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ocharis baldwinii的光合模式鉴定及染色体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伍欢 吴杰敏 +1 位作者 陈太钰 林拥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2,共6页
Eleocharis baldwinii是莎草科(Cyperaceae)两栖类淡水水草,能够在陆地和沉水2种不同的环境下生长。本研究对生长在不同环境的E.baldwinii进行光合模式鉴定,解剖结构观察、C4循环关键酶活性测定以及稳定碳同位素比值测定的结果显示,E.ba... Eleocharis baldwinii是莎草科(Cyperaceae)两栖类淡水水草,能够在陆地和沉水2种不同的环境下生长。本研究对生长在不同环境的E.baldwinii进行光合模式鉴定,解剖结构观察、C4循环关键酶活性测定以及稳定碳同位素比值测定的结果显示,E.baldwinii的陆生型光合碳同化途径为C4型,而水生型为C3-C4中间型。此外,还对E.baldwinii进行了染色体压片观察,确定其染色体数目为20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ELEOCHARIS baldwinii 两栖植物 染色体压片
下载PDF
170例医院感染患者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陆敏 吴杰敏 范丽娟 《浙江预防医学》 2001年第7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流行病学 基础疾病
下载PDF
在校大学生足部真菌带菌情况及菌种分布的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敏 吴杰敏 +2 位作者 王聪 王涛 白丽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3年第9期32-34,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足部真菌的带菌状况,对培养出来的真菌进行病原学研究及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62名自愿受检大学生用棉签对其足部进行涂擦,然后将标本直接镜检,同进进行真菌培养,对培养出来的真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262... 目的:了解大学生足部真菌的带菌状况,对培养出来的真菌进行病原学研究及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62名自愿受检大学生用棉签对其足部进行涂擦,然后将标本直接镜检,同进进行真菌培养,对培养出来的真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262份标本中,共分离出397株真菌,阳性率为74.04%,其中男生为71.8%,女生为77.4%,男、女生真菌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分到的菌株中,皮肤癣菌113株,占28.4%(113/397);酵母属114株,占28.7%(114/397);其他未能分类多细胞真菌23株,占5.8%(23/397)。多细胞真菌在男、女生中的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酵母菌在男、女生中的携带率分别为35.2%、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 904,P<0.01)。大学生群体中,足部真菌病的发病率为11.1%。结论:大学生足部真菌的携带率较高,男、女生差异不明显,但总体发病率相对较低。多细胞真菌、酵母菌的携带率在人群中的整体分布无明显差异,但酵母菌在女生中的携带率明显高于男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多细胞真菌 酵母菌 大学生
下载PDF
不同胁迫处理对促进Eleocharis baldwinii形成C_4结构的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亚莎 陈太钰 +2 位作者 吴杰敏 伍欢 林拥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5,共6页
分别用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PEG-6000处理水生型Eleocharis baldwinii,解剖结构观察、叶绿素含量测定以及C_4循环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0.4%NaCl或3.0%PEG-6000溶液诱导水生型E.baldwinii长出新的"花环型"结构,呈现类C_4表型。
关键词 ELEOCHARIS baldwinii C4 C3-C4中间型 “花环型”结构
下载PDF
血清RF、CCP及CRP联合检测在RA患者的实验诊断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杰敏 冯晓晶 +4 位作者 焦安君 徐鏐粤 何思齐 谭福燕 谭立明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标志物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和C反应蛋白(CRP)在检测结果性别差异和年龄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在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75例RA患者、237例非RA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标志物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和C反应蛋白(CRP)在检测结果性别差异和年龄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在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75例RA患者、237例非RA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anti-CCP,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和CRP,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RA组中,CRP检测水平男性高于女性(P<0.01),而RF和anti-CCP检测水平在性别上无差异;RF、anti-CCP和CRP检测水平在不同年龄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A组患者RF、anti-CCP和CRP检测时阳性率和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非R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RF的敏感性最高,anti-CCP具有最高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在RA中CRP检测水平男女间差异明显;进行RF、anti-CCP和CRP检测价值更高;三项临床诊断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和病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R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 C反应蛋白(CRP) 类风湿关节炎(RA)
