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究桑寄生对牙周炎的防治作用
1
作者 冯凯 张文杰 +2 位作者 吴泽钰 姬晓炜 赵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61-470,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桑寄生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内实验验证,探究桑寄生乙醇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生长作用的影响以及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桑寄生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内实验验证,探究桑寄生乙醇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生长作用的影响以及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检索桑寄生有效作用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经GeneCards、DisGeNET和OMIM数据库检索得到牙周炎相关靶点,通过Venny分析获得共同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经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桑寄生“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经分子对接验证药物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情况。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桑寄生乙醇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剂组、模型组、盐酸米诺环素组、桑寄生高、中、低剂量组。丝线结扎左上第一磨牙并接种P.g构建实验性大鼠牙周炎模型,每天对各组大鼠进行相应药物干预并记录体重、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14 d后拍摄X线片确定建模成功,处死各组大鼠获取血清、颌骨及牙龈组织标本。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激活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IL-6、TNF-α、MMP-9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炎症浸润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RUNX2、OC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得到4个桑寄生有效成分,545个药物靶点,4151个牙周炎治疗靶点,Venny分析得到186个桑寄生治疗牙周炎的潜在靶点。PPI网络分析得到IL-6、TNF-α、MMP9等10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得到的主要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桑寄生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桑寄生乙醇提取物对P.g的MIC为0.5 g/L,MBC为2 g/L。桑寄生乙醇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PD、SBI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降低血清中IL-6、TNF-α、MMP-9表达,缓解牙周组织炎症情况。可促进牙周组织中RUNX2、OCN、OPG的表达,抑制RANKL的表达,调节骨稳态,缓解牙周骨组织流失。结论桑寄生乙醇提取物对P.g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骨稳态,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治疗牙周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寄生 牙周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牙龈卟啉单胞菌 动物模型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高糖环境下药桑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对MC3T3-E1细胞的影响
2
作者 张文杰 冯凯 +3 位作者 陈意磊 吴泽钰 努尔比亚木·麦麦提依明 赵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71-479,共9页
目的研究药桑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在高糖环境下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取P4代MC3T3-E1细胞,在50 mmol/L的高糖环境下通过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dountingkit-8,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DNJ(1... 目的研究药桑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在高糖环境下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取P4代MC3T3-E1细胞,在50 mmol/L的高糖环境下通过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dountingkit-8,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DNJ(10 mmol/L、1 mmol/L、100μmol/L、10μmol/L、1μmol/L、100 nmol/L、10 nmol/L、1 nmol/L)干预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后续实验研究的DNJ浓度。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MC3T3-E1细胞,按不同干预方式分为:空白组(完全培养基)、高糖组(50 mmol/L糖浓度的完全培养基)、实验组[50 mmol/L糖浓度的完全培养基+不同浓度DNJ(100、10、1μmol/L)溶液]。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和活性氧,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GEs和IL-1β、IL-6、TNF-α的含量,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活性检测MC3T3-E1细胞的早期成骨能力的影响,通过茜素红染色和定量检测MC3T3-E1细胞的晚期成骨能力,采用RT-PCR检测IL-1β、IL-6、TNF-α、Bax、Bcl-2、IGF-1、ALP、OCN、OSX、Col-1和Runx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高糖环境下,100、10、1μmol/L的DNJ可以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与高糖组相比,实验组凋亡率、活性氧含量、细胞上清液中AGEs、IL-1β、IL-6和TNF-α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表明,与高糖组相比,实验组Bax、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降低,Bcl-2、IGF-1、ALP、OCN、OSX、Col-1和Runx2的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糖环境下,一定浓度范围内DNJ能够抑制MC3T3-E1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因子的产生,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野尻霉素 高糖 MC3T3-E1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低氧环境对微血管及骨代谢与骨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单超 吴泽钰 赵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5232-5237,共6页
