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L-半胱氨酸对氰化钠急性中毒小鼠的解毒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波拉 朱桐君 陈醒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51-353,共3页
目的:研究N-乙酰-L-半胱氨酸(NAC)对氰化钠(NaCN)的解毒作用。方法:观察并记录4种巯基化合物腹腔注射保护后,NaCN急性中毒小鼠的行为变化及72 h内惊厥和死亡鼠数;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测定NaCN组和NAC保护组急性小鼠LD50;观察并比较灌胃NaC... 目的:研究N-乙酰-L-半胱氨酸(NAC)对氰化钠(NaCN)的解毒作用。方法:观察并记录4种巯基化合物腹腔注射保护后,NaCN急性中毒小鼠的行为变化及72 h内惊厥和死亡鼠数;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测定NaCN组和NAC保护组急性小鼠LD50;观察并比较灌胃NaCN染毒1 min后,NAC联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组与亚硝酸钠(NaNO2)联用Na2S2O3组小鼠的行为变化及72 h惊厥和死亡鼠数。结果:4种巯基化合物对NaCN急性中毒小鼠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中NAC效果最显著(P<0.01);经腹腔注射NAC保护后,能显著提高NaCN急性中毒小鼠LD50(P<0.01);小鼠腹腔注射NaCN染毒1 min后NAC联用Na2S2O3治疗,72 h内惊厥数和死亡数显著下降(P<0.01),与NaNO2联用Na2S2O3组无差异。结论:巯基化合物具有抗氰作用,且与其巯基相关,NAC对NaCN急性中毒有明显解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钠 巯基化合物 N-乙酰-L-半胱氨酸 中毒 解毒药
下载PDF
L-茶氨酸减轻叠氮钠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线粒体损伤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波拉 虞希冲 杜冠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5-1469,共5页
目的研究L-茶氨酸对叠氮钠(NaN,)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SY)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L-茶氨酸及NaN,与SH-SYSY细胞系共同孵育,用M1Tr法测定细胞存活力,以JC-1测定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来观察线粒体膜... 目的研究L-茶氨酸对叠氮钠(NaN,)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SY)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L-茶氨酸及NaN,与SH-SYSY细胞系共同孵育,用M1Tr法测定细胞存活力,以JC-1测定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来观察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caspase-9和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随着NaN,浓度的增高,细胞活性逐步降低,提前2h给予茶氨酸(0.25、0.50和1.00mmol/L)能明显降低NaN,(0.25mmol/L)孵育24h对细胞的毒性并逆转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P〈0.05);2)茶氨酸在0.25-1.00mmol/L浓度范围内能显著逆转NaN,诱导的SH-SYSY细胞内caspase-3、caspase-9和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P〈0.05)。结论茶氨酸可以通过稳定SH-SYS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减轻细胞线粒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叠氮钠 茶氨酸 神经保护
下载PDF
氰化钠急性染毒对大鼠大脑皮层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波拉 陈醒言 +2 位作者 朱桐君 林丹 虞希冲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氰化钠(NaCN)急性染毒对大鼠大脑皮层及皮层线粒体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NaCN亚致死剂量(3.2 mg/kg)染毒5、15、30、60、90 min后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和皮层线粒体相关氧化和抗氧化酶系活性;用透射电镜观察各... 目的研究氰化钠(NaCN)急性染毒对大鼠大脑皮层及皮层线粒体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NaCN亚致死剂量(3.2 mg/kg)染毒5、15、30、60、90 min后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和皮层线粒体相关氧化和抗氧化酶系活性;用透射电镜观察各时相点染毒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按Veitch和Dunkley等方法测定不同浓度氰化钠体外孵育大鼠大脑皮层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的活性。