下载PDF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吴杰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4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4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心绞痛为40例,急性心肌梗死为30例,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40例做为对照组。测量三组人群的红细胞分布...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4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心绞痛为40例,急性心肌梗死为30例,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40例做为对照组。测量三组人群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 Tn T)。结果:RDW:心绞痛组(13.67±0.57)%,心肌梗死组(14.23±0.67)%,对照组(12.99±0.52)%。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的水平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次的检测中笔者发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心肌肌钙蛋白I的升高倍率最大。结论:诊断心肌损伤的最佳实验室指标是心肌肌钙蛋白I,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与血小板相关的参数在发病后不同时间段内会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验 冠心病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74例HIV感染者乙肝,丙肝,戊肝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杰敏 詹克勤 +2 位作者 洪智海 张国强 韩庆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798-800,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74例HIV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4种病毒的感染率。了解其在HIV阳性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HIV阳性人群合并其他相关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方法对从2010年1... 目的通过分析74例HIV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4种病毒的感染率。了解其在HIV阳性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HIV阳性人群合并其他相关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方法对从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婺源县人民医院HIV阳性患者进行统计。结果⑴74例HIV阳性患者中,梅毒的感染率为24.32%,丙肝的感染率为4.05%,乙肝的感染率为12.16%,戊肝的感染率为0%。HIV感染者梅毒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⑵实验组每种病毒感染都高于对照组,说明HIV患者比健康人感染病毒的机率大。⑶据笔者调查发现HIV患者的感染其它病毒的机率在升高。结论 HIV患者感染其它病毒的机率大于正常人,卖淫嫖娼是传播TP、HCV、乙肝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对此群体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对住院患者进行传染性感染指标的检测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相关治疗,预防和避免交叉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可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乙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螺旋体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杰敏 潘俊泉 +1 位作者 詹克勤 洪智海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497-498,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PreS1),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检测对于判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PreS1),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检测对于判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156例HBV感染者血清中的HBV DNA进行检测,并用ELISA法对HBV-LP、HBV M及PreS1进行检测。结果HBV-LP的检出率与HBV DNA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HBV-LP的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具有相关性(γ=0.926,P<0.001),在HBV DNA阳性血清中HBV-LP阳性率(92.4%)明显高于HBeAg(53.8%)和PreS1(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LP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复制情况,比PreS1和HBeAg更具有优势,可以作为判断HBV复制新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门 HBV DNA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
下载PDF
血液中微粒及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检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杰敏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7期39-40,共2页
目的对血液中微粒及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检验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1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急性脑梗死、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小板微粒释放情况。结果经过检测,试验组中急性脑梗死... 目的对血液中微粒及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检验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1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急性脑梗死、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小板微粒释放情况。结果经过检测,试验组中急性脑梗死血小板微粒量(6.6×105±3.2×105)/m L、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微粒量(6.3×105±2.4×105)/m L显著多于对照组(1.4×105±5.3×105)/m L,活化后的血小板微粒释放量(1.8×105±7.5×105)/m L显著多于静息状态下血小板微粒释放量(1.4×105±5.3×105)/m 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栓类疾病的诊断中,对患者血小板微粒的检测可以作为明确的检测指标,同时血小板微粒检测对血小板活化也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微粒 急性脑梗死 急性白血病 冠心病 检测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杰敏 方国林 詹长欣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705-705,630,共2页