背景:缺氧和炎症通常在许多疾病中同时发生,牙周炎症所处的微环境属于低氧状态,缺氧与HIF通路在牙周组织及牙槽骨代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缺氧微环境所影响到的一系列的重要表型与牙周组织中骨代谢的过程息息相关。目的:探究关于低氧... 背景:缺氧和炎症通常在许多疾病中同时发生,牙周炎症所处的微环境属于低氧状态,缺氧与HIF通路在牙周组织及牙槽骨代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缺氧微环境所影响到的一系列的重要表型与牙周组织中骨代谢的过程息息相关。目的:探究关于低氧在牙周炎症反应及骨修复和再生中的作用以及所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并简要讨论了低氧模拟剂在牙周骨再生中的应用场景。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文关键词为“低氧、低氧诱导因子1α、牙周炎、骨生成”,英文检索词为“hypoxi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periodontitis;osteogenesis”,检索文献年限范围为1990年1月至2022年10月。根据文章内容纳入与文章主题相近或一致的文献,最终共纳入49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低氧可引起氧化应激,并使牙周炎症进一步加重;(2)低氧在牙周炎中促进血管生成;(3)低氧可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并同时促进成骨与破骨;(4)通过丰富低氧及HIF通路对牙周组织和骨再生的认识,有助于设计用于加速骨修复和再生的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缺氧 HIF-1α 低氧诱导因子 骨再生 缺氧模拟剂 骨代谢
下载PDF
684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万哲 吴泽钰 +1 位作者 美力班·吐尔逊 薛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876-878,88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口腔扁平苔藓的患病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口腔扁平苔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黏膜科门诊初、复诊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疾病的病损类型、病损部位、...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口腔扁平苔藓的患病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口腔扁平苔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黏膜科门诊初、复诊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疾病的病损类型、病损部位、民族、性别及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口腔黏膜扁平苔藓以女性患者居多(75.15%),患者的民族以汉族多见(90.79%),患者口腔的病损部位以颊黏膜多见(71.27%)。结论口腔扁平苔藓在新疆地区人群中仍属于常见且易复发的口腔黏膜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扁平苔藓 民族 病例分析 新疆
下载PDF
钛酸钡压电陶瓷涂层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慧 徐国强 +6 位作者 迪丽努尔.阿吉 魏琴 康雯 吴泽钰 茹菲亚.祖拉提 阿丽娜.阿布都吉力力 排黑尔丁.凯赛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88,共5页
背景:课题组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喷涂钛酸钡制备了压电陶瓷涂层,但其生物相容性尚不清楚。目的:检测钛酸钡压电陶瓷涂层的生物相容性。方法:1溶血实验:在兔抗凝血中分别加入受试样品浸提液、生理盐水与蒸馏水,检测溶血率... 背景:课题组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喷涂钛酸钡制备了压电陶瓷涂层,但其生物相容性尚不清楚。目的:检测钛酸钡压电陶瓷涂层的生物相容性。方法:1溶血实验:在兔抗凝血中分别加入受试样品浸提液、生理盐水与蒸馏水,检测溶血率。2短期全身毒性实验:对Wistar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受试样品浸提液与生理盐水,观察动物体质量变化。3热源实验:自新西兰兔耳缘静脉分别注射受试样品浸提液与生理盐水,观察动物体温变化。4致敏实验:将豚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以材料浸提液与完全弗氏佐剂为供试液,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溶液与完全弗氏佐剂为供试液。按照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规定,用最大剂量法进行致敏实验。结果与结论:受试材料钛酸钡压电陶瓷涂层无溶血作用、无毒性、不致热、无致敏作用,结果表明钛酸钡压电陶瓷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压电陶瓷 羟基磷灰石 钛酸钡 等离子喷涂 生物相容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腔缺牙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万哲 吴泽钰 +3 位作者 美力班.吐尔逊 张萍 塔拉甫.托坎 林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85-88,共4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老年人的缺牙状况和口腔卫生习惯,对其口腔疾病患者进行防治,以及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老年人群口腔卫生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区684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并...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老年人的缺牙状况和口腔卫生习惯,对其口腔疾病患者进行防治,以及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老年人群口腔卫生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区684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并发放口腔卫生保健调查问卷,主要观察指标为牙列缺损及其修复情况。结果:684例调查对象中,8.92%的老年人牙列完整,76.32%的老年人牙列缺损,14.76%的老年人牙列缺失。57.41%的老年人刷牙次数小于或等于1次,42.59%的老年人每日刷牙大于或等于2次;71.20%的老年人每次刷牙时间小于或等于2min,28.71%的老年人每次刷牙时间大于或等于3min。牙齿缺失的623例调查者中,未修复人数合计388例,占62.28%;修复人数合计235例,占37.72%。结论:乌鲁木齐市老年人牙齿缺失率较高,应加强开展对其口腔卫生保健以及牙齿缺失后及时修复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鼓励缺失牙齿的老年人到正规口腔诊疗单位进行义齿修复,以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健康 流行病学 义齿修复
