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婴幼儿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流行情况、耐药性及分子特征研究
1
作者 陈丽雯 黄宝莹 +7 位作者 严家俊 张娟 綦艳 周臣清 周佺 郑兰娟 蒋爱民 吴炜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7-84,共8页
目的 了解流通环节市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流行情况、抗生素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等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GB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对样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检测与... 目的 了解流通环节市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流行情况、抗生素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等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GB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对样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检测与生化鉴定。进一步通过抗生素敏感实验和全基因组测序对11株代表性分离株进行研究,获得耐药表型及耐药、毒力基因等分子特征信息。结果 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1.97%(56/468)和20.74%(28/135)。11株代表性蜡样芽胞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11株分离株共携带8个耐药基因和14个毒力基因,其中主要携带磷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以及肠毒素基因(hbl和nhe),另发现1株携带ces基因簇蜡样芽胞杆菌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表明,11株分离株具有遗传多样性,分属10个ST型。结论 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较低,但代表菌株的耐药谱和遗传特征具有多样性,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以保障相关食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抗生素抗性 多重耐药 毒力因子
下载PDF
表面活化附着纳米银的聚醚砜抗菌膜的制备以及其在罗非鱼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谭树良 赵奕辉 +3 位作者 黄惠华 董浩 何其 吴炜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95,共8页
水产品在贮藏过程中,细菌侵染导致的腐烂变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为此,该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抗菌包装来提高罗非鱼的保鲜效果。通过用浓硫酸将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材料磺化并将其作为膜基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 水产品在贮藏过程中,细菌侵染导致的腐烂变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为此,该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抗菌包装来提高罗非鱼的保鲜效果。通过用浓硫酸将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材料磺化并将其作为膜基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热重法(thermal analysis,TG)和接触角(contact angle,CA)分析结果表明,磺化改性后提高了材料的亲水性和表面活性。在此基础上,将银纳米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嵌合到膜材料中合成磺化聚醚砜-银纳米颗粒(sulfonated polyethersulfone-silver nanoparticles,SPES-AgNPs)抗菌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等方法分析该抑菌膜的表征,通过Ag^(+)释放实验测定其安全范围,并采用抗菌环实验测定该膜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磺化改性后的SPES材料与AgNPs结合良好,AgNPs在膜上平均尺寸约为10~100 nm。Ag^(+)释放实验显示,SPES-AgNPs膜的Ag^(+)释放量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SPES-AgNPs膜可以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李斯特菌及大肠杆菌,其平均抑制率达到85%以上。将SPES-AgNPs膜用于罗非鱼的保鲜,所有样品在(1±0.1)℃的冷冻箱贮存18 d,通过定期对菌落总数、厌氧菌落总数、嗜冷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值以及k值进行测定,并以感官评分为基础对罗非鱼样品新鲜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膜能够延缓鱼肉样品保存时在化学、微生物和感官等方面的变化,可以提高罗非鱼的贮存品质并延长其保质期,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水产品包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AGNPS 抗菌膜 罗非鱼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芡实多糖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研究
3
