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维导图联合视频回授法在泌尿系结石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吴春英 钟梅艳 +2 位作者 张志甫 姚丽妮 劳晓宇 《微创医学》 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联合视频回授法在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0例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联合视频回授法在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0例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联合视频回授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双J管知信行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1)出院后第15天,观察组患者留置双J管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出院后第15天至拔管前,观察组患者腰部不适、血尿、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无附壁结石、双J管移位/脱落病例。(3)出院后第15天,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联合视频回授法对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留置双J管知信行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双J管 思维导图 视频回授法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搭建豇豆苗的攀爬架
2
作者 吴春英 《幼儿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9-11,共3页
一、活动缘起中班下学期,幼儿亲历了种植玉米的过程,感受了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同时也体验了收获的快乐.大班新学期开始,笔者通过发放种植区问卷表,引导幼儿了解适合秋天种植的蔬菜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幼儿通过投票确定在种植区种... 一、活动缘起中班下学期,幼儿亲历了种植玉米的过程,感受了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同时也体验了收获的快乐.大班新学期开始,笔者通过发放种植区问卷表,引导幼儿了解适合秋天种植的蔬菜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幼儿通过投票确定在种植区种豇豆.笔者决定支持幼儿,并与幼儿一起完成栽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表 不同生长阶段 引导幼儿 种植区 豇豆 亲历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吴春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64-166,共3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先天性疾病中的一种^([1])。该病多发于儿童,如果不及早发现,患者生长发育及正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2-3])。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7%~0.8%,每年约有15万先心病患儿出生,随着介...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先天性疾病中的一种^([1])。该病多发于儿童,如果不及早发现,患者生长发育及正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2-3])。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7%~0.8%,每年约有15万先心病患儿出生,随着介入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方法^([4])。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部分患者年龄尚小,容易对相关治疗方式产生恐惧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个体化护理 先天性疾病 介入治疗方法 先心病患儿 患者年龄 恐惧心理
下载PDF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4
作者 吴春英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3期58-60,共3页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一直是广大农民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施肥技术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本文从土壤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施肥管理、灌...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一直是广大农民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施肥技术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本文从土壤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施肥管理、灌溉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结合玉米常见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农民提高玉米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技术 灌溉管理 施肥管理 土壤准备 施肥技术 病虫害防治措施 常见病虫害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27种三嗪类除草剂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春英 白鹭 +1 位作者 谷风 陆文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4,共9页
应用固相萃取(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水中27种三嗪类除草剂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和色谱柱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固相萃取柱、0.1%甲酸-乙腈(2∶8,V/V)为淋洗液、0.1%甲酸-乙腈(6∶4... 应用固相萃取(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水中27种三嗪类除草剂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和色谱柱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固相萃取柱、0.1%甲酸-乙腈(2∶8,V/V)为淋洗液、0.1%甲酸-乙腈(6∶4,V/V)为流动相做水样预处理.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在水中回收率为79.1%—129.2%,相对标准偏差(RSDs)在8.8%—14.3%,线性范围均在1—2000μg·L-1,各目标物标准品在UPLC-MS/MS系统中有效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以上.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适用于水中27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三嗪类除草剂 回收率.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的18种酰胺类除草剂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春英 白鹭 +1 位作者 谷风 陆文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2-606,共5页