结果(1)NaCN染毒5 min后大脑皮层和皮层线粒体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K+-ATPase)、钙镁腺苷三磷酸酶(Ca2+-Mg2+-ATPase)的活性明显下降,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明显增高,以皮层线粒体各指标改变最为显著(均P<0.001)。(2)染毒大鼠神经细胞严重受损,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线粒体等出现严重水肿、空泡化伴有溶解现象。(3)经NaCN损伤后,离体皮层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Ⅳ的活性显著下降(P<0.001),同时引发复合酶Ⅰ活性的剧增(P<0.001)和复合酶Ⅱ活性的下降(P<0.01)。结论NaCN急性中毒可导致大脑皮层及皮层线粒体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失调,抗氧化能力下降,自由基生成增多,ATPase活性下降,并增加了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漏,提示皮层线粒体损伤在氰化物中枢毒作用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钠 大鼠 大脑皮层 线粒体 氧化 抗氧化 氰化钠急性染毒
下载PDF
N-乙酰-L-半胱氨酸对氰化钠致大鼠线粒体损伤的酶系保护作用
4
作者 吴波拉 陈醒言 +2 位作者 胡国新 温俊 朱桐君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研究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氰化钠(sodium cyanide,NaCN)所致大鼠大脑皮质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取SD大鼠66只,按每组6只随机分成11组:第1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腹腔注射NS 10ml/kg;第2... [目的]研究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氰化钠(sodium cyanide,NaCN)所致大鼠大脑皮质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取SD大鼠66只,按每组6只随机分成11组:第1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腹腔注射NS 10ml/kg;第2~6组,系按染毒后5个不同时相节点先后处死的NaCN染毒组,均于左侧腹腔注射NS 10ml/kg,20min后于右侧腹腔注射NaCN 3.2mg/kg(亚致死剂量)染毒;第7~11组,系5个也按与上述相同时相节点先后处死的NAC保护组,相同染毒,只是在染毒前20min先于左侧腹腔注射NAC 250mg/kg。分别于染毒后5、15、30、60、90min 5个不同时相节点处死各组,并分离大脑皮质,用比色法测定皮质线粒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黄嘌呤氧化酶(XOD)、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K^+-ATPase)、钙镁腺苷三磷酸酶(Ca^(2+)-Mg^(2+)- ATPase)5种酶活性。②再另制备16只大鼠的离体大脑皮质线粒体,分别悬浸于PBS缓冲液(PBS对照组)、0.1mmol/L NAC(NAC对照组)、0.1mmol/L NaCN(NaCN甲组)、1mmol/L NaCN(NaCN乙组)、0.1mmol/L NAC+0.1mmol/L NaCN(NAC甲组)、0.1 mmol/L NAC+1 mmol/L NaCN(NAC乙组)6种液体15min并离心后,按Veitch和Dunkley等方法分别测定其线粒体复合酶Ⅰ~Ⅳ的活性。[结果]①与NaCN染毒组比较,NAC保护组大鼠大脑皮质线粒体内GSH-Px,SOD,Na^+-K^+- 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明显增高,XOD活性显著下降(P<0.01)。②NAC组无明显逆转NaCN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Ⅳ活性的抑制,但可部分逆转呼吸链复合酶Ⅰ活性的剧增(P<0.01)和复合酶Ⅱ活性的下降(P<0.05)。[结论] NAC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促进氧化抗氧化平衡,保护线粒体功能,从而对抗氰化物中毒所致大脑皮质线粒体损伤,发挥其对氰化物中毒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钠 N-乙酰-L-半胱氨酸 大脑皮层 线粒体 氧化 抗氧化
下载PDF
N-乙酰-L-半胱氨酸对氰化钠急性染毒大鼠的解毒作用
5
作者 吴波拉 陈醒言 +2 位作者 虞希冲 林丹 朱桐君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7-219,共3页
关键词 氰化钠 N-乙酰-L-半胱氨酸 大脑皮层 氧化 抗氧化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型谷氨酸受体的调节与氰化物中枢毒作用
6
作者 吴波拉 朱桐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730-733,共4页
