋浦等地,广东主要的染毒海域是大鹏湾... 通过对近年来南海近岸海域贝类样品的腹泻性贝毒素小白鼠生物法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广西主要的染毒海域是涠洲赤控区、铁山港及防城港等地,海南主要的染毒海域是陵水赤控区、海口、莺歌海、三亚及洋浦等地,广东主要的染毒海域是大鹏湾赤控区、大亚湾及北津港等地;广西的涠洲赤控区、海南的陵水赤控区及广东的大鹏湾赤控区DSP毒素含量值较高;在染毒的贝类种类方面,广西和海南比较有普遍性,广东主要以华贵栉孔扇贝和翡翠贻贝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近岸海域 腹泻性贝毒素 小白鼠生物法 贝类
下载PDF
广东近岸海域2005年春季的腹泻性贝毒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施卫 曾淼 +2 位作者 卢大鹏 罗一丹 江天久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68,181,共5页
2005年春季,在广东省近岸海域的27个采样点进行了贝类样品采集,共采集了35个品种的120个样品。用小白鼠生物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无论从检测的样品总数或者从检测的生物品种还是从采样的地理位置来看,DSP毒素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均较高。DS... 2005年春季,在广东省近岸海域的27个采样点进行了贝类样品采集,共采集了35个品种的120个样品。用小白鼠生物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无论从检测的样品总数或者从检测的生物品种还是从采样的地理位置来看,DSP毒素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均较高。DSP染毒的生物品种较多,但不同的生物品种的检出情况不同,在受检样品数量较多的品种中,超标情况最多的是波纹巴非蛤,其次是牡蛎和翡翠贻贝。DSP染毒贝类的地理分布范围较广,几乎覆盖了整个广东省沿海,包括了广东省12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从采集的生物品种数量较多的几个海域来看,北津港(东平)的超标率和检出率均为最高,而水东港(水东)的超标率和检出率均为最低。其它海域DSP染毒的情况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性贝毒素 小白鼠生物法 广东近岸海域 贝类 春季
下载PDF
广东省近岸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HPLC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施卫 江天久 +2 位作者 张纯超 卢楚谦 朱小山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5,共8页
于2001年和2002年,对广东省近岸海域的18个地点进行了贝类生物采样。采用Oshima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贝类的主要毒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染毒贝类含有的高毒性毒素STX,GTX1检出率较低,而低毒性毒素C1,C2,GTX5及中等毒性毒... 于2001年和2002年,对广东省近岸海域的18个地点进行了贝类生物采样。采用Oshima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贝类的主要毒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染毒贝类含有的高毒性毒素STX,GTX1检出率较低,而低毒性毒素C1,C2,GTX5及中等毒性毒素GTX3,GTX4检出率较高;与2001年相比,2002年染毒贝类毒素成分的检出率和检出的毒素含量有所降低,贝类消化腺在这方面变化尤其明显;主要染毒贝类是华贵栉孔扇贝、翡翠贻贝和长牡坜等;不论消化腺或壳内全部软组织,贝类毒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大亚湾和大鹏湾海域>深圳湾、珠海海域和粤东海域>粤西海域;大亚湾和大鹏湾的翡翠贻贝和华贵栉孔扇贝样品中,毒性效能较高的STX,GTX1和GTX4等成分均占相当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 贝类 广东近岸海域
下载PDF
海南省近岸海域麻痹性贝毒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施卫 卢楚谦 +2 位作者 刘景钦 韩联民 张纯超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通过对近年来海南省近岸海域贝类样品的麻痹性贝毒素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海南省近岸海域多处地区和多种贝类含有麻痹性贝毒素;海口海域的麻痹性贝毒素含量值相对较高;各主要成分在壳内全部软组织中的检出... 通过对近年来海南省近岸海域贝类样品的麻痹性贝毒素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海南省近岸海域多处地区和多种贝类含有麻痹性贝毒素;海口海域的麻痹性贝毒素含量值相对较高;各主要成分在壳内全部软组织中的检出率高于在消化腺中的检出率;未检出STX成分;GTX4、GTX2、GTX5和GTX3等是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近岸海域 麻痹性贝毒素 小白鼠生物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贝类
下载PDF
广东沿海麻痹性贝毒素的地理分布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吴施卫 卢楚谦 +2 位作者 朱小山 张纯超 梁谦林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3,共4页
对采自2001年和2002年10~11月间的广东省近岸海域15个地点的翡翠贻贝样品,用Oshima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主要毒素成份分析.结果显示:高毒性毒素成分STX、GTX1检出率较低,而低毒性毒素成分C1、C2、GTX5及中等毒性毒素成分G... 对采自2001年和2002年10~11月间的广东省近岸海域15个地点的翡翠贻贝样品,用Oshima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主要毒素成份分析.结果显示:高毒性毒素成分STX、GTX1检出率较低,而低毒性毒素成分C1、C2、GTX5及中等毒性毒素成分GTX3、GTX4检出率较高;各主要毒素成分在地区间存在一些差异;与2001年相比,2002年各主要毒素成分的检出率和检出的毒素含量值有所降低,消化腺在这方面变化尤其明显;不论消化腺或壳内全部软组织,其PSP毒性的平均值,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大亚湾、大鹏湾海域>深圳湾、珠海海域和粤东海域>粤西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 翡翠贻贝 广东近岸海域
