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显性房室旁道对心电图额面电轴和横面移行区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珍峰 刘敏 惠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显性房室旁道对心电图额面电轴和横面移行区的影响。方法选择经RF-CA术证实的显性单房室旁道86例及隐匿性单房室旁道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房室旁道分为左前壁(LA)、左后壁(LP)、左侧壁(LL)、右前侧壁(RAL)、右...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显性房室旁道对心电图额面电轴和横面移行区的影响。方法选择经RF-CA术证实的显性单房室旁道86例及隐匿性单房室旁道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房室旁道分为左前壁(LA)、左后壁(LP)、左侧壁(LL)、右前侧壁(RAL)、右后侧壁(RPL)、右侧壁(RL)、前间隔(AS)、中间隔(MS)及后间隔(PS)房室旁道。对比分析RFCA术前、后心电图。观察RFCA术前、后额面电轴的改变或/和横面移行区的移位。结果①30例隐匿性房室旁道患者RFCA后,心电图额面电轴无一例发生变化,横面移行区2例发生变化,28例无变化。②86例显性房室旁道患者RFCA术后,心电图额面电轴和/或横面移行区均发生改变。LL、LA旁道心电轴右移(P<0.01);LP、RL、RPL、MS及PS旁道心电轴左移;RAL、AS旁道术前、术后心电轴无差异(P>0.05)。结论显性房室旁道可引起心电图额面电轴和横面移行区的变化,且改变特点与旁道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显性房室旁道 隐匿性房室旁道 额面电轴 横面移行区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心内膜三维重建及系统导航定位精度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珍峰 惠杰 +3 位作者 卫小兵 沈海东 应良红 蒋文平 《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基于低频电场方式对右心室进行三维重构,并对系统导航定位精度进行验证. 方法在实验动物猪体表粘贴三对皮肤电极,由此产生经胸空间正交的低频交流电场覆盖心脏区域,以普通导管电极在心腔内探测电场数据,对右心室心内膜进行三维重构... 目的 基于低频电场方式对右心室进行三维重构,并对系统导航定位精度进行验证. 方法在实验动物猪体表粘贴三对皮肤电极,由此产生经胸空间正交的低频交流电场覆盖心脏区域,以普通导管电极在心腔内探测电场数据,对右心室心内膜进行三维重构,然后在重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起搏右心室的方法对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进行验证. 结果 10例重构的右心室心内膜模型虽然存在变形.但结构相似,不影响导航定位.右心室起搏心电图显示即刻复位符合率100%,3h后复位符合率60%. 结论本方法重建右心室三维模型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变,但导航定位精度高,即刻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场 导航 定位 心内膜重建
下载PDF
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在评价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珍峰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8期882-884,共3页
目的探讨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在评价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1-06~2014-06间在我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62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患者的相关病例信... 目的探讨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在评价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1-06~2014-06间在我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62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患者的相关病例信息和心电图参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高血压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TP-Te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TP-Te/QT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中比健康对照组人群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TP-TE间期 TP-Te/QT比率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预警指标Tp-e/QT比值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吴珍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2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猝死预警指标Tp-e/QT比值的临床价值。方法诊断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50例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试者。对比两组QTd、Tp-e及Tp-e/QT比值。结果研究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猝死预警指标Tp-e/QT比值的临床价值。方法诊断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50例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试者。对比两组QTd、Tp-e及Tp-e/QT比值。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QTd、Tp-e及Tp-e/Q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恶性心律失常者与非恶性心律失常者QTd、Tp-e分别为(58.5±3.9)、(158.7±32.6)ms和(58.8±4.2)、(162.3±33.4)m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恶性心律失常者与非恶性心律失常者Tp-e/QT分别为(0.32±0.06)、(0.2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e/QT比值明显增大,其是心脏猝死的较好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 猝死
下载PDF
基于低频电场心内膜三维标测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惠杰 吴珍峰 +4 位作者 沈海东 张勇 卫小兵 王小青 蒋文平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12期36-39,31,共5页
自主设计基于低频电场的心内膜三维标测系统,用于临床心脏建模实验研究。本文介绍了三维标测系统基本原理、结构和系统软件开发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实验动物心脏进行多腔建模,验证了标测系统定位的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低频电场 心内膜三维标测技术 心内膜重建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
6
作者 卞燕飞 吴珍峰 《常州实用医学》 2013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1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入院时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合其急性酒精中毒前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占8.0%;原有心电图异常而急性酒精中毒后未见明显变化占2.0%... 目的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1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入院时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合其急性酒精中毒前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占8.0%;原有心电图异常而急性酒精中毒后未见明显变化占2.0%;原有心电图异常,急性中毒后发现其它异常或原有异常加重,经积极救治后心电图恢复如前者占5.3%;原有心电图正常、急性酒精中毒后心电图异常,经积极救治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者占84.7%。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未见原有心电图正常、急性酒精中毒后心电图异常、经积极救治后心电图仍异常者。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后所致心电图异常改变属非特异性异常改变,大部分是酒精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传导性、离子通道的功能以及心肌的供血不足引起,且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心电图 改变
下载PDF
两种不同时机心电引导在PICC置入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金叶 耿亚琴 +3 位作者 杭琤 吴珍峰 朱青 吴凯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23期2190-2194,共5页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tentral catheter,PICC)置入术中2种不同时机心电引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月入住我院需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tentral catheter,PICC)置入术中2种不同时机心电引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月入住我院需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导管置入至体外预测量长度后行心电引导,观察P波变化,当P波达正向最高峰,即为导管置入长度。观察组则在导管置入至穿刺点与右胸锁关节之间的长度时即行心电引导,监测右胸锁关节下每1 cm的P波改变,待见到正向最高峰P波,但不与R波齐平或者超过R波,结合体外预测量长度,确定导管置入长度。2组最终置入长度均以心电引导为准,比较两种不同时机心电引导对PICC头端到位率(以术后X线为准)、定位耗时、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结果2组PICC头端到位率、定位耗时、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入术中,右胸锁关节下分步引导法通过全程实时判断P波改变,能提高PICC头端到位率、缩短定位耗时、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心电引导 体外测量 X线定位 尖端定位 护理
下载PDF
显性房室旁道对心室除极波终末向量变化的影响
8
作者 吴珍峰 惠杰 +6 位作者 程绪杰 蒋彬 蒋延波 刘志华 宋建平 杨向军 蒋文平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显性房室旁道对心室除极波终末向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射频消融(RFCA)术证实的显性单房室旁道102例及隐匿性单房室旁道38例患者,经临床常规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将房室旁道分为后间隔(PS)、中间隔(MS)、前间隔(AS)、... 目的探讨显性房室旁道对心室除极波终末向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射频消融(RFCA)术证实的显性单房室旁道102例及隐匿性单房室旁道38例患者,经临床常规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将房室旁道分为后间隔(PS)、中间隔(MS)、前间隔(AS)、左后游离壁(LP)、左前游离壁(LA)、右后游离壁(RP)及右前游离壁(RA)房室旁路。结果102例显性房室旁道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终末向量全部发生改变,38例隐匿性房室旁道中的4例射频消融术后终末向量发生改变,34例无变化。显性房室旁路与隐匿性房室旁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间的显性旁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向量的变化具有导联特异性。结论显性房室旁道可以改变心室除极终末向量,并且这种变化具有导联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房室旁道 终末向量 射频消融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