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秋兰
向伟
+2 位作者
冯娟
王仁媛
吴朝杏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7期152-154,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现状及使用情况,为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临床护理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普查,调查规定时间内现住院病人数与护士在岗人数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注册护士为93人,见...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现状及使用情况,为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临床护理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普查,调查规定时间内现住院病人数与护士在岗人数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注册护士为93人,见习护士4人。护士42人,占45.16%;护师20人,占21.51%;主管护师29人,占31.18%;副主任护师2人,占2.15%。中专学历46人,占49.46%;大专学历39人,占41.93%;本科学历8人,占8.60%。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42.85%;医护比1∶1.02;全院临床床护比为1∶(0.25~0.65),平均床护比1∶0.47。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在岗护士床护比、医护比明显低于国家标准及海南省护理管理规范标准。结论护士数量短缺,高年资,高学历护理人员比例较小,学历结构总体偏低,护理质量的提高受到制约,护理风险系数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护理
人力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及产后抑郁发生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
21
2
作者
吴朝杏
陈惠丽
轩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3期437-441,共5页
目的:对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海口地区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晚期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孕晚期、产后2个月、产后4个月时采用爱丁堡产后...
目的:对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海口地区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晚期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孕晚期、产后2个月、产后4个月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抑郁状态,分析孕晚期及产后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5434例高龄孕产妇纳入本研究。抑郁发生率孕晚期为12.7%(690/5434)、产后2个月为2.4%(128/5434)、产后4个月为1.9%(102/5434),抑郁发生率孕晚期高于产后(P<0.05)。EPDS评分孕晚期(11.25±3.01分)与产后2个月(9.98±4.70分)、4个月(8.02±4.90分)均呈正相关(r=0.501、0.334,P<0.05)。孕晚期和产后抑郁孕产妇共811例纳入抑郁组,余4623例纳入正常组,两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不良孕产史、引/流产史、吸烟史、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健康状况、孕母健康情况、与家人关系等均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不良孕产史、有引/流产史、有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健康状况异常、孕母健康情况异常、与家人关系较差等是高龄孕产妇发生孕晚期及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在孕晚期和产后的抑郁症发生率均较高,与家人关系、文化程度、不良孕产史、新生儿疾病等是孕产妇发生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应重视高龄孕产妇心理行为改变,尽量避免或预防孕晚期及产后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产妇
抑郁症
孕晚期
产后
问卷调查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早期吸吮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吴朝杏
陈惠丽
轩妍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1-754,758,共5页
目的评价产后新生儿早期吸吮及相关护理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方法2020年3—12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共纳入200例顺利分娩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进行临床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成2个组,常...
目的评价产后新生儿早期吸吮及相关护理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方法2020年3—12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共纳入200例顺利分娩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进行临床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成2个组,常规组指导产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新生儿早期吸吮护理,健康教育组给予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医院-家庭母乳喂养支持护理。比较住院期间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评分及乳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组产后新生儿首次吸出母乳时间为(1.29±0.28)d早于常规组的(1.77±0.45)d,且健康教育组纯母乳喂养率65.0%,高于常规组的50.0%(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总分为(36.72±2.84)分,高于常规组的(32.61±4.03)分(P<0.05)。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组的乳房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常规组的15.0%(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吸吮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评分,降低乳房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吸吮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新生儿
产后并发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4-2019年海口市四区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
10
4
作者
吴朝杏
陈惠丽
+1 位作者
轩妍
黎明茜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分析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的防制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集的2014-2019年海口市4个区所有二级以上具临床诊断能力医疗机构报备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
目的分析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的防制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集的2014-2019年海口市4个区所有二级以上具临床诊断能力医疗机构报备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2014-2019年海口市4区新生儿出生总数为188186名,2014年25587名,2015为28145名,2016年为29206名,2017年为32428名,2018年为34554名,2019年为38266名,新生儿出生人数逐年上升。生儿缺陷共1985例,年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55‰。2014-2019分别为11.73‰、11.19‰、10.51‰、10.64‰、10.59‰、9.20‰,整体呈下降趋势。城市新生儿缺陷发生率(11.39‰)高于乡镇(9.61‰),男婴(13.22‰)高于女婴(1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妇年龄不同所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出生缺陷类别前10位病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裂或腭裂、多指(趾)或并指(趾)、外耳道畸形、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脑积水、唐氏综合症、小耳(不包括无耳)、肢体短缩、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占全部出生缺陷的83.13%。结论海口市近来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发生率仍较高,应从积极治理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加强病因研究、提升医疗机构诊断水平及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降低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出生缺陷
先天异常
卫生保健
原文传递
题名
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秋兰