下载PDF
2005年春季广东近岸海域麻痹性贝毒素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施卫 曾淼 +2 位作者 卢大鹏 罗一丹 江天久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4,共6页
于2005年3~5月,在广东省近岸海域的27个采样点(从东到西覆盖整个广东省沿海,包括了广东省的12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进行了贝类样品采集,共采集了35个品种120个样品。采用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对麻痹性贝毒素(PSP)的检测结果表明,... 于2005年3~5月,在广东省近岸海域的27个采样点(从东到西覆盖整个广东省沿海,包括了广东省的12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进行了贝类样品采集,共采集了35个品种120个样品。采用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对麻痹性贝毒素(PSP)的检测结果表明,其3、4和5月采集的样品均检测出毒性值,2005年春季广东近岸海域的PSP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1)PSP的检出率和含量值均较低。在120个检测的样品中,只有13个样品检测出PSP毒性数据,检出率为10.8%;检出PSP范围为每100g贝类软组织含152~198Mu。其中北津港(东平)的托氏毛蚶和神泉港(神泉)的近江牡蛎样品,在1h内小白鼠的致死率都非常高,但毒性并不强。所有检测出的PSP毒性数据值均大大低于我国目前暂定的警戒标准:每100g贝类软组织含80μg STXeq(对KM系小白鼠而言,相当于每100g贝类软组织含约423MU)。2005年春季广东近岸海域海水水温偏低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2)感染PSP毒性的生物品种不多。在已检测的35个贝类品种中,只有8个品种检测出PSP毒性数据,占被检测总品种数的22.8%。牡蛎的PSP检出率相对较高,而其它常见品种如文蛤和翡翠贻贝的PSP检出率均较低,华贵栉孔扇贝未检出PSP。(3)PSP的地理分布范围较广。从检测出PSP毒性数据的样品的地理分布来看,范围较广,从东到西几乎包括了整个广东省沿海。其中北津港6个样品中,有2个检测出PSP毒性数据,PSP最高值也出现在北津港(东平)。广东12个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除红海湾、大亚湾、大鹏湾及海陵湾4个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外,其它8个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均检测出PSP,占12个大重点海湾海水养殖区总数的66.7%。在以前未检出的多处海水养殖区也能检出PSP。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素 小白鼠生物检测法 贝类 春季 广东近岸海域
下载PDF
广东省近岸海域贝类腹泻性毒素含量与胃含物的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志斌 吴施卫 +2 位作者 陈凯彪 李秀芹 高阳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449,共6页
通过对2005年4月至9月广东近岸海域贝类81个样品的腹泻性贝毒素进行小白鼠生物法检测,结果表明:(1)DSP毒素含量值≥0.05MU/g的有34个样品,其中翡翠贻贝和牡蛎所占的比例最大;同种贝类的腹泻性贝毒素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秋季含量最高。(2... 通过对2005年4月至9月广东近岸海域贝类81个样品的腹泻性贝毒素进行小白鼠生物法检测,结果表明:(1)DSP毒素含量值≥0.05MU/g的有34个样品,其中翡翠贻贝和牡蛎所占的比例最大;同种贝类的腹泻性贝毒素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秋季含量最高。(2)对其中腹泻性贝毒素含量值较高的8个样品进行胃含物海洋微藻种类的鉴定,结果是波纹巴非蛤、三棱骨螺和结蚶胃含物样品中含有产腹泻性贝毒的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和原甲藻(Prorocentrum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性贝毒 胃含物 广东近岸 产毒藻
下载PDF
珠江口海域污染及其研究趋势 被引量:15
8
作者 柯东胜 关志斌 +3 位作者 余汉生 吴施卫 韩联民 蒋跃进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珠江口海域陆源污染物逐年增加,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珠江口已成为我国近岸污染最严重的海域之一,污染正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为有效开展珠江口海域综合整治,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珠江口... 珠江口海域陆源污染物逐年增加,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珠江口已成为我国近岸污染最严重的海域之一,污染正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为有效开展珠江口海域综合整治,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珠江口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解决向海洋排污和防止海域污染的问题、该海域当前应当首先确定的环境保护科学优先研究领域和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现状 污染研究 珠江口海域
下载PDF
广西近岸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卢楚谦 吴施卫 +3 位作者 张纯超 余汉生 朱小山 刘孟兰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50,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广西近岸海域贝类样品的麻痹性贝毒素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广西近岸海域多处地区和多种生物含有麻痹性贝毒素;4~5月及7~11月为两个毒性值的年高峰期;GTX4、GTX5和GTX3毒素成分的检出率较高等.
