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酶活力测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郑毅 叶海梅 +2 位作者 周虓 吴朝娟 吴松刚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40,共5页
脂肪酶催化作用发生在油-水界面上,是一种典型的界面酶,因此其活力测定有别于其他的水相酶。如何准确测定酶活力的大小,对于研究该酶的特性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脂肪酶检测的常用方法进行了综述与评价。
关键词 脂肪酶 活力测定 方法
下载PDF
腰椎间隙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合并阴沟肠杆菌的诊疗
2
作者 程翰文 吴朝娟 +4 位作者 刘卓劼 吴昊宇 张笛 王宁 李春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489,共5页
【目的】罕见的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合并阴沟肠杆菌的临床诊疗初探,为此类罕见脊柱感染诊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腰痛伴左下肢麻痛7月余、加重1周余的老年男性患者,经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后症状... 【目的】罕见的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合并阴沟肠杆菌的临床诊疗初探,为此类罕见脊柱感染诊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腰痛伴左下肢麻痛7月余、加重1周余的老年男性患者,经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后症状急性加重,复查腰椎增强MRI示L3/4椎间隙后部局部强化信号,VAS评分9分,腰部JOA评分6分。实施腰椎后路L3/4、L4/5椎间盘摘除+cage植骨融合+L3-L5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并留取术中L3/4椎间盘标本备细菌培养。【结果】细菌培养结果回示肺炎克雷伯杆菌及阴沟肠杆菌感染,术后敏感抗生素治疗6周,患者在术后半年的随访中获得痊愈。【结论】对临床表现为急性剧烈腰痛或下肢疼痛的中老年患者,在常规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提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同时应考虑脊柱感染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隙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阴沟肠杆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对导致血液肿瘤患儿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分析
3
作者 吴朝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6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导致血液肿瘤患儿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把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血液肿瘤并发感染患儿的血液作为标本,对这些标本进行检测鉴定,找出其中的病原菌,并对这些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实验。结果... 目的:探讨导致血液肿瘤患儿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把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血液肿瘤并发感染患儿的血液作为标本,对这些标本进行检测鉴定,找出其中的病原菌,并对这些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实验。结果:在这100例患儿的血液标本中共培养出10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37.00%,革兰氏阴性菌占57.00%,真菌占6.00%。在这100株病原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7.00%,肺炎克雷伯菌占12.00%,大肠埃希菌占12.00%,铜绿假单胞菌占12.00%,这四种病原菌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所占的比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这些病原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所有抗菌类药物的耐药性均较低,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等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对导致血液肿瘤患儿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鉴定分析,有助于控制患儿的感染,保障其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血液肿瘤患儿 并发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4
作者 蒿玲玲 万园园 +1 位作者 李姣 吴朝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4,共4页
分析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血液系统疾病患儿40例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不安全因素科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呈现出显著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 分析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血液系统疾病患儿40例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不安全因素科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呈现出显著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则为60.00%,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不安全因素比较,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仅5.00%,存在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儿的呕吐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出血时间均短语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运用到我院儿科血液系统患儿护理当中,可提升护理干预效果,改善患儿的不良症状。临床应用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血液系统疾病 护理 常见不安全因素 研究 分析
下载PDF
1例小儿脐血移植后并发Ⅳ度皮肤损伤的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未 沈闵 +1 位作者 张才芹 吴朝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7-48,共2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al...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alloHSCT的主要并发症和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1].处理好急重症的GVHD,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降低移植相关病死率的关键[2].本文介绍1例小儿脐血移植后并发GVHDⅣ度皮肤损伤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移植 皮肤损伤 移植后 并发症 护理 Ⅳ度 小儿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6
作者 吴朝娟 《高考》 2019年第4期34-35,共2页
高中生物是一门兼容文理两科特性的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有些知识需要硬性记忆,有些知识需要采用灵活思维方法记忆。模型构建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手段,生物教师可以采用模型构建教学方法将课本中一些概念、原理或者实验步骤等形... 高中生物是一门兼容文理两科特性的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有些知识需要硬性记忆,有些知识需要采用灵活思维方法记忆。模型构建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手段,生物教师可以采用模型构建教学方法将课本中一些概念、原理或者实验步骤等形象地展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解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模型构建 应用 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