作者 黄卉 黄丽君 +3 位作者 钟爱华 梁淑君 卫秦芝 吴炜亮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6-33,71,共9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芡实多糖的浸提工艺进行优化,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芡实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pH和乙醇浓度5个单因素对芡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4个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芡实多糖的浸提工艺进行优化,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芡实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pH和乙醇浓度5个单因素对芡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4个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芡实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5.3 h,料液比1∶24 g/mL,乙醇浓度93%。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芡实多糖提取率为0.65%。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0.1~10.0mg/mL范围内,芡实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性能,芡实多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能力分别为82.10%、58.91%和71.07%,芡实多糖也具有较好的总还原力。该研究结果可为创制以芡实多糖为主要原料的功能食品和营养补充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体外抗氧化
下载PDF
口服银耳多糖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实验研究
4
作者 尚家璐 吴炜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34-738,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银耳多糖(TFPS)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75只12月龄雌性KM小鼠随机分成衰老模型组(M组)、TP-100组[给予100 mg/(kg·d)TFPS]、TP-200组[给予200 mg/(kg·d)TFPS]、TP-400组[给予400 mg/(k... 目的:探讨口服银耳多糖(TFPS)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75只12月龄雌性KM小鼠随机分成衰老模型组(M组)、TP-100组[给予100 mg/(kg·d)TFPS]、TP-200组[给予200 mg/(kg·d)TFPS]、TP-400组[给予400 mg/(kg·d)TFPS]和透明质酸(HA)组[200 mg/(kg·d)],每组15只。每周在实验组小鼠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TFPS和HA,干预12周。另取15只2月龄雌性KM小鼠作为年轻对照组(Y组)。干预结束后,取小鼠背部皮肤,检测小鼠皮肤理化特性、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内源性组分[H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及胶原降解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MP-9]。结果:与Y组比较,M组皮肤水分含量下降(P<0.05);与M组比较,HA组和TFPS各剂量组皮肤水分含量升高(均P<0.05)。与Y组比较,M组皮肤重量下降(P<0.05);与M组比较,HA组和TP-400组皮肤重量升高(均P<0.05)。与Y组比较,M组皮肤GSH-Px、CAT和T-AOC水平下降(均P<0.05)。与M组比较,HA组、TP-100组和TP-200组皮肤GSH-Px升高,TP-400组皮肤CAT水平升高,HA组和TFPS各剂量组皮肤T-AOC升高(均P<0.05)。与Y组比较,M组皮肤ColⅠ、ColⅢ、HA含量下降(均P<0.05)。与M组比较,TP-100和TP-400组皮肤ColⅠ含量升高,HA组和TFPS各剂量组皮肤ColⅢ含量升高,TP-400组皮肤HA含量升高(均P<0.05)。与Y组比较,M组皮肤MMP-3和MMP-9含量升高(均P<0.05)。TFPS各剂量组和HA组皮肤MMP-3和MMP-9含量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皮肤MMP-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口服TFPS能够延缓小鼠皮肤自然衰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小鼠皮肤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来抑制皮肤MMP活性,从而减少皮肤胶原蛋白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衰老 银耳多糖 透明质酸 氧化应激 胶原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ACE抑制肽的生理功能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5
作者 吴炜亮 吴国杰 +1 位作者 梁道双 杨帆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3期251-254,共4页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在人体血压调节方面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近年来天然食品来源的ACE抑制肽已成为生物活性肽研究领域的热点。ACE抑制肽通过抑制ACE活性起降血压作用。文章综述了ACE抑制肽的作用机制、结构特点、评价方法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ACE ACE抑制肽 食品蛋白质
下载PDF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炜亮 李晓明 +3 位作者 朱文亮 龙顺荣 崔海萍 黄翠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6-241,共6页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TOF—MS)作为质谱技术的一种,因具有高灵敏度及高分辨率等优点,已作为高端检测手段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广泛应用。文章综述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农药残留...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TOF—MS)作为质谱技术的一种,因具有高灵敏度及高分辨率等优点,已作为高端检测手段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广泛应用。文章综述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真菌毒素6个方面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展望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质谱 食品安全 检测 污染物
下载PDF
脂肪酶促酯交换改性脂质的液-液萃取脱酸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吴炜亮 杨恒 +3 位作者 朱文亮 周勇 熊娟 郑建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56,61,共8页