关键词 广西近岸海域 麻痹性贝毒素 小白鼠生物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珠江口地区总悬浮颗粒中金属元素沉降通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孟兰 林端 +1 位作者 罗一丹 吴施卫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2,共3页
于2002年5月至2004年10月在珠江口大万山海洋环境监测站地面气象观测场上设立一个监测站,共采样了120多个大气气溶胶样品,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元素Cu、Pb、Cd的浓度,讨论了这几种元素入海通量的月变化和年平均值。结果表明... 于2002年5月至2004年10月在珠江口大万山海洋环境监测站地面气象观测场上设立一个监测站,共采样了120多个大气气溶胶样品,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元素Cu、Pb、Cd的浓度,讨论了这几种元素入海通量的月变化和年平均值。结果表明,三种元素在珠江口地区沉降通量的变化规律是Pb>Cu>Cd。三元素在5月、8月、10月内的沉降通量占全年的比例均少于20%,而且比例的变化规律是10月>5月>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总悬浮颗粒 沉降通量 珠江口
下载PDF
珠江口海域环境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柯东胜 关志斌 +3 位作者 韩联名 郑善传 苏桂兴 吴施卫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7年第2期88-92,共5页
珠江口海域环境问题包括围垦造陆淤塞河道、无序采沙造成海岸侵蚀、人工排污日益加剧、海平面上升藏隐忧、咸潮入侵等。为了有效开展珠江口海区综合整治,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珠江口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珠江... 珠江口海域环境问题包括围垦造陆淤塞河道、无序采沙造成海岸侵蚀、人工排污日益加剧、海平面上升藏隐忧、咸潮入侵等。为了有效开展珠江口海区综合整治,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珠江口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珠江口海域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应采取的策略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对策 珠江口海域
下载PDF
珠江口海域环境状况与综合整治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柯东胜 关志斌 +4 位作者 苏桂兴 郑善传 韩联民 吴施卫 蒋跃进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年第3期97-101,共5页
文章在详细分析探讨珠江口海域环境不断恶化的基础上,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欠缺权威的综合管理机制和缺少综合性的环境规划和污染控制目标体系。提出以科学的发展观对珠江口海域进行综合性的环境规划;严格控制陆源污染,实施环... 文章在详细分析探讨珠江口海域环境不断恶化的基础上,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欠缺权威的综合管理机制和缺少综合性的环境规划和污染控制目标体系。提出以科学的发展观对珠江口海域进行综合性的环境规划;严格控制陆源污染,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港口、码头和海上污染应急处理系统的建设;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灾害预警预报体系,提升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开展珠江口海域环境与资源的科学研究;建立珠江流域及其粤、港、澳综合协调机制,加大综合海洋执法监察的力度及其能力的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状况 综合整治 珠江口
下载PDF
海水中对硫磷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纯超 卢楚谦 吴施卫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0-392,共3页
介绍了用配备火焰热离子检测器(FTD)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海水中对硫磷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本方法各实验参数验证及与其他方法的简单比较,表明本方法可以适用于海水中对硫磷的检测。本方法检出限为1.95μg/L。同时,于2005年7月28日至7... 介绍了用配备火焰热离子检测器(FTD)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海水中对硫磷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本方法各实验参数验证及与其他方法的简单比较,表明本方法可以适用于海水中对硫磷的检测。本方法检出限为1.95μg/L。同时,于2005年7月28日至7月31日在大亚湾生态监控区采集海水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 对硫磷 大亚湾生态监控区 海水
下载PDF
1-(8-羟基喹啉-7-偶氮)-苯-3-磺酸用作微量镍的吸光光度新试剂
14
作者 方国桢 吴施卫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光度法 羟基喹啉 偶氮苯磺酸
下载PDF
湛江港临近海域养殖区的贝类毒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施卫 曾淼 +4 位作者 江天久 柯东胜 谢海平 郭素卿 徐志斌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8-722,共5页
