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荷载冻融后纤维改性市政路基填料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马堃 吴月磊 +1 位作者 符传邦 吴育麒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5期95-98,共4页
为了研究纤维粘结剂改性市政路基基层填料(MSF)的动态稳定性,本文在冻融循环后的长期循环加载下对市政路基填料进行了动态三轴试验,深入研究累积塑性应变(CPS)和加载周期数(NLC)随不同的纤维质量分数、纤维长度、粘结剂材料添加量和冻... 为了研究纤维粘结剂改性市政路基基层填料(MSF)的动态稳定性,本文在冻融循环后的长期循环加载下对市政路基填料进行了动态三轴试验,深入研究累积塑性应变(CPS)和加载周期数(NLC)随不同的纤维质量分数、纤维长度、粘结剂材料添加量和冻融循环而变化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基层填料相比,MSF的抗CPS能力有明显提高;MSF失效所需的动态应力水平随着纤维长度和粘结剂材料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最佳纤维长度为12 mm;经过3次和9次冻融循环后,与未改性填料相比,MSF的动态应力强度分别增加了1.9倍和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路基 动态特性 循环荷载 冻融 纤维
下载PDF
基于绿色公路理念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模式决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伟民 王红 +1 位作者 王祎旸 吴月磊 《工程与建设》 2023年第5期1612-1615,1623,共5页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改扩建模式决策中对于绿色公路理念考虑不完善、不全面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绿色公路理念对于改扩建模式选择的影响,提出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建立基于绿色公路理念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模糊综...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改扩建模式决策中对于绿色公路理念考虑不完善、不全面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绿色公路理念对于改扩建模式选择的影响,提出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建立基于绿色公路理念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改扩建模式进行评价。以广清高速公路庆丰主线收费站至天坪岭隧道段为例,建立有、无绿色公路理念的改扩建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对改扩建模式进行对比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最佳改扩建模式均为双侧拼接模式,考虑绿色公路理念的评价方法得分普遍高于未考虑绿色公路理念的评价方法;双侧拼接模式符合绿色公路建设理念,适应性强,条件适宜时应尽可能采用;新建高速公路有条件时尽可能预留双侧拼接条件,更符合绿色、可持续的公路发展理念。该方法更加符合“资源节约、节能高效”的绿色公路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公路理念 改扩建模式 评价指标体系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各项参数对软土路基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符传邦 吴育麒 吴月磊 《市政技术》 2023年第2期73-77,共5页
为研究水泥搅拌桩各项参数变化对软土路基沉降的影响,针对某市政道路软土路基路段,通过Midas-GTS-NX软件模拟了软土路基在不同水泥搅拌桩参数条件下的沉降情况,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路基沉降对水泥搅拌桩各项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水泥搅拌桩各项参数变化对软土路基沉降的影响,针对某市政道路软土路基路段,通过Midas-GTS-NX软件模拟了软土路基在不同水泥搅拌桩参数条件下的沉降情况,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路基沉降对水泥搅拌桩各项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各项参数对软土路基沉降影响显著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桩长L>桩径D>桩身弹性模量E>桩间距S;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议水泥搅拌桩各项参数取值分别为桩长21 m、桩径0.5 m、桩身弹性模量30 GPa、桩间距2.5 m,该条件下路基最大沉降量为-6.272 cm,满足规范要求。该研究结果对类似地质条件的软土路基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路基 沉降 水泥搅拌桩 参数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基于服务水平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决策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月磊 王红 +3 位作者 李琪霖 查明高 袁怡 朱顺应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2年第3期422-427,共6页
为克服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决策的传统服务水平法只考虑项目路服务水平和指标阈值不统一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服务水平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决策方法.该方法考虑项目路施工前和施工期饱和度、受流路交通容差,并确定相应指标的统一阈值... 为克服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决策的传统服务水平法只考虑项目路服务水平和指标阈值不统一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服务水平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决策方法.该方法考虑项目路施工前和施工期饱和度、受流路交通容差,并确定相应指标的统一阈值,建立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决策模型,确定了最优改扩建时机.以柳南高速为实例,结果表明:柳南高速最佳改扩建时机为2013年;传统服务水平法的计算结果为2015年,此时施工期和受流路服务水平不满足规范要求,与传统服务水平法相比,该方法的项目路施工前饱和度下降20.5%、施工期饱和度下降21.1%、受流路饱和度下降30.1%,均满足规范要求.可见增加考虑受流路服务水平的改扩建时机决策方法结果更优,可兼顾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期项目路及受流路的服务水平,减小改扩建工程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改扩建时机 服务水平 饱和度 交通容差