下载PDF
青皮对主要致龋细菌生长的影响及网络药理学分析其防龋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泽钰 薛瑞 +2 位作者 袁曦玉 从兆霞 赵今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目的研究青皮提取物对6种主要致龋菌生长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青皮潜在的防龋机制。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6种主要致龋菌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 目的研究青皮提取物对6种主要致龋菌生长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青皮潜在的防龋机制。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6种主要致龋菌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基于TCMSP数据库获取青皮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Gene Cards、OMIM数据库获取龋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映射得到青皮化学成分的预测靶点。构建成分-靶点调控网络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分析预测靶点的GO富集分析,利用Kobas数据库分析预测靶点的KEGG富集分析。结果青皮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远缘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和嗜酸乳杆菌MIC分别为1.0、0.5、1.0、2.0、2.0、2.0 g/L,MBC分别为2.0、1.0、2.0、4.0、4.0、4.0 g/L。网络药理学方法得到青皮化学成分12个,靶点28个,关键化学成分包括新橙皮苷、柚皮素、川陈皮素等,关键靶点包括TNF、CAT、MMP9等。KEGG富集分析得到AGE-RAGE、NF-κB等信号通路。结论青皮提取物对6种主要致龋细菌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网络药理学揭示了其化学成分防治龋病的药理基础及作用机制,能为后续从青皮中开发防龋药物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皮 致龋细菌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探索雷公藤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药理特性和治疗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泽钰 赵今 +2 位作者 王琛 龚怡 薛瑞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12期809-819,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雷公藤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planus,OLP)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的药理特性和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等获取雷公藤化学成分及靶点,Gene Cards等数据库获取OLP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雷公藤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planus,OLP)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的药理特性和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等获取雷公藤化学成分及靶点,Gene Cards等数据库获取OLP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进行韦恩分析,得到雷公藤治疗OLP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网络,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Network Analyzer计算网络拓扑属性,利用Cluster Profiler软件包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雷公藤化学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获得雷公藤23个成分和150个靶点,OLP靶点472个,交集靶点44个。雷公藤治疗OLP的核心活性成分有雷公藤内酯、山奈酚、川陈皮素等,关键靶点包括肿瘤坏死因子、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等。GO富集分析得到白细胞分化、对脂多糖的反应等63个GO条目。KEGG富集分析得到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111条通路。结论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揭示雷公藤治疗OLP的主要成分、作用靶点和作用途径,为将来从雷公藤中开发出高活性、低毒性的治疗OLP的药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内酯 山奈酚 网络药理学 药理特性 活性成分 口腔扁平苔藓 靶点 治疗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香加皮防治牙周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姬晓炜 冯凯 +1 位作者 吴泽钰 赵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867-879,共13页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香加皮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筛选香加皮有效作...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香加皮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筛选香加皮有效作用成分及靶点,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预测成分的作用靶点。