氰化物可通过间接与直接两条途径激活 (N 甲基 D 天冬氨酸型 )NMDA受体 ,首先氰化物引起的能量障碍能通过促使细胞外谷氨酸 (Glu)浓度增高和细胞内Ca2 + 稳态失调 ,间接地激活NMDA受体 ,其次氰化物可能作为NMDA受体直接的调节剂 ,通过... 氰化物可通过间接与直接两条途径激活 (N 甲基 D 天冬氨酸型 )NMDA受体 ,首先氰化物引起的能量障碍能通过促使细胞外谷氨酸 (Glu)浓度增高和细胞内Ca2 + 稳态失调 ,间接地激活NMDA受体 ,其次氰化物可能作为NMDA受体直接的调节剂 ,通过调节NMDA受体中NR1或NR2 亚型等半胱氨酸残基的氧化还原位点 ,提高NMDA受体的活性 ,随着间接和直接NMDA受体的激活 ,产生一系列由NMDA受体介导的中枢毒作用 ,最终导致神经元细胞损伤、凋亡及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型受体 神经兴奋毒性 氰化物中枢毒作用 谷氨酸
下载PDF
药物史知识在大学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7
作者 吴波拉 虞希冲 +1 位作者 潘玲霞 丁细桃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第7期209-210,共2页
药理学是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也是教学难度大的课程。要达到教学效果,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成为学好这门课程关键。文章介绍结合药理学实际教学情况,将药物史知识引入理论及实验教学内容中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药理学... 药理学是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也是教学难度大的课程。要达到教学效果,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成为学好这门课程关键。文章介绍结合药理学实际教学情况,将药物史知识引入理论及实验教学内容中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药理学知识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史 药理学 教学
下载PDF
N-乙酰-L-半胱氨酸对氰化钠急性中毒所致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吴波拉 朱桐君 陈醒言 《中国药理通讯》 2004年第2期56-57,共2页
线粒体是供应生物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氰化物毒作用主要是对线粒体呼吸链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使细胞生物氧化过程受阻,中枢神经系统是其主要的靶器官。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属巯基化合物,能直接清除自由基,又参与... 线粒体是供应生物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氰化物毒作用主要是对线粒体呼吸链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使细胞生物氧化过程受阻,中枢神经系统是其主要的靶器官。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属巯基化合物,能直接清除自由基,又参与GSH的合成,保护抗氧化酶体系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L-半胱氨酸 氰化钠急性中毒 线粒体损伤 生物膜泵 氧化体系
下载PDF
茶氨酸经下丘脑腹外侧核抑制雌性小鼠摄食与胃排空作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虞希冲 杨伟 吴波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9-435,共7页
采用比色法观察脑室、核团内微注射和腹腔注射茶氨酸对外周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表明,腹腔给予茶氨酸3~30 mg/kg后显著抑制摄食量和胃排空;脑室给药3~100 ng后,对胃排空的影响表现出V型曲线,3~30 ng茶氨酸剂量依赖性抑制胃排空,50、1... 采用比色法观察脑室、核团内微注射和腹腔注射茶氨酸对外周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表明,腹腔给予茶氨酸3~30 mg/kg后显著抑制摄食量和胃排空;脑室给药3~100 ng后,对胃排空的影响表现出V型曲线,3~30 ng茶氨酸剂量依赖性抑制胃排空,50、100 ng茶氨酸使胃排空恢复到正常水平。然而,腹腔注射同样量的茶氨酸并无抑制作用。在下丘脑外侧核内注射同量茶氨酸,出现与脑室内类似的抑制胃排空作用,在弓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内注射却无明显的改变。在下丘脑外侧核内注射NMDA和AMPA后均能诱导摄食和胃排空的增加,而茶氨酸10、30、100 ng能抑制两者诱导的胃排空及 NMDA诱导的摄食,茶氨酸3~100 ng能抑制 AMPA诱导的摄食。上述结果表明茶氨酸抑制摄食和胃排空作用可能与抑制下丘脑外侧核的NMDA受体和AMPA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 下丘脑腹外侧核 摄食 胃排空 NDMA AMPA
下载PDF
茶氨酸对小鼠戊巴比妥钠镇静催眠的双向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虞希冲 吴波拉 +1 位作者 朱桐君 杨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7-262,共6页