应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PLC-MS/MS)建立了测定地表水中的18种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水样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萃取,以丙酮-正己烷(3+7)混合液进行淋洗,洗脱液中加入内标物菲-D10后,在反相ACQUITY UPLCTMBEH C_(18... 应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UPLC-MS/MS)建立了测定地表水中的18种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水样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萃取,以丙酮-正己烷(3+7)混合液进行淋洗,洗脱液中加入内标物菲-D10后,在反相ACQUITY UPLCTMBEH C_(18)色谱柱上分离,以水-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中选择电喷雾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18种酰胺类除草剂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4~8.0ng·L^(-1)之间,测定下限(10S/N)在1.0~10ng·L^(-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0.1%~109%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9.6%~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酰胺类除草剂 地表水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同时测定水中菊酯类农药多残留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春英 谷风 +1 位作者 白鹭 陆文龙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2,共6页
应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水中20种菊酯类农药多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流动相等条件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为固相萃取柱、正己烷-丙酮(9∶1,V/V)为淋洗液、0.1%乙... 应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水中20种菊酯类农药多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流动相等条件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为固相萃取柱、正己烷-丙酮(9∶1,V/V)为淋洗液、0.1%乙酸水溶液-乙腈(7∶3,V/V)为流动相做水样预处理。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目标物的回收率为73.4%~124.5%,相对标准偏差(RSD)在5.7%~9.1%之间,线性范围均在1~2 000μg/L,各目标物标准品在UPLC-MS/MS系统中有效的线性相关(R2)为0.999以上。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适用于水中20种菊酯类农药多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菊酯类农药 回收率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同时检测环境水体中22种典型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 被引量:8
8
作者 吴春英 谷风 +1 位作者 白鹭 陆文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3-848,共6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建立了环境水体中22种典型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色谱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建立了环境水体中22种典型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色谱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小柱为固相萃取柱、甲醇为淋洗液、水(0.1%甲酸)-甲醇(7∶3,v/v)为流动相进行水样预处理和色谱分离。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在水中的回收率为73%~125%,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8.8%~17.5%。各目标物的线性范围均为2~2 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7。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适用于环境水体中22种典型PPCPs的同时检测,可为微量有机物引起的水环境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品 个人护理用品 环境水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检测环境水样中11种合成麝香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春英 白鹭 +1 位作者 陆文龙 谷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环境水样中佳乐、吐纳、特拉斯、开许梅龙、萨利、粉檀、二甲苯、麝香酮、伞花、葵子、西藏11种典型的合成麝香(Synthetic Musks)的同时快速检测方法。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乙酸乙酯... 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环境水样中佳乐、吐纳、特拉斯、开许梅龙、萨利、粉檀、二甲苯、麝香酮、伞花、葵子、西藏11种典型的合成麝香(Synthetic Musks)的同时快速检测方法。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乙酸乙酯为洗脱液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线性范围均为0.05-10ng/L(R2为0.995-0.999),回收率为83.9%-112.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9.9%。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适用于环境水样中上述11种典型合成麝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合成麝香 固相萃取 回收率
下载PDF
^(18)F标记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春英 林祥通 +1 位作者 张满达 王博诚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关键词 PET显像 代谢型显像剂 结合型显像剂 基因型显像剂 ^18F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同时测定水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春英 谷风 +1 位作者 白鹭 陆文龙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8-532,共5页