研究了脂肪酶促酯交换改性脂质的液-液萃取脱酸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萃取溶液浓度、物料比、萃取次数等工艺条件对改性脂质脱酸率和得率的影响,确定了液-液萃取脱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改性脂质脱酸率随萃取溶液浓度... 研究了脂肪酶促酯交换改性脂质的液-液萃取脱酸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萃取溶液浓度、物料比、萃取次数等工艺条件对改性脂质脱酸率和得率的影响,确定了液-液萃取脱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改性脂质脱酸率随萃取溶液浓度、物料比、萃取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得率则随这3个工艺条件的增加而减少。由响应曲面法得到的回归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各因素水平与改性脂质脱酸率和得率之间的关系。两因素对改性脂质脱酸率的影响顺序为萃取溶液浓度>物料比,而两因素对改性脂质得率的影响顺序则相反,物料比>萃取溶液浓度。通过对改性脂质脱酸率和得率的等高线进行叠加可得到液-液萃取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水溶液浓度85.00%,物料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萃取 乙醇 改性脂质 游离脂肪酸 响应曲面
下载PDF
啤酒过滤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炜亮 吴国杰 +2 位作者 胡志云 赵福雄 蔡少彬 《酿酒》 CAS 2006年第4期62-64,共3页
随着啤酒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人们对啤酒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啤酒过滤技术发展迅速,多种新型的过滤技术已经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综述了目前啤酒厂使用的啤酒过滤技术并展望了国内啤酒过滤技术的前景。
关键词 啤酒 过滤 过滤设备
下载PDF
聚乙烯醇—壳聚糖水凝胶机械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炜亮 吴国杰 赖国柱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05-109,共5页
研究了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溶剂醋酸溶液体积、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等对聚乙烯醇—壳聚糖水凝胶机械性能的影响,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当m(聚乙烯醇):m(壳聚糖)=4:1、溶剂醋酸体积为80 mL、交联剂戊二醛的浓度为0.213 mol/L时凝胶硬度最... 研究了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溶剂醋酸溶液体积、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等对聚乙烯醇—壳聚糖水凝胶机械性能的影响,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当m(聚乙烯醇):m(壳聚糖)=4:1、溶剂醋酸体积为80 mL、交联剂戊二醛的浓度为0.213 mol/L时凝胶硬度最大;当m(聚乙烯醇):m(壳聚糖)=6:1、溶剂醋酸体积为100 mL、交联剂戊二醛的浓度为0.213 mol/L时凝胶破裂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水凝胶 机械性能
下载PDF
改性脂质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工艺研究
10
作者 吴炜亮 罗水鹏 +1 位作者 朱文亮 郑建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31-235,共5页
以高酸值改性脂质为目标油脂,研究了2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高酸值改性脂质进行脱酸精制的可行性,并将其与液-液萃取脱酸法联合,以简化液-液萃取脱酸的工艺流程及减少溶剂消耗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优化了改性脂质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工... 以高酸值改性脂质为目标油脂,研究了2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高酸值改性脂质进行脱酸精制的可行性,并将其与液-液萃取脱酸法联合,以简化液-液萃取脱酸的工艺流程及减少溶剂消耗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优化了改性脂质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工艺参数:脱酸温度30℃;反应时间5h;树脂/改性脂质的质量比为2:1;改性脂质/正己烷溶液的浓度为0.2g/mL。改性脂质经液-液萃取联合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后,其罗维朋色度及脂肪酸组成较之未脱酸前没有显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树脂 改性脂质 脱酸 酸值 游离脂肪酸
下载PDF
聚醚-壳聚糖水凝胶合成工艺条件对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国杰 吴炜亮 +2 位作者 崔英德 李金蔓 周家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8-130,共3页
研究了聚醚-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聚醚与壳聚糖质量比、凝胶温度、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等对聚醚-壳聚糖水凝胶的溶胀度、硬度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当聚醚与壳聚糖质量比为0.4、凝胶温度为45℃... 研究了聚醚-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聚醚与壳聚糖质量比、凝胶温度、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等对聚醚-壳聚糖水凝胶的溶胀度、硬度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当聚醚与壳聚糖质量比为0.4、凝胶温度为45℃、交联剂浓度为0.05mol/L 时,其凝胶饱和溶胀度为837%;当聚醚与壳聚糖质量比为0.6、凝胶温度为45℃、交联剂浓度为0.15mol/L 时,其凝胶硬度为436g。聚醚-壳聚糖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壳聚糖水凝胶 合成工艺 饱和溶胀度 硬度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GC-MS面积比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翠莉 王天明 +3 位作者 杨宁 王力清 王瑛瑶 吴炜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4-78,共5页
