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吴泉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7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6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6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性护理 盆腔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液回流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泉玲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101-101,103,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行胃肠道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行胃肠道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号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手术室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预防了术后切口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手术室 护理干预 切口感染 预防
下载PDF
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水平方面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泉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3期127-128,131,共3页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humanistic nursing care mode,以下简称HNCD)在改善手术室护理水平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0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采取术前准备、宣教等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50例,在上述基础上...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humanistic nursing care mode,以下简称HNCD)在改善手术室护理水平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0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采取术前准备、宣教等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50例,在上述基础上融合HNCD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术前术后焦虑水平改善情况、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HNCD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全程,有效减轻手术刺激带给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改善手术室护理水平方面取得满意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CD 手术室 焦虑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液体保温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善玉 吴泉玲 方淑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6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液体保温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温护理,观察组采用术中液体保温,比较两组患者围手... 目的探讨液体保温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温护理,观察组采用术中液体保温,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基础体温、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液体保温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可改善术中指标,使其体温保持正常,促进早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手术 术中液体保温 术中低体温 并发症
下载PDF
压力带与抗栓泵联合使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黄小红 管玉梅 +7 位作者 吴泉玲 刘蒙丽 朴春玉 刘海英 陈莉 谢小玲 陈秀霞 谌丰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7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压力带与抗栓泵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5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肝素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踝泵运动等常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压力带与抗栓泵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5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肝素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踝泵运动等常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抗栓泵及压力带;肝素组在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抗栓泵及低分子肝素。结果观察组术后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肝素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显著延长并超出正常高值。观察组、肝素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压力带与抗栓泵联合使用可增加下肢静脉回心血流量,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可减少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且肝素组无潜在的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带 抗栓泵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手术鞋污染现状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6
作者 吴泉玲 熊闽敏 +3 位作者 刘海英 焦继光 苟中坤 徐善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2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究手术鞋污染现状与管理模式。方法:分析2019年8月-2020年12月手术室拖鞋污染情况,并制定管理措施。结果:手术鞋清洗方式均符合医院感控要求;个人保管清洗的鞋采样不达标;手术衣长至外踝上方,可以有效减少鞋污染。结论:手工清洗... 目的:探究手术鞋污染现状与管理模式。方法:分析2019年8月-2020年12月手术室拖鞋污染情况,并制定管理措施。结果:手术鞋清洗方式均符合医院感控要求;个人保管清洗的鞋采样不达标;手术衣长至外踝上方,可以有效减少鞋污染。结论:手工清洗和机洗鞋符合感控要求,但机洗鞋出现摔倒案例,个人保管清洗鞋采样不达标,不建议采用该类方式,手术衣长度与鞋污染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鞋 污染现状 管理模式 干预措施
下载PDF
背侧与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疗效比较
7
作者 苟中坤 王占伟 +3 位作者 吴泉玲 董玮 赵崇伟 刘海英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3038-3040,共3页
目的:研究背侧与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疗效。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42例腕舟骨陈旧性骨折或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背侧入路组开展经背侧入路行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 目的:研究背侧与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疗效。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42例腕舟骨陈旧性骨折或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背侧入路组开展经背侧入路行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切开复位内固定、自体骨移植术。掌侧入路组实施经掌侧入路行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切开复位内固定、自体骨移植术。术后持续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功能康复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为(73.45±12.33)min,长于掌侧入路组的(64.21±10.9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折愈合时间为(9.73±1.94)w,与掌侧入路组的(9.66±1.82)w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入路组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良率为95.24%,略高于掌侧入路组的85.7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骨折不愈合、腕舟骨缺血性坏死及腕部活动时疼痛不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背侧与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疗效相当,且安全性亦无明显差异,均可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然而,掌侧入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较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背侧入路 掌侧入路 骨不连 功能康复程度
下载PDF