应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建立了水中26种有机磷农药(OPP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流动相等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固相萃取柱、V(丙酮)∶V(二氯甲烷)=8∶2为淋洗液、V(0.1... 应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建立了水中26种有机磷农药(OPP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流动相等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固相萃取柱、V(丙酮)∶V(二氯甲烷)=8∶2为淋洗液、V(0.1%甲酸甲醇)∶V(0.1%甲酸乙酸铵)=5∶5为流动相做水样预处理。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在水中回收率为80.5%-119.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5.9%-11.5%。各目标物的线性范围为1-2 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0.999以上。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适用于水中26种OPPs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有机磷农药 回收率
下载PDF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春英 吴盈禧 +1 位作者 夏俊林 黄霞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1-25,共5页
采用基于微网基材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其运行稳定性以及曝气方式、微网表面水力条件、水力负荷、混合液性质等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侧方曝气比下方曝气更有利于动态膜的稳定运行;动态膜存在一个临界通量... 采用基于微网基材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其运行稳定性以及曝气方式、微网表面水力条件、水力负荷、混合液性质等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侧方曝气比下方曝气更有利于动态膜的稳定运行;动态膜存在一个临界通量,在低于临界值的次临界通量下运行时,动态膜的过滤压差变化平稳;污泥浓度为5、10、15g/L时临界通量范围分别为(120—160)、(80~120)、(60~80)L/(m2·h);微网表面的错流流速越高、水力负荷越低,则动态膜过滤压差的增幅越缓慢;非正常运行状态(如污泥解体、丝状菌污泥膨胀)会对动态膜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稳定性 过滤压差 膜通量
下载PDF
5-HT_(1A)受体显像剂^(18)F-MPPF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春英 林祥通 +11 位作者 陆春雄 邹美芬 张政伟 刘平 薛方平 陈正平 蒋泉福 傅榕赓 王颂佩 张同兴 李晓敏 朱钧清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3,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 5 羟色胺 (5 HT1A)受体显像剂 4 1 8F N 2 [1 (2 甲氧基苯基 ) 1 哌嗪基乙基 ] N 2 吡啶基 苯甲酰胺 (1 8F MPPF)的1 8F标记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氟化聚铵 (kryptofix K+ 1 8F)为亲核试剂 ,在二甲亚砜 (DMSO... 目的 探讨 5 羟色胺 (5 HT1A)受体显像剂 4 1 8F N 2 [1 (2 甲氧基苯基 ) 1 哌嗪基乙基 ] N 2 吡啶基 苯甲酰胺 (1 8F MPPF)的1 8F标记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氟化聚铵 (kryptofix K+ 1 8F)为亲核试剂 ,在二甲亚砜 (DMSO)溶液中与 4 (2′ 甲氧基 苯基 ) 1 [2′ (正 2″ 吡啶基 ) 对硝基苯甲酰胺 ] 乙基哌嗪 (MPPNO2 )进行氟代亲核置换反应 ,用HPLC检测放射化学纯度 (RCP) ;进行1 8F MPPF大鼠脑内分布和阻断实验、大鼠脑放射自显影及异常毒性实验。结果 HPLC检测示1 8F MPPF与杂质分离好 ,RCP >95 % ;大鼠脑内分布实验表明 ,放射性在脑内不同区域的清除速率不同 ,小脑清除最快 ,海马最慢 ,海马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 (%ID g)在注药后 2 ,30和 6 0min分别为 0 86 2 ,0 196和 0 0 4 8,注药后 30min ,海马特异结合 [(T CB) - 1]可达 2 70 ;预先给予 8 羟基 2 N ,N′ (双正丙基 )氨基四氢萘(8 OH DPAT)、4 (2′ 甲氧基 苯基 ) 1 [2′ (正 2″ 吡啶基 ) 环己烷碳酰胺 ] 乙基哌嗪 (WAY10 0 6 35 )和螺环哌啶酮 (Spiperone)后 ,海马 (T CB) - 1分别降至 0 89,0 74和 1 93;放射自显影示 ,1 31 I 4 (2′ 甲氧基 苯基 ) 1 [2′ (正 2″ 吡啶基 ) 对碘苯甲酰胺 ] 乙基哌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 显像剂 ^18F-MPPF 制备 生物学特性 评价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水中16种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春英 白鹭 +1 位作者 谷风 陆文龙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97-101,132,共5页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洗脱液、流动相等的优化,建立了水中16种芳氧苯氧丙酸酯类(APP)除草剂的分析方法。确定以Oasis HLB为固相萃取柱、丙酮-正己烷(1∶1,V/V)为淋洗液、水-乙腈...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洗脱液、流动相等的优化,建立了水中16种芳氧苯氧丙酸酯类(APP)除草剂的分析方法。确定以Oasis HLB为固相萃取柱、丙酮-正己烷(1∶1,V/V)为淋洗液、水-乙腈(3∶7,V/V)为流动相进行水样预处理,在最优条件下,各目标物在水中的回收率均达到74.5%~124.9%,相对标准偏差为4.2%~9.6%,线性范围为1~2 000μg/L,各目标物标准品在UPLCMS/MS系统中有效的线性相关系数(R2)达到0.998以上。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适用于水中16种APP类除草剂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 回收率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27种磺酰脲类除草剂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春英 白鹭 +1 位作者 谷风 陆文龙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3-788,共6页
采用固相萃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水中27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乙腈为淋洗液、0.1%乙酸-甲醇(7∶3,V/V)为流动相做水样... 采用固相萃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水中27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固相萃取柱、淋洗液、流动相等的优化,确定以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乙腈为淋洗液、0.1%乙酸-甲醇(7∶3,V/V)为流动相做水样预处理。在最优条件下,目标物回收率均为79.8%~124.5%,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6.9%~9.6%,线性范围均为1~2 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在0.999以上。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等优点,经实际样品测试,可适用于水中27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磺酰脲类除草剂 回收率