应用人类基因信息数据库(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牙周炎相关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进行韦恩分析获得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基因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关键基因筛选以及MCODE聚类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香加皮“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药物成分与靶点蛋白对接情况。结果 筛选得到香加皮有效成分17个,药物成分靶点440个,牙周炎疾病相关靶点2700个,韦恩分析得到175个香加皮治疗牙周炎的潜在靶点。PPI网络分析得到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转录因子Ap-1(JUN)、胱天蛋白酶3(CASP3)、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TGS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等核心靶点以及3个核心网络,富集分析得到的主要通路为TNF、凋亡以及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十个核心靶点与对应的药物有效成分均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初步探究了香加皮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成分、相关靶点以及作用机制,表明香加皮在治疗牙周炎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为后续药物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牙周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牛膝防治慢性牙周炎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今 吴泽钰 +1 位作者 龚怡 王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99-406,共8页
目的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牛膝防治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的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分析其潜在分子机制和药理活性。方法在TCMSP数据库获取牛膝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s等数据库搜索CP疾病靶点,通过韦恩分析获... 目的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牛膝防治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的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分析其潜在分子机制和药理活性。方法在TCMSP数据库获取牛膝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s等数据库搜索CP疾病靶点,通过韦恩分析获得交集靶点。构建牛膝防治CP的"成分-靶点"网络,并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 network)。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后,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获得牛膝活性成分20个,交集靶点183个,其中关键靶点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牛膝治疗CP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黄芩素、黄芩苷等。GO富集分析得到抑菌活性等952个GO条目。KEGG富集分析得到IL-17信号通路等101条通路。结论阐述了牛膝中治疗CP的主要成分、作用靶点和途径,为进一步开发牛膝中的主要成分来防治CP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慢性牙周炎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齿龈内阿米巴接种对大鼠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泽钰 王琛 侯秋莲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52-57,共6页
目的观察齿龈内阿米巴(E.g)接种对大鼠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齿龈内阿米巴干预组(E.g组)、实验性牙周炎组(EP组)、混合干预组(mix组),每组6只。C组给予醋酸泼尼松龙肌注,同时生理盐水涂抹于... 目的观察齿龈内阿米巴(E.g)接种对大鼠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齿龈内阿米巴干预组(E.g组)、实验性牙周炎组(EP组)、混合干预组(mix组),每组6只。C组给予醋酸泼尼松龙肌注,同时生理盐水涂抹于大鼠左上第一磨牙龈缘。E.g组给予醋酸泼尼松龙肌注,同时E.g悬液涂抹于大鼠左上第一磨牙龈缘进行E.g接种。EP组采用4-0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制作牙周炎模型。mix组在制作牙周炎模型的基础上给予醋酸泼尼松龙肌注,同时E.g悬液涂抹左上第一磨牙龈缘。从实验第1天开始至第14天,每日称量大鼠体质量,然后用牙周探针测量左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D),观察并记录龈沟出血指数(SBI)。实验第15天,处死大鼠后获取左侧上颌骨标本,使用microCT观察组大鼠左上颌第一磨牙牙槽骨吸收情况,HE染色后观察大鼠左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组织病理学变化。取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C组和E.g组大鼠体质量稳步增长,而EP组与mix组大鼠体质量均在实验后期有较明显的增长。EP组与mix组PD在第10~12天左右达到高峰并趋于稳定,E.g组在实验第5~7天牙龈肿胀明显,龈缘平面高于正常龈缘。E.g组、EP组与mix组大鼠左上颌第一磨牙的SBI在前7 d均有不断增加,但EP组与mix组牙龈出血情况明显重于E.g组。C组大鼠左上颌第一磨牙牙槽骨无吸收,EP组、E.g组和mix组牙周膜增宽明显,并且EP组、mix组均可见牙槽骨吸收,mix组较EP组牙槽骨吸收更严重。C组大鼠牙龈无炎症浸润,E.g组大鼠可见龈沟内有明显炎症浸润,EP组与mix组大鼠牙周组织可见大面积炎症浸润。与C组相比,E.g组大鼠血清中MMP9、IL-6、VEGF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EP组、mix组大鼠血清中COX2、MMP9、IL-6、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E.g组相比,EP组、mix组大鼠血清中COX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EP组相比,mix组大鼠血清中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E.g接种可促进大鼠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表现为牙龈肿胀、牙槽骨吸收、牙龈炎症浸润等症状,且血清中COX2、IL-6等表达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龈内阿米巴 牙周炎 大鼠 炎症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探索雷公藤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药理特性和治疗机制