向伟
冯娟
王仁媛
吴朝杏
机构
海南省妇幼保健院
出处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7期152-154,共3页
基金
海南省卫生厅科研立项项目(编号:2010-28)
文摘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现状及使用情况,为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临床护理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普查,调查规定时间内现住院病人数与护士在岗人数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注册护士为93人,见习护士4人。护士42人,占45.16%;护师20人,占21.51%;主管护师29人,占31.18%;副主任护师2人,占2.15%。中专学历46人,占49.46%;大专学历39人,占41.93%;本科学历8人,占8.60%。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42.85%;医护比1∶1.02;全院临床床护比为1∶(0.25~0.65),平均床护比1∶0.47。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在岗护士床护比、医护比明显低于国家标准及海南省护理管理规范标准。结论护士数量短缺,高年资,高学历护理人员比例较小,学历结构总体偏低,护理质量的提高受到制约,护理风险系数加大。
关键词
医院
护理
人力资源
Keywords
Hospital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及产后抑郁发生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
21
2
作者
吴朝杏
陈惠丽
轩妍
机构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出处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3期437-441,共5页
文摘
目的:对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海口地区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晚期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孕晚期、产后2个月、产后4个月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抑郁状态,分析孕晚期及产后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5434例高龄孕产妇纳入本研究。抑郁发生率孕晚期为12.7%(690/5434)、产后2个月为2.4%(128/5434)、产后4个月为1.9%(102/5434),抑郁发生率孕晚期高于产后(P<0.05)。EPDS评分孕晚期(11.25±3.01分)与产后2个月(9.98±4.70分)、4个月(8.02±4.90分)均呈正相关(r=0.501、0.334,P<0.05)。孕晚期和产后抑郁孕产妇共811例纳入抑郁组,余4623例纳入正常组,两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不良孕产史、引/流产史、吸烟史、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健康状况、孕母健康情况、与家人关系等均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不良孕产史、有引/流产史、有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健康状况异常、孕母健康情况异常、与家人关系较差等是高龄孕产妇发生孕晚期及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在孕晚期和产后的抑郁症发生率均较高,与家人关系、文化程度、不良孕产史、新生儿疾病等是孕产妇发生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应重视高龄孕产妇心理行为改变,尽量避免或预防孕晚期及产后抑郁的发生。
关键词
高龄孕产妇
抑郁症
孕晚期
产后
问卷调查
相关因素
Keywords
Advanced pregnant and lying-in woman
Depression
The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After delivery
Questionnaire survey
Correlative factor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早期吸吮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吴朝杏
陈惠丽
轩妍
机构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产科门诊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护理部
出处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1-754,758,共5页
基金
海南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15A200096)
文摘
目的评价产后新生儿早期吸吮及相关护理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方法2020年3—12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共纳入200例顺利分娩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进行临床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成2个组,常规组指导产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新生儿早期吸吮护理,健康教育组给予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医院-家庭母乳喂养支持护理。比较住院期间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评分及乳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组产后新生儿首次吸出母乳时间为(1.29±0.28)d早于常规组的(1.77±0.45)d,且健康教育组纯母乳喂养率65.0%,高于常规组的50.0%(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总分为(36.72±2.84)分,高于常规组的(32.61±4.03)分(P<0.05)。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组的乳房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常规组的15.0%(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吸吮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评分,降低乳房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早期吸吮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新生儿
产后并发症
分类号
R174.4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4-2019年海口市四区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
10
4
作者
吴朝杏
陈惠丽
轩妍
黎明茜
机构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五指山市计划生育服务和妇幼保健院
出处
《华南预防医学》
2021年第2期215-217,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的防制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集的2014-2019年海口市4个区所有二级以上具临床诊断能力医疗机构报备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2014-2019年海口市4区新生儿出生总数为188186名,2014年25587名,2015为28145名,2016年为29206名,2017年为32428名,2018年为34554名,2019年为38266名,新生儿出生人数逐年上升。生儿缺陷共1985例,年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55‰。2014-2019分别为11.73‰、11.19‰、10.51‰、10.64‰、10.59‰、9.20‰,整体呈下降趋势。城市新生儿缺陷发生率(11.39‰)高于乡镇(9.61‰),男婴(13.22‰)高于女婴(1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妇年龄不同所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出生缺陷类别前10位病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裂或腭裂、多指(趾)或并指(趾)、外耳道畸形、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脑积水、唐氏综合症、小耳(不包括无耳)、肢体短缩、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占全部出生缺陷的83.13%。结论海口市近来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发生率仍较高,应从积极治理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加强病因研究、提升医疗机构诊断水平及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降低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关键词
新生儿
出生缺陷
先天异常
卫生保健
分类号
R174.6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R714.7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李秋兰
向伟
冯娟
王仁媛
吴朝杏
《海南医学》
CAS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及产后抑郁发生及影响因素调查
吴朝杏
陈惠丽
轩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生儿早期吸吮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研究
吴朝杏
陈惠丽
轩妍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14-2019年海口市四区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吴朝杏
陈惠丽
轩妍
黎明茜
《华南预防医学》
2021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