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二十二)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涣淦 《中国乡村医药》 2008年第11期83-83,共1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黏液或脓血便为临床主要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肠瓣”等范畴。本病病程缓慢,病情轻重不一,有缓解和反复发作的趋势,失治或治疗不当造成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在后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黏液或脓血便为临床主要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肠瓣”等范畴。本病病程缓慢,病情轻重不一,有缓解和反复发作的趋势,失治或治疗不当造成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在后期常会导致肠纤维化,甚至恶变而引发结肠癌。本疗法在患者穴位上施以隔药饼灸,极大地减轻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痛与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治疗不当 中医适宜技术 隔药灸 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十二 农村
下载PDF
“脾虚证”与能量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彭艳 易受乡 +6 位作者 常小荣 严洁 吴涣淦 林亚平 孙国杰 刘密 彭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1期2278-2281,共4页
从脾虚证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探讨中医"脾虚证"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关键词 脾虚 能量代谢 线粒体
下载PDF
经学学风对中医的影响
3
作者 孙德利 陈汉平 吴涣淦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2-13,共2页
运用比较分析法,阐述了经学学风对中医学的影响,受唯圣独尊,尊经崇古的儒家思想及正名考据的经学研究风气影响,使得中医学中的《内经》、《伤寒论》等医学著作被尊为金科玉律,导致明代萌芽的传染病学被扼杀于摇篮之中;受反复的注... 运用比较分析法,阐述了经学学风对中医学的影响,受唯圣独尊,尊经崇古的儒家思想及正名考据的经学研究风气影响,使得中医学中的《内经》、《伤寒论》等医学著作被尊为金科玉律,导致明代萌芽的传染病学被扼杀于摇篮之中;受反复的注硫诠释、阐析发微等经学学风影响,使得中医的研究方法表现出对医书的重复修订、编次、整理和汇券,呈现出“滚雪球”式的纯医学文献研究的特征,导致实验医学的萎缩,其结果是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经学学风 比较分析法 中医基础学
下载PDF
电位治疗器结合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文华 吴涣淦 +2 位作者 赵琛 朱毅 施征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电位治疗器结合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疗效和机理。方法:随机分为电位治疗器+针刺组和针刺组(取穴均为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观察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电位治疗器+针刺组治... 目的:探讨电位治疗器结合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疗效和机理。方法:随机分为电位治疗器+针刺组和针刺组(取穴均为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观察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电位治疗器+针刺组治疗后显效率57.5%,总有效率达92.5%;针刺组治疗后显效率31.2%,总有效率为75.0%,二组显效率比较P<0.05。免疫学观察结果表明,电位治疗器结合针刺治疗后IBS患者血清IgM含量显著下降,外周血T+细胞数目显著上升,T+/T+异常比值得到了较为有效地纠正,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5。结论:电位治疗器结合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并具有调节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治疗器 针刺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IBS 免疫学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5
作者 吴涣淦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31期38-38,共1页
本疗法在患者穴位上施以隔药饼灸,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研究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疗法。研究证明,本疗法较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且本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临床应用后可极大地减轻溃疡... 本疗法在患者穴位上施以隔药饼灸,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研究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疗法。研究证明,本疗法较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且本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临床应用后可极大地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痛与经济负担。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标准,选择脾胃虚弱型为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主症:①腹泻便溏,粪有黏液及少量脓血;②食少纳差;③食后腹胀;④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⑤脉细弱或濡缓:次症:①腹胀肠鸣;②腹部隐痛喜按;③肢体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治疗 隔药灸 分型诊断 标准参照 专业委员会 脾胃虚弱型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Diabetes Mellitus 被引量:5
6
作者 吴耀持 吴涣淦 朱忠春(翻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5年第6期50-54,共5页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mmonly-used acupuncture and mOXlbUStlOn therapies, such as acupuncture therapy, moxibustion therapy, auriculo-acupuncture therapy, acupoint-injection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mmonly-used acupuncture and mOXlbUStlOn therapies, such as acupuncture therapy, moxibustion therapy, auriculo-acupuncture therapy, acupoint-injection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acupoint-application therapy and the comprehens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explores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diabetes mellitus from the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levels of the blood sugar level, insulin, blood lipid, blood rheology, anti-peroxide, the contents of cAMP and cGMP, and the activity of Na+ -K+/AT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Mellitus ACUPUNCTURE-MOXIBUSTION Review Litera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