下载PDF
5-羟色胺受体显像剂^(18)F-MPPF的合成和标记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春英 林祥通 +3 位作者 陆春雄 张政伟 刘平 薛方平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1-374,共4页
报道了5-羟色胺(5-HT1A)受体显像剂4-[18F]氟-N-[2-[1-(2-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乙基]-N-2吡啶基-苯甲酰胺(18F-fluoro-N-[2-[1-(2-methoxyphenyl)]-1-piperazinyl]ethyl-N-2-pridinyl-benzamide,18F-MPPF)的合成和标记。标记前体MPPNO2... 报道了5-羟色胺(5-HT1A)受体显像剂4-[18F]氟-N-[2-[1-(2-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乙基]-N-2吡啶基-苯甲酰胺(18F-fluoro-N-[2-[1-(2-methoxyphenyl)]-1-piperazinyl]ethyl-N-2-pridinyl-benzamide,18F-MPPF)的合成和标记。标记前体MPPNO2和各步合成中间体均由红外、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质谱确证;采用两种加热方法进行氟代亲核置换标记反应。结果显示,微波法标记的放化产额(34%—50%,n=10)明显比油浴加热标记法(8%—24%,n=10)高,反应时间(40—50min)也比油浴加热标记法(70—90min)短,用TLC和HPLC检测放射化学纯度(RCP)均大于95%,可用于临床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受体 ^18F标记 ^18F-MPPF 合成
下载PDF
基于LQR技术的无人机纵向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春英 卢京潮 +1 位作者 屈耀红 田琪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6,共4页
以某型无人机为控制对象,采用改进性能指标的输出反馈LQR技术进行无人机纵向控制律设计,简化了设计的复杂性。利用获得的控制律进行数字仿真及半物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无人机的俯仰角响应能在6 s后进入稳态,稳态误差为0,超调量小于20%... 以某型无人机为控制对象,采用改进性能指标的输出反馈LQR技术进行无人机纵向控制律设计,简化了设计的复杂性。利用获得的控制律进行数字仿真及半物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无人机的俯仰角响应能在6 s后进入稳态,稳态误差为0,超调量小于20%;在整个仿真过程中,空速变化非常小,在25 s左右达到稳态,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从而证明该方法的简便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纵向控制律 线性二次调节器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应用于环境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春英 谷风 白鹭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1-575,共5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由于其能耗小、无污染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并且随着产电微生物、电极材料及构型等方面研究的深入,MFC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本文综述了MFC的工作原理、最新构型和特点,通过对MF...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由于其能耗小、无污染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并且随着产电微生物、电极材料及构型等方面研究的深入,MFC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本文综述了MFC的工作原理、最新构型和特点,通过对MFC在产电、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废水、脱盐、脱氮、脱硫、脱氯等方面分析归纳,详细总结了MFC应用于环境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为MFC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产电原理 污水处理
下载PDF
N型内齿行星轮行星齿轮传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春英 陈桦 王信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25,共5页
本文提供了N型内齿行星轮行星齿轮传动的组成、传动原理、运动学计算、装配条件、齿廓不重迭干涉和动力学计算等的基本理论。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 N型 内齿行星轮
下载PDF
幼龄大鼠弥漫性肺出血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春英 鲁建生 +2 位作者 舒涛 黄静宁 周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47-150,192,共5页
目的模拟临床肺血管严重充血的病因,建立弥漫性肺出血幼龄大鼠模型以期有助于对新生儿肺出血的研究。方法 24只幼龄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实验组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每日2次,第一天剂量每次0.2 mg/kg,第2天每次0.3 mg/kg,以... 目的模拟临床肺血管严重充血的病因,建立弥漫性肺出血幼龄大鼠模型以期有助于对新生儿肺出血的研究。方法 24只幼龄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实验组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每日2次,第一天剂量每次0.2 mg/kg,第2天每次0.3 mg/kg,以此逐渐增加至第7天 0.8 mg/kg。对照组以同样容量及方法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每死亡一只大鼠,对照组即随机处死一只大鼠。肉眼观察肺出血情况,将结果分为5级。Ⅰ级正常肺,Ⅱ级肺水肿,Ⅲ级点状肺出血, Ⅳ级局灶性肺出血,Ⅴ级弥漫性肺出血,并作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平均用药天数5.24±1.82 d。肉眼观察实验组10只大鼠肺呈Ⅴ级改变,Ⅲ、Ⅳ级改变各一只,对照组12只大鼠肺均为Ⅰ级 (RIDIT分析,x2=18.00,P<0.01)。光镜见Ⅴ级肺有多处小叶融合性出血,出血区肺泡内充满红细胞,间质也出血,小血管及毛细血管重度扩张、瘀血。电镜示Ⅴ级肺肺泡Ⅰ型上皮局部崩解, 气血屏障变薄及全层断连,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结论采用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可成功制作严重肺血管充血所致弥漫性肺出血幼龄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出血 大鼠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