12
作者 吴泽钰 林静 +1 位作者 赵今 薛瑞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37-143,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药理特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等获取雷公藤化学成分及靶点,Gene Cards等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韦恩分析,得到雷...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药理特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等获取雷公藤化学成分及靶点,Gene Cards等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韦恩分析,得到雷公藤治疗RAU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构建成分-靶点调控网络,STRING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Network Analyzer计算网络拓扑属性,DAVID数据库进行GO、KEGG富集分析。结果获得成分51个,疾病靶点2 562个,交集靶点150个。雷公藤治疗RAU的核心活性成分有山奈酚、雷公藤甲素、川陈皮素等,关键靶点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等。GO富集分析得到对药物的反应、酶结合、膜筏等80个GO条目。KEGG富集分析得到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117条通路。结论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揭示雷公藤治疗RAU的主要成分、作用靶点和作用途径,为将来从雷公藤中开发出高活性、低毒性的治疗RAU药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网络药理学 活性成分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及生物膜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璇 邵玉龙 +4 位作者 吴泽钰 高凡凡 吴恺琪 刘素辉 陈锋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研究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和生物膜的影响,为临床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连续稀释法测定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XTT法检测其抑制白念... 目的研究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和生物膜的影响,为临床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连续稀释法测定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XTT法检测其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50%细胞活性的浓度(SMIC50),镜下观察对生物膜形态的影响。结果白念珠菌对薰衣草精油高度敏感,薰衣草精油对白念珠菌的MIC为12.5μL/mL,MBC为25μL/mL;对生物膜的SMIC50是100μL/mL,对白念珠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薰衣草精油在体外对白念珠菌有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薰衣草精油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生物膜
下载PDF
黄芩苷抑菌作用及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抗炎成骨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龚怡 王琛 +3 位作者 吴泽钰 森巴特·毛吾艾 吴仲蓬 赵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在体外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及伴放线聚集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的抑菌作用,通过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评价其抑制破... 目的研究黄芩苷在体外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及伴放线聚集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的抑菌作用,通过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评价其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及抗炎效果。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芩苷对P.g、F.n、A.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盐酸米诺环素组(IM组)、0.01%黄芩苷组(BL组)、0.1%黄芩苷组(BM组)、1%黄芩苷组(BH组)、甘油溶剂组(Tri组),牙周炎模型组(EP组)、正常组(NG组)。测定各组体质量、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进行HE染色,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数量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黄芩苷对P.g、F.n、A.a的MIC分别为1.0、2.0、2.0 g/L,MBC分别为2.0、8.0、4.0 g/L。各组PD、SBI均在早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BM、BH、IM组上下浮动的趋势大致相同。HE染色中,正常牙龈组织内无炎症细胞浸润,EP组与Tri组中有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及上皮的破坏。TRAP染色结果显示牙槽骨破骨细胞的数量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与NG组相比,EP组及Tri组中血清COX-2、MMP-9水平在中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P组及Tri组相比,BL、BM、BH、IM组中血清COX-2、MMP-9水平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芩苷对P.g、F.n及A.a均有抑制作用,可有效减少牙周组织中减少破骨细胞数量,降低实验性牙周炎大鼠血清中的COX-2、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牙周炎 牙周致病菌 COX-2 MMP-9
下载PDF
MMP-9和COX-2在实验性牙周炎不同干预下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7
15