HBV是嗜肝DNA病毒.其S基因编码3种外膜蛋白.包括主蛋白(即HBsAg),中蛋白(即HBsAg和PreS2蛋白)、和大蛋白(HBsAg、PreS1蛋白和PreS2蛋白)。近年来随着对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感染与病毒复制等方... HBV是嗜肝DNA病毒.其S基因编码3种外膜蛋白.包括主蛋白(即HBsAg),中蛋白(即HBsAg和PreS2蛋白)、和大蛋白(HBsAg、PreS1蛋白和PreS2蛋白)。近年来随着对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感染与病毒复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其越来越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通过检测拉夫米定治疗的HBV患者血清中的HBV—LP.探讨其作为抗病毒治疗疗效判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治疗 蛋白检测 PRES2蛋白 嗜肝DNA病毒 PRES1蛋白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含量测定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杰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8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含量水平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6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与对照组相对照对其血脂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肥胖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TC、TG显著增高,HDL-C显著减低(P<0.01);非肥胖型糖... 目的:探讨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含量水平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6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与对照组相对照对其血脂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肥胖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TC、TG显著增高,HDL-C显著减低(P<0.01);非肥胖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仅TC增高明显(P<0.01);肥胖型糖尿病组与非肥胖型糖尿病组比较,TG显著增高(P<0.01),而TC及HDL-C无显著性差异。除脂肪肝外,高血压、心电图ST段及T波缺血样改变也以糖尿病肥胖组发生率高(P<0.01);而肾病、视网膜病及末梢神经病变,糖尿病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糖尿病肥胖患者,强调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肥胖 血脂 测定
下载PDF
243例尿沉渣检验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杰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1期107-107,共1页
尿沉渣检查是指用显微镜对离心后尿液的沉渣物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不含有或含有极少量的自细胞、红细胞和管型。尿沉渣检查可发现具有诊断价值的上皮细胞和结晶等,是明确患者是否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此项检查是... 尿沉渣检查是指用显微镜对离心后尿液的沉渣物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不含有或含有极少量的自细胞、红细胞和管型。尿沉渣检查可发现具有诊断价值的上皮细胞和结晶等,是明确患者是否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此项检查是尿液自动化分析仪不能替代的,如果尿液沉渣检验的操作条件和程序不一致,将导致许多疾病漏诊。现对243例尿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分析发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沉渣 检验 分析
下载PDF
血清PCT与CRP的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意义及治疗药物选用的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杰敏 程利恒 +2 位作者 张国强 俞银娟 韩庆芳 《抗感染药学》 2016年第5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探究PCT与CRP的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意义及治疗药物选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按照病毒血清学以及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52例和病毒感染组48例,... 目的:探究PCT与CRP的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意义及治疗药物选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按照病毒血清学以及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52例和病毒感染组4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PCT和CRP测得值,并分析对临床治疗的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值为(0.73±0.15)μg/L,CRP值为(15.96±5.31)mg/L;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PCT为(0.11±0.09)μg/L,CRP为(4.18±2.61)mg/L;病毒感染组患儿在血清PCT和CRP测得值高于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血清PCT与CRP早期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具有临床诊断意义,能够区分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T CRP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下载PDF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对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杰敏 黄颖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究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对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肝脏肿瘤患者72例,在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进行治疗,实施CT增强延时扫描,经病理检查确诊,对比分析扫描结果。结果:72例肝脏肿瘤患者中,包含肝母细胞瘤2例、肝脓... 目的:探究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对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肝脏肿瘤患者72例,在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进行治疗,实施CT增强延时扫描,经病理检查确诊,对比分析扫描结果。结果:72例肝脏肿瘤患者中,包含肝母细胞瘤2例、肝脓肿4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5例、肝血管瘤6例、原发性肝癌31例、肝囊肿14例、肝内转移瘤10例。经CT增强延时扫描检查结果发现,准确率可达100%的是肝母细胞瘤、肝脓肿、肝血管瘤、肝囊肿。一些肝内转移瘤、原发性肝癌、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存在漏诊或误诊的现象,但是总体准确率处于80%以上。结论:针对肝脏肿瘤患者,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进行鉴别诊断,发现通过肝脏肿瘤在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病灶表现出的特异性强化方式,结合不同病理类型的影像学特征,能够有效对患者实施明确诊断,促进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可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鉴别诊断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 价值