采用自发活动仪和观察翻正反射消失与否研究茶氨酸对戊巴巴比妥钠诱导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显示:单用茶氨酸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其半数抑制量为0.8518g/kg;较小剂量(≤1.0g/kg)茶氨酸能加强戊巴比妥钠(5mg/kg)的抑制... 采用自发活动仪和观察翻正反射消失与否研究茶氨酸对戊巴巴比妥钠诱导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显示:单用茶氨酸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其半数抑制量为0.8518g/kg;较小剂量(≤1.0g/kg)茶氨酸能加强戊巴比妥钠(5mg/kg)的抑制自发活动效应,而在2.0g/kg时则引起自发活动反跳性的增加,呈现"U"型改变;单用茶氨酸5.0g/kg并无催眠效应,但小于等于5.0g/kg时茶氨酸加强戊巴比妥钠(25mg/kg)的催眠作用,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上述结果表明茶氨酸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自发活动影响为双向改变("U"改变);茶氨酸对戊巴比妥钠(25mg/kg)的催眠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地加强作用,并未出现双向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 戊巴比妥钠 镇静 催眠
下载PDF
二巯丙磺钠对杀虫脒中毒动物氧自由基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桐君 胡国新 +3 位作者 朱新波 陈醒言 胡爱萍 吴波拉 《浙江医学》 CAS 1999年第8期467-468,共2页
探讨二巯丙磺钠对杀虫脒急性中毒动物氧自由基损害的保护作用,测定杀虫脒染毒前后及经二巯丙磺钠保护后不同组别小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结果显示杀虫脒染毒小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SOD活力... 探讨二巯丙磺钠对杀虫脒急性中毒动物氧自由基损害的保护作用,测定杀虫脒染毒前后及经二巯丙磺钠保护后不同组别小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结果显示杀虫脒染毒小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经二巯丙璜钠保护后,小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SOD活力明显增加而MDA含量明显下降(均P<0.01)。提示二巯丙磺钠可增加机体抗氧自由基损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中毒 杀虫脒 氧自由基 二巯丙磺钠 动物
下载PDF
医学留学生药理学全英语教学实践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琳 李校堃 +2 位作者 吴波拉 林绍强 肖健 《药学教育》 2009年第5期36-38,共3页
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留学生的特点,选用适宜药理教材,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完善药理课堂教学,对留学生教育进行适时反馈和总结,是提高留学生药理教学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留学生 药理 教育质量
下载PDF
褐藻多糖硫酸酯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章义利 吴波拉 《海峡药学》 2008年第10期14-17,共4页
目的介绍褐藻多糖硫酸酯在药理学上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抗凝血作用、抑制平滑肌增殖、抗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对血管形成的影响、抗炎症反应、抗缺血、对肾脏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目的介绍褐藻多糖硫酸酯在药理学上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抗凝血作用、抑制平滑肌增殖、抗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对血管形成的影响、抗炎症反应、抗缺血、对肾脏胃黏膜的保护作用等。结论褐藻多糖硫酸酯可能成为治疗人类许多疾病的重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多糖硫酸酯 作用机制 药理活性
下载PDF
高等医学网络教学缺陷和对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伟 虞希冲 吴波拉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第1期67-68,共2页
网络教学是一种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被广泛用于教学与辅助教学。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网络应运而生,其优点不言而喻。然而,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和虚拟化的教学环境仍然存在较多缺陷。笔者根据网络教学的缺点及其对... 网络教学是一种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被广泛用于教学与辅助教学。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网络应运而生,其优点不言而喻。然而,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和虚拟化的教学环境仍然存在较多缺陷。笔者根据网络教学的缺点及其对策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 缺陷 对策
下载PDF
现代医学科技发展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虞希冲 杨伟 吴波拉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第15期11-13,共3页