作者 森巴特·毛吾艾 吴泽钰 +2 位作者 吴仲蓬 王琛 赵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05-309,324,共6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实验性牙周炎不同干预下的大鼠牙周组织及全身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对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牙周炎组、牙周炎+去结扎线组(去结扎线组)、牙周炎+单纯刮治组(刮治组...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实验性牙周炎不同干预下的大鼠牙周组织及全身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对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牙周炎组、牙周炎+去结扎线组(去结扎线组)、牙周炎+单纯刮治组(刮治组)以及牙周炎+刮治组联合米诺环素组(联合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在其余大鼠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处结扎,建立牙周炎模型。观察探诊深度(PD)及牙龈指数(GI)指标的改变;X线观察牙槽骨丢失情况;对HE染色、TRAP染色进行组织学分析;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牙周组织中COX-2、MMP-9的表达;用ELISA检测血清中COX-2、MMP-9的表达。结果与牙周炎组相比,其他组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降低;X线示牙周炎组较正常组牙槽骨明显吸收;HE染色可见牙周炎组明显溃疡面;TRAP染色可见牙周炎组内含较多破骨细胞;正常组、刮治组、联合组COX-2与MMP-9在牙周组织及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牙周炎组(P<0.05),但去结扎线组与牙周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牙周炎组相比,COX-2与MMP-9经过一定手段干预后显著降低,表明COX-2与MMP-9可以作为牙周炎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的评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 MMP-9 实验性牙周炎 干预措施
下载PDF
新疆沙棘饮料与可乐对釉质脱矿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越 吴泽钰 +3 位作者 王静 罗甜甜 孙新新 刘奕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45-250,共6页
探究可乐、去离子水及新疆沙棘汁对釉质结构的影响。收集15颗牛上颌切牙制备30个牙釉质样本块,将30个样本随机分为可乐、去离子水及新疆沙棘汁组,每组10个釉质块。每天浸泡4次,每次90 s,其余时间存于人工唾液,14 d后显微维氏硬度仪检测... 探究可乐、去离子水及新疆沙棘汁对釉质结构的影响。收集15颗牛上颌切牙制备30个牙釉质样本块,将30个样本随机分为可乐、去离子水及新疆沙棘汁组,每组10个釉质块。每天浸泡4次,每次90 s,其余时间存于人工唾液,14 d后显微维氏硬度仪检测其表面硬度,磷钼酸法检测处理溶液中的磷离子浓度,邻甲酚肽络合铜法检测钙离子浓度,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结构,激光共聚焦观察脱矿深度。3种溶液均导致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溶出质量浓度由大至小分别为可乐组(15.487±1.168)×10^(-2) mmol/L、新疆沙棘汁组(8.891±1.423)×10^(-2) mmol/L和去离子水组(2.191±0.469)×10^(-2) mmol/L,钙溶出浓度由大至小分别为新疆沙棘汁组(69.422±1.543)×10^(-3) mg/mL、可乐组(9.744±1.117)×10^(-3) mg/mL和去离子水组(4.289±0.79)×10^(-3) 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去离子水组样本其表面结构未发现明显凹陷,仅见零星小凹陷;可乐组釉质表面见较密集的小凹陷,部分区域连接成片;新疆沙棘汁组釉质表面呈蜂窝状结构,表面凹陷面积连接成片。新疆沙棘汁组荧光染料渗透深度连续,均匀;可乐组荧光染料不连续;去离子水组中仅见到轻微荧光染料渗入。可乐、去离子水及新疆沙棘汁组均会引起釉质表面脱矿,脱矿程度由快变缓,持续脱矿;导致牙釉质表面脱矿程度最严重的为新疆沙棘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 牙釉质 新疆沙棘汁 显微硬度 钙离子 磷离子
下载PDF
根管充填剂GuttaFlow和AH Plus对离体牙根尖封闭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曦玉 从兆霞 +1 位作者 吴泽钰 赵今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7期451-456,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根管充填剂GuttaFlow和AHPlus的根尖封闭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CBM、PubMed、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收集相关随机对... 目的比较两种根管充填剂GuttaFlow和AHPlus的根尖封闭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CBM、PubMed、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研究质量和提取数据,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同质性较差的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98颗离体牙。Meta分析显示:GuttaFlow组和AH Plus组在根管充填后1周[MD=-0.13,95%CI(-0.22,-0.04),P=0.007]和3个月[MD=-1.27,95%CI(-1.94,-0.60),P=0.0002]根尖微渗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uttaFlow组的根尖封闭作用优于AH Plus组;GuttaFlow组和AH Plus组在根管充填后6个月[MD=-0.10,95%CI(-0.26,0.06),P=0.23]根尖微渗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现有研究结果,GuttaFlow在短期内(≤1周)根尖封闭作用可能优于AHPlus。受纳入研究时间、质量和研究方法的限制,此结论还需要更多长期、高质量、大样本、多测量指标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TTAFLOW AH Plus 根管治疗 根管充填 微渗漏 Meta分析
下载PDF
青果对牙周炎致病菌生长的影响及防治牙周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琛 吴泽钰 +1 位作者 龚怡 赵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07-414,共8页