建立了以d5-3-氯-1,2-棕榈酸二酯为内标物,面积比法定量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加内标后经甲基叔丁基醚溶解,与甲醇钠-甲醇溶液酯交换反应4 min后加酸性溴化钠终止反应。使用液液萃... 建立了以d5-3-氯-1,2-棕榈酸二酯为内标物,面积比法定量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加内标后经甲基叔丁基醚溶解,与甲醇钠-甲醇溶液酯交换反应4 min后加酸性溴化钠终止反应。使用液液萃取法进行萃取后,加0.2 m L苯基硼酸于45℃下衍生20 min,进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10μg/kg。利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植物油精炼过程和冷冻储存时间对3-MCPD酯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脱臭工段是产生3-MCPD酯的主要来源,随着植物油储存时间的延长3-MCPD酯含量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CPD酯 面积比法 食用植物油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聚乙烯醇-壳聚糖水凝胶制备与溶胀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国杰 吴炜亮 +2 位作者 李金蔓 周家华 崔英德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6-20,共5页
研究了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溶剂醋酸溶液体积、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等对聚乙烯醇-壳聚糖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当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为2、溶剂醋酸体积为100 mL、交联剂戊二醛的浓度为0.213 mol/L时凝胶溶胀度... 研究了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溶剂醋酸溶液体积、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等对聚乙烯醇-壳聚糖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当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为2、溶剂醋酸体积为100 mL、交联剂戊二醛的浓度为0.213 mol/L时凝胶溶胀度最大.凝胶溶胀度随着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溶剂醋酸溶液体积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水凝胶 溶胀度
下载PDF
植物源性转基因食品DNA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娟 吴炜亮 +2 位作者 谭嘉力 梁宇斌 李晓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6-400,共5页
如何从食品中提取到高质量和高纯度的植物基因组DNA是后续转基因检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食品中植物基因组主要提取方法:CTAB法、SDS法、磁珠法、试剂盒法等进行介绍,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如何从食品中提取到高质量和高纯度的植物基因组DNA是后续转基因检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食品中植物基因组主要提取方法:CTAB法、SDS法、磁珠法、试剂盒法等进行介绍,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食品中植物基因组有效提取方法的建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植物基因组 DNA提取
下载PDF
壳聚糖/聚醚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的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国杰 崔英德 +2 位作者 廖列文 吴炜亮 贾振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5-568,共4页
以壳聚糖和聚醚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在醋酸溶液中制备了壳聚糖/聚醚水凝胶,反应温度45℃,聚醚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4,戊二醛浓度为0.053 mol/L,壳聚糖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86×104时,其凝胶饱和溶胀度为876.25%;反应温度45℃,... 以壳聚糖和聚醚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在醋酸溶液中制备了壳聚糖/聚醚水凝胶,反应温度45℃,聚醚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4,戊二醛浓度为0.053 mol/L,壳聚糖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86×104时,其凝胶饱和溶胀度为876.25%;反应温度45℃,聚醚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6,戊二醛浓度为0.267 mol/L,壳聚糖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86×104时,其凝胶硬度为151.896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醚 半互穿网络 水凝胶 溶胀度 硬度
下载PDF
紫外线吸收剂和稳定剂污染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翠莉 周佺 +3 位作者 唐穗平 李锦清 吴炜亮 綦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220,共9页
由于多种紫外线稳定剂和吸收剂具有一定的雌激素作用,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造成的环境介质、生物体内浓度水平升高引起了较多关注。文章通过综述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紫外线稳定剂和吸收剂的浓度水平及其可能产生的毒性作用,提示塑料食品... 由于多种紫外线稳定剂和吸收剂具有一定的雌激素作用,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造成的环境介质、生物体内浓度水平升高引起了较多关注。文章通过综述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紫外线稳定剂和吸收剂的浓度水平及其可能产生的毒性作用,提示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紫外线稳定剂和吸收剂的迁移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并综述国内外监测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紫外线稳定剂和吸收剂技术手段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稳定剂 吸收剂 食品接触材料 检测方法 食品模拟物 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壳聚糖可食性复合薄膜的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妮妮 吴国杰 +3 位作者 董奋强 何春林 吴炜亮 林龙水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5-27,39,共4页