现代医学科技的集成化、网络化、快速化等特点,要求医学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开阔专业视野的综合性人才。根据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特点、对医学教育的影响以及在现代医学科技发展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现代医学教育 创新思维
下载PDF
小鼠周边活动累积数据比率法评价药物镇静效应
16
作者 虞希冲 杨伟 吴波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累积周边活动时间/周边时间的比值(accumulate peripheral active time percent,APATP)的行为学评价模型。方法利用视频跟踪系统检测戊巴比妥钠和地西泮诱导小鼠自发活动并提取相应数据,并计算得到APATP。采用DAS软件...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累积周边活动时间/周边时间的比值(accumulate peripheral active time percent,APATP)的行为学评价模型。方法利用视频跟踪系统检测戊巴比妥钠和地西泮诱导小鼠自发活动并提取相应数据,并计算得到APATP。采用DA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小鼠活动趋稳半衰期((T_1/2)α)、对数曲线下面积(lgAUC0-60)和对数尾点回归值(lgPmi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小鼠的APATP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均符合方程P=Ae-αt+Be-βt。与正常组比较,PB5mg.kg-1组T12α、lgAUC0-60和lgPmin略有下降,而PB10mg.kg-1组(均为P<0.01)和PB15mg.kg-1组(P<0.01,P<0.01和P>0.05)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3参数;与PB10mg.kg-1组比较,PB15mg.kg-1组3参数有所回升(P>0.05,P<0.05和P<0.05)。本模型参数lgAUC0-60和lgPmin与总路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2=1.0000和r2=0.9995,均为P<0.01)。应用地西泮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可行性,具有类似的特点;与正常组比较,地西泮2、4mg.kg-1组3参数均下降(均为P<0.01),认为两组的镇静效应与正常等同;与PB10mg.kg-1比较,地西泮2、4mg.kg-1组的3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认为两组地西泮镇静作用与之等同。结论ICR小鼠累积周边活动时间占比模型可用于评价小鼠自发活动及药物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自发活动 周边活动时间占比 戊巴比妥钠 地西泮 镇静
下载PDF
留学生《药理学》课程教学预评估体系的实践和探索
17
作者 陈冰冰 胡国新 +2 位作者 吴波拉 虞希冲 李校堃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第11期96-96,121,共2页
发现留学生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留学生教学预评估体系,以评估结论校正教学目标,合理选择、编写优质教材,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引进和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与被动性,提高教学针对性与主动性,保证留学生药... 发现留学生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留学生教学预评估体系,以评估结论校正教学目标,合理选择、编写优质教材,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引进和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与被动性,提高教学针对性与主动性,保证留学生药理学教学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培养符合临床医学需求的高素质的留学生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药理学 教学改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和退黑激素联用对脑缺血后MDA、SOD和GSPx的影响
18
作者 虞希冲 吴波拉 朱桐君 《中国药理通讯》 2006年第4期44-45,共2页
目的:研究巯基供体物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内源性抗氧化剂褪黑激素(MT)联用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MT(5mg/kg)组、NAC(75mg/kg)组、MT+NAC... 目的:研究巯基供体物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内源性抗氧化剂褪黑激素(MT)联用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MT(5mg/kg)组、NAC(75mg/kg)组、MT+NAC(5mg/kg+75mg/kg)组。