目的研究青果提取物对3种牙周致病菌生长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青果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治疗慢性牙周炎(CP)的可能机制。方法测定3种主要牙周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目的研究青果提取物对3种牙周致病菌生长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青果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治疗慢性牙周炎(CP)的可能机制。方法测定3种主要牙周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获取青果成分及靶点,构建成分-靶点调控网络及蛋白互作网络(PPI network),计算网络拓扑属性,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青果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 g)、伴放线聚集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MIC分别为4.0、2.0、2.0 g/L,MBC分别为8.0、4.0、4.0 g/L。获得活性成分7个,交集靶点156个。GO富集分析得到对药物的反应、酶结合等815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得到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等81条通路。结论青果提取物对3种牙周主要致病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揭示青果治疗CP的主要成分、作用靶点和作用途径,为将来从青果中开发出高活性、低毒性的治疗CP的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果 慢性牙周炎 网络药理学 活性成分
下载PDF
赤芍的抑菌作用及其防治慢性牙周炎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龚怡 吴泽钰 +1 位作者 王琛 赵今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91-397,共7页
目的研究赤芍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和伴放线聚集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s,A.a)的抑菌作用,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赤芍防治慢性牙周炎(chronic ... 目的研究赤芍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和伴放线聚集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s,A.a)的抑菌作用,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赤芍防治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的潜在分子机制和药理活性。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赤芍提取物对3种牙周致病菌(P.g、F.n、A.a)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借助TCMSP数据库获取赤芍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CP疾病靶点,韦恩分析取交集。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赤芍防治CP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PPI network),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结果赤芍提取物对P.g、F.n、A.a的MIC分别为2.0、4.0、4.0 g/L,MBC分别为4.0、8.0、8.0 g/L。分析获得赤芍活性成分29个,CP疾病靶点2 132个,交集靶点89个。赤芍治疗CP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黄芩苷、鞣花酸等,关键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GO富集分析得到蛋白质异构化活性等126个GO条目,KEGG富集分析得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等110条通路。结论赤芍提取物对3种牙周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初步阐述了赤芍的主要成分、作用靶点和相关通路在防治CP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进一步深入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慢性牙周炎 抑菌活性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HLA⁃DQB1和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龋病相关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越 吴泽钰 +2 位作者 貊燕丽 敬英豪 刘奕杉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12期820-82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HLA⁃DQB1和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龋病的相关性,为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Science、Scopus、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2020年12月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HLA⁃DQB1和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龋病的相关性,为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Science、Scopus、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2020年12月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R4.0.2软件进行Meta分析,进行异质性检验,并评价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0篇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564例,对照组6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HLA⁃DQB1^(*)02(OR=0.52,95%CI=0.29~0.93,P<0.05)和HLA⁃DRB1^(*)09(OR=0.34,95%CI=0.21~0.58,P<0.05)等位基因是龋保护因素;②HLA⁃DRB1^(*)13(OR=2.96,95%CI=2.03~4.33,P<0.05)和HLA⁃DRB1^(*)14(OR=1.95,95%CI=1.26~3.02,P<0.05)等位基因是龋易感因素。亚组分析结果:HLA⁃DRB1^(*)07在中国人群中是龋易感因素(OR=0.48,95%CI=0.24~0.97,P<0.05),而在巴西人群、土耳其人群中均无统计学意义;HLA⁃DRB1^(*)11在唾液组中为龋保护因素(OR=2.26,95%CI=1.46~3.52,P<0.001),而在血液组中为龋易感因素(OR=0.09,95%CI=0.12~0.34,P<0.001)。结论HLA⁃DRB1^(*)13和HLA⁃DRB1^(*)14等位基因是龋易感因素,HLA⁃DQB1^(*)02和HLA⁃DRB1^(*)09是龋保护因素。HLA⁃DRB1^(*)07在中国人群是龋易感因素;HLA⁃DRB1^(*)11在唾液组中为龋保护因素。因纳入研究样本量及质量有限,待后期纳入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遗传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HLA⁃DQB1 HLA⁃DRB1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