六西格玛式干预对手术室日间手术接台延误的预防效果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海英 徐善玉 吴泉玲 《全科护理》 2020年第27期3742-3744,共3页
[目的]研究六西格玛式干预对手术室日间手术接台延误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医院接受日间手术治疗的600例病人基本资料。通过六西格玛式干预进行分析,对手术接台时间延误率进行观察,分析可能导致日间手术... [目的]研究六西格玛式干预对手术室日间手术接台延误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医院接受日间手术治疗的600例病人基本资料。通过六西格玛式干预进行分析,对手术接台时间延误率进行观察,分析可能导致日间手术延误的原因,并通过细化各时间节点主要问题,予以针对性改进。采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医院接受日间手术治疗的600例病人作为改进后组。比较改进前后手术室日间手术接台延误率,分析改进后手术室日间手术接台延误项目构成情况,比较改进前后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改进后手术室日间手术接台延误率为1.17%,低于改进前的10.33%(P<0.05);改进后手术室日间手术接台延误项目分别为护士术前准备未完成、手术医生未及时到位、未及时接病人到手术室、手术器械未到位、术前谈话文书未完成、病人心理准备不佳;改进后病人满意度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六西格玛式干预预防手术室日间手术接台延误的效果明显,可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日间手术接台延误 预防效果 六西格玛式干预 满意度
下载PDF
带甲床的指端筋膜瓣修复手指甲床中间部位缺损 被引量:2
9
作者 苟中坤 吴泉玲 +4 位作者 董玮 赵崇伟 闫松 王战伟 高超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带甲床的指端筋膜瓣修复手指甲床中间部位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9年6月,对收治的12例手指甲床中间部位缺损伤患者采用带甲床的指端筋膜瓣修复。术后观察甲床筋膜瓣成活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及指甲生长情况。结果12例... 目的探讨带甲床的指端筋膜瓣修复手指甲床中间部位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9年6月,对收治的12例手指甲床中间部位缺损伤患者采用带甲床的指端筋膜瓣修复。术后观察甲床筋膜瓣成活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及指甲生长情况。结果12例患指甲床筋膜瓣成活良好,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指甲均生长良好,无明显畸形,参照Zook等甲床修复评定标准:优10例,良2例,优良率达100%。结论带甲床的指端筋膜瓣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较好,是一种修复手指甲床中间部位缺损良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床 手指 筋膜瓣 修复 甲床缺损
下载PDF
构建陪护家属同步回馈宣教模式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回归家庭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泉玲 刘炳兰 +3 位作者 陈顺利 孔佩 张俊婵 雷员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6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构建陪护家属同步回馈宣教模式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回归家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步组42例及常规组43例。常规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同步组则通... 目的:研究构建陪护家属同步回馈宣教模式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回归家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步组42例及常规组43例。常规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同步组则通过构建陪护家属同步回馈宣教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分析两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自尊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同步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同步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同步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同步组各项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陪护家属同步回馈宣教模式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回归家庭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自尊水平,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回归家庭 陪护家属同步 回馈宣教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腓侧皮瓣供区九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苟中坤 吴泉玲 +3 位作者 赵崇伟 闫松 高超 董玮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腓侧皮瓣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对收治的9例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应用[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的患者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供区,[足母]趾腓侧皮瓣切取面积5.0 cm×3....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腓侧皮瓣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对收治的9例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应用[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的患者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供区,[足母]趾腓侧皮瓣切取面积5.0 cm×3.0 cm~3.0 cm×2.5 cm,腓动脉穿支皮瓣切取面积5.5 cm×3.0 cm~3.5 cm×2.5 cm。[足母]趾腓侧皮瓣的动脉、神经、皮下静脉与伤指的指掌侧固有动脉、指掌侧固有神经、皮下静脉吻合和缝接。腓动脉穿支皮瓣的动脉、伴行静脉、皮神经与[足母]趾供区的[足母]趾固有动脉、皮下静脉、[足母]趾固有神经吻合和缝接。小腿腓动脉穿支皮瓣供区直接闭合。术后定期随访伤口愈合情况、[足母]趾及手指外形和功能、皮瓣感觉恢复及供区瘢痕情况等。结果9例腓动脉穿支皮瓣及9例[足母]趾腓侧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腓动脉穿支皮瓣术后因静脉吻合口血栓形成发生静脉危象,经探查、取2.0 cm足背浅静脉长血管移植后皮瓣成活,所有伤口均无感染,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腓动脉穿支皮瓣、[足母]趾腓侧皮瓣外形良好,[足母]趾供区伤口瘢痕增生不明显,患者行走步态正常,无跛行及疼痛不适,小腿第二供区仅遗留线状手术瘢痕。[足母]趾腓侧皮瓣感觉恢复至S3+级6例、S3级3例;腓动脉穿支皮瓣感觉恢复至S2级8例、S1级1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1例;根据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腓侧皮瓣供区切取方便,质地好,减少了供区伤口瘢痕增生,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临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皮瓣 [足母]趾腓侧皮瓣 修复 供区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医院手术室手术鞋选择与前鞋面及脚面菌落数的关系及医护人员脚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闽敏 吴泉玲 +2 位作者 邹祝平 段愿 张建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24期4417-4420,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手术鞋选择与前鞋面及脚面菌落数的关系及医护人员脚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手术室使用拖鞋的医护人员100名纳入研究,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名...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手术鞋选择与前鞋面及脚面菌落数的关系及医护人员脚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手术室使用拖鞋的医护人员100名纳入研究,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名。对照组医护人员选用敞口鞋, 观察组医护人员选用包头鞋。比较两组前鞋面、脚面菌落数, 医护人员满意度及脚感染发生率。将100名医护人员按照是否发生脚部感染分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各项相关资料, 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前鞋面菌落数及脚面菌落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脚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感染组手术鞋类型为敞口鞋人数占比高于非感染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切口、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医护人员脚部感染与否为因变量, 赋值如下:脚部感染=1, 无感染=0。以前鞋面菌落数、脚面菌落数及手术鞋类型为自变量, 赋值如下:前鞋面菌落数与脚面菌落数均为原值输入;手术鞋类型为包头鞋=0, 敞口鞋=1。前鞋面菌落数、脚面菌落数均是医护人员脚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 P<0.05)。结论以包头鞋作为医院手术室手术鞋可显著减少前鞋面及脚面菌落数, 且有效预防医护人员脚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鞋 鞋面菌落数 脚面菌落数 脚部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