为掌握湛江港临近海域养殖区贝类毒素的特征情况,近几年来,作者在多个采样点进行了样品采集,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表明:(1)多种贝类体中检测出PSP,而DSP则更为普遍。(2)所检测的12种PSP成分在该海域均存在。不同的贝... 为掌握湛江港临近海域养殖区贝类毒素的特征情况,近几年来,作者在多个采样点进行了样品采集,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表明:(1)多种贝类体中检测出PSP,而DSP则更为普遍。(2)所检测的12种PSP成分在该海域均存在。不同的贝类,其毒素成分情况有所不同。PSP各成分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消化腺中各毒性成分含量值相对较高。(3)PSP毒素值较低,未超标,仅在春秋季节检出。DSP毒素在各季节均存在,并有超标现象,从阳性率和超标率来看,秋季>春季>冬季。春秋季节应特别注意水产品的食用安全。(4)多处地区毒素含量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和DSP毒素 小白鼠生物法(MBA)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湛江港临近海域养殖区
原文传递
流沙湾养殖区的贝类毒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施卫 陈凯彪 +3 位作者 曾淼 邓国群 卢大鹏 柯东胜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1-534,共4页
为掌握流沙湾养殖区贝类毒素的特征情况,作者进行了贝类和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表明:(1)PSP毒素在各季节均有出现,但含量值较低,且染毒的生物品种不多。春季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较多,有6种,属低毒性... 为掌握流沙湾养殖区贝类毒素的特征情况,作者进行了贝类和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表明:(1)PSP毒素在各季节均有出现,但含量值较低,且染毒的生物品种不多。春季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较多,有6种,属低毒性值和中等毒性值成分,但其总毒性值相对较高;而在冬季样品中,春季出现的各毒素成分均未被检出,取而代之的是两种新的中高毒性值的毒素成分,但其总毒性值低于春季。污染的主要贝类品种是牡蛎。(2)DSP毒素的含量值较高,季节性和染毒的生物品种均较为普遍。但OA成分未检出。(3)在贝类消费方面,PSP和DSP毒素一年四季均应予以关注,但PSP更应注意春季,而DSP应多注意秋季。在该海域,应重点注意的是DSP毒素的危害。(4)该海域存在能产生DSP毒素的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和DSP毒素 小白鼠生物法(MBA)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流沙湾养殖区
原文传递
深圳湾污损生物挂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志斌 高阳 +2 位作者 张敬怀 董燕红 吴施卫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3-865,878,共4页
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在深圳湾内进行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24种,隶属于7个动物门。月板平均附着生物量表层2780.72 g/m2,底层4110.10 g/m2,最高峰出现在7月份;四季板平均湿重表层2521.13 g/m2,底层4382.10 g/m2,最高... 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在深圳湾内进行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24种,隶属于7个动物门。月板平均附着生物量表层2780.72 g/m2,底层4110.10 g/m2,最高峰出现在7月份;四季板平均湿重表层2521.13 g/m2,底层4382.10 g/m2,最高峰出现在秋季;半年板平均湿重表层4065.10 g/m2,底层4298.30 g/m2;年板平均湿重表层6212.20g/m2,底层20009.10 g/m2。四季优势种显著不同,华美盘管虫、总合草苔虫和藤壶在春、冬季附着量较大,夏季没有附着。沙筛贝和总状真枝螅在夏、秋季的附着量较大,冬季没有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湾 污损生物 试板 生态
原文传递
大亚湾海域贝类PSP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纯超 吴施卫 +1 位作者 辛海虹 林端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0-503,共4页
2005~2006年间,在大亚湾海域进行贝类样品采集,共采集了61个贝类样品。首先用生物检测法对其进行了PSP的检测,然后挑选部分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目的是研究大亚湾海域PSP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不同贝类品种间毒素含量的变化。... 2005~2006年间,在大亚湾海域进行贝类样品采集,共采集了61个贝类样品。首先用生物检测法对其进行了PSP的检测,然后挑选部分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目的是研究大亚湾海域PSP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不同贝类品种间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⑴对生物检测法,样品的PSP含量普遍较低,只有一个样品检出,检出值为163 Mu/100g;季节性变化较明显,主要出现在春季,其他季节未见分布;⑵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对12种PSP主要毒素成分进行检测发现12种毒素成分均存在于该海域;以牡蛎的四季的毒性值来考察,2005年春季>2006年春季;而2005年:夏季>秋季>冬季>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大亚湾海域 季节性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