参照杜冠华的方法,制备不完全性腑缺血再灌注模型(2-VO),在再灌注0.5hr、2hr和6hr时取全脑制成10%匀浆,比色法测定MDA含量、SOD和GSH—Px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N-乙酰半胱氨酸 退黑激素 联合应用 MDA SOD GSPx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延胡索抗糖尿病作用及初步验证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虞希冲 杨伟 +2 位作者 吴波拉 杨元宵 李昌煜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3-918,共6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延胡索生物碱的抗糖尿病作用并加以验证。方法全面收集Pubmed、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与延胡索的生物碱成分相关的靶点信息。在OMIM数据库检索糖尿病相关疾病的靶点,通过共享靶点实现与生物碱成分的关联,...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延胡索生物碱的抗糖尿病作用并加以验证。方法全面收集Pubmed、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与延胡索的生物碱成分相关的靶点信息。在OMIM数据库检索糖尿病相关疾病的靶点,通过共享靶点实现与生物碱成分的关联,构建并分析延胡索生物碱"成分-靶点-糖尿病"网络。采用胰岛素抵抗模型和糖尿病模型验证预测结果。结果延胡索生物碱的"成分-靶点"网络中,延胡索各成分的靶点涉及神经递质及其代谢酶、离子通道、信号蛋白和酪氨酸激酶样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延胡索"成分-靶点"网络和"糖尿病相关疾病-靶点"网络共享多个靶点,其中涉及多种重要枢纽节点,如NOS3、VEGF等,多种成分的靶点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胰岛素抵抗等疾病关联,提示延胡索生物碱可能具有抗糖尿病相关疾病作用。延胡索醇提物明显降低对正常和糖尿病小鼠血糖、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小鼠糖耐量,这些结果与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较为一致。结论延胡索生物碱有潜在抗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生物碱 网络药理学 糖尿病 并发症 胰岛素抵抗 新用途
原文传递
茶氨酸对戊巴比妥钠镇静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虞希冲 杨伟 +2 位作者 吴波拉 陈醒言 朱桐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259-3262,共4页
目的:观察茶氨酸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自发活动的双向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活动视频分析系统(D ig Behv-LA)观察戊巴比妥钠(5,10 mg.kg-1)、茶氨酸(0.25,0.5,1.0,2.0,4.0 g.kg-1)及其合用后的镇静作用。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观察两者对催... 目的:观察茶氨酸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的自发活动的双向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活动视频分析系统(D ig Behv-LA)观察戊巴比妥钠(5,10 mg.kg-1)、茶氨酸(0.25,0.5,1.0,2.0,4.0 g.kg-1)及其合用后的镇静作用。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观察两者对催眠作用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单用茶氨酸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边上活动时间占比,除0.25g.kg-1组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剂量组分别为P<0.05,P<0.01,P<0.01和P<0.01,总路程、边上活动时间也有同样的趋势,占比与总路程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P<0.01)。戊巴比妥钠(5 mg.kg-1)合用茶氨酸(≤2.0 g.kg-1)时,占比出现先降后升现象,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合用茶氨酸(≤1.0 g.kg-1)显著抑制占比(均为P<0.01),而2.0 g.kg-1茶氨酸则无作用;与戊巴比妥钠组比较,合用茶氨酸(≤1.0 g.kg-1)显著加强其作用(均为P<0.01),2.0 g.kg-1茶氨酸与之相近,无显著性差异;总路程、边上活动时间呈现同样的趋势。戊巴比妥钠(10 mg.kg-1)合用茶氨酸(≤1.0 g.kg-1)时,则出现先升后降现象;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组显著抑制占比(均P<0.01);与戊巴比妥钠组比较,合用0.25 g.kg-1茶氨酸时明显回升(P<0.01),而后随剂量增加逐步回落,无显著性差异;总路程、边上活动时间呈现同样的趋势。茶氨酸剂量依赖性加强戊巴比妥钠(25 mg.kg-1)的催眠作用。结论:茶氨酸对戊巴比妥钠的镇静作用具有复杂的双向影响,而对催眠则具有加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 戊巴比妥钠 自发活动 总路程 边上活动时间 边上活动时间占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