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L损伤合并不同半月板损伤类型患者膝关节运动参数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耀辉 龚熹 +3 位作者 王春荣 谭浩雨 倪文卓 吴栾夫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456-459,共4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不同半月板损伤类型患者的膝关节运动学特征。方法选择行单侧ACL重建及半月板修复术的79例患者,按照损伤类型不同分为单纯ACL损伤组(13例)、ACL合并内侧半月板三级损伤组(20例)、ACL合并外侧半月...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不同半月板损伤类型患者的膝关节运动学特征。方法选择行单侧ACL重建及半月板修复术的79例患者,按照损伤类型不同分为单纯ACL损伤组(13例)、ACL合并内侧半月板三级损伤组(20例)、ACL合并外侧半月板三级损伤组(23例)及ACL合并内-外侧半月板三级损伤组(23例),采集患者双侧膝关节CT影像,进行双侧膝关节CT图像三维重建;嘱患者进行上台阶动作,使用单平面图像采集系统记录患者双膝关节动态正侧位X图像,进行健侧与患侧对比;比较各组在不同屈曲度(0°、10°、30°、60°)下的膝关节内外旋、内外翻角度和内外移距离。结果健侧膝关节在不同屈曲度下,其内外旋、内外翻角度及内外移距离与ACL损伤合并不同半月板损伤类型患侧对比均有不同的运动学表现,且患侧各组在不同膝关节屈曲度下,内外旋、内外翻角度及内外移距离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无一定的规律性。结论ACL损伤合并不同半月板损伤类型患者的膝关节运动学参数有显著改变,但是尚未发现其变化规律性,对该类患者的治疗重点是恢复膝关节的正常运动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损伤 半月板 体运动学 特征
下载PDF
不同剂量骨水泥球囊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岳立群 哈斯巴特尔 +4 位作者 张斌锋 杨帆 吴栾夫 宋爱国 朱国强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8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使用两种剂量骨水泥(PMMA)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与渗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北京水利医院近年收治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段压缩骨折54例。按照PMMA剂量<4.5ml和≥4.5ml分别设为A组(27例)和B组(27例... 目的分析使用两种剂量骨水泥(PMMA)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与渗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北京水利医院近年收治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段压缩骨折54例。按照PMMA剂量<4.5ml和≥4.5ml分别设为A组(27例)和B组(27例)。术前、术后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测量椎体前缘平均高度及cobb's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分别注入PMMA(3.6±0.8)nl和(7.3±1.9)nl,术后VAS评分及PMMA渗漏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术前、术后骨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cobb's角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PMMA即可达到良好止痛效果及恢复与维持椎体高度,大剂量PMMA注入增加渗漏率,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改良K-L入路ORIF治疗AF疗效及对髋关节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耀辉 王春荣 +2 位作者 谭浩雨 倪文卓 吴栾夫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髋臼骨折(AF)的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1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改良K-L组和传统K-L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 目的探讨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髋臼骨折(AF)的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1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改良K-L组和传统K-L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K-L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K-L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传统K-L组(P <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末次随访时,改良K-L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K-L组(P <0.05);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与传统K-L入路相比,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髋臼后柱后壁的髋臼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且不增加早期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K-L 入路 髋臼骨折 围术期指标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