研究了壳聚糖/明胶/葡萄糖酸内酯/甘油共混膜的拉伸性能、透湿性能、透油性能以及透气性能.结果表明,葡萄糖酸内酯?明胶与甘油的协同作用可以改善复合膜的拉伸性能;随着甘油与明胶含量增加,膜的透湿性增强;在壳聚糖质量分数为1%、明胶... 研究了壳聚糖/明胶/葡萄糖酸内酯/甘油共混膜的拉伸性能、透湿性能、透油性能以及透气性能.结果表明,葡萄糖酸内酯?明胶与甘油的协同作用可以改善复合膜的拉伸性能;随着甘油与明胶含量增加,膜的透湿性增强;在壳聚糖质量分数为1%、明胶质量分数为0.2%、葡萄糖酸内酯质量分数为0.8%、甘油质量浓度为0.6%时制得的复合膜的阻油性与阻气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膜 壳聚糖 明胶 葡萄糖酸内酯
下载PDF
复配抗氧化剂对低能量类可可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谭志强 吴炜亮 +2 位作者 潘露云 姜土 郑建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85-287,291,共4页
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以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二丁基羟基甲苯、植酸、维生素E三种抗氧化剂对低能量类可可脂的抗氧化效果。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并确定了复配抗氧化剂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复配抗氧化剂的最优组成比例为BHT0.11... 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以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二丁基羟基甲苯、植酸、维生素E三种抗氧化剂对低能量类可可脂的抗氧化效果。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并确定了复配抗氧化剂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复配抗氧化剂的最优组成比例为BHT0.11‰,PA0.11‰,VE0.13‰,复配抗氧化剂各组分间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通过比较最优复配抗氧化剂与单一抗氧化剂对低能量类可可脂的抗氧化效果,得出其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单一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量类可可脂 抗氧化 复配抗氧化剂 协同增效作用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烯醇水凝胶的硬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国杰 李金蔓 +2 位作者 崔英德 黄才欢 吴炜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9-141,共3页
探讨了壳聚糖/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研究了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溶剂醋酸溶液体积、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等对水凝胶硬度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溶剂醋酸体积为80mL、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为0.426mol/... 探讨了壳聚糖/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研究了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溶剂醋酸溶液体积、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等对水凝胶硬度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溶剂醋酸体积为80mL、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为0.426mol/L时,凝胶硬度为132.643kPa。凝胶硬度随着聚乙烯醇与壳聚糖质量比和交联剂戊二醛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溶剂醋酸溶液体积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凝胶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壳聚糖/聚乙烯醇凝胶硬度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PVA-124与壳聚糖制备的凝胶硬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水凝胶 硬度
下载PDF
添加蒜泥对广式腊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智 郭善广 +4 位作者 陈明造 周佺 吴炜亮 陈伟玲 蒋爱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6,21,共6页
通过在广式腊肠中分别添加1%、2%、3%的蒜泥,探究不同比例的蒜泥对广式腊肠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亚硝酸盐残留量以及感官特性的影响,以此确定最佳蒜泥添加量。结果表明:2%蒜泥可以显著提高广式腊肠的a*值(红度值)(p<0.05),并对广式腊... 通过在广式腊肠中分别添加1%、2%、3%的蒜泥,探究不同比例的蒜泥对广式腊肠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亚硝酸盐残留量以及感官特性的影响,以此确定最佳蒜泥添加量。结果表明:2%蒜泥可以显著提高广式腊肠的a*值(红度值)(p<0.05),并对广式腊肠的质构参数无显著影响(p>0.05),而3%蒜泥显著提高了腊肠的硬度(p<0.05)。添加1%蒜泥的AV(酸价)、POV(过氧化值)和TBA(硫代巴比妥酸值)始终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贮藏期间添加2%和3%蒜泥的AV、POV、TVB-N、TBA值以及亚硝酸盐残留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通过感官评价得知,添加1%和2%蒜泥对腊肠的风味和味道无显著影响(p>0.05)。2%蒜泥保持了广式腊肠原有的质构和风味特征,提高了红度值,有效延缓广式腊肠脂肪和蛋白质氧化腐败以及降低亚硝酸盐残留量。因此,2%为最佳蒜泥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泥 广式腊肠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