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感戴和日常性学业弹性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分析
1
作者 仝文 冯笑 吴汶君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7期393-399,共7页
本研究对2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追踪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感戴与日常性学业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了感戴量表(GRAT)和日常性学业弹性量表(EARQ)作为测量工具,分别在两个时间点(T1和T2)进行测量。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的结果显... 本研究对2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追踪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感戴与日常性学业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了感戴量表(GRAT)和日常性学业弹性量表(EARQ)作为测量工具,分别在两个时间点(T1和T2)进行测量。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两次测量中感戴和日常性学业弹性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 = 0.23、0.43, ps < 0.001)。在控制了前测日常性学业弹性得分后,前测的感戴仍能显著正向预测后测的日常性学业弹性(β = 0.177);而在控制了前测感戴后,前测的日常性学业弹性对后测感戴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 = 0.059)。结果表明,日常性学业弹性和感戴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感戴能够正向预测日常性学业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戴 日常性学业弹性 交叉滞后分析
下载PDF
川崎病护理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汶君 陈燕 田雪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20期141-141,共1页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限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常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婴幼儿发病多。本病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限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常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婴幼儿发病多。本病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易感者感染病原后触发的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通过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护理川崎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护理 幼儿
下载PDF
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干预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汶君 伍中华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评价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干预对危重症患儿早期营养支持、临床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住院的危重症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PICU入住流程,对部... 目的:评价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干预对危重症患儿早期营养支持、临床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住院的危重症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PICU入住流程,对部分营养不良的患儿予以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患儿入PICU的24 h内采用STRONGkids量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进行早期营养干预。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38.33%及36.67%,两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STRONGkids量表对危重症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检出率为78.33%;观察组早期营养支持率80.00%高于对照组早期营养支持率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儿开展营养风险筛查并予以营养干预,能提高早期营养支持率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儿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学龄期哮喘患儿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汶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3期158-159,共2页
目的观察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学龄期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干预对改善患儿的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结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7~11岁哮喘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和健康教育... 目的观察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学龄期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干预对改善患儿的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结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7~11岁哮喘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我效能理论指导的自我管理方案对患儿进行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病情(每月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自我管理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每月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低于干预前(P<0.05或P<0.01);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每月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学龄期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管理 哮喘 儿童 学龄期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PICU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汶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5期156-157,共2页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儿科PICU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儿科PICU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 O_2)]、机械通气总时间、住PICU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干预后,2组pH、PaO_2、PaO_2/Fi O_2数值高于干预前、PaCO_2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 01);观察组机械通气总时间、住PICU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均<0. 01)。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予以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 儿童
下载PDF
一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汶君 王琳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284-284,共1页
多重耐药菌感染现已遍部全球,在社区和医院可以引起散发,交叉传播甚至爆发流行。对婴幼儿,免疫缺陷,老年人的威胁尤大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用常用抗生素如:内先氨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效果欠佳,故已成... 多重耐药菌感染现已遍部全球,在社区和医院可以引起散发,交叉传播甚至爆发流行。对婴幼儿,免疫缺陷,老年人的威胁尤大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用常用抗生素如:内先氨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效果欠佳,故已成为治疗上的棘手问题并伴有较高的病死率。细菌对三种以上不同类抗生素耐药可称为多重耐药菌感染(multi—druy resistant bacteria MDR)。2011年6月我科成功收治了一例MDR的患儿,愈后良好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临床观察
7
作者 吴汶君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S02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68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开展常规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68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开展常规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患儿开展常规基础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工作。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71%(χ^(2)=8.598,P=0.003);整体住院时长为(8.62±3.0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4.10±2.78)d(t=7.784,P=0.000);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9%(χ^(2)=8.589,P=0.003);退热时间为(2.49±1.1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56±1.88)d(t=5.502,P=0.001);白细胞计数为(9.10±1.08)×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7±1.98)×10^(9)/L(t=4.834,P=0.001);C反应蛋白为(3.02±0.79)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3±1.96)mg/L(t=13.824,P=0.001);冠状动脉损害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χ^(2)=12.418,P=0.001)。结论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治疗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减轻冠状动脉损害,缩短患儿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长,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川崎病 冠状动脉改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