下载PDF
创新模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可持续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杰敏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第6期62-62,共1页
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认识到多种语文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与实用性,在了解学生心理、学习兴趣等资料后开展针对性教学。因此,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 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认识到多种语文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与实用性,在了解学生心理、学习兴趣等资料后开展针对性教学。因此,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深对教学模式创新的认识,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创新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杰敏 黄颖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6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文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研究法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接受多模态影像技...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文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研究法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接受多模态影像技术(光散射成像+弹性成像+超声造影+钼靶+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提高患者阳性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影像技术 早期乳腺癌 诊断 价值
下载PDF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物理外观与血脂水平相关性
17
作者 吴杰敏 洪智海 +3 位作者 程利恒 韩庆芳 詹雪梅 金慧玲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与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物理外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尿液外观理学检查法观察血浆浑浊度,4℃静置过夜法观察血浆乳糜,全自动生化仪分析仪测定TC和TG含量。结果1)223份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中,32份(14.35%)... 目的探讨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与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物理外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尿液外观理学检查法观察血浆浑浊度,4℃静置过夜法观察血浆乳糜,全自动生化仪分析仪测定TC和TG含量。结果1)223份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中,32份(14.35%)血浆出现TG升高和乳糜现象,未出现TC升高现象。2)血浆清亮、轻度混浊、混浊、重度混浊组间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乳糜组与非乳糜组间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TG含量与病毒灭活冰冻血浆物理外观呈正相关,建议常规增加血浆TG含量检测,以有效降低血浆物理外观的临床报废率,保护血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 物理外观 胆固醇 甘油三酯
下载PDF
输血依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溶血性输血反应一例
18
作者 吴杰敏 洪智海 詹克勤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91-292,共2页
患者,男,69岁,主因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浮肿一周于2016年12月1日入院。入院查体:T36.0℃,P7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浮肿明显。既... 患者,男,69岁,主因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浮肿一周于2016年12月1日入院。入院查体:T36.0℃,P7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浮肿明显。既往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幼粒细胞增多(MDS-RAS)2年、2型糖尿病史11年,在上海及我院有住院输血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输血反应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血清中微量元素及血红蛋白与PIH发病的关系
19
作者 吴杰敏 《中外医疗》 2009年第4期58-58,共1页
妊娠高血压PIH是妊娠特有疾病,是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并发症,病因迄今不明,因而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了解血清中微量元素及血红蛋白与PIH发病的关系,我们分别测定了38例PIH孕妇及40例正常孕妇血清中钙、镁、锌及血红蛋白的含量,探讨其... 妊娠高血压PIH是妊娠特有疾病,是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并发症,病因迄今不明,因而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了解血清中微量元素及血红蛋白与PIH发病的关系,我们分别测定了38例PIH孕妇及40例正常孕妇血清中钙、镁、锌及血红蛋白的含量,探讨其在PIH发病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微量元素 血红蛋白 PIH
下载PDF
冷沉淀制备技术改进与临床应用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袁小玲 吴杰敏 +4 位作者 林桂芳 杨卫红 邓红梅 陈明 刘云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350-352,共3页
冷沉淀中含有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如Ⅷ,在制备过程中受制备时间、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降低活性或损耗,选择好的制备方法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有4℃冰箱融化离心法和水浴融化虹吸法,本血站通过对虹吸传统方法的技术改进... 冷沉淀中含有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如Ⅷ,在制备过程中受制备时间、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降低活性或损耗,选择好的制备方法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有4℃冰箱融化离心法和水浴融化虹吸法,本血站通过对虹吸传统方法的技术改进,提高了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临床输血的需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沉淀 改进虹吸法 产品质量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