下载PDF
端部撞击下内充压力介质悬臂管道瞬态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锋 吴月磊 +1 位作者 张航 孟凡俭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50-56,共7页
针对管道甩动问题,考虑介质和内充压力的影响,基于变形后的线元模型,推导了管道动力响应的大变形控制方程。考虑到悬臂结构的响应特点,本构方程解耦弯矩和轴力,并采用实验测量的弯矩-曲率关系描述管道弯曲行为。数值研究表明,此模型可... 针对管道甩动问题,考虑介质和内充压力的影响,基于变形后的线元模型,推导了管道动力响应的大变形控制方程。考虑到悬臂结构的响应特点,本构方程解耦弯矩和轴力,并采用实验测量的弯矩-曲率关系描述管道弯曲行为。数值研究表明,此模型可以准确模拟管道响应过程中的初始弹性、中期塑性强化、后期软化力学过程。强动载荷作用下,悬臂空管道会因某些截面的局部失效而在整体管段上形成"结节",表现出实腹式截面未曾出现的"软化"行为。内充介质和压力的存在可以有效抵抗管道截面的局部扁平化趋势,提高管道截面的临界曲率,从而改变其塑性动力响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压管道 介质 内压 撞击 塑性强化-软化行为
下载PDF
内充压力介质管道弯曲力学行为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锋 吴月磊 +1 位作者 杨玉超 张利民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40-45,52,共7页
选取直径为25mm、壁厚1mm的无缝钢管进行系列四点弯曲实验,考察了内充介质和压力对薄壁圆管弯曲力学行为的影响。分别选取水、空气、细沙三种材料为填充介质,以对应临界内压的0、12.5%、25%和37.5%为压力水平开展实验。纯弯作用下,管段... 选取直径为25mm、壁厚1mm的无缝钢管进行系列四点弯曲实验,考察了内充介质和压力对薄壁圆管弯曲力学行为的影响。分别选取水、空气、细沙三种材料为填充介质,以对应临界内压的0、12.5%、25%和37.5%为压力水平开展实验。纯弯作用下,管段将在加载前期经历截面扁平化,后期在某个截面集中发展塑性,形成"结节"。基于实测数据的弯矩-曲率关系表明,管道整体弯曲行为呈现明显的前期弹性-中期塑性强化-后期软化特点。内充介质和压力水平会显著提高管道的临界曲率和弯矩,其提升程度取决于介质性质和压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压管道 介质 压力水平 抗弯能力 塑性强化-软化行为
下载PDF
边坡加固及其稳定性分析综述
7
作者 吴帅 陈高鹏 +1 位作者 吴月磊 玄超 《四川水泥》 2016年第6期297-297,共1页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边坡加固及其稳定性分析逐渐成为岩土工程的热点课题。本文基于上述背景,阐述了边坡加固及其稳定性分析的发展,总结了边坡加固的方法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边坡的施工和分析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边坡 边坡加固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浅析我国高层建筑结构形式
8
作者 陈高鹏 吴帅 +1 位作者 玄超 吴月磊 《四川水泥》 2016年第6期292-292,共1页
随着社会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入,对于自有住房,城镇居民的要求日益提高。住宅向高层发展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有效方法,业主及用户的首选也越来越倾向高层住宅。各种结构的特点及性能在下文中得到详细介绍,... 随着社会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入,对于自有住房,城镇居民的要求日益提高。住宅向高层发展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有效方法,业主及用户的首选也越来越倾向高层住宅。各种结构的特点及性能在下文中得到详细介绍,现阶段高层建筑几种主要的结构形式也在下文中得到清晰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下载PDF
基于非自由换道行为的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最小净距模型
9
作者 李琪霖 王红 +2 位作者 吴月磊 王洪涛 朱顺应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5-173,共9页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小间距互通立交群日益增多的实际情况,为确保转换车辆驶出主线的安全性,在国内外“车、路”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增加“驾驶人”换道行为因素,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最小净距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驾驶人非自由换道行为分为强行...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小间距互通立交群日益增多的实际情况,为确保转换车辆驶出主线的安全性,在国内外“车、路”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增加“驾驶人”换道行为因素,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最小净距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驾驶人非自由换道行为分为强行换道、协作换道和竞争换道3种,其中,协作换道行为是车辆驶出互通主线过程中除自由换道行为以外最为理想的换道行为,有助于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及安全。采用概率论、微分法、可接受间隙理论及运动学方法,分别建立了与换道行为相应的互通极限、理想及保守最小净距计算模型。然后采用交通冲突仿真手段,运用聚类分析及模糊评价方法,对3种净距模型的安全级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互通立交净距小于极限值、接近极限、理想及保守值时,安全级别分别处于危险、临界安全、较安全及安全,基本符合模型预期。对比《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中最小净距值,结果显示单向2车道最小净距值偏安全、单向3车道最小净距值接近临界安全而单向4车道最小净距值偏危险。针对《细则》中单向4车道相邻互通立交最小净距值偏危险的情况,根据最小净距计算值,推荐设计速度为120,100,80 km/h的单向4车道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最小净距分别不宜小于1600,1300,1000 m;当实际空间、经济等条件允许时,推荐相邻互通立交净距采用不小于理想最小净距的净距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互通立交最小净距 交通冲突仿真 非自由换道行为 高速公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