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催化亚基1在恶性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玉凤 冯乐霞 +5 位作者 党会芬 朱公建 罗旭 王千千 吴淑潇 田迎霞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170-1175,共6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因而对恶性肿瘤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已成为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即使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肿瘤细胞仍需要从内环境中摄取远高于正常细胞所需的...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因而对恶性肿瘤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已成为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即使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肿瘤细胞仍需要从内环境中摄取远高于正常细胞所需的葡萄糖以产生能量,却很少通过氧化磷酸化(OXPHOS)供能,这一现象称为Warburg效应。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活性的调节是关键决定点,是糖代谢途径中糖酵解向三羧酸循环转变的关键酶,丙酮酸既可以被OXPHOS进入线粒体,又可以被代谢成乳酸。而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PDP)主要通过增强PDC的活性,导致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浓度增加,故其极具有成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潜能。本文综述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催化亚基1(PDP1)在恶性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催化亚基1 恶性肿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胃癌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淑潇 文石榴 +1 位作者 朱玉苗 关泉林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2期285-289,共5页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缺乏有效评估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指标。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标本易于获取,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其在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缺乏有效评估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指标。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标本易于获取,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其在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以及白蛋白等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与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等关系密切,有望成为评估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以及预测预后的可靠指标。未来需要探索更多有价值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以期更好地预测胃癌的疗效及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周血生物标志物 新辅助化疗 预后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玉苗 文石榴 +1 位作者 吴淑潇 关泉林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105-108,共4页
小细胞肺癌(SCLC)虽然对放化疗敏感,但易在短时间内复发、转移,患者后期治疗效果极差。SCLC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干扰素、免疫调节剂、细胞因子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 小细胞肺癌(SCLC)虽然对放化疗敏感,但易在短时间内复发、转移,患者后期治疗效果极差。SCLC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干扰素、免疫调节剂、细胞因子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抑制剂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抑制剂。CTLA-4抑制剂Ipilimumab是首个进行前瞻性评估的SCL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包括Atezolizumab、Durvalumab、Pembrolizumab、Nivolumab等,并早已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其在SCLC治疗中的应用仍在研究中。目前关于上述免疫治疗SCLC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其疗效如何仍有争议,对上述免疫治疗方案进行总结比较可为临床医师治疗SCLC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疫苗 干扰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