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催化阳极材料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
作者
吴渴
朱米家
+2 位作者
杨逸
田入婷
李凡修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9期1-6,共6页
电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因具有清洁、高效、可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因存在催化效率较低、传质效果较差、单位能耗较高等问题,制约了该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作者简述了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原理,介绍...
电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因具有清洁、高效、可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因存在催化效率较低、传质效果较差、单位能耗较高等问题,制约了该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作者简述了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原理,介绍了电催化阳极材料的主要类型:贵金属电极、石墨电极、形稳阳极(DSA)和掺硼金刚石(BDD)电极等,重点综述了通过改变基体形态、引入不同中间层、对表面层进行掺杂等手段改性后的钛基DSA电极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电催化阳极材料制备需要克服的问题,为电催化阳极材料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深入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DSA电极
阳极材料
电极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7~2022年亳州市PM_(2.5)与O_(3)复合污染演变特征及典型污染过程
2
作者
吴渴
王学中
+6 位作者
张丹丹
朱华龙
闫永馨
李凡修
毋振海
郑振威
高祺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15-5728,共14页
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复合型污染特征,且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同时超标情况有所显现.为了解亳州市PM_(2.5)与O_(3)复合污染特征及演变规律,通过天气分型、典型污染过程分析和前体物来源解析等手段,探究了2017~2022年亳州市PM_(2...
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复合型污染特征,且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同时超标情况有所显现.为了解亳州市PM_(2.5)与O_(3)复合污染特征及演变规律,通过天气分型、典型污染过程分析和前体物来源解析等手段,探究了2017~2022年亳州市PM_(2.5)和O_(3)污染及变化情况,进而分析了其污染成因和前体物来源.结果表明:①亳州市PM_(2.5)-O_(3)复合污染多发生在高压控制型天气下,日间高温低湿等气象条件促进O_(3)污染的形成,夜间高湿及大气强氧化性促进PM_(2.5)中硝酸盐、铵盐等二次组分的生成.②污染过程期间,亳州市PM_(2.5)主要来自二次生成、交通污染源、生物质燃烧源、燃煤源和扬尘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源、交通污染源、油气挥发源、溶剂使用源、化石燃料燃烧源、居民生活排放源和工业排放源;生物质燃烧源和交通污染源在污染过程期间的贡献均较大.③气团轨迹和区域污染形势分析表明,南北气团叠加和本地生成是2022年10月18~27日亳州市PM_(2.5)-O_(3)复合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O_(3))
细颗粒物(PM_(2.5))
复合污染
季节性变化
苏皖鲁豫交界区
原文传递
题名
电催化阳极材料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
作者
吴渴
朱米家
杨逸
田入婷
李凡修
机构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9期1-6,共6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人才项目(Q20201315)。
文摘
电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因具有清洁、高效、可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因存在催化效率较低、传质效果较差、单位能耗较高等问题,制约了该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作者简述了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原理,介绍了电催化阳极材料的主要类型:贵金属电极、石墨电极、形稳阳极(DSA)和掺硼金刚石(BDD)电极等,重点综述了通过改变基体形态、引入不同中间层、对表面层进行掺杂等手段改性后的钛基DSA电极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电催化阳极材料制备需要克服的问题,为电催化阳极材料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深入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DSA电极
阳极材料
电极改性
Keywords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DSA electrode
anode material
electrode modification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7~2022年亳州市PM_(2.5)与O_(3)复合污染演变特征及典型污染过程
2
作者
吴渴
王学中
张丹丹
朱华龙
闫永馨
李凡修
毋振海
郑振威
高祺凯
机构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15-5728,共14页
基金
亳州市大气“一市一策”技术支撑项目(BZSJ2022CG11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3YSKY-14)。
文摘
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复合型污染特征,且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同时超标情况有所显现.为了解亳州市PM_(2.5)与O_(3)复合污染特征及演变规律,通过天气分型、典型污染过程分析和前体物来源解析等手段,探究了2017~2022年亳州市PM_(2.5)和O_(3)污染及变化情况,进而分析了其污染成因和前体物来源.结果表明:①亳州市PM_(2.5)-O_(3)复合污染多发生在高压控制型天气下,日间高温低湿等气象条件促进O_(3)污染的形成,夜间高湿及大气强氧化性促进PM_(2.5)中硝酸盐、铵盐等二次组分的生成.②污染过程期间,亳州市PM_(2.5)主要来自二次生成、交通污染源、生物质燃烧源、燃煤源和扬尘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源、交通污染源、油气挥发源、溶剂使用源、化石燃料燃烧源、居民生活排放源和工业排放源;生物质燃烧源和交通污染源在污染过程期间的贡献均较大.③气团轨迹和区域污染形势分析表明,南北气团叠加和本地生成是2022年10月18~27日亳州市PM_(2.5)-O_(3)复合污染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臭氧(O_(3))
细颗粒物(PM_(2.5))
复合污染
季节性变化
苏皖鲁豫交界区
Keywords
ozone(O_(3))
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
complex pollution
seasonal variations
the border area of Jiangsu,Anhui,Shandong,and Henan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催化阳极材料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吴渴
朱米家
杨逸
田入婷
李凡修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7~2022年亳州市PM_(2.5)与O_(3)复合污染演变特征及典型污染过程
吴渴
王学中
张丹丹
朱华龙
闫永馨
李凡修
毋